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新闻三昧》优秀作品篇目(论文文献综述)
朱子良[1](2020)在《陆游自嘲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嘲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一种渊源有自的文学题材,具有其独特的生成背景与文化意义。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自嘲诗,相当一部分都反映了诗人深沉的主体忧思、崇高的家国情怀以及独特的生命意识。中国古典诗歌领域中的自嘲诗在成熟过程中形成了清晰的纵向发展谱系,《诗经》《左传》及诸子百家作品中的嘲谑色彩尤其是自嘲意识是其渊源所在,汉魏六朝带有强烈自嘲意识的俳谐赋与嘲诮诗之兴盛则为自嘲诗的兴起提供了直接的取法对象与体裁范式。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综合影响下,自嘲诗在唐宋完全成熟并走向繁荣,逐渐形成贫穷、老丑、迂阔、失志四大经典主题。陆游自嘲诗的思想意蕴正是受到唐宋自嘲诗创作主题的影响,集中于贫穷老病的自谑、狂懒迂顽的自叹以及功名执念的自嘲等多层维度。陆游作为宋代诗坛的一代巨擘,一生创作了数量众多、成就突出的自嘲诗,相当一部分颇见诗人匠心,显示出了与其他诗人不同的独特风貌,推动了自嘲诗这一诗歌题材的新变及对某些传统的“螺旋式”复归。这些新变与复归不仅体现在浑圆妥切的修辞手法与曲变雅俗的语言风格上,还从泛化的生活题材、强烈的感情倾泻与雄昂的军事意象等方面得以凸显。除了远绍前人的嘲谑传统,陆游自嘲诗的创作尚与自身仕隐出处、宋代政治制度、宗教文化、社会思潮尤其是士林风尚息息相关。其中兴盛的时代嘲谑风气、三教汇通的宗教思想以及罢黜赋闲的人生经历构成了陆游自嘲诗的主要生成背景。
张扬[2](2020)在《《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1930—1937)》文中指出《中学生》杂志是开明书店在1930年创办的教育类综合月刊,它以中等教育程度的青少年为读者对象,以补足课堂知识、提供丰富的趣味、解答读者困惑、指导青少年前途和做便利的发表机关为宗旨,是“开明人”实践其教育救国理念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话语空间,对当时的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为一本教育类杂志,1930—1937年的《中学生》因刊登大量的文学作品,而在同类刊物中极具特殊性,在文学传播与文学教育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学生》刊载的文学作品类型丰富,为中学生的文学阅读提供了便利,也为中学生提供了多种与文学接触的渠道和方式,有助于中学生文学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杂志开辟的“读者之页”“青年论坛”“青年文艺”等投稿栏目,给青少年读者提供了发表文学见解、刊登文学创作和讨论新文学作品的平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作家、读者和新文艺工作者。因此,本文结合“开明人”的教育救国理念研究《中学生》杂志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传播,探讨《中学生》杂志在文学传播方面的实践、效果和意义。本文从文学传播者、文学传播内容、文学传播媒介(文学文本载体)、文学受众及传播效果等角度全面论述1930—1937年的《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全文共四章,第一章主要从“开明人”的教育救国理念和文学出版实践入手,梳理了《中学生》杂志的创办背景和基本概况,并初步探讨其文学立场。第二章论述了《中学生》文学传播的内容与倾向,对其刊载的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内容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探究出了《中学生》文学传播的倾向,强调《中学生》对青少年的文学启蒙和对其文学素质的培养。第三章论析《中学生》文学传播的策略,充分展现其传播优势,并对杂志中刊登的文学广告做了重点分析。第四章揭示了《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效果、行业影响及历史意义,突出了《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实践的重要价值。
张晓芳[3](2020)在《“秋瑾文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秋瑾是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7年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牺牲不久,文艺界便出现了以秋瑾为题材的时评杂感、诗、词、散文、传记文学、小说、戏剧、曲艺、话剧,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影视剧等,一百多年来不曾消歇,成为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一种文艺现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便是这些以秋瑾为题材的文艺创作。本文的核心议题在于:“秋瑾文艺”创作何以经久不衰?“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以何种艺术手法来塑造秋瑾形象?秋瑾艺术形象的发展演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文艺类型为纲,以时间为轴,对秋瑾题材的文艺作品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文艺作品的艺术手法及社会价值,“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对秋瑾的“改编策略”及背后的书写逻辑。贯穿全文的是社会思潮与文化演进影响下的秋瑾形象的演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秋瑾文艺”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便是“秋瑾文艺”的内在书写逻辑,也因此,每个时代呈现出的秋瑾的艺术形象各不相同。晚清民国时期,“秋瑾文艺”推动着社会变革,秋瑾的艺术形象也初次偏离了历史真实,文艺作品中的秋瑾,一面是女学和新学的倡导者,一面是“男女革命”的受害者形象。民国初年,在表彰革命先烈的纪念活动中及辛亥革命的旗帜下,秋瑾的革命功绩得到了承认,其形象也实现了由弱女子向革命先烈的跨越,并成为妇运的一面旗帜和党派斗争的缓和剂。抗战时期,为了动员全民抗战,在民族大义的书写立场下,秋瑾“女革命家”的事迹被广为颂扬,“秋瑾文艺”成为启蒙与救亡的革命范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秋瑾女革命家的身份在人性解放的思潮下得以重置,增添了“女性”“母性”等内涵,为其大义之举增添了悲壮的色彩,但却偏离了基本史实。秋瑾的形象在历史的因缘际会中经多重合力而形成,可以说,时代的需要造就了秋瑾的艺术形象,在动态演变中,秋瑾的形象不断转换新生,文艺作品中的秋瑾形象正代表了秋瑾在国人心中的形象。“秋瑾文艺”创作反映出了文艺的社会属性,这也是“秋瑾文艺”的使命与担当。
