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便携式电子烟,所述容置腔内装设有支撑架以及固定嵌设于支撑架一侧边的第一磁吸块,所述烟弹杯的底部嵌设有对应第一磁吸块的第二磁吸块以及侧壁设置有凸起的防滑部,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连通容置腔向下延伸的第一导向槽,所述支撑架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安装架与下安装架,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外部结构上烟弹杯插接入壳体后完全与壳体融为一体达到了从视觉到触觉均为一体性的效果,而内部结构则保证了高稳固性及可靠性的同时也控制了组装难度,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该电子烟无论是观感还是实际使用都达到了高标准的用户要求,整体结构实用性、创新性强。
主设计要求
1.便携式电子烟,包括壳体(1)、开设于壳体(1)的容置腔(11)和活动插接于容置腔(11)内的烟弹杯(2),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1)内装设有支撑架(12)以及固定嵌设于支撑架(12)一侧边的第一磁吸块(13),所述烟弹杯(2)的底部嵌设有对应第一磁吸块(13)的第二磁吸块(21)以及侧壁设置有凸起的防滑部(22),所述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连通容置腔(11)向下延伸的第一导向槽(14),所述支撑架(12)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安装架(3)与下安装架(4)。
设计方案
1.便携式电子烟,包括壳体(1)、开设于壳体(1)的容置腔(11)和活动插接于容置腔(11)内的烟弹杯(2),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1)内装设有支撑架(12)以及固定嵌设于支撑架(12)一侧边的第一磁吸块(13),所述烟弹杯(2)的底部嵌设有对应第一磁吸块(13)的第二磁吸块(21)以及侧壁设置有凸起的防滑部(22),所述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连通容置腔(11)向下延伸的第一导向槽(14),所述支撑架(12)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安装架(3)与下安装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1)的内壁设置有凸起的滑轨凸台(15),烟弹杯(2)的外壁设置有对应滑轨凸台(15)的滑轨槽(23),所述第二磁吸块(21)嵌设于防滑部(22)的下侧面,防滑部(22)的侧壁设置有凸起的若干个防滑纹(24),所述烟弹杯(2)的上侧面与壳体(1)的上侧面平齐,防滑部(22)的侧壁与壳体(1)的侧壁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连通容置腔(11)向下延伸的第二导向槽(17),所述烟弹杯(2)的侧壁设置有凸起对应第二导向槽(17)的导向凸台(20),所述防滑部(22)开设有连通下侧面供于第二磁吸块(21)嵌入的第四卡接槽(2a),所述第二磁吸块(21)与第一磁吸块(13)为相互磁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架(3)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臂(33),下安装架(4)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臂(41),所述第一连接臂(33)开设有从沿边向上延伸的扣接通槽(34),所述第二连接臂(41)设置有从沿边平行延伸对应扣接通槽(34)的扣接凸块(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架(3)设置有固定座(5)、贯穿固定座(5)设置有安装孔(51)、开设于安装孔(51)侧壁的第一卡接槽(52)、装设于固定座(5)上侧面覆盖安装孔(51)的上端盖(53)以及从上端盖(53)下侧面延伸设置扣接于第一卡接槽(52)的第一卡接块(54),所述固定座(5)的下侧面装设有下端盖(55)以及从下端盖(55)上侧面凸起设置抵接第一卡接块(54)内侧面的防松凸块(5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架(4)设置有底座(6)、固定连接于底座(6)的PCB板(61)、装设于底座(6)的反馈装置(62)和覆盖反馈装置(62)上侧面的固定件(63),所述底座(6)的侧壁开设有卡接孔(64)和连接底面的第一连接孔(65),固定件(63)的侧壁延伸设置有嵌入卡接孔(64)的卡接部(66)、与第一连接孔(65)对齐的第二连接孔(67)以及延伸抵接PCB板(61)的稳固部(6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33)开设有连接于扣接通槽(34)的第一盲孔槽(35)以及从沿边平行延伸设置的第一抵接凸块(36),所述扣接凸块(42)的上端面平行延伸设置有对应第一盲孔槽(35)的第二抵接凸块(43),所述第二连接臂(41)开设有连接上端沿边对应第一抵接凸块(36)的第二盲孔槽(44)。