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重组论文-孙文怡

遗传重组论文-孙文怡

导读:本文包含了遗传重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圆红冬孢酵母,Cre,loxP,FLP,FRT,农杆菌介导同源重组

遗传重组论文文献综述

孙文怡[1](2017)在《基于农杆菌介导的圆红冬孢酵母遗传重组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圆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 toruloides)可在胞内积累油脂、类胡萝卜素等,具有工业化应用潜力。为改善其生产性状及研究相关分子机制,需要建立有效的遗传操作系统。目前已获得了R.toruloides的多组学信息,并建立了基于农杆菌介导转化(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ATMT)的方法。然而,在 R.toruloides中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机制占主导,难以利用成熟的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技术进行靶基因敲除,而基于ATMT技术只能随机整合外源基因,并且仍存在流程长、筛选标记有限等突出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R.toruloides中建立基于重组机制的遗传操作方法:探索通过农杆菌介导同源重组来进行靶基因敲除;建立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来进行多基因整合。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ATMT介导同源重组敲除靶基因。选择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CRTI作为靶基因,设计并构建带有CRTI同源臂的潮霉素(HYG)表达盒敲除载体pZPK-CRT-H,以R.toruloides的单倍体NP11为出发菌株,采用ATMT技术进行染色体整合,构建CRTI基因敲除菌NP11-ACRT.结果显示,约2%的转化子呈白色表型,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并且在其基因组DNA样品中未检测到完整的CRTI基因。分别构建强启动子PGPD和PADH2控制CRTI表达的载体pZPK-CRT-1和pZPK-CRT-2对NP11-△CRT进行基因回补,转化后产生了具有类胡萝卜素合成能力的红色转化子,回补菌株胞内类胡萝卜素含量为309 μg/g,与出发菌株NP11相比提高了 30%.上述研究表明,在R.toruloides中基于同源重组的基因打靶效率极低,明确了 CRTI的功能,并为改造R.toruloides提供了一个新的筛选标记基因。2)构建基于Cre/loxP技术的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构建叁种类型的HYG和博来霉素(BLE)双抗性双表达盒载体进行载体功能验证,其中正向连接的双表达盒载体pZPK-H-BLE-2通过ATMT技术验证了载体的功能;用重组酶基因替换pZPK-H-BLE-2上的BLE,构建重组酶表达载体(pZPK-H-GPD-CRE,pZPK-H-GPD-CREP)及带有BLE表达盒的重组位点载体(pZPK-Loxp-B).其中重组酶基因Crep从pSH65上扩增而来,而Cre为根据R.toruloides密码子偏好性重新设计并合成的重组酶基因。将重组位点和重组酶载体依次转化至NP11中,发现表达Cre的转化子不能在含有博来霉素的平板上生长,该表型符合loxP重组位点间BLE抗性基因被删除的预期结果。上述结果表明,在R.toruloides中,成功建立了基于Cre/loxP技术的基因重组操作方法。3)构建并完善基于FLP/FRT技术的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分别构建重组酶载体pZPK-H-GPD-FLP及重组位点载体pZPK-FRT-B,依次转化至NP11中,未能获得FRT重组位点间抗性基因被删除的表型。分析挖掘R.toruloides核定位序列信息,提出融合表达重组酶FLP和转录因子RHTO_01582的核定位信号序列NLS3的思路,构建内源核定位信号融合重组酶表达载体pZPK-GPD-FLP-NLS3,再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至整合了重组位点表达盒的R.toruloides工程菌NP11-FRT-B中,成功获得了表型符合FRT重组位点间抗性基因删除的转化子,从而初步建立了基于FLP/FRT的重组方法。为精确控制FLP的表达,分别构建了抗生素自敲除载体pZPK-FRT-NAT-ADH2-FLP-NLS3及诱导型表达的FLP工程菌NP11-H-ADH2-FLP-NLS3,使FLP在缺乏葡萄糖的培养基中被诱导表达,能够通过重组来删除抗性基因。在R.toruloides中建立并完善了基于FLP/FRT技术的基因重组系统,为更复杂的基因操作奠定了基础。4)FLP/FRT重组酶系统的应用。构建带有重组位点的功能基因双表达盒载体pZPK-FRT-NAT/BLE-gene,转化至工程菌 NP11-H-ADH2-FLP-NLS3 中,通过 FLP 的诱导表达,删除了抗生素标记基因,建立了标记基因循环使用的方法。将甲醇利用途径4个关键基因(MDH,HPS,PHI,PTA),依次整合到R.toruloides染色体上,获得了染色体整合表达五个外源基因的R.toruloides工程菌。将来源于叁孢布拉霉(Blakeslea trispora)的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CarB,CarRP)整合至CRTI基因缺失菌株NP11-△CRT中,工程菌株重新获得了类胡萝卜素合成能力。为考察FLP/FRT技术在其它红酵母中应用的可行性,基于ATMT将FLP/FRT系统表达元件分别整合至海洋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CGMCC 2.1515)和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 toruloides,CGMCC 2.1609)中,获得了染色体整合外源基因的工程菌,但尚未见预期的位点特异性基因敲除功能。上述研究中所建立的FLP/FRT重组系统,在R.toruloides中实现了抗生素标记基因循环使用及多基因整合,进一步表明FLP/FRT技术是理性设计和编辑R.toruloides基因组的重要工具。(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12-15)

