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鸣声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鸣声,时域,螽斯,结构,东北地区,发声器,飞蝗。
鸣声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孙雅梅,刘菲,陈刘生[1](2019)在《3种蝈螽鸣声结构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优雅蝈螽Gampsocleis gratiosa、暗褐蝈螽Gampsocleis sedakovii及秃毛蝈螽Gampsocleis glabra 3种螽斯雄性的鸣声。优雅蝈螽鸣声是由振幅高低不同的2类脉冲组构成的脉冲序列,一系列的脉冲组间隔重复出现,其中,第1类脉冲组有9~10个脉冲,第2类脉冲组有10~11个脉冲,鸣声的主能峰频率约7.75 kHz,次能峰频率约4 kHz;暗褐蝈螽鸣声由一系列振幅高低不同的2类脉冲组构成,第1类脉冲组有2个脉冲,第2类脉冲组也有2个脉冲,鸣声的主能峰频率为10.50 kHz,次能峰频率为5.75 kHz;秃毛蝈螽鸣声由2类振幅高低不同的脉冲组构成,第1类脉冲组振幅较大,有1个脉冲,第2类振幅较小,有4~5个脉冲,鸣声的主能峰频率约9.1 kHz,次能峰频率不明显。(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雪[2](2016)在《螽斯总科鸣虫部分种类鸣声及发声器结构的趋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螽斯总科Tettigonioidea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螽亚目Ensifera,是直翅目中较大的一个类群。螽斯总科昆虫为世界性分布,但是大多种类分布在气候温暖的地区,如热带及亚热带。我国的螽斯种类已记录的约为300种,东北地区由于气候寒冷,螽斯种类较少,现有文献记载的约为40种。东北地区分布的螽斯主要包括螽斯科、草螽科、露螽科及硕螽科4科。螽斯总科的昆虫几乎都能发声,是鸣虫中最为着名的一类。对于螽斯鸣声的研究也较为常见,但是大多研究仅针对螽斯总科中的一种或几种,而对于螽斯鸣声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较为少见。本文将野外调查研究与室内实验分析研究相结合,涉及生物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声学、显微电镜等多学科手段技术,从种间、种内不同类型及亚种间3个层次对东北地区分布的螽斯总科鸣虫的鸣声及发声器结构进行研究。1、种间层面本部分研究对采集自东北地区的22种螽斯总科昆虫鸣声的时域和频域特征进行了描述及聚类分析。22种螽斯隶属于4科12属,分别为:(1)硕螽科Bradyporidae,笨棘颈螽(Deracantha onos Pallas,1772);(2)草螽科Conocephalidae,中华草螽(Conocephalus chinensis Redtenbacher,1891);普通草螽(Conocephalus fuscus Fabriicius,1793);日本草螽·滨海亚种(Conocephalus japonicus minutus Bey-Bienko,1954);姬钩额螽(Ruspolia jezoensis Matsumura&Shiraki,1908);(3)露螽科Phaneropteridae,普通露螽(Phaneroptera falcata Poda,1761);日本条螽(Ducetia japonica Thunberg,1815);(4)螽斯科Tettigoniidae,谢氏蝈螽·指名亚种(Gampsocleis sedakovii sedakovii Fischer-Waldheim,1846);谢氏蝈螽·远东亚种(Gampsocleis sedakovii obscura Walker,1869);短翅蝈螽(Gampsocleis gratiosa Brunner von Wattenwyl,1862);乌苏里蝈螽(Gampsocleis ussuriensis Adelung,1910);鼓翅蝈螽(Uvarovites inflatus Uvarov,1924);疣盾螽(Decticus verrucivorus Linnaeus,1758);黑头盾螽(Decticus nigrescens Serg.Tarbinsky,1930);乌苏里螽斯(Tettigonia ussuriana Uvarov,1939);帮内特姬螽(Metrioptera bonneti I.Bolivar,1890);两色姬螽(Metrioptera bicolor Philippi,1830);乌苏里姬螽(Metrioptera ussuriana Uvarov,1926);恩氏姬螽(Metrioptera engelhardti Uvarov,1926);短翅姬螽(Metrioptera brachyptera Linnaeus,1761);山地灰翅螽(Platycleis montana Kollar,1833);达乌尔尤螽(Uvarovina daurica Uvarov,1928)。