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怀才不遇议论文
2022-11-13阅读(133)
问:对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现象的认识
- 答:认识有以下几点:
1、社会根源:官员名额少,所以有的文人18岁中进士,候补了一辈子还没有候补上。这是现实的因素,也是当时无法改变的事情。
2、思想根源:封建社会的自然科学发展缓慢,文学比较纯粹。封建文人认为成就自己的方式只有入仕做官,商农医都是被长久鄙弃地下流行当,造就了极其单调行业内的畸形竞争。
3、文化根源:素质教育办得太好,而应试教育办得太没有水平,私塾先生不会抓题,也极少布置家庭作业,往往教其为文做人的根本。越是繁荣的社会文人越是狂放,越是狂放的文人离政治越远。
4、其它人力因素:文人的派系之争,自古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之说。可见文人相轻源远流长。有的是文章互不欣赏,有的是在烟花之地争过妓女,还有的是投靠了有利益冲突的不同权贵的等等。
5、客观事实:文人未必是好政客,特别是迂酸的一面,出色的政治家以文章论人官衔的少之又少,如赵普之流,穷极小人之术而未知经书为何物者常成大器可见一般。上好的文化人倒都是些不折不扣的败家子,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李煜,书画双绝的徽宗。
扩展资料:
怀才不遇类型的诗歌的诞生:
咏怀诗是中国古代文人诗的主流,文人们咏叹更多的是怀才不遇的悲郁。究其原因,这一生存心态,文化情结的生成,既渊源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历史结构,也肇端于士文化特定的价值指向及士阶层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植根于士文化与官文化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及价值归依。
怀才不遇是一种精神上的失望和痛苦。无论是乱世和盛世,那些古代文人们常常感到怀才不遇。这种心态既来自外部,即社会;也来自自身,即自己的心理和性格。这种心态,对文人来说是一种苦难,但这种苦难也成就了他们,使他们的创作达到辉煌。 - 答:古代文人书呆子居多,如果去地方做官,不懂治理水患、不懂农牧。怀的是不实用的才。
- 答:这种现象有三种原因:一种是文人本身认为自己有才,实际上是指文才而不是指从政方面的才干,如李白就是这类人;另一种是受到奸臣阻扰;最后一种是文人的想法不符合帝王的想法,总是与帝王唱反调,而且有很大的名声,皇帝不喜欢这类人。
问:古代人怀才不遇的故事
- 答:例子如下:
1、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号士。其先世为太原人,后迁居下圭(今陕西渭南),出生于河南新郑。贞元十五年进士。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哪《琵琶行》、《长恨歌》等也极有名。
2、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因处于牛李常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其诗构思新奇,风格农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
3、高适(702-765),字达夫,德州莜(今河北景县)人,少潦倒落拓,四十岁后举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县尉,不久即辞去,后来在河西节度使歌舒翰幕中掌书记,接触了大漠神奇风光和戍边士卒的艰苦生活。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与岑参齐名,也称“高岑”。 - 答:白居易:被发配江洲,于是有了琵琶行.
李白:因为做诗被贬,从此再也没有进过长安.
陶潜:看不惯官场腐败,种豆南山下,不为5斗米折腰
陆游:身在天山,心老沧州 家祭无忘告乃翁
杜甫:从为被朝廷聘用过,一声贫穷落魄
辛弃疾:投降南宋以后,再未上过疆场
苏轼: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岳飞:被“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他的(满江红)
王安石:变法失败以后,一个人到林中隐居,当他得知自己的主张被废以后,忧郁而终(他曾经任丞相) - 答:古代怀才不遇的人的故事
问:马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马说》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马说》是韩愈《杂说》一文中的第四则。韩愈的《杂说》一共四则:第一则是《龙说》,第二则是《医说》,第三则是《崔山君传》,第四则就是《马说》。
原文选段: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作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间。“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