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凸块(42)包括垂直于第二连接臂(41)上端沿边的第一扣接部(45)以及从第一扣接部(45)两侧边分别向外延伸的第二扣接部(46),所述扣接凸块(42)与扣接通槽(34)扣合完成后第一连接臂(33)与第二连接臂(41)的前后侧面均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53)的下侧面延伸设置有稳固凸台(57),所述防松凸块(56)的一侧面抵接第一卡接块(54)的内侧面,另一侧面则抵接稳固凸台(57)的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61)的一侧壁固定装设有连接端子(69),所述稳固部(68)扣合抵接连接端子(69)的上侧面,所述底座(6)设置有垂直向上延伸的卡接壁(60)和开设于卡接壁(60)的导引槽(6a),所述PCB板(61)的侧边抵接导引槽(6a)。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便携式电子烟。
背景技术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每年因吸烟导致死亡的人数逐年攀升。尼古丁成瘾是烟民们严重依赖烟草的根本原因。戒烟的本质是摆脱对尼古丁的依赖。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旨在帮助烟民们戒烟的产品—电子烟。低温加热非燃烧烤烟型电子烟属于电子烟的细分类,与常规加热电子烟液的电子烟不同,低温加热非燃烧烤烟型电子烟加热的为特质香烟制品,使用该类型电子烟有助于减少烟民们对尼古丁的吸入量,帮助他们控制烟瘾。电子烟逐渐成为控制烟瘾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成为了禁烟场所中卷烟的替代品。电子烟凭借其显著的戒烟效果及安全性日渐被广大烟民们的青睐,其市场需求很大。与此同时,烟民们对电子烟产品的多样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其中在市场中该类型的电子烟产品两极分化,高端产品过于高昂,低端产品过于简陋,对于普通消费者难以选择,在中低端市场中厂家为了追求低成本将电子烟内部结构简单拼凑售卖整体结构缺乏设计,不便于日常使用的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结构布局设计合理易于日常携带使用,且该结构设计在保证了稳定性可靠性的同时有效降低生产组装难度的便携式电子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电子烟,包括壳体、开设于壳体的容置腔和活动插接于容置腔内的烟弹杯,所述容置腔内装设有支撑架以及固定嵌设于支撑架一侧边的第一磁吸块,所述烟弹杯的底部嵌设有对应第一磁吸块的第二磁吸块以及侧壁设置有凸起的防滑部,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连通容置腔向下延伸的第一导向槽,所述支撑架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安装架与下安装架。
优选的,所述容置腔的内壁设置有凸起的滑轨凸台,烟弹杯的外壁设置有对应滑轨凸台的滑轨槽,所述第二磁吸块嵌设于防滑部的下侧面,防滑部的侧壁设置有凸起的若干个防滑纹,所述烟弹杯的上侧面与壳体的上侧面平齐,防滑部的侧壁与壳体的侧壁平齐。
优选的,所述烟弹杯开设有贯穿上下两侧面的容置位和装设于容置位内的保温器,该保温器设置有保温腔、连通保温腔的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
优选的,所述上安装架的一侧边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磁吸块的卡接台,该卡接台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向中间延伸的扣合部,所述第一磁吸块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对应扣合部的扣合槽。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连通容置腔向下延伸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烟弹杯的侧壁设置有凸起对应第二导向槽的导向凸台,所述防滑部开设有连通下侧面供于第二磁吸块嵌入的第四卡接槽,所述第二磁吸块与第一磁吸块为相互磁吸抵接。
优选的,所述上安装架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臂,下安装架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开设有从沿边向上延伸的扣接通槽,所述第二连接臂设置有从沿边平行延伸对应扣接通槽的扣接凸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臂开设有连接于扣接通槽的第一盲孔槽以及从沿边平行延伸设置的第一抵接凸块,所述扣接凸块的上端面平行延伸设置有对应第一盲孔槽的第二抵接凸块,所述第二连接臂开设有连接上端沿边对应第一抵接凸块的第二盲孔槽。