杨安文[4](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陈佩佩[5](2019)在《王兆云小说研究》文中指出王兆云活跃于明嘉靖、万历年间,一生科场乖蹇,以布衣闻名文坛。其编撰的小说目前所见有《惊座新书》十卷、《新刻王氏青箱余》十卷和《乌衣佳话后集》二卷,其《乌衣佳话》原貌已不可知。就内容选择而言,王兆云小说以“述奇志异”“明经补史”“博物洽闻”“语短韵长”等为标准。其撰写体例特征主要有:选材范围的断代性与地域性,亦诗亦文的行文方式。王兆云所撰诸书之间又相互衍生,从中可窥见其对小说和史传两种不同文体分野的认识。王兆云小说在题材选择上呈现出自身的取向,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其大致可分为:对个人情志的抒发,对儒释思想的扬抑,对世态人情的描摹,对博物知识的侈陈。在叙事艺术方面,王兆云小说主要体现出:奇异诡谲的情节设计,述论结合的史传笔法,浓淡相宜的语言风格。王兆云小说虽多为其遨游四海时路途见闻及亲历之事的记录,但又有采集前代文献之作。其小说为后世着作提供了大量素材,许多故事成为后代小说创作的蓝本。同时,王兆云的小说观念与当时目录着录及丛书收录大体一致,对强化小说文体特征也有积极的意义。
孔燕君[6](2019)在《从带经堂到复初斋:翁方纲诗学渊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的主题是翁方纲与王士禛的诗学渊源,旨在通过相关文献史料的整理与爬梳,运用实证方法,具体落实翁方纲与王士禛之间的实际联系,并以此为依托,最终上升至理论层面的诗学渊源考察。本文主体包含以下三方面:一,立足于实证,详细整理与爬梳翁方纲与王士禛之间的实物联系。翁方纲生平通过长期的寻觅访求与其他间接途径接触与获取了相当数量的王士禛的文物旧藏及书籍着录,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两人之间因年代断层而无法交际往来的缺憾,成为翁方纲接触王士禛的一种间接手段。这些手迹、画像、旧藏及书籍着录的流通与递藏不仅为翁方纲与王士禛建立起一种物质输出与接收的事实联系,更为二人之间进一步的诗学理论渊源奠定了事实基础。二,以文献为基础,具体考察翁方纲对王士禛着述的接受,包括翁方纲对王士禛着述的评述、征引、整理与推衍。在诗歌方面,翁方纲逐步实现了由阅读学习到倡和批点的层次转变,并在批点王士禛诗作的三次实践中不断深入;文献整理方面,翁方纲校勘、重订部分王士禛着述,并重新编定《渔洋先生书目》;又撰多部着作对王士禛着述加以诠释、补缀与批驳,这些内容都印证了翁方纲在王士禛着述的接受过程中所作出的诸多努力与功绩。翁方纲在王士禛着述的接受过程中,逐步完成了由阅读感知与学习观摩过渡到介入式研究与分析的转变。三,上升至理论层面,正面讨论翁方纲与王士禛的诗学渊源。翁方纲与王士禛的诗学渊源,具体落实到理论层面,即翁方纲如何接受王士禛诗学并逐步加以修正、批评乃至出离,最后同归于“诗中无人”理论窠臼的过程。在对王士禛诗学作出一定体认与诠释的前提下,翁方纲确立了“重事”的诗学路径,将重心由诗与情的关系转移至诗与具体的事上,已与王士禛诗学背道而驰;在创作理论方面,翁方纲具体实现由兴会妙悟到理性主导的转变,在创作的起始、过程、结果各环节一一落实理性节制的要求,努力贯彻以“实”救“虚”的诗学原则,并尽其所能将“实”的概念发展到极致。然而,翁方纲对王士禛诗学的体认存在一定缺陷,肌理诗学又过于重视“实”的概念而忽视个人抒情,这就导致其最终无法解决王士禛诗学的缺陷而同样落入“诗中无人”的理论窠臼。
张昊苏[7](2019)在《乾嘉文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运用罗宗强先生开创的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对“乾嘉文学思想”展开专门研究,希望对乾嘉文学思潮、士人心态乃至时代风貌有所发明。本论文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主要包括:对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的综述与反思,特别注意探讨在乾嘉文学思想研究中运用这一角度的学术价值。本论文在方法上对罗宗强范式的改良。对乾嘉文学思想研究情况的综述。本论文研究的范围、框架、思路。第一章,简要概括乾嘉时期的文化政策、思想学术史、文学活动等内容。本章勾勒的简要框架,是此下数章专题性论述的基本依据。第二章,主要探讨政治力量与文学思想的关系。乾嘉时代,特别是乾隆朝,以“稽古右文”为世所艳称,文化贡献不可抹杀;但社会也处在文字狱和“官学”的阴影之下,帝王专制对学术、思想、文学、心态均有压抑,使士人闭口钳舌。然而,即使是体制内的知识人、甚至是在官方性的写作中,也时刻(隐约)透露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感。不遇之士则“变音”尤甚。第三章,主要讨论乾嘉考据学与文学思想的关系。区别于文人、学人合一的倾向,乾嘉以“朴学”为“主流”,考据学者对辞章多有贬斥。这一学术倾向投射到文学领域,则引起了学、文的分离,使创作倾向、批评理论均有相应的演化。这个时期大盛的义理考据辞章之讨论,代表了朴学家与理学家、辞章家的区隔,隐然成为数十年后文史哲“学术现代化”分科的理论资源。第四章,主要讨论追求个性解放与艺术精致的文学思想倾向。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家,都必有其创作的追求。乾嘉时代固然有讲求规范的创作理论,但文人所接受的主流思潮则是发扬性灵,彰显才情。更具体地说,这些观念直接地接续了晚明的传统,包括士人(主要是江南)的生活方式、文学创作心态和思想观念等,均成为晚明的延续,并在某些问题上走的更远。第五章,主要讨论叙事文学展现的文学思想命题。乾嘉时期同时是叙事文学的高峰,“六大名着”独占其二,其他小说也各有优长。故这里单独立章,探讨叙事文学在乾嘉时期对文学思想的特殊贡献。创作中出现的“自传性”现象、文体兼容的“集大成”现象及文言叙事文学的文体新变,均证明这一时期叙事文学创作思想上的特殊性。