对螽斯类昆虫鸣声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选取的22种螽斯的鸣声全部具有广谱噪音成分,只有2种螽斯(乌苏里蝈螽Gampsocleis ussuriensis和短翅蝈螽Gampsocleis gratiosa)的鸣声兼具乐音与广谱噪音成分。不同种类的螽斯鸣声间具有较大的差异,即使是形态上极为相似的种类,在鸣声上也较易区分,而在同种螽斯的不同个体间,鸣声参数差异性较小,因此,可以得出:螽斯总科昆虫的鸣声具有较强的种间特异性。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对27种螽斯总科昆虫(除原有的22种之外,新增5种:(1)草螽科,斑翅草螽(conocephalusmaculateslegouillou,1841);(2)露螽科,黑脚露螽(phaneropteranigroantenntabrunnervonwattenwyl,1878);(3)露螽科,秋掩耳螽(elimaeafallaxbey-bienko,1951);(4)螽斯科,中华寰螽(atlanticusjeholensismori,1935);(5)螽斯科,乌苏里拟寰螽(paratlanticusussuriensisuvarov,1926))的发声器结构进行观察、测量及比较研究。结果如下:本研究中的27种螽斯的发声器均位于左前翅腹面的cu2脉上,除了草螽科的4种螽斯的发声齿略呈颗粒状外,其他种类的螽斯发声齿均为棒状,发声齿较为厚实,且声齿间的间隔较不均匀。发声齿大多呈弧线形排列,两端略显弯曲。虽然螽斯总科发声器的形态特征也是螽斯总科分类的重要依据,但是作者研究后认为发声齿的形态特征不能单独作为分类的指标,需配合其他指标使用。2、种内层面本部分内容主要从螽斯总科昆虫种内鸣声特征及发声器结构分化展开研究,可分为3方面:不同地理种群同种昆虫间;不同翅型同种昆虫间;不同体色同种昆虫间。(1)不同地理种群同种昆虫间本研究以相同翅型、相同体色的两色姬螽(metriopterabicolor)不同地理种群个体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地理种群两色姬螽的鸣声参数及发声器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如下:两色姬螽的鸣声信号随着地理分布的不同而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在形态特征上却极为一致。而且通过聚类分析,将8个不同地理种群的两色姬螽分为3类,这一聚类结果与各地理种群两色姬螽的地理分布相符合,即分布在较为接近,较为相似的地理环境下的两色姬螽的鸣声更加接近。通过以上研究结果证实“方言”现象在两色姬螽这一物种中也是存在的,而且这种种内鸣声的分化现象并非由发声器的形态变化而引起。相对于以往对分布在较广范围内的方言现象的研究,本研究结论证实即使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仍存在种内鸣声分化的现象。这一研究结果也部分支持“鸣声适应性假说”的内容,与此同时也支持鸣声信号的分化速度快于形态特征分化速度。(2)不同翅型同种昆虫间本部分研究以两色姬螽(metriopterabicolor)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翅型,即长翅型及短翅型两色姬螽个体的鸣声及发声器结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翅型的两色姬螽鸣声信号明显不同;对发声器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只有后翅长度有明显变化,而在其他指标上均无明显差异。长翅型个体发出的鸣声信号具有更高的能量,通过已有的研究结果证实这种鸣声更加受到雌性个体的青睐。因此,本研究认为两色姬螽的长翅型个体发出的鸣声更加具有吸引力,并通过提高鸣声信号的吸引度来弥补生殖上的劣势,产生更受雌性偏爱的鸣声也是长翅型两色姬螽在飞行与生殖间进行权衡的一种手段。(3)不同体色同种昆虫间本部分研究以谢氏蝈螽·远东亚种(Gampsocleis sedakovii obscura)为研究对象,对采集自同一地区不同体色的谢氏蝈螽·远东亚种个体的鸣声参数及发声器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辅以相关的分子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体色的谢氏蝈螽·远东亚种个体间在分子及发声器结构特征上均无显着性差异。而在鸣声波形图上,两种体色的谢氏蝈螽在时域特征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研究中发现在相同分布地点,不同体色的谢氏蝈螽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这是导致不同体色个体鸣声分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不同体色谢氏蝈螽鸣声存在差异的相关机制需要进一步探讨。