优选的,所述扣接凸块包括垂直于第二连接臂上端沿边的第一扣接部以及从第一扣接部两侧边分别向外延伸的第二扣接部,所述扣接凸块与扣接通槽扣合完成后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的前后侧面均平齐。
优选的,所述第一扣接部的侧边与第二扣接部的下侧边之间的夹角角度为35至80度。
优选的,所述上安装架设置有固定座、贯穿固定座设置有安装孔、开设于安装孔侧壁的第一卡接槽、装设于固定座上侧面覆盖安装孔的上端盖以及从上端盖下侧面延伸设置扣接于第一卡接槽的第一卡接块,所述固定座的下侧面装设有下端盖以及从下端盖上侧面凸起设置抵接第一卡接块内侧面的防松凸块。
优选的,所述上端盖的下侧面延伸设置有稳固凸台,所述防松凸块的一侧面抵接第一卡接块的内侧面,另一侧面则抵接稳固凸台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卡接槽和第三卡接槽,所述下端盖侧壁设置有水平凸出插接第二卡接槽的第二卡接块以及从上侧面凸起设置扣接第三卡接槽的第三卡接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内壁水平延伸设置有导引块和从导引块下侧面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引线槽,固定座侧壁的下侧面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二引线槽。
优选的,所述上端盖的侧壁开设有对位槽,安装孔的内壁水平凸出设置有对位凸块。
优选的,所述上端盖的上侧面开设有贯穿至稳固凸台的第三插接孔和装设于第三插接孔的加热件。
优选的,所述下安装架设置有底座、固定连接于底座的PCB板、装设于底座的反馈装置和覆盖反馈装置上侧面的固定件,所述底座的侧壁开设有卡接孔和连接底面的第一连接孔,固定件的侧壁延伸设置有嵌入卡接孔的卡接部、与第一连接孔对齐的第二连接孔以及延伸抵接PCB板的稳固部。
优选的,所述PCB板的一侧壁固定装设有连接端子,所述稳固部扣合抵接连接端子的上侧面,所述底座设置有垂直向上延伸的卡接壁和开设于卡接壁的导引槽,所述PCB板的侧边抵接导引槽。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面垂直凸起设置有第一稳固台和第二稳固台,所述反馈装置置于第一稳固台与第二稳固台之间,所述底座开设有贯穿底面的第四插接孔,所述连接端子的下端部穿过第四插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子烟,本实用新型电子烟的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极大的提升了使用便携性的同时保证了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烟弹杯插接入壳体后完全与壳体融为一体,没有凸起结构,提升整体使用质感也方便了日常收纳。防滑部对应第一导向槽滑入抵接固定,当烟弹杯滑入时位于烟弹杯下侧面的第二磁吸块与嵌设于上安装架一侧边的第一磁吸块会相互吸附使得烟弹杯更快且有力的滑入,并且在滑入完成后不会轻易松脱,防滑部配合第一导向槽的设计在结构上达到了便于日常的滑入与推出使用,当烟弹杯滑入完成后与壳体融为一体,使用时的手感更好,同时也进一步缩小了电子烟整体结构的体积,增强了日常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支撑架分设上安装架与下安装架,便于安装至上安装架与下安装架之间的零件的装入,降低组装难度,且通过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之间巧妙的扣合设计,在控制了组装难度的同时保证了组装完成后的稳固性和可靠性,扣接凸块与扣接通槽完成扣合后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完全平齐没有凸起凹陷的地方,进一步方便了局部零件的装入;
固定件巧妙的同时固定了反馈装置与PCB板的下端部,反馈装置可设置为震动马达,用于对用户的操作出震动反馈提示,提升使用质感,卡接孔的设计便于固定件的初步定位,初步定位完成后通过螺接件穿接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完成最终高稳固性及高可靠性的固定安装,使用固定件延伸凸出的稳固部抵接住PCB板,当固定件被锁止稳固后,因PCB板位于固定件与底座之间,所以PCB板也会被同时固定,巧妙的利用单个固定件将反馈装置和PCB板的下端部同时高可靠性的固定安装,无需设计使用多个固定结构来完成,在保证稳固性的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也降低了组装难度;
上端盖插接设置有加热件,所以上端盖需高稳固性的安装至固定座中,以防止日常使用插拔烟弹时不会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发生,而本实用新型设计中上端盖先通过卡扣结构的方式与固定座连接,当下端盖从下往上装入安装至固定座下端面时,设置于下端盖上侧面的防松凸块会抵接第一卡接块的内侧面,使得第一卡接块更有力的抵接第一卡接槽,已达到高稳固性及高可靠性的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综合上述多项优点的结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电子烟在外部结构上达到了从视觉到触觉均为一体性的效果,而内部结构则保证了高稳固性及可靠性的同时也控制了组装难