杨靖[8](2019)在《“耶” “佛”的接榫与错位 ——李提摩太中国大乘佛教文本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提摩太是19世纪英国浸礼会传教士,1870年来华,随后开展了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在华期间,他不仅大量译介西学,还参与戊戌变法,与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均有过接触,对中国政局影响颇大。正因如此,当前学界对李提摩太的关注多是其政坛身份,或是对其汉译西学作系统研究。然而,在华的这45年中,李提摩太大部分时间还致力于研究中国大乘佛教文本并有多部译着,有的译本还成为其同时代首个最完整译本。可是,相较于他在政坛与西学研究方面的热度,学界对他汉学方面的系统研究却几乎没有。本研究以大量淹埋于历史的一手资料为基础,对李提摩太在东学西渐中的翻译活动作系统全面的探索与考察。本研究以李提摩太的基督教与佛教思想为主线,并将主线贯穿于他的翻译思想、翻译选材、翻译实践与翻译行为的历史影响中,主要提出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身为基督教传教士的李提摩太何以对中国大乘佛教文本感兴趣,这反映了他的何种宗教理念?第二,浩如烟海的中国大乘文本中,李提摩太的翻译选材动机是什么?第三,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李提摩太的翻译观是什么,是如何在译本中体现的?第四,从整个晚清来看,李提摩太的大乘佛教文本英译活动有何历史范式?最后,通过对以上四个问题的解决,本研究尝试勾勒翻译研究的历史面向,指出翻译史研究的可行路径。本研究的发现如下:受自由神学与社会福音神学影响,李提摩太试图在人间建立一个“没有病痛只有和谐”的上帝国。在他看来,唯有世界各宗教联手融合才能真正消除差异,达到世界和平,而在这些宗教中他选中了大乘佛教作为最先联手的对象,因为他从大乘的“他救”思想中看到了基督教里“跟随上帝”的理念,认为“耶”与“佛”本就一家亲,都是上帝的子民。因此,为将这些宗教思想诉说于众,他英译了《大乘起信论》、《法华三经》、《金刚经》、《心经》与《西游记》等大乘色彩十分浓厚的作品。在他的阐释下,《大乘起信论》成了马鸣菩萨受到耶稣门徒多马之影响所作;《法华三经》则蕴含了基督教里满满的正义,它是耶稣与上帝对人类的爱、宽容与怜悯;他从《金刚经》里读出了“耶稣将接替佛陀作为救世主”的预言,从《心经》的“色”与“空”看到了耶稣的神人二性,就连《西游记》里的佛教理念也被解释成中国最早的基督教景教,且作者也成了具有保罗性质的丘处机。在这种耶佛融合思想的指导下,李提摩太把“真如”译成了“God”(上帝),“三宝”中的“佛、法、僧”也与“Trinity”(三位一体)相对接,“如来”英译成了“Jesus”(耶稣),“十八层地狱”、“劝持”与“塔庙”等概念也都被融入基督教。此外,佛教的“观音”与基督教的“耶稣”形象在译本中都出现不同层次的对接。因此,“耶”“佛”在接榫过程中出现了错位,佛教几乎被基督教取而代之,而以基督教为本位的译本中没有了异己的声音,李氏所期待的“和谐上帝国”终于实现。李提摩太与同时代的其他来华传教士不同,他在思想上并未将佛教视为敌人,而是潜心研究,虽然他不接受“唯上帝拯救”论,可是受“唯耶稣拯救”神学思想的左右,他在翻译实践中还是置换了佛教里的大部分元素,在试图联系两宗教的同时模糊了它们之间的界限。因此,他的译本虽然在宽容的宗教思想下呈现出新面貌,可佛教元素大量消失,同时基督教也开始变得不纯正,带有佛教的影子。他的这种宗教文化融合进而错位的行为最终是通过翻译来体现的,而他的翻译行为在整个晚清的较直译的佛教文本环境下与其余佛教研究的译者们拉开了距离,在晚清佛教复兴的浪潮中难免孤芳自赏,可依旧为东西宗教文化交流翻开了新的篇章。本研究最后还认为,李提摩太的所有翻译行为都是围绕其建立“上帝国”的梦想展开,这是他对和平的渴望,这种渴望是在晚清这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因此离开了历史语境,他的渴望就难以被理解,翻译活动也就无法得到全面且客观的解释。这表明,翻译研究若能从历史脉络出发,从史料中去构建译者与其所处时代的联系,研究结果则会更加细腻与透明,进而提升整个翻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这不失为翻译研究的新路径。
向宏悦[9](2019)在《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评论作品研究》文中指出如今,网络媒体的作用在互联网的发展下越发凸显,作为社会舆论的一部分,网络新闻评论也渐渐发展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基于媒体的角度来看,网络新闻评论能让他们更好地参与新闻市场的竞争;站在大众的立场来说,网络新闻评论是了解、获得信息的方式之一。与此同时,互联网络的普及降低了在线新闻评论的门槛,公众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在网上发表评论。作为当地重点新闻网站之一,红网影响力很大,它的二级频道“红辣椒评论”,在网络新闻评论的收集、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18年,红辣椒评论一共举办了三届大学生评论赛事,收录大学生获奖评论作品近千余篇。作为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产物,大学生撰写的评论作品体现了诸多特点:首先,在评论题材的选择上较为多元化,更为注重政府执政、社会民生以及媒体方面的话题;其次,不论是从用词、句子还是修辞,都展现出生动形象的评论语言特色;再次,大学生作者也具有理性、创新、批判以及灵活的良好思维品质;最后,通过巧妙的标题、独特的角度以及恰当的评论方式体现了精良的评论技巧。从“红辣椒评论”中收录的大学生获奖评论作品的分析来看,大学生的评论写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写作中深度的缺乏、话题的选取超出驾驭能力以及欠严谨的语言表达。尽管如此,“红辣椒评论”举办的大学生评论比赛依然吸引了数所高校与多家媒体的参与,通过比赛,大学生评论写作的热情得到了很好的鼓励,各高校与媒体之间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同时,比赛在高校开展新闻评论教育、大学生自我提升以及新闻评论写作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封闪[10](2019)在《李宗瀚《静娱室偶存稿》点注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宗瀚,祖籍江西临川,其祖父迁居广西,遂为事实上的广西桂林人,进士,官至工部侍郎,清中期着名书法家、文学家。