王希越,田媛媛,明明,连丽丽,娄大伟[2](2017)在《不同碳源条件下遗传重组大肠杆菌的生长表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各碳源条件下yfcC基因重组大肠杆菌的生长表型,了解其生长过程,试验分别以LB、M9-葡萄糖、M9-乙酸为培养基对各重组大肠杆菌进行培养,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OD600值,并绘制各细菌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在LB和M9-葡萄糖培养条件下,yfcC基因重组大肠杆菌的生长均没有明显差异;在M9-乙酸培养条件下,yfcC基因过表达菌株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菌株。说明即使在相同的碳源条件下培养,各细菌也可能具有不同的生长表型,而yfcC基因过表达菌株生长较快可能是由于yfcC基因促进乙醛酸代谢导致的。(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7年15期)

李响[3](2017)在《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剖析玉米遗传重组交换和单倍体诱导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细胞测序技术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一种新技术,虽然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遗传学,胚胎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的研究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但是植物单细胞测序研究仍然困难重重。本研究以玉米的花粉为模式材料,探索植物单细胞的分离和测序技术,建立相应的分析平台。在此基础上,通过两个实例研究探讨单细胞测序技术在植物领域的应用:1)通过对玉米四分体的四个小孢子的测序分析,首次在单细胞水平探讨了植物重组的遗传基础;2)通过对不同时期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花粉进行测序分析,探讨了玉米单倍体诱导(Haploid induction,HI)发生的机制和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发展一种分离植物单个四分体孢子的方法,用于基因组多重置换扩增(Multiple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MDA)。对来自24个F1四分体的96个小孢子的扩增DNA样品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平均深度为1.4X,平均基因组覆盖度为41%。通过测序,共获得599,154高密度的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标记,其相邻SNP物理间距的中位数为235bp。通过比较小孢子基因组的遗传背景,共鉴定到924个被精细定位的同源重组交换(Crossover,CO),发现玉米一次减数分裂平均发生38.5个CO。统计分析发现,CO更倾向于发生在靠近基因的区域,而且常常富集于基因的5’和3’末端。通过对5个CO区段进行Sanger测序,在每个区段中都发现了基因转换(Gene Conversion,GC),表明CO的产生常伴随着GC的发生。首次在小孢子中检测到了较强的交换负干涉和较弱的染色单体干涉。本研究在增强对减数分裂重组发生机制理解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提高育种效率提供了新思路。2.发展一种分离诱导系CAU5成熟花粉单核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分离到来自22个CAU5花粉的66个单核。同时分离到来自18个CAU5四分体的72个小孢子。将CAU5的单核及单细胞样品进行基于PCR的全基因组扩增(Whole Genome Amplification,WGA)后,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和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分析。发现诱导系CAU5在叁核花粉期存在高频的染色体非整倍性变异(6/22个花粉),而在四分体时期只存在很低频的倍性异常(1/72个小孢子),这说明诱导系的花粉在减数分裂期之后会产生染色体的片段化现象。3.发展一种分离常规自交系单精子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分离到来自普通自交系B73的25个花粉的50个单精子和来自B73背景的诱导系(B73-inducer,80%的B73背景和20%的CAU2诱导系背景)的26个花粉的52个单精子,然后进行基于PCR的全基因组扩增,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和CNV分析。在B73-inducer的单精核中发现高频的染色体非整倍性(14/52精核)变异,频率远远高于自交系B73(3/50精核),说明单倍体诱导的发生可能和花粉精核的非整倍性变异相关。4.为了进一步证明花粉染色体片段化与单倍体胚诱导之间的关系,对来自与诱导系杂交授粉后9天的88个籽粒中的81个胚和81个胚乳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在7个胚中发现了父源基因组的全部消除。在1个胚中发现了大部分父源基因组的消除,但仍有少部分残余。在3个样品中检测到小片段的CNV。基于以上数据,得出结论:染色体的片段化是单倍体诱导的潜在原因之一,而且是一个持续发生的过程,当染色体已片段化的精核和卵细胞结合后,就可能发生父源染色体的消除,从而诱导产生单倍体。这个结果不仅支持单倍体诱导的双受精假说,同时也为解析单倍体诱导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手段,在诱导系的培育和改良方面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赵万里[4](2015)在《抗肿瘤药物TSA和GSK2126458及快速冷冻对精母细胞减数分裂遗传重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减数分裂是男性精原细胞向精子分化的重要过程,它的正常发生和完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减数分裂前期I的同源染色体联会、交换和分离,与遗传重组密切相关。