度,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该电子烟无论是观感还是实际使用都达到了高标准的用户要求,整体结构实用性、创新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与烟弹杯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烟弹杯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与上安装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烟弹杯与上安装架的立体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座、上端盖和下端盖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上端盖与下端盖的立体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下端盖和上端盖后固定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与PCB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反馈装置和固定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反馈装置和固定件后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15所示,一种便携式电子烟,包括壳体1、开设于壳体1的容置腔11和活动插接于容置腔11内的烟弹杯2,所述容置腔11内装设有支撑架12以及固定嵌设于支撑架12一侧边的第一磁吸块13,所述烟弹杯2的底部嵌设有对应第一磁吸块13的第二磁吸块21以及侧壁设置有凸起的防滑部22,所述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连通容置腔11向下延伸的第一导向槽14,所述支撑架12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安装架3与下安装架4。
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烟,本实用新型电子烟的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极大的提升了使用便携性的同时保证了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烟弹杯2插接入壳体1后完全与壳体1融为一体,没有凸起结构,提升整体使用质感也方便了日常收纳。防滑部22对应第一导向槽14滑入抵接固定,当烟弹杯2滑入时位于烟弹杯2下侧面的第二磁吸块21与嵌设于上安装架3一侧边的第一磁吸块13会相互吸附使得烟弹杯2更快且有力的滑入,并且在滑入完成后不会轻易松脱,防滑部22配合第一导向槽14的设计在结构上达到了便于日常的滑入与推出使用,当烟弹杯2滑入完成后与壳体1融为一体,使用时的手感更好,同时也进一步缩小了电子烟整体结构的体积,增强了日常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支撑架12分设上安装架3与下安装架4,便于安装至上安装架3与下安装架4之间的零件的装入,降低组装难度,且通过第一连接臂33与第二连接臂41之间巧妙的扣合设计,在控制了组装难度的同时保证了组装完成后的稳固性和可靠性,扣接凸块42与扣接通槽34完成扣合后第一连接臂33与第二连接臂41完全平齐没有凸起凹陷的地方,进一步方便了局部零件的装入,本实用新型综合多项优点的结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电子烟在外部结构上达到了从视觉到触觉均为一体性的效果,而内部结构则保证了高稳固性及可靠性的同时也控制了组装难度,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该电子烟无论是观感还是实际使用都达到了高标准的用户要求,整体结构实用性、创新性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11的内壁设置有凸起的滑轨凸台15,烟弹杯2的外壁设置有对应滑轨凸台15的滑轨槽23,所述第二磁吸块21嵌设于防滑部22的下侧面,防滑部22的侧壁设置有凸起的若干个防滑纹24,所述烟弹杯2的上侧面与壳体1的上侧面平齐,防滑部22的侧壁与壳体1的侧壁平齐,当烟弹杯2滑入容置腔11时,滑轨槽23与滑轨凸台15抵接缓慢滑入,起到导向的同时提高了烟弹杯2在滑入过程中的稳定性,利用防滑部22的凸起空间在下侧面嵌入第二磁吸块21,节省了烟弹杯2的体积大小,防滑纹24的设计进一步方便烟弹杯2的日常滑入与推出,烟弹杯2滑入完成后与壳体1融为一体,使用时的手感更好,同时也进一步缩小了电子烟整体结构的体积,增强了日常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烟弹杯2开设有贯穿上下两侧面的容置位25和装设于容置位25内的保温器26,该保温器26设置有保温腔27、连通保温腔27的第一插接孔28和第二插接孔29,加热片从第二插接孔29插入,烟弹从第一插接孔28插入,烟弹装入后加热片便开始加热产生烟雾,采用将保温器26装入至烟弹杯2的设计,便于日常更替维修。