晚年自定其所作为《静娱室偶存稿》,其子李联珂于道光十六年将之付梓刻印。《静娱室偶存稿》内容包括题咏诗、唱和诗、酬赠诗、咏物诗、行旅诗、记游诗和其他,其中题咏诗和酬唱赠答两类占据大半篇幅。艺术风格显着,有以下特点:第一,多五言、七言和杂言古体长篇;第二,多作自注;第三,多用瘴气、榕树、苍梧、湘江等粤西和湖南地域特色意象;第四,喜欢用典、余味悠长;第五,语言清远、结构谨严。时人邓显鹤赞之曰:“其为诗寄托遥深,酝酿古厚,浏然以清,悠然以远,沉思孤往,余味曲包。”诗歌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本文分为上、下编,上编为前言,主要介绍李宗瀚的生平及诗歌内容、艺术特色等,下编是对《静娱室偶存稿》作断句标点注释。《静娱室偶存稿》一书,仅有清道光十六年刊本孤本传世,现今诸丛书所收者,均为此版本,故无法采用不同版本校勘的研究方式。本研究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所编纂的《清代诗文集汇编(第四九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版)所收《静娱室偶存稿》为工作底本,对原文作断句标点,并借助工具书和其他相关文献,对诗中的词语、典故、人名、地名等作注。
二、二○○○年《新闻三昧》优秀作品篇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年《新闻三昧》优秀作品篇目(论文提纲范文)
(1)陆游自嘲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俳谐文学”中“自嘲”的孳萌与流变 |
2.1 《诗经》《左传》与诸子散文中的俳谐色彩 |
2.1.1 《诗经》《左传》中的嘲谑意识 |
2.1.2 先秦诸子散文的诙谐书写 |
2.2 汉魏六朝俳谐赋中的自嘲意识与嘲人诗 |
2.2.1 汉魏六朝俳谐赋中的自嘲意识 |
2.2.2 汉魏六朝嘲诮诗的兴起 |
2.3 唐宋嘲诮诗的成熟与发展 |
2.3.1 嘲物诗的创作 |
2.3.2 嘲人诗的繁荣 |
2.3.3 自嘲诗的炽茂 |
第3章 陆游自嘲诗的思想意蕴 |
3.1 贫穷老病的自谑——机体与灵魂的对话 |
3.2 狂懒迂顽的自叹——自由与物役的抗争 |
3.3 功名执念的自嘲——理想与现实的突撞 |
第4章 陆游的自嘲艺术与自嘲诗的突破 |
4.1 陆游自嘲诗的艺术风貌 |
4.1.1 浑圆妥切的修辞手法 |
4.1.1.1 比喻——跳脱的艺术联想 |
4.1.1.2 对比——强烈的艺术比照 |
4.1.1.3 夸张、反语——诗化的艺术表达 |
4.1.2 曲变雅俗的语言风格 |
4.1.2.1 俗:浅畅幽默,议论为体 |
4.1.2.2 雅:整饬凝练,典正为格 |
4.2 陆游自嘲诗的突破 |
4.2.1 万事可嘲——泛化的生活题材 |
4.2.2 以情胜理——强烈的情感倾泻 |
4.2.3 铁马冰河——雄昂的军事意象 |
第5章 陆游自嘲诗的生成背景 |
5.1 “醉中谈谑坐中倾”——兴盛的时代嘲谑风气 |
5.1.1 市民阶层的娱乐调笑 |
5.1.2 统治阶级的幽默风趣 |
5.1.3 文坛士林的俳谐嘲谑 |
5.2 “勿学衰翁老一经”——三教汇通的宗教思想 |
5.2.1 儒家思想与陆游自嘲诗中“固穷”气节的养成 |
5.2.2 佛老思想对陆游自嘲诗中功名执念的消弭 |
5.3 “唤作朝官却自疑”——罢黜赋闲的人生经历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陆游自嘲诗篇目一览表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2)《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193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开明人”教育救国理念下的《中学生》杂志 |
第一节 “开明人”的教育救国理念与实践 |
一、“开明人”教育救国理念的萌芽 |
二、“开明”文学出版的兴起 |
三、从事文学创作与译介 |
第二节 “开明人”教育救国理念下的《中学生》杂志 |
一、创刊背景 |
二、办刊方针及宗旨 |
三、栏目设置与特色 |
第三节 教育救国理念与《中学生》杂志的文学立场 |
一、“爱与平等”的编辑观 |
二、“文学+教育”理念 |
第二章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内容与倾向 |
第一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内容 |
一、散文类作品丰富 |
二、名家小说的刊载 |
三、戏剧、寓言等作品 |
四、外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 |
第二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倾向 |
一、关注青少年的前途和命运 |
二、传达白话文创作观念 |
三、为教育和政治服务 |
第三章 《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策略 |
第一节 借助名人效应扩大传播 |
一、聚集着名编辑 |
二、邀请知名撰稿人 |
第二节 “亦师亦友”的读者关系建构 |
一、奖金激励与征文互动 |
二、杂志社与读者的共情话语 |
第三节 文学类广告的辅助 |
一、文学类广告的刊登 |
二、文学类广告的特点 |
三、文学类广告的作用 |
第四章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效果与意义 |
第一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效果 |
一、读者写作能力的培养 |
二、青少年主体意识的浮现 |
第二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行业影响 |
一、在同类杂志中脱颖而出 |
二、对后期文学教育杂志的启示 |
第三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历史意义 |
一、“开明人”教育救国理念的宣扬 |
二、助力新文学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26—1949年开明书店文学书籍出版统计 |
附录2 :《中学生》杂志1930—1937年作品类别统计(节选) |
附录3 :《中学生》杂志1930—1937年文学广告统计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3)“秋瑾文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秋瑾文艺”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秋瑾生平、思想与创作研究 |