3、亚种间层面本部分研究以谢氏蝈螽(Gampsocleis sedakovii)为研究对象,对采自6个样地的谢氏蝈螽的鸣声特征、形态特征及分子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自不同地点的谢氏蝈螽在鸣声参数及分子数据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除了发声齿个数外,其他所选择的形态学指标,包括前翅长度,声齿宽度,前胸背板长度及体长,在不同地理种群间也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分别以声学参数、形态学参数及分子参数为依据的聚类分析结果相一致,均将6个样地的谢氏蝈螽分为2类(角刀木,巴彦嵯岗和察尔森为一类,萨马街,五岔沟和鄂伦春为一类),该研究结果支持将谢氏蝈螽划分为2亚种。除此之外,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分布在鄂伦春地区的谢氏蝈螽在3个指标上均处于中间地位,本研究认为该地区的谢氏蝈螽为一种“过渡类型”,说明在亚种分化的同时,鸣声也以一种渐变方式发生变化。现有的研究已证实东北地区是谢氏蝈螽分化的中心,在物种扩散的过程中,进化呈现一种辐射形式,结合以往的研究,作者认为在本研究所选择的样地中,鄂伦春地区更靠近谢氏蝈螽分化的中心地点。分布在察尔森的谢氏蝈螽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五岔沟,却与相距较远的角刀木及巴彦嵯岗的谢氏蝈螽聚集在一起,这一结果打破了一般以地区为界的亚种分类概念,即分布于相距较远的样地的群体也可能属于同一亚种,反之亦然;同时分析不同的气候、环境条件可能是促使亚种形成的重要条件。这一研究结论也与在东方蜜蜂中得到的结论相一致。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螽斯的鸣声具有较强的种间差异性及种内稳定性,可以用于物种的分类及鉴定,对于形态上难以区分的近缘种或隐蔽种,也是一种较为便利的分类手段。发声器结构特征可以作为重要的辅助分类的指标,但是不能单独用于物种的分类。亚种及同种不同生态型或栖息地的螽斯个体间的鸣声信号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鸣声信号在昆虫的交配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同的鸣声信号将导致物种间交配前生殖隔离的形成,据此,作者认为鸣声信号分化现象将导致螽斯朝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进而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最终形成新的物种。总之,本论文作者从种间、种内、亚种内叁个层次上对东北地区螽斯总科昆虫的鸣声及发声器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不仅为东北地区螽斯总科昆虫鸣声的研究提供了丰富了基础鸣声资料,填补了东北地区螽斯总科昆虫系统学研究中鸣声研究上的空白,又可以为直翅目昆虫的系统发生及物种形成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曲业宽,王文慧,王寅亮[3](2014)在《长白山地区3种跃度蝗鸣声结构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蝗总科特有前翅和后足股节间的摩擦发声机制,在自然选择和进化过程中,鸣声受不同的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显着的功能性分化。通过对长白山露水河地区长须跃度蝗(Podismopsis dolichocerca)、土门岭跃度蝗(P.tumenlingeensis)、狭翅跃度蝗(P.angustipennis)的鸣声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这几种蝗虫鸣声和发声特点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通过分析发现,跃度蝗属鸣虫叫声清脆响亮,富有节奏感,属内的种类之间鸣声在时域和频域上有一定差别,因此可将鸣声作为蝗虫分类的辅助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4年17期)
Johann,H.VAN,NIEKERK[4](2013)在《鹧鸪属23种鸟类的鸣声结构、鸣叫行为及基于鸣声的分组(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描述了鹧鸪属(Pternistis spp.)23种鸟类的鸣叫特点,比较了占区/求偶鸣叫在种间的差异,并依据鸣叫(主要为占区/求偶鸣叫)特征,对这23种鹧鸪进行了分组。共分析了非洲所有23种鹧鸪的22个种的218段录音、约300句鸣叫,另有一种鹧鸪的鸣叫分析源于文献。结果表明,每种鹧鸪可发出7–11种鸣叫,这些鸣叫可分为3大类:1)占区/求偶鸣叫;2)警戒叫声、雏鸟和亚成鸟索群叫声、觅食叫声等维持群体关系叫声;3)雌雄两性间以及雌鸟与幼鸟间联络鸣叫。Hall(1963)将鹧鸪分为5个单系类群。本文将鹧鸪的鸣叫分为8个组,其中的5个组与Hall(1963)划分的单系类群基本一致。不同种类间占区/求偶鸣叫的差异虽然减少了同域分布的鹧鸪种间的杂交,但由于鹧鸪的遗传距离较小,种间杂交仍不可避免。本研究还基于鸣声确认了哈氏鹧鸪(P.hartlaubi)仍属于鹧鸪属鸟类,尽管其叫声与其它鹧鸪叫声有很大的差异。(本文来源于《Chinese Birds》期刊2013年03期)