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安装架3的一侧边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磁吸块13的卡接台31,该卡接台31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向中间延伸的扣合部32,所述第一磁吸块13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对应扣合部32的扣合槽16,采用卡接扣合设计,降低制造难度的同时保证了稳固性,且第一磁吸块13卡接后为裸露状态,与第二磁吸块21相互吸附的力更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连通容置腔11向下延伸的第二导向槽17,所述烟弹杯2的侧壁设置有凸起对应第二导向槽17的导向凸台20,所述防滑部22开设有连通下侧面供于第二磁吸块21嵌入的第四卡接槽2a,所述第二磁吸块21与第一磁吸块13为直接抵接连接,烟弹杯2装入容置腔11后与壳体1融为一体,导向凸台20与防滑部22可以进一步方便烟弹杯2的推出,推出时可用两根手指分别推动导向凸台20与防滑部22,实现快速推出效果,同时第二导向槽17与第一导向槽14起到方便气流的进入效果,使得用户吸食时空气跟容易进入到容置腔11内,提升用户使用质量,两块磁吸块的直接抵接可大大增强磁吸效果,保证了烟弹杯2滑入时的顺滑以及转入完成后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安装架3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臂33,下安装架4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臂41,所述第一连接臂33开设有从沿边向上延伸的扣接通槽34,所述第二连接臂41设置有从沿边平行延伸对应扣接通槽34的扣接凸块42,支撑架12分设上安装架3与下安装架4,便于安装至上安装架3与下安装架4之间的零件的装入,降低组装难度,且通过第一连接臂33与第二连接臂41之间巧妙的扣合设计,在控制了组装难度的同时保证了组装完成后的稳固性和可靠性,扣接凸块42与扣接通槽34完成扣合后第一连接臂33与第二连接臂41完全平齐没有凸起凹陷的地方,进一步方便了局部零件的装入,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臂33开设有连接于扣接通槽34的第一盲孔槽35以及从沿边平行延伸设置的第一抵接凸块36,所述扣接凸块42的上端面平行延伸设置有对应第一盲孔槽35的第二抵接凸块43,所述第二连接臂41开设有连接上端沿边对应第一抵接凸块36的第二盲孔槽44,便于配合第一连接臂33设置的第一盲孔槽35与第二抵接凸块43,防止组装完成后第一连接臂33与第二连接臂41会出现后翻情况无法稳固组装,当扣接凸块42与扣接通槽34扣合时,第一盲孔槽35与扣接凸块42上第二抵接凸块43的配合使得第二连接臂41不会后翻无法装稳,第一抵接凸块36与第二盲孔槽44的配合使得第一连接臂33不会后翻无法装稳,巧妙设计抵接凸块与盲孔槽既保证了组装简易也保证了转入完成后的可靠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扣接凸块42包括垂直于第二连接臂41上端沿边的第一扣接部45以及从第一扣接部45两侧边分别向外延伸的第二扣接部46,所述扣接凸块42与扣接通槽34扣合完成后第一连接臂33与第二连接臂41的前后侧面均平齐,没有凸起凹陷的地方,进一步方便了局部零件的装入,实用性强,第一扣接部45的设计便于防止扣接完成后第一连接臂33与第二连接臂41的相互左右晃动,第二扣接部46则防止上下晃动,进一步增强组装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接部45的侧边与第二扣接部46的下侧边之间的夹角角度为35至80度,扣接通槽34同样设置有与该角度相同的槽位供于扣接凸块42的扣合连接,该角度设计有助于进一步稳固组装完成后的上下晃动情况,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安装架3设置有固定座5、贯穿固定座5设置有安装孔51、开设于安装孔51侧壁的第一卡接槽52、装设于固定座5上侧面覆盖安装孔51的上端盖53以及从上端盖53下侧面延伸设置扣接于第一卡接槽52的第一卡接块54,所述固定座5的下侧面装设有下端盖55以及从下端盖55上侧面凸起设置抵接第一卡接块54内侧面的防松凸块56,上端盖53需高稳固性的安装至固定座5中,以防止日常使用插拔烟弹时不会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发生,而本实用新型设计中上端盖53先通过卡扣结构的方式与固定座5连接,当下端盖55从下往上装入安装至固定座5下端面时,设置于下端盖55上侧面的防松凸块56会抵接第一卡接块54的内侧面,使得第一卡接块54更有力的抵接第一卡接槽52,已达到高稳固性及高可靠性的固定安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端盖53的下侧面延伸设置有稳固凸台57,所述防松凸块56的一侧面抵接第一卡接块54的内侧面,另一侧面则抵接稳固凸台57的侧壁,防松凸块56的两侧面均为抵接设置,使得第一卡接块54更加难以出现松动脱落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升安装后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