第一节 秋瑾生平概述 |
第二节 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活动 |
第三节 秋瑾的革命思想及实践活动 |
第四节 秋瑾的文学创作研究 |
第二章 秋瑾题材的散文研究 |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晚清的报刊 |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散文创作概述 |
第三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叙事特色 |
第四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社会价值 |
第五节 纪念与教育:民国后期与建国后的秋瑾题材散文创作 |
第三章 秋瑾题材的诗词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概述 |
第二节 激愤与哀思:晚清民国秋瑾题材诗词创作 |
第三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的价值 |
第四章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创作概述 |
第二节 晚清民国秋瑾题材戏曲的编创特色 |
第三节 启蒙与救亡的延续——蛰伏期的秋瑾题材的戏曲编创 |
第四节 解读与重构——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秋瑾题材的戏曲创作 |
第五节 个案研究:独具时代风貌的《轩亭冤传奇》 |
第六节 秋瑾题材曲艺作品的编创特色 |
小结 |
第五章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创作概述 |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 |
第三节 秋瑾题材小说的艺术特色 |
第六章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研究 |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创作概述 |
第二节 秋瑾题材话剧的时代风貌 |
第三节 记忆与重构:秋瑾题材影视剧研究 |
第七章 “秋瑾文艺”的接受和在今日之价值 |
第一节 常与非常——秋瑾文艺形象的塑造之路 |
第二节 多重合力——秋瑾女革命家形象的成因 |
第三节 “秋瑾文艺”在今日之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秋瑾文艺”作品及研究资料汇编(1907—2019) |
上编·作品卷 |
下编·研究资料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谢辞 |
(4)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
2.1 柏桦生平 |
2.2 柏桦诗歌创作 |
2.2.1 诗歌创作概况 |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
2.4.1 香港 |
2.4.2 台湾 |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
3.1 译介概况 |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
3.2 译介主体 |
3.2.1 译者背景 |
3.2.2 译者类型 |
3.2.3 翻译模式 |
3.3 文本选择 |
3.3.1 文本选择概况 |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
3.4 传播媒介 |
3.4.1 出版机构 |
3.4.2 网络媒介 |
3.5 社会文化语境 |
3.5.1 早期:1988-2007 |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
4.1.1 接受概况 |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
4.2.1 在法国的接受 |
4.2.2 在德国的接受 |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
4.3.1 访谈对比分析 |
4.3.2 研究内容差异 |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
4.4.1 中国大陆评价 |
4.4.2 中国港台评价 |
4.4.3 海外评价 |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
5.1.1 文本概述 |
5.1.2 文本形式分析 |
5.1.3 译本对比分析 |
5.1.4 译者风格评析 |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王兆云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王兆云生平及其小说撰述情况 |
第一节 王兆云的家世与生平 |
第二节 王兆云小说的撰述情况 |
第二章 王兆云小说的成书 |
第一节 王兆云小说的选材标准 |
第二节 王兆云小说的撰写体例 |
第三节 所撰诸书之间的相互衍生 |
第三章 王兆云小说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对个人情志的抒发 |
第二节 对儒释思想的扬抑 |
第三节 对世态人情的描摹 |
第四节 对博物知识的侈陈 |
第四章 王兆云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奇异诡谲的情节设计 |
第二节 述论结合的史传笔法 |
第三节 浓淡相宜的语言风格 |
第五章 王兆云小说的价值 |
第一节 王兆云小说的资料价值 |
第二节 王兆云小说的文体价值 |
结语 |
附录:王兆云小说在明清被转摘征引情况 |
征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从带经堂到复初斋:翁方纲诗学渊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法及研究设想 |
第一章 王士禛遗产与翁方纲的获取和收藏 |
第一节 对王士禛手迹的获取 |
第二节 对王士禛画像的题识 |
第三节 对王士禛旧藏的搜罗 |
一、书画等旧藏 |
二、王士禛生平旧物 |
三、藏书 |
第四节 对王士禛着述的研读 |
一、选本 |
二、评本 |