樊变芳,王静,芦荣胜[5](2013)在《新疆四种螽斯雄性鸣声结构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分析了新疆短翅姬螽Metrioptera brachyptera(Linnaeus)、疣谷盾螽Decticus verrucivorus(Linnaeus)、灰螽斯Platycleis grisea(Fabricius)和长瓣螽斯Tettigonia caudata(Charpentier)雄性鸣声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短翅姬螽和疣谷盾螽雄性鸣声具单一脉冲序列,灰螽斯和长瓣螽斯雄性鸣声具有多个脉冲序列组成。短翅姬螽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290s~0.525s,间隔时间较长,每个脉冲组有6~7个脉冲构成。疣谷盾螽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080s±0.003s,有6个脉冲构成。灰螽斯的脉冲序列数较多,脉冲序列持续时间为0.20s~0.27s,间隔时间较短,为0.20s~0.40s,有3~4个脉冲组组成,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066s±0.003s,脉冲组重复率为13.2次/s。长瓣螽斯脉冲序列持续时间为2.590s~6.670s,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009s~0.018s。(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程丽萍,樊变芳,芦荣胜[6](2013)在《日本鸣蝗不同地域种群雄性鸣声结构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日本鸣蝗Mongolotettix japonicus(I.Bol.)在宁夏和黑龙江的雄性鸣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域的鸣声特征基本相似,黑龙江种群的脉冲组持续时间和脉冲组间隔长于宁夏贺兰山种群,脉冲数稍有差异,脉冲持续时间基本相同.(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李敏,王寅亮,宋慧华,刘斐,任炳忠[7](2011)在《亚洲飞蝗发声器结构与鸣声时域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a(L.)发声器的结构及鸣声的时域特征进行了研究。亚洲飞蝗主要的发声方式为前翅中闰脉-后足股节型,即前翅中闰脉的发声齿与后足股节内侧隆线相互摩擦发出鸣声。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发声器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亚洲飞蝗前翅中闰脉具有单排规则排列的发声齿,发声齿为圆形颗粒状突起。同种不同个体,发声齿的形态与排列稳定,个体差异不明显。亚洲飞蝗雄性与雌性发声齿的数量和分布存在差异,雄性的发声齿发育较为正常,雌性的发声齿发育不完全,这可能是造成雄性鸣声较为清脆,雌性鸣声较为嘶哑的原因之一。鸣声时域波形图分析结果表明,亚洲飞蝗鸣声的脉冲序列由一系列具有典型双脉冲的脉冲组构成,每个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042s,脉冲组间隔为0.073s;脉冲组中2个单脉冲持续时间分别为0.015s和0.017s,2个单脉冲的脉冲间隔约为0.0075s。(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芦荣胜,樊变芳[8](2011)在《四种网翅蝗鸣声结构分析(直翅目,蝗总科)》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网翅蝗科4种蝗虫雄性的鸣声。研究结果表明,宽翅曲背蝗Parar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Ikonn.)具有2类脉冲组,脉冲组持续时间分别为0.016~0.028s,0.20±0.01s;隆额网翅蝗Arcyptera coreanaShiraki有3类脉冲组,脉冲组的持续时间分别为0.11±0.02s,0.034±0.005,0.885±0.020s。曲线越度蝗Podismopsis sinucarinataZhengetLian每1脉冲序列含4~7脉冲组,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023~0.030s;二声越度蝗Podismopsis bisonita Zheng etal.每1脉冲序列含2~4个脉冲组,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119~0.140s。(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赵敏,芦荣胜[9](2011)在《戈壁硕螽和大棘螽雄性鸣声结构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分析了戈壁硕螽(Zichya gobica)和大棘螽(Deracantha grandis)的鸣声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鸣叫特征有所不同.