研究已经证实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I发生异常,会使减数分裂发生紊乱、停滞,甚至导致无精。因此,对减数分裂遗传重组频率和联会的分析将有助于理解精子发生障碍的机制,从而揭示男性不育的病因。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男性肿瘤患者存活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对生育力保存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如何安全保存男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使之将来获得健康子代备受关注,也是目前生殖医学和肿瘤学面临的共同难题。为了达到延长患者生命与生育力保存相平衡的最终目标,临床医生在制定抗肿瘤治疗方案时,首先要考虑抗肿瘤药物对男性生殖细胞的药物毒性及安全性。在众多抗肿瘤药物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药物有:传统抗肿瘤药物曲古霉素A(Trichostation A,TSA)及新型抗肿瘤药物GSK2126458。目前这两种药物已开始用于抗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但是其对男性生精细胞是否有影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睾丸组织冷冻已经成为男性生育力保存的另一重要手段。但是睾丸组织冷冻技术本身也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睾丸组织冷冻方法(有程序化慢速冷冻和快速冷冻等)尚没有统一标准;冷冻保护剂的选择也尚存争议。目前关于不同冷冻方法对人睾丸组织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影响,仅有少数关于程序化慢速冷冻的报道,而对于应用最多的快速冷冻法是否有影响?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因此,深入研究抗肿瘤药物和快速冷冻法对精母细胞遗传重组的影响,不仅能评估其安全性,也为男性肿瘤患者进行生育力保存选择最佳时机和冷冻方法提供依据。目的:本研究采用免疫荧光法,对比不同浓度抗肿瘤药物TSA和GSK2126458对雄性小鼠生精功能、精母细胞减数分裂遗传重组位点及联会保真度的影响;对比快速冷冻前后人睾丸组织精母细胞减数分裂遗传重组及不同来源人睾丸组织中MLH1基因的表达差异。旨在评估两种抗肿瘤药物及快速冷冻法的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抗肿瘤药物TSA和GSK2126458对雄性小鼠生精功能的影响。将18只小鼠随机分为:TSA(0.1)组(3只);TSA(0.2)组(3只);GSK(0.1)组(3只);GSK(0.2)组(3只);对照组(6只)。各组一部分睾丸组织采用铺展法制片和免疫荧光法进行同源染色体遗传重组和联会的保真度分析;另一部分组织切片制备及HE染色。各组获取附睾液中的精子进行密度及活率等观察。2.快速冷冻对人精母细胞减数分裂遗传重组的影响。将4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睾丸组织随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新鲜铺片,另一部分快速冷冻。采用快速冷冻与未冷冻的睾丸组织采用铺展法制片和免疫荧光法进行同源染色体遗传重组和联会的保真度分析。3.不同来源睾丸组织中MLH1基因的表达。分为梗阻性无精症组(n=8),非梗阻性无精症组(n=14)和正常生精组(n=12)。采用定量RT-PCR分析各组MLH1基因的表达。结果:1.TSA(0.1)组的每个细胞上MLH1的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TSA(0.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TSA组MLH1数目为0的SC平均数目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5)、MLH1数目为1的SC平均数目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5)。TSA(0.1)组小鼠左侧睾丸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两GSK组中MLH1的数目、MLH1数目为0-3的SC平均数目、XY染色体上含有MLH1位点的细胞比例、含gaps、splits的细胞比例及小鼠体重、睾丸重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及精子活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TSA组每个细胞上MLH1的数目明显高于两GSK组(P<0.01,P<0.05)。TSA(0.1)组MLH1数目为0的SC平均数目均明显低于其它叁组(均P<0.05),MLH1数目为1的SC平均数目均明显高于其它叁组(均P<0.05)。4.同一病例新鲜与冻融后人睾丸组织减数分裂的重组频率和联会保真度都没有差异(P>0.05)。5.两无精症组中MLH1的表达显着高于均正常生精组(P<0.05);而且非梗阻性无精症组中MLH1的表达显着高于梗阻性无精症组(P<0.05)。结论:1.两浓度TSA均增加雄性小鼠精母细胞减数分裂遗传重组频率。2.两浓度GSK2126458对雄性小鼠精母细胞减数分裂遗传重组频率、联会及生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3.TSA对雄性小鼠精母细胞减数分裂遗传重组频率的影响大于GSK2126458,建议临床上男性抗肿瘤药物治疗优先选择GSK2126458。4.快速冷冻不影响人睾丸组织精母细胞减数分裂遗传重组频率及联会保真度,是男性生育力保存的有效方法。5.无精症患者MLH1基因高表达,可能与MLH1基因介导调控人类睾丸精子发生有关。(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5-05-01)