三、笔记、诗话 |
小结 |
第二章 王士禛着述与翁方纲的接受 |
第一节 对王士禛诗歌的倡和与批点 |
一、对王士禛诗作的倡和与借鉴 |
二、《复初斋王渔洋诗评》的首次评点 |
三、手批《渔洋山人精华录》的二次实践 |
四、《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组诗的反复批点 |
第二节 对王士禛着述的征引与纠谬 |
一、征引王士禛着述之史料 |
二、驳正王士禛着述之谬误 |
三、《石洲诗话》:以王士禛为重要参考的诗学批评实践 |
第三节 对王士禛着述的整理与阐发 |
一、文献校刊与整理 |
二、王士禛着述之推衍与批驳 |
小结 |
第三章 王士禛诗学与翁方纲的修正、出离与同归 |
第一节 从“神韵”到“肌理”:核心概念的诠释与置换 |
一、对“神韵”的独特解读 |
二、酝酿“肌理” |
三、“肌理”与“神韵”的置换 |
第二节 从“重情”到“重事”:背道而驰的诗学倾向 |
一、以“情”为中心到以“事”为中心 |
二、由“爱好”向“切实”的原则转换 |
三、以唐诗为旨归到以宋诗为基点 |
第三节 由兴会妙悟到理性主导:创作理论的嬗变 |
一、创作起始:变“兴会”为理性 |
二、过程控制:正面铺陈与逆笔节制之法 |
三、细肌密理:审美理想的确立 |
第四节 同落窠臼:“诗中无人”的抒情缺陷 |
一、批评王士禛“诗中无人” |
二、矫枉过正:个人抒情的淡薄 |
三、同而不同:抒情之虚与抒情之失 |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复初斋诗集》中次韵、用韵、袭用王士禛诗原题诗作一览表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乾嘉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一、文学思想史研究综述 |
二、何为“文学”?何为“文学思想”?——立足于清代文学的考察 |
三、何以“文学思想史”? |
中:乾嘉文学思想研究综述 |
一、乾嘉文学与文学思想史料略述 |
二、乾嘉时期文学史、思想史、学术史研究综述 |
下:范围、框架、思路 |
一、关于“乾嘉” |
二、论文的基本框架与主要思路 |
第一章 乾嘉文学思想展开的背景 |
第一节 乾嘉历史与文化政策 |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思想史、学术史概况 |
第三节 乾嘉文学概述(上):流派概述(附理论批评) |
第四节 乾嘉文学概述(下):历时性考察 |
第二章 政治压抑下的文学主潮 |
第一节 御制文学、科举制度、台阁文艺 |
第二节 官方修书与文体正变 |
第三节 盛世中的变音 |
第三章 朴学背景下的创作转向 |
第一节 “学人”与“文人”、“考据”与“辞章”之争 |
第二节 从推重学养到逞才炫博 |
第四章 个性解放与艺术的精致 |
第一节 晚明的潜流 |
第二节 两种精致化追求的离合 |
第三节 女性观念与女性文学的变化 |
第五章 叙事文学中的文学思想新貌 |
第一节 自寓、自况向自传性的进发 |
第二节 集大成与雅文学化 |
第三节 文言叙事文学的体制创新 |
结语:何以乾嘉? |
参考文献 |
(8)“耶” “佛”的接榫与错位 ——李提摩太中国大乘佛教文本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学界对李提摩太英译活动的介绍与研究 |
1.2.2 学界对李提摩太英译大乘经的研究 |
1.2.3 与李提摩太英译《西游记》相关的研究 |
1.3 研究问题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5 本研究需要特别说明的史料 |
第二章 李提摩太的“耶”“佛”思想及其互融 |
2.1 李氏翻译思想的基础:基督教神学思想 |
2.1.1 “自由神学”思想 |
2.1.2 “社会福音神学”思想 |
2.1.3 对“上帝国”的诠释 |
2.2 李氏对佛教的诠释与研究 |
2.2.1 承认非基督宗教的价值 |
2.2.2 李提摩太对佛教文本的青睐 |
2.3 李氏耶佛思想的融合 |
2.3.1 对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理解 |
2.3.2 耶佛两教的“三位一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李提摩太“耶”“佛”思想下的翻译选材 |
3.1 《大乘起信论》——一部阐释基督教的书 |
3.1.1 马鸣菩萨的基督教情怀 |
3.1.2 对《大乘起信论》的基督教式解读 |
3.2 《法华三经》——《约翰福音》的另一种表述 |
3.2.1 底本及其中所蕴含李氏的宗教抱负 |
3.2.2 从《莲花经》到耶佛接榫 |
3.3 《西游记》——耶稣送给亚洲人的思想慰藉 |
3.3.1 《西游记》里的景教色彩 |
3.3.2 从西天取经到上帝国建立 |
3.3.3 译本里的基督教情怀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李提摩太对“耶”“佛”教理的英译 |
4.1 真如、三宝与上帝之间的互译 |
4.2 上帝概念下“佛”与“如来”的英译 |
4.2.1 多“佛”与一神“上帝” |
4.2.2 “如来”的英译 |
4.3 其它佛教概念的英译 |
4.3.1 从十八层“地狱”到耶稣受难 |
4.3.2 对“劝持”概念的阐释 |
4.3.3 对“塔庙”的阐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李提摩太对“耶”“佛”两教角色的英译与重构 |
5.1 观音菩萨的多重形象英译 |
5.1.1 随处现身的观音 |
5.1.2 倾听世人祈祷的观音 |
5.2 英译本中耶稣形象的重构 |
5.2.1 《金刚经》里对耶稣的预言 |
5.2.2 《心经》中耶稣的神人二性 |
5.2.3 佛陀讲法时的耶稣形象 |
5.2.4 法华三喻里的耶稣形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李提摩太译经活动在历史中的模式与相关思考 |
6.1 宗教间的置换、成全与互益模式 |
6.1.1 置换模式:佛教不可能拯救世界 |
6.1.2 成全与互益模式:从耶稣的唯一拯救到“实在者”的神权 |
6.2 李提摩太:从宗教思想的接榫到翻译实践的错位 |
6.3 翻译活动中的“独角戏” |
6.3.1 李提摩太与其它译者之异同 |
6.3.2 李提摩太与晚清佛典西译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李提摩太发文统计 |
1.李提摩太在《万国公报》上发文 |
2.李提摩太在《教务杂志》上发文 |
3.李提摩太在《北华捷报》上发文 |
4.李提摩太的其它发文 |
(9)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评论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评论之星”选拔赛赛况及作品分类 |