戈壁硕螽鸣声的每个脉冲组由4个脉冲构成,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007 s±0.000 2 s,脉冲组间隔很短,主能峰频率15 KHz.大棘螽鸣声的每个脉冲由10个~11个脉冲串构成,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02±0.002 s,脉冲组间隔极短,主能峰频率为13 KHz.(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吴山[10](2010)在《河北常见螽斯与蟋蟀鸣声与发声器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螽斯与蟋蟀的召唤声特征稳定,具有种的特异性。本文对河北省常见的螽斯(11种)、蟋蟀(11种)召唤声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对螽斯(8种)、蟋蟀(7种)的昼夜鸣叫模式进行了比较,同时研究了螽斯(7种)、蟋蟀(8种)的发声器结构。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螽斯雄性鸣声脉冲组重复率、脉冲重复率、鸣声主能峰频率通常较高;多数种类在昼夜不同时间段鸣叫模式有差异;雄性发声锉分化显着,通常不同部位发声齿形态差异较显着,发声齿数目相对较少。(2)蟋蟀雄性鸣声的能量集中在相对较窄的频率范围内;多数种类在昼夜不同时间段鸣叫模式变化较显着;雄性发声锉形态相对较简单,发声齿排列规则,通常形态相似,数目相对较多。(3)螽斯和蟋蟀属内种间雄性鸣声的持续时间、脉冲组重复率、脉冲重复率、鸣声主能峰频率差异显着,不同种昼夜鸣叫模式有差异,发声锉和镜膜的形状,发声齿的数量和形态结构差异显着。(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0-12-01)
鸣声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螽斯总科Tettigonioidea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螽亚目Ensifera,是直翅目中较大的一个类群。螽斯总科昆虫为世界性分布,但是大多种类分布在气候温暖的地区,如热带及亚热带。我国的螽斯种类已记录的约为300种,东北地区由于气候寒冷,螽斯种类较少,现有文献记载的约为40种。东北地区分布的螽斯主要包括螽斯科、草螽科、露螽科及硕螽科4科。螽斯总科的昆虫几乎都能发声,是鸣虫中最为着名的一类。对于螽斯鸣声的研究也较为常见,但是大多研究仅针对螽斯总科中的一种或几种,而对于螽斯鸣声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较为少见。本文将野外调查研究与室内实验分析研究相结合,涉及生物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声学、显微电镜等多学科手段技术,从种间、种内不同类型及亚种间3个层次对东北地区分布的螽斯总科鸣虫的鸣声及发声器结构进行研究。1、种间层面本部分研究对采集自东北地区的22种螽斯总科昆虫鸣声的时域和频域特征进行了描述及聚类分析。22种螽斯隶属于4科12属,分别为:(1)硕螽科Bradyporidae,笨棘颈螽(Deracantha onos Pallas,1772);(2)草螽科Conocephalidae,中华草螽(Conocephalus chinensis Redtenbacher,1891);普通草螽(Conocephalus fuscus Fabriicius,1793);日本草螽·滨海亚种(Conocephalus japonicus minutus Bey-Bienko,1954);姬钩额螽(Ruspolia jezoensis Matsumura&Shiraki,1908);(3)露螽科Phaneropteridae,普通露螽(Phaneroptera falcata Poda,1761);日本条螽(Ducetia japonica Thunberg,1815);(4)螽斯科Tettigoniidae,谢氏蝈螽·指名亚种(Gampsocleis sedakovii sedakovii Fischer-Waldheim,1846);谢氏蝈螽·远东亚种(Gampsocleis sedakovii obscura Walker,1869);短翅蝈螽(Gampsocleis gratiosa Brunner von Wattenwyl,1862);乌苏里蝈螽(Gampsocleis ussuriensis Adelung,1910);鼓翅蝈螽(Uvarovites inflatus Uvarov,1924);疣盾螽(Decticus verrucivorus Linnaeus,1758);黑头盾螽(Decticus nigrescens Serg.Tarbinsky,1930);乌苏里螽斯(Tettigonia ussuriana Uvarov,1939);帮内特姬螽(Metrioptera bonneti I.Bolivar,1890);两色姬螽(Metrioptera bicolor Philippi,1830);乌苏里姬螽(Metrioptera ussuriana Uvarov,1926);恩氏姬螽(Metrioptera engelhardti Uvarov,1926);短翅姬螽(Metrioptera brachyptera Linnaeus,1761);山地灰翅螽(Platycleis montana Kollar,1833);达乌尔尤螽(Uvarovina daurica Uvarov,1928)。