武彩云[5](2015)在《男性不育患者减数分裂遗传重组与染色体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XYY综合征患者两条Y染色体对精子发生过程的影响及XYY综合征患者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联会及重组的异常,发现XYY综合征患者不育的遗传学因素。方法:1、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联合细胞铺展法,用SCP3抗体标记联会复合体侧轴,MLHl抗体标记减数分裂重组位点,CREST抗体标记染色体着丝点。2、γ-H2AX抗体染色标记未联会的染色体区域3、FISH技术鉴定Y染色体。4、SYCPl抗体标记染色体联会。5、石蜡包埋和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曲细精管精子发生。结果:石蜡包埋和H&E染色显示47,XYY核型患者睾丸组织曲细精管精母细胞明显减少,未见成熟精子,被分析患者71个粗线期精母细胞中常染色体配对未见异常,而在被分析的71个粗线期精母细胞均出现两条Y染色体之间的相互配对,其中有42(59.2%)个细胞中出现Y染色体短臂完全配对和Y染色体长臂部分配对,其余的29(40.8%)个精母细胞中整条Y染色体配对。患者两条Y染色体完全联会和部分联会的细胞数分别为19和52。在65个Y染色体完全或部分联会的粗线期精母细胞中两条Y染色体间有重组的细胞数为27(41.5%)。与5个健康对照共437个精母细胞平均重组频率进行比较,患者常染色体重组频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44.9±4.6,vs.48.1±5.8;P<0.001,秩和检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者细线期、偶线期细胞数均明显增加,而粗线期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01,卡方检验)。结论:一条多余的Y染色体使患者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性染色体配对、联会及重组发生异常,性染色体MSCI无法形成,精子发生过程异常,最终导致患者睾丸组织生精细胞减少,精液中无精子。(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5-03-01)

熊磊,胡海峰[6](2013)在《放线菌遗传重组育种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放线菌是一类革兰阳性菌,能够产生丰富多样的天然产物。传统用于选育高产菌,或产新型天然产物的菌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诱变育种。近年来,遗传重组技术的发展已有取代传统育种技术的趋势。本文综述了遗传重组技术应用于选育高产放线菌及产新型代谢产物放线菌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3年12期)

张晓明,晋婷婷,胡忠生,张扬,陈向东[7](2013)在《枯草芽胞杆菌细胞间遗传重组特性的基本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接合,转化,转导是目前被公认的叁种水平基因转移途径。在这叁种途径中,接合过程对DNase不敏感,转化过程不需要细胞间的接触但需要外源游离DNA的参与。我们研究的枯草芽胞杆菌细胞间遗传重组过程对DNase敏感,并且严重依赖于供体和受体细胞间的接触,因此不同于传统的接合和转化过程。之(本文来源于《2013年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1-21)

