论文摘要
中亚造山带是全世界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大陆增生和陆内改造所蕴含的科学问题使之成为探索大陆动力学问题最典型的研究对象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东北地区处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所涉及的基底属性、微地块拼贴时限及洋-陆转换过程尚存较大争议。倭勒根群浅变质岩系的研究目前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对新林-加格达奇地区的倭勒根群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和岩相学、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以及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元素等研究工作,分析浅变质岩的沉积年限以及物源,为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拼贴时限问题提供关键性证据,并对区域内早古生代沉积建造产出的构造背景提出新的制约。本文采用LA-ICP-MS技术对研究区内所采集的样品进行锆石U-Pb测年。样品测定结果表明吉峰林场地区吉祥沟组石英砂岩中获得最小碎屑锆石年龄为443 Ma,最小峰值年龄为503 Ma;大扬气林场吉祥沟组条带状泥质粉砂岩样品中获得最小碎屑锆石年龄为470 Ma,最小峰值年龄为487 Ma;最小碎屑锆石年龄限定倭勒根群吉祥沟组沉积下限为中奥陶世。古源林场大网子组硅化片理化凝灰岩样品加权平均年龄为482±3 Ma,MSWD=0.02;大乌苏林场西侧大网子组千枚状板岩样品加权平均年龄为493±3 Ma,MSWD=0.65;大乌苏林场大网子组变安山岩样品加权平均年龄为419±3 Ma,MSWD=1.4;火山碎屑岩样品年龄指示倭勒根群大网子组的岩浆结晶年龄最晚为晚志留世。综合本区已有资料,认为倭勒根群沉积可能是一套从寒武纪至晚志留世的杂岩。根据样品Hf同位素特征以及年龄频谱图分析,推测倭勒根群的沉积物来源主要来自于额尔古纳地块,部分可能来源于多宝山火山弧。岩相学特征显示:倭勒根群浅变质岩系原岩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岩,地球化学分析以及地球化学数据作图显示:倭勒根岩群具有典型的活动大陆边缘特征,并且大网子组变火山岩可能为一套弧后盆地—活动大陆边缘相的火山岩,由此推测,早奥陶世额尔古纳地块东南缘为活动大陆边缘,奥陶纪—志留纪沿新林—头道桥缝合带额尔古纳地块东南部拉开,在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与多宝山岛弧带之间形成兴隆—呼玛弧后盆地,形成了该套火山碎屑岩沉积。然而倭勒根群分布广泛、零散,其所选择样品是否能代表该岩系组成仍值得进一步商榷,其形成背景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蒋立伟
导师: 刘永江
关键词: 新林加格达奇地区,倭勒根群浅变质岩,寒武纪晚志留世,锆石年龄,地球化学
来源: 吉林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质学,地质学
单位: 吉林大学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兴蒙造山带东段多块体拼合与成矿体系”(项目编号:2013CB429802)
分类号: P597.3;P542
总页数: 76
文件大小: 3956K
下载量: 36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兴安岭北部新林地区倭勒根群大网子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01)
标签:新林加格达奇地区论文; 倭勒根群浅变质岩论文; 寒武纪晚志留世论文; 锆石年龄论文; 地球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