对螽斯类昆虫鸣声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选取的22种螽斯的鸣声全部具有广谱噪音成分,只有2种螽斯(乌苏里蝈螽Gampsocleis ussuriensis和短翅蝈螽Gampsocleis gratiosa)的鸣声兼具乐音与广谱噪音成分。不同种类的螽斯鸣声间具有较大的差异,即使是形态上极为相似的种类,在鸣声上也较易区分,而在同种螽斯的不同个体间,鸣声参数差异性较小,因此,可以得出:螽斯总科昆虫的鸣声具有较强的种间特异性。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对27种螽斯总科昆虫(除原有的22种之外,新增5种:(1)草螽科,斑翅草螽(conocephalusmaculateslegouillou,1841);(2)露螽科,黑脚露螽(phaneropteranigroantenntabrunnervonwattenwyl,1878);(3)露螽科,秋掩耳螽(elimaeafallaxbey-bienko,1951);(4)螽斯科,中华寰螽(atlanticusjeholensismori,1935);(5)螽斯科,乌苏里拟寰螽(paratlanticusussuriensisuvarov,1926))的发声器结构进行观察、测量及比较研究。结果如下:本研究中的27种螽斯的发声器均位于左前翅腹面的cu2脉上,除了草螽科的4种螽斯的发声齿略呈颗粒状外,其他种类的螽斯发声齿均为棒状,发声齿较为厚实,且声齿间的间隔较不均匀。发声齿大多呈弧线形排列,两端略显弯曲。虽然螽斯总科发声器的形态特征也是螽斯总科分类的重要依据,但是作者研究后认为发声齿的形态特征不能单独作为分类的指标,需配合其他指标使用。2、种内层面本部分内容主要从螽斯总科昆虫种内鸣声特征及发声器结构分化展开研究,可分为3方面:不同地理种群同种昆虫间;不同翅型同种昆虫间;不同体色同种昆虫间。(1)不同地理种群同种昆虫间本研究以相同翅型、相同体色的两色姬螽(metriopterabicolor)不同地理种群个体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地理种群两色姬螽的鸣声参数及发声器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如下:两色姬螽的鸣声信号随着地理分布的不同而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在形态特征上却极为一致。而且通过聚类分析,将8个不同地理种群的两色姬螽分为3类,这一聚类结果与各地理种群两色姬螽的地理分布相符合,即分布在较为接近,较为相似的地理环境下的两色姬螽的鸣声更加接近。通过以上研究结果证实“方言”现象在两色姬螽这一物种中也是存在的,而且这种种内鸣声的分化现象并非由发声器的形态变化而引起。相对于以往对分布在较广范围内的方言现象的研究,本研究结论证实即使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仍存在种内鸣声分化的现象。这一研究结果也部分支持“鸣声适应性假说”的内容,与此同时也支持鸣声信号的分化速度快于形态特征分化速度。(2)不同翅型同种昆虫间本部分研究以两色姬螽(metriopterabicolor)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翅型,即长翅型及短翅型两色姬螽个体的鸣声及发声器结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翅型的两色姬螽鸣声信号明显不同;对发声器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只有后翅长度有明显变化,而在其他指标上均无明显差异。长翅型个体发出的鸣声信号具有更高的能量,通过已有的研究结果证实这种鸣声更加受到雌性个体的青睐。因此,本研究认为两色姬螽的长翅型个体发出的鸣声更加具有吸引力,并通过提高鸣声信号的吸引度来弥补生殖上的劣势,产生更受雌性偏爱的鸣声也是长翅型两色姬螽在飞行与生殖间进行权衡的一种手段。(3)不同体色同种昆虫间本部分研究以谢氏蝈螽·远东亚种(Gampsocleis sedakovii obscura)为研究对象,对采集自同一地区不同体色的谢氏蝈螽·远东亚种个体的鸣声参数及发声器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辅以相关的分子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体色的谢氏蝈螽·远东亚种个体间在分子及发声器结构特征上均无显着性差异。而在鸣声波形图上,两种体色的谢氏蝈螽在时域特征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研究中发现在相同分布地点,不同体色的谢氏蝈螽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这是导致不同体色个体鸣声分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不同体色谢氏蝈螽鸣声存在差异的相关机制需要进一步探讨。