张晓明,晋婷婷,胡忠生,张扬,陈向东[8](2013)在《枯草芽胞杆菌细胞间遗传重组特性的基本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接合,转化,转导是目前被公认的叁种水平基因转移途径。在这叁种途径中,接合过程对DNase不敏感,转化过程不需要细胞间的接触但需要外源游离DNA的参与。我们研究的枯草芽胞杆菌细胞间遗传重组过程对DNase敏感,并且严重依赖于供体和受体细胞间的接触,因此不同于传统的接合和转化过程。之前实验室相关实验已经证实,该过程并非由于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缺陷性原噬菌体PBSX的作用,因此也排除了转导作用。那么,该遗传重组过程很有可能就是一种新的水平基因转移途径。理论上讲单个碱基突变更容易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得到回补,为了验证大段的碱基缺失能否被回补,我们通过构建片段缺失的突变株,随后用之前的遗传重组体系进行实验,发现该枯草芽胞杆菌问的遗传重组过程可以发生,也就是说可以进行大段碱基缺失的回补,为之前该过程进行点突变回补过程提供了新的补充证据。通过超声波破碎等手段将供体细胞破碎,发现该过程中遗传重组频率降低,说明供体细胞在该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随后我们对不同承载介质上的不同时间点的供受体细胞以及重组子数目进行36h动态监测,为后续研究该过程提供一个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期刊2013-09-18)