第一节 评论赛事情况 |
第二节 参赛作品分类 |
第二章 参赛评论作品的特色 |
第一节 评论作品的选题特色 |
一、监督政府执政聚焦法制建设 |
二、反思教育发展心系医疗民权 |
三、批评媒体乱象探讨纸媒出路 |
第二节 评论作品的语言特色 |
一、用词凝练表达活泼 |
二、语句浅显说理明确 |
三、修辞恰当论证有力 |
第三节 评论作品的思维品质 |
一、冷静客观的理性思维 |
二、观点独到的创新思维 |
三、大胆质疑的批判思维 |
四、因“事”制宜的灵活思维 |
第四节 评论作品的其他技巧 |
一、巧妙的评论标题 |
二、独特的评论角度 |
三、恰当的评论方式 |
第三章 参赛评论作品写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第一节 大学生评论写作的不足 |
一、事件分析浅层次 |
二、部分话题难驾驭 |
三、少数表达欠打磨 |
第二节 大学生评论写作问题的成因 |
一、互联网环境的影响 |
二、高校新闻评论教育的制约 |
三、大学生角色定位的局限 |
第三节 大学生评论写作的对策 |
一、加强剖析的深度 |
二、选取恰当的话题 |
三、润色文章的表述 |
第四章 参赛评论作品对大学生新闻评论实践的启示价值 |
第一节 对新闻评论写作的启示 |
一、新闻评论作品要提高评论质量 |
二、新闻评论作品要具有价值增量 |
三、新闻评论作品要加强社会影响 |
第二节 对大学生评论人才自我提升的启示 |
一、培养良好的新闻素养 |
二、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
三、勤于参赛以证明自我 |
第三节 对各高校开展新闻评论教育的启示 |
一、校内外结合开展评论课程 |
二、规范化制度提升教学质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李宗瀚《静娱室偶存稿》点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
引言 |
第一章 李宗瀚的生平与成就 |
第一节 由临川迁桂的李氏家族 |
一、祖父迁桂,家道始兴 |
二、父亲重教,斯文日隆 |
三、三代四代,更有名家 |
第二节 李宗瀚的生平及思想 |
一、李宗瀚生卒年 |
二、李宗瀚履历 |
三、儒道释的融合——李宗瀚其人思想 |
(一)学而优则仕 |
(二)事亲纯笃,骨肉情深 |
(三)行道以自隐 |
(四)学禅以自怡 |
第三节 李宗瀚的文学、书法和收藏 |
一、文学得与失 |
二、书法名重一时 |
三、收藏家 |
第四节 《静娱室偶存稿》版本及李宗瀚研究现状 |
一、《静娱室偶存稿》版本 |
二、李宗瀚相关研究现状 |
第二章 《静娱室偶存稿》题材内容 |
第一节 题咏之作 |
第二节 行旅之作 |
第三节 咏物之作 |
第四节 记游之作 |
第五节 酬赠之作 |
第六节 唱和之作 |
第七节 其他 |
第三章 《静娱室偶存稿》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多古体长篇 |
一、多古体的原因分析 |
(一)古体长篇平仄相对自由 |
(二)古体长篇对仗要求不高 |
(三)古体长篇用韵比较宽松 |
二、《静娱室偶存稿》各类古体长篇分析 |
(一)五言古诗 |
(二)七言古诗 |
(三)杂言古诗 |
第二节 多作自注 |
一、自注的位置 |
(一)标题自注 |
(二)诗中自注 |
二、自注的作用 |
(一)解释相关时间节点 |
(二)解释写作对象 |
(三)解释写作地点 |
(四)解释相关写作背景 |
(五)解释所用典故、史实 |
(六)解释所涉古诗文 |
第三节 多用粤西、湖南地域特色意象 |
一、苍梧 |
二、榕树 |
三、瘴 |
四、湘江 |
第四节 喜用典,富余韵 |
第五节 语言清远,结构谨严 |
下编 |
《静娱室偶存稿》点注 |
凡例 |
静娱室偶存稿 |
卷首行状 |
《静娱室偶存稿》卷上 (古今体诗一百四十四首) |
次韵胡雒君征士《正月十八日晨起登南薰亭看雪》 |
送沈秋渠之广州 |
哭徐临谷同年五十韵 |
汤平庄招游铁佛寺小集华景洞 |
吴兰雪有“鹤意似听诗”句,项道存为画图,同人赋诗 |
乙丑七夕 |
秋海棠[10] |
题孔云谷刺史《松壑流泉图》 |
望衡岳 |
衡山吟 |
仲冬登岳阳楼,时岳州试罢将赴澧州 |
晚泊洞庭 |
次韵景忆山中丞游岳麓 |
过桃源 |
辰阳船溪驿行馆对紫荆感怀 |
二鸟吟 |
黔阳道中雨行 |
偶展《家园娱稚图》及旧题句,长儿联璧忽亡三岁矣,感书四十字寄痛 |
永顺试院夜作 |
澧州吊宋玉墓 |
楚江怀古 |
楚中吊古三首 |
屈平 |
宋玉 |
贾谊 |
游岳麓寺敬和家大人作 |
湘江夜泊迟友人舟不至 |
君山僧赠斑竹 |
雪后过重湖时将按试澧阳 |
夜宿湖心忆同行诸君子 |
舟居 |
常德试竣赠别应孺华孝廉,时其弟未堂太守留主讲朗江 |
江夜怀陶丈季寿 |
久不得黄立之消息因寄 |
念妹 |
人日送别朱让泉内弟 |
过耒阳感赋即赠常誉堂明府并序 |
永州途次遇钱氏妹归宁 |
重过浯溪 |
邵阳黑田驿趁凉夜行即事 |
秦小岘侍郎得告归里,同人饮饯于陶然亭,赋诗为别 |
题朱勋楣编修《鹭塘耦耕图》 |
英煦斋司农同年得独孤兰亭及赵十三跋烬余残字,属余为编次付装,并见示自摹赵迹响拓本,即题其后 |
书斋小桃忽得一花,诗以赏之 |
唐镜海编修为其外姑杨孝妇金淑人征诗 |
题法梧门祭酒《诗龛五家图卷》 |
题梧门先生《西涯图》 |
近见刘文清公所藏褚黄庭,品为褚书第一,并题绝句,敬和其后 |
题陈钟溪侍郎同年《书贽图》 |
次韵王春城明府《招游叠彩岩》 |
叠前韵 |
树根虎歌 |
再作 |
子鹿 |
我园晚菊 |
濡滞洞庭道中作 |
酬翁覃溪先生见赠《会稽内史银印歌》 |
奉和覃溪先生《恩加二品衔重宴琼林诗》 |
六月十日雨中携家集尺五庄观荷,并约吴兰雪、家子佩及蓝又航、杨飞泉、张鲤堂三生同游,是日为内子初度 |
《新城陈氏南昌旧园图诗》为石士侍御作 |
题董小槎编修《秋镫对读图》 |
七月七日朱虹舫学使、叶琴柯方伯、祝与亭廉访、宋梅生观察、梁接山太守小集桂隐山斋,因泛舟杉湖 |
题宋梅生观察《借园八景图册》 |
杉湖烟雨 |
榕寺霜钟 |
竹渚垂纶 |
松亭坐月 |
尧山积雪 |
独秀晴岚 |
渔市春声 |
莲舟晓渡 |
中秋前二日梅生观察招同人泛月杉湖,分韵得星字 |
九月望日庆蕉园中丞招饮因而园,即席分韵得菊字 |
次韵答梅生观察除日泛舟过湖西庄访余不值见赠 |
程任斋廉访出示《太夫人教子图》,奉题册后 |
倦飞亭看菊 |
正初我园新楼赏雪 |
人日集湖西庄次王老圃韵 |
再次前韵题湖西庄 |
慈乌啼 |
铜鼓歌 |
五十初度书怀 |
题家黼之《乞食图》黼之为恭毅公孙 |
蒋小榭《小红雪楼图》小榭为心余先生曾孙 |
汤雨生骑尉《秋江罢钓图》 |
咄咄 |
敬次家大人《感事》原韵 |
次韵中秋湖西庄待月 |
登越王台次曾宾谷先生题壁韵 |
雨后壶山看桃花已过半矣 |
饯送叶琴柯同年入都即次留别原韵 |
送宋梅生观察罢职归南昌 |
余北上入中州界,日在秋霖泥潦中,时兰阳河决,南北岸冲漫多处,匪徒行路之忧矣,感喟成篇 |
由武陟绕小道至获嘉 |