5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卡接槽58和第三卡接槽59,所述下端盖55侧壁设置有水平凸出插接第二卡接槽58的第二卡接块50以及从上侧面凸起设置扣接第三卡接槽59的第三卡接块5a,下端盖55通过两个卡接块与固定座5的两个第四卡接槽2a完成固定连接,易于组装,降低生产难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5的内壁水平延伸设置有导引块5b和从导引块5b下侧面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引线槽5c,固定座5侧壁的下侧面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二引线槽5d,引线槽的设计便于连接于加热件5h的电线的引出连接,便于组装和日常放置,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端盖53的侧壁开设有对位槽5e,安装孔51的内壁水平凸出设置有对位凸块5f,对位槽5e与对位凸块5f的设计防止组装时方向的错误安装,导致上端盖53无法与下端盖55相互作用完成高稳固性安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端盖53的上侧面开设有贯穿至稳固凸台57的第三插接孔5g和装设于第三插接孔5g的加热件5h,加热件5h用于对插接的烟弹进行加热完成用户抽吸的需求,防松凸块56的两侧面均为抵接设置,使得第一卡接块54更加难以出现松动脱落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升安装后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安装架4设置有底座6、固定连接于底座6的PCB板61、装设于底座6的反馈装置62和覆盖反馈装置62上侧面的固定件63,所述底座6的侧壁开设有卡接孔64和连接底面的第一连接孔65,固定件63的侧壁延伸设置有嵌入卡接孔64的卡接部66、与第一连接孔65对齐的第二连接孔67以及延伸抵接PCB板61的稳固部68,固定件63巧妙的同时固定了反馈装置62与PCB板61的下端部,反馈装置62可设置为震动马达,用于对用户的操作出震动反馈提示,提升使用质感,卡接孔64的设计便于固定件63的初步定位,初步定位完成后通过螺接件穿接第二连接孔67和第一连接孔65完成最终高稳固性及高可靠性的固定安装,使用固定件63延伸凸出的稳固部68抵接住PCB板61,当固定件63被锁止稳固后,因PCB板61位于固定件63与底座6之间,所以PCB板61也会被同时固定,巧妙的利用单个固定件63将反馈装置62和PCB板61的下端部同时高可靠性的固定安装,无需设计使用多个固定结构来完成,在保证稳固性的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也降低了组装难度,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PCB板61的一侧壁固定装设有连接端子69,所述稳固部68扣合抵接连接端子69的上侧面,所述底座6设置有垂直向上延伸的卡接壁60和开设于卡接壁60的导引槽6a,所述PCB板61的侧边抵接导引槽6a,稳固部68的扣合设计有效的将连接端子69固定在固定件63与底座6之间,同时也固定了PCB板61的下端部,结构简易完成高可靠性的固定连接,卡接壁60和导引槽6a的设计进一步稳固PCB板61,使得PCB板61整体得到固定不会出现晃动等情况。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6的底面垂直凸起设置有第一稳固台6b和第二稳固台6c,所述反馈装置62置于第一稳固台6b与第二稳固台6c之间,所述底座6开设有贯穿底面的第四插接孔6d,所述连接端子69的下端部穿过第四插接孔6d,第一稳固台6b与第二稳固台6c相互形成一个断开的容置槽,便于反馈装置62的装入及工作,该反馈装置6221可设置为震动马达,震动反馈提升用户使用质感,插接孔供于连接端子69的穿出便于外部连接器的插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89588.5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573249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A24F 47/00
专利分类号:A24F47/00
范畴分类:15P;
申请人:多美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多美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兴东社区隆昌路2号甲岸科技园3号厂房501
发明人:李海锋;何钦;张松坤
第一发明人:李海锋
当前权利人:多美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代理人:范亮
代理机构:44328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华奇信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电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