晋婷婷[9](2013)在《枯草芽胞杆菌的细胞间遗传重组现象及芽胞杆菌中的缺陷性原噬菌体》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转化、接合和转导是目前已知的叁种经典的细菌基因水平转移途径,可以通过对供受体细胞间直接接触的依赖性以及DNase敏感性验证来对这叁种过程进行区分。而在这叁种细菌水平基因转移方式中,只有自然转化被认为是名副其实的细菌基因转移过程,它的进行涉及到细菌染色体上数十个基因的功能,而接合和转导则分别只与质粒和噬菌体相关。说明在微生物进化的历程中,转化很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研究历史看,自然转化长期以来一直主要被用作对细菌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重组的实验手段。由于DNA易于人工提取,因此在传统上对转化的研究历来都是以受体为主体,很少考虑DNA的来源及给体细胞的作用。但在自然界中,胞外游离的DNA片段是有限的,受体细胞花费巨大的基因资源建立的复杂体系如果只是为了吸收细胞周围随机存在的游离DNA是难以令人想象的。对细菌自然转化过程而言,势必还存在其他形式的供体DNA来源。因此,对细菌在生长阶段向胞外“主动”释放DNA现象及DNA给体细胞功能的研究被认为是彻底揭示自然遗传转化过程生物学意义的关键。本实验室早期对枯草芽胞杆菌的研究发现,该菌可在不添加外源DNA的情况进行细胞间遗传重组,该过程对DNase敏感,因此曾被认为是自然转化的一种形式。本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B. subtilis细胞间的该遗传重组过程进行了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B. subtilis细胞间遗传重组过程主要通过染色体DNA片段在供受体细胞间的转移而发生,该过程在B. subtilis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由于该过程对DNase敏感,类似于转化,所以我们首先对转化DNA的来源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供体菌培养液上清中含有13kb DNA片段,因而推测该DNA片段可能为细胞间遗传重组过程中的供体DNA来源。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该DNA片段是由存在于供体菌当中的缺陷性原噬菌体PBSX的活动而产生的。许多B. subtilis菌株中都含有PBSX,在正常情况下,PBSX的编码基因整合在宿主基因组上,该噬菌体颗粒可通过对宿主菌进行丝裂霉素C (MMC)诱导而大量产生。PBSX颗粒为头尾状,其头部包裹的并非自身编码基因,而是一段来自于宿主细胞染色体上,大小为13kb的随机DNA序列。该特性类似于可以介导水平基因转移过程的基因转移因子GTA。因此我们通过PBSX的过表达以及相关基因的敲除对PBSX和B. subtilis细胞间遗传重组过程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PBSX并不介导B. subtilis细胞间的遗传重组过程。Bsubtilis细胞间遗传重组过程的正常发生依赖于供受体细胞间的直接接触,该特点和接合过程非常类似。与此同时,B. subtilis细胞间遗传重组过程的高效发生依赖于供体菌的活菌数,而且细胞间遗传重组的频率也远高于相同条件下游离DNA和受体细胞间的转化频率。因此,B. subtilis细胞间的遗传重组过程是一种介于转化与接合之间,依赖于活的供体细胞的类似于转化的过程。前期工作发现B. subtilis细胞间的遗传重组过程主要发生在固态基质表面且严重依赖于细胞密度,因此在琼脂平板上形成的重组子往往无法计数,供受体菌混合液经梯度稀释后得到的重组子数目与稀释梯度完全不成比例,因此为我们的后续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更深层次地了解B. subtilis细胞间遗传重组过程的发生机制,本研究建立了微孔滤膜上的B. subtilis细胞间遗传重组体系。在该体系中,供受体菌混合后滴加在置于固体选择平板上的微孔滤膜上,并培养一段时间,待细胞间的遗传重组过程发生后,再将滤膜上的菌苔洗下并进行梯度稀释,从而根据重组子数和受体菌数进行遗传重组频率的计算,该体系有利于更加科学的评估B. subtilis细胞间的遗传重组过程。对供受体细胞混合后在培养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进行定点监测后发现,供受体菌混合液滴定至位于选择平板上的微孔滤膜上之后,大约从第10h之后,开始检测到重组子的产生,并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重组子的产生数量以及重组频率逐渐上升,20h之后,遗传重组频率趋于稳定。尽管缺陷性原噬菌体PBSX并不直接参与B. subtilis细胞间的遗传重组过程,但该噬菌体的存在对宿主菌遗传信息的保留依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验证缺陷性原噬菌体在B. subtilis中的普遍性,我们对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的39株具有不同来源的B. subtilis菌株进行了缺陷性原噬菌体普遍性调查。研究结果显示,60%以上的调查菌株都含有类似于PBSX的缺陷性原噬菌体,而工业菌株和自然界中分离到的野生株所携带的缺陷性原噬菌体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在缺陷性原噬菌体普查过程中,我们意外地从一株短小芽胞杆菌(B.pumilus) AB94180中诱导出了一株只包裹了8kb DNA片段的缺陷性原噬菌体PBP180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特性分析。结果表明,PBP180在形态上类似于PBSX, SDS-PAGE分离到的结构蛋白带型类似但有别于PBSX,在敏感菌攻击范围上,PBP180和PBSX间存在较大差异。此外,对PBP180、PBSX编码基因以及另外两株B. pumilus (AB94044和SAFR-032)菌株中所携带的PBSX类原噬菌体编码基因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这四株噬菌体的调控基因和大部分结构蛋白非常保守,而负责敏感菌识别和攻击的尾部蛋白在基因排布和同源性上都存在较大差异。综上所述,对B. subtilis细胞间遗传重组过程的特性研究,显示了DNA给体细胞在水平基因转移过程中扮演着以往为人们所忽视的重要作用,对该过程机理的揭示将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水平基因转移过程的生物学意义。此外,Bpumilus AB94180中缺陷性原噬菌体PBP180的特性研究为该类噬菌体的进化研究和存在意义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实验证据。(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3-05-01)