九日宿邯郸县驿 |
过黄鹤楼遣怀 |
浯溪作 |
岁除前三日零陵令曾生石友出湘口远迎兼载酒食相饷即赠 |
新正入粤界作 |
喜陈文恭公元孙哲臣以解元掇会状因寄 |
园居秋咏 |
重阳前一日朱楚亭龙山书屋看桂同邓湘皋孝廉作 |
湘皋次余看桂诗韵赋芙蓉且邀同赋 |
哭凰台令陶丈季寿 |
同湘皋对菊作 |
展九日湖西庄赏菊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分韵得篱字 |
独秀山 |
前诗意未尽次日复得一首 |
题湘皋《松荫堂图》堂为其祖松堂先生读书处 |
庚辰秋杪同邓湘皋、孙冶山、家弟小松步出城北至虞山,小憩南薰亭 |
游中隐山 |
仲冬十九日邀同邓湘皋、家东涵游七星山,寻龙隐月牙弹子省春诸岩至栖霞洞,薄暮而还 |
屏风山寻范石湖所题空明洞壶天观慨然有作 |
寒食日过栖霞寺次壁间陈文简公诗原韵 |
湘皋见示再叠文简韵诗复叠韵奉答 |
次韵答湘皋《湘江月夜》见寄 |
题湖东楼壁 |
题五弟《小松山房图》后 |
素心兰 |
与诸子游隐山六洞 |
《静娱室偶存稿》卷下 (古今体诗一百三十八首) |
春日同人过壶山看桃花即踰七星山背出补陀岩至栖霞寺小集 |
蚕豆花和陈莘园 |
次韵答莘园三月七日过饮湖西庄见赠 |
韶音洞后看菜花 |
再作 |
又咏菜花二首 |
题桂隐山斋牡丹 |
静娱室八咏 |
汉淳于长夏承碑 |
隋丁道获书启法寺碑 |
唐虞世南书夫子庙堂碑 |
唐魏栖梧书文荡律师碑 |
文与可《晚霭横看》 |
李迪《牧牛图》 |
晏元献所藏铜雀瓦砚 |
陆放翁砚 |
过云林山馆赠湘皋 |
次韵湘皋《索旧所赠龙鬒席》 |
夏日偕湘皋易无咎家东涵游白龙洞刘仙岩 |
答湘皋见示近什 |
题徐春粼《放鹇图》 |
蝇 |
白燕 |
白雁 |
四月十一日唐藿君、邓湘皋、晏筠塘诸君过拓园泛舟至湖西庄小集,答筠塘见赠 |
敬和家大人《移韦石作》 |
姑妇双节行 |
烈女冯秀琼吟 |
题费新桥廉访《泛海图》 |
长句谢煦齐参政寄赠自用端石砚并所制墨 |
偶述 |
西城上看李花感怀 |
同唐藿君、杨环溪、晏筠塘隐山看桂,因集湖西庄 |
南山鸱 |
泊梧州 |
哭殇儿敏生 |
题王石谷《载竹图》 |
张蒙山《守梅图》 |
送思恩太守家兰卿二兄 |
题郭兰石编修所藏唐颜升《瘗琴铭》并其妻庄清卿《阴心经》后 |
悯忠寺后新立谢文节公祠 |
书陈石士学士《八贤剩墨图》 |
又题《寒闺访梦图》 |
雪后过斌少仆笠耕即赠 |
舒铁珊舍人《章林惜别图》 |
又题《吟香山馆图》 |
侯叶唐编修堂上三世苦节诗 |
题史忠正公遗札后 |
送廖春泉南归 |
题杨鉴泉明府《抱经草堂图》 |
题徐晴圃方伯《拈花图》 |
晴圃又以《从军陕右图》索题 |
陆忠宣公从祀孔庙诗 |
邓湘皋孝廉属题其仲兄云渠先生《松园听雨图》 |
松园旧有连床约,要听萧萧夜雨声。 |
湘皋又见示《南村耦耕图》,并题其后 |
大兴朱笥河学士典学闽中,士相见者令各贡一石勒名充贽,凡得石三百三十有三,因作亭以名之,韩树屏中丞继使是邦,倩幕客黄君绘《三百三十有三士亭图》,写真并及其少子焉 |
送韩树屏少空致仕归里 |
《密县超化砦景贤祠图》为邑侯杨蕉雨炳室题 |
题黄树斋太史《思树芳兰图》 |
陈石士学士倩朱野云橅余所得十洲《东坡笠屐图》,为题长歌 |
题朱兰嵎临李伯时《坡公笠屐像》 |
潘绂庭《秋林琴趣图》 |
《孤舟泛海图》为周少帆太守题 |
《拯鸡行》为朱野云山人作 |
书潘芝轩同年所藏《仙瀛雅集图卷》后 |
又题芝轩《枌社奎光吟卷》 |
题潘星斋(曾莹)《莲塘消夏图》 |
家海帆太守《海上钓鳌图》 |
顾晴芬司农《木竹柴门图》 |
滇南黑龙潭有唐梅二株,陈望坡尚书抚滇时,顾南雅学士适视学其地,花时每同游赏,学士为尚书图作巨幅,因题其后 |
题谢佩禾《青山别墅图》 |
质邸画娑罗木花奉题二绝 |
顾南雅学士属题其弟苹洲《三兄竹趣图》 |
顾南雅为潘绂庭临杨补之《梅横卷》 |
题李曦古所画《黄文节公庐山观瀑图》 |
腊月十九日兰雪邀为坡公作生日,适值大雪,因写《东坡雪堂图》,使各赋之 |
消寒集分赋近畿名胜,拈得黍谷 |
宾谷先生消寒席上观黄尊古《长江万里图》歌 |
书朱芝圃同年《瀛馆集仙图》后 |
题沈饴原学士《郊居图》 |
钱深庐广文属题其曾祖文端公《直庐问寝图》 |
题常润斋观察《秋圃观弈图》 |
曹玉水舍人藏其祖济寰给谏遗瓮,其父剑亭先生继入台垣, |
两世谏草焚其中,因绘图征诗以记其事 |
杨飞泉《焚香小照》 |
题成兰生太守《西湖镜影图》 |
谭菊农将之官四川,画《且泊图》寄意属题 |
殳积堂《桐阴觅句图》 |
奉题王珠潭夫子《松桂读书图遗照》 |
题杨北樵明府《黄叶村人图》 |
丹徒杨子坚(铸)《载酒前缘册子》 |
《雁宕探奇图》为张芥航河帅题 |
有持归安章翁《昆季四皓图》乞题者,漫书一律 |
题潘功甫舍人《宣南诗会图》 |
陈芝楣太守《棠芝图》 |
梁茝林方伯见示《小山丛桂图》,感而有作 |
茝林重修沧浪亭绘图纪事为赋一诗 |
齐秋颿观察有《桐阴观奕图》并《青灯有味似儿时》卷子,各赋一绝 |
题天台张明府(如梧)《三谷种梅图》 |
《春波洗砚图》为杭州徐协镇(庆超)题 |
九日台州校士馆得丹桂一枝供几上 |
感衰 |
仙居王节母诗 |
雨中过天台不果游 |
再过天台阻雨不得登,作长句遣兴 |
过石门洞观瀑 |
游雁荡吟 |
重阳后十日游雁荡诸胜,中途杨紫卿独往大龙湫[10],予与同人遂至灵岩寺[11],紫卿以诗见投因答 |
卷末跋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二○○○年《新闻三昧》优秀作品篇目(论文参考文献)
- [1]陆游自嘲诗研究[D]. 朱子良.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2]《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1930—1937)[D]. 张扬.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3]“秋瑾文艺”研究[D]. 张晓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5]王兆云小说研究[D]. 陈佩佩.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6]从带经堂到复初斋:翁方纲诗学渊源研究[D]. 孔燕君. 江南大学, 2019(01)
- [7]乾嘉文学思想研究[D]. 张昊苏. 南开大学, 2019(05)
- [8]“耶” “佛”的接榫与错位 ——李提摩太中国大乘佛教文本英译研究[D]. 杨靖.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9]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评论作品研究[D]. 向宏悦.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李宗瀚《静娱室偶存稿》点注与研究[D]. 封闪.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