3、亚种间层面本部分研究以谢氏蝈螽(Gampsocleis sedakovii)为研究对象,对采自6个样地的谢氏蝈螽的鸣声特征、形态特征及分子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自不同地点的谢氏蝈螽在鸣声参数及分子数据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除了发声齿个数外,其他所选择的形态学指标,包括前翅长度,声齿宽度,前胸背板长度及体长,在不同地理种群间也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分别以声学参数、形态学参数及分子参数为依据的聚类分析结果相一致,均将6个样地的谢氏蝈螽分为2类(角刀木,巴彦嵯岗和察尔森为一类,萨马街,五岔沟和鄂伦春为一类),该研究结果支持将谢氏蝈螽划分为2亚种。除此之外,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分布在鄂伦春地区的谢氏蝈螽在3个指标上均处于中间地位,本研究认为该地区的谢氏蝈螽为一种“过渡类型”,说明在亚种分化的同时,鸣声也以一种渐变方式发生变化。现有的研究已证实东北地区是谢氏蝈螽分化的中心,在物种扩散的过程中,进化呈现一种辐射形式,结合以往的研究,作者认为在本研究所选择的样地中,鄂伦春地区更靠近谢氏蝈螽分化的中心地点。分布在察尔森的谢氏蝈螽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五岔沟,却与相距较远的角刀木及巴彦嵯岗的谢氏蝈螽聚集在一起,这一结果打破了一般以地区为界的亚种分类概念,即分布于相距较远的样地的群体也可能属于同一亚种,反之亦然;同时分析不同的气候、环境条件可能是促使亚种形成的重要条件。这一研究结论也与在东方蜜蜂中得到的结论相一致。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螽斯的鸣声具有较强的种间差异性及种内稳定性,可以用于物种的分类及鉴定,对于形态上难以区分的近缘种或隐蔽种,也是一种较为便利的分类手段。发声器结构特征可以作为重要的辅助分类的指标,但是不能单独用于物种的分类。亚种及同种不同生态型或栖息地的螽斯个体间的鸣声信号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鸣声信号在昆虫的交配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同的鸣声信号将导致物种间交配前生殖隔离的形成,据此,作者认为鸣声信号分化现象将导致螽斯朝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进而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最终形成新的物种。总之,本论文作者从种间、种内、亚种内叁个层次上对东北地区螽斯总科昆虫的鸣声及发声器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不仅为东北地区螽斯总科昆虫鸣声的研究提供了丰富了基础鸣声资料,填补了东北地区螽斯总科昆虫系统学研究中鸣声研究上的空白,又可以为直翅目昆虫的系统发生及物种形成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鸣声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孙雅梅,刘菲,陈刘生.3种蝈螽鸣声结构的比较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张雪.螽斯总科鸣虫部分种类鸣声及发声器结构的趋异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3].曲业宽,王文慧,王寅亮.长白山地区3种跃度蝗鸣声结构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4
[4].Johann,H.VAN,NIEKERK.鹧鸪属23种鸟类的鸣声结构、鸣叫行为及基于鸣声的分组(英文)[J].ChineseBirds.2013
[5].樊变芳,王静,芦荣胜.新疆四种螽斯雄性鸣声结构的比较研究[J].动物分类学报.2013
[6].程丽萍,樊变芳,芦荣胜.日本鸣蝗不同地域种群雄性鸣声结构的比较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7].李敏,王寅亮,宋慧华,刘斐,任炳忠.亚洲飞蝗发声器结构与鸣声时域特征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1
[8].芦荣胜,樊变芳.四种网翅蝗鸣声结构分析(直翅目,蝗总科)[J].动物分类学报.2011
[9].赵敏,芦荣胜.戈壁硕螽和大棘螽雄性鸣声结构的比较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10].吴山.河北常见螽斯与蟋蟀鸣声与发声器结构[D].河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