杨庆岭[10](2013)在《人、中国麂减数分裂遗传重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哺乳动物中,精子发生是一个复杂而且受到严格调控的过程,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以及重组的发生十分重要,它可以确保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并最终形成正常的配子,重组发生的位置和数目异常时往往会导致异常配子的产生。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小RNAs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讨哺乳动物中遗传重组发生的机制以及精子发生过程中小RNAs可能的调控机制分别做了以下叁部分工作:1.麂科动物(Muntiacus, Cervidaei)-直被广泛用来研究染色体及核型演化,然而,对于它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尤其是减数分裂重组的频率和分布模式知之甚少。本部分研究中,以中国麂(Muntiacus reevesi)为研究对象,利用微铺展法将其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铺展开,结合免疫荧光技术,用联会复合体侧轴蛋白SCP3,错配修复蛋白MLH1以及着丝粒蛋白CREST的抗体来显示联会复合体以及重组位点和着丝粒的位置。对于170个粗线期细胞进行重组和分布模式分析,结果显示39.4%的XY二价体上没有重组位点,然而常染色体中只有0.5%没有重组位点,平均每个粗线期细胞重组位点数为29.8,范围为24-34;重组位点MLH1在联会复合体上的分布和其他哺乳动物相比存在差异:当一条联会复合体上有一个重组位点时,在联会复合体上分布相对分散;当联会复合体上有两个重组位点时,在亚端粒部位有一个较大的峰,而且总体上雄性中国麂重组位点间的干扰强度要低,这些都和雄性小鼠和人类男性中MLH1分布模式存在明显不同,提示在雄性中国麂中,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模式和其他的哺乳动物有些许不同,这也为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哺乳动物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重组(重组频率和重组数目)发生的机制提供很好的提供有利线索。2.长期以来,减数分裂重组频率与联会复合体长度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兴趣所在,但二者之间相互关系却未被详尽的阐述过。为了更深入的探讨这一问题,我们测量了10个正常男性889个粗线期精母细胞中的19558条联会复合体长度,同时以MLH1作为重组的标记物,统计了联会复合体上的重组频率。我们看到二者之间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关系。在这10个人中有8个二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其中有3个为较弱的正相关,其他5个为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在另外2个研究对象中,我们首次发现单个细胞中联会复合体长度与重组频率无相关性。而且,在不同人之间,甚至在同一个人的不同细胞之间,大多数联会复合体长度相似的细胞,其重组位点数目也不相同,反之亦然。本研究为阐述联会复合体长度和重组频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为以后研究二者之间机制关系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3. miRNAs是一类内源性RNA分子,可以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一直以来人们都致力于在各个物种中发现新的miRNAs并试图了解他们的功能。然而利用第二代深测序技术对于人类睾丸组织中miRNAs的表达谱至今没有相关报道。本部分研究旨在利用Solexa测序技术构建正常人类男性中miRNAs和piRNAs的表达谱。我们共检测到770条已知的miRNAs和5个条新的miRNAs以及20121条piRNAs,同时也表明人类睾丸组织中有大量的小RNAs存在。我们选择了15条已知的和5条新的miRNAs利用qRT-PCR来验证测序的可靠性。我们分析了表达较丰富的以及新的miRNAs的靶基因,并用GO分析预测这些基因可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结果提示这些miRNA参与了很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其中包括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减数分裂以及p53中相关的调节通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3-05-01)

遗传重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各碳源条件下yfcC基因重组大肠杆菌的生长表型,了解其生长过程,试验分别以LB、M9-葡萄糖、M9-乙酸为培养基对各重组大肠杆菌进行培养,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OD600值,并绘制各细菌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在LB和M9-葡萄糖培养条件下,yfcC基因重组大肠杆菌的生长均没有明显差异;在M9-乙酸培养条件下,yfcC基因过表达菌株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菌株。说明即使在相同的碳源条件下培养,各细菌也可能具有不同的生长表型,而yfcC基因过表达菌株生长较快可能是由于yfcC基因促进乙醛酸代谢导致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遗传重组论文参考文献

[1].孙文怡.基于农杆菌介导的圆红冬孢酵母遗传重组系统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

[2].王希越,田媛媛,明明,连丽丽,娄大伟.不同碳源条件下遗传重组大肠杆菌的生长表型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

[3].李响.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剖析玉米遗传重组交换和单倍体诱导的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7

[4].赵万里.抗肿瘤药物TSA和GSK2126458及快速冷冻对精母细胞减数分裂遗传重组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

[5].武彩云.男性不育患者减数分裂遗传重组与染色体行为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

[6].熊磊,胡海峰.放线菌遗传重组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3

[7].张晓明,晋婷婷,胡忠生,张扬,陈向东.枯草芽胞杆菌细胞间遗传重组特性的基本研究[C].2013年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3

[8].张晓明,晋婷婷,胡忠生,张扬,陈向东.枯草芽胞杆菌细胞间遗传重组特性的基本研究[C].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2013

[9].晋婷婷.枯草芽胞杆菌的细胞间遗传重组现象及芽胞杆菌中的缺陷性原噬菌体[D].武汉大学.2013

[10].杨庆岭.人、中国麂减数分裂遗传重组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标签:;  ;  ;  ;  ;  ;  

遗传重组论文-孙文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