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亲密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学生,暴力,行为
亲密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彭福燕,赵智昕,李旻臻,丁欣然,张殷榕[1](2019)在《有恋爱经历大学生亲密关系暴力行为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成都市青年学生亲密关系暴力行为现状及其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为开展亲密关系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成都市高校有恋爱经历的青年学生1 041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亲密关系暴力行为发生情况及影响亲密关系暴力行为的因素。结果有恋爱经历的青年学生亲密关系暴力的施暴发生率为69.6%,受暴发生率为62.2%。分别有65.4%,64.0%的青年学生曾经施加或遭受过3次以上的亲密关系暴力,52.92%的青年学生既是施暴者又是受暴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女性青年学生,男性青年学生不容易产生亲密关系的施暴行为(OR=0.59),但可能成为亲密关系中的受暴者(OR=1.91);现恋爱0.5年以上(OR=1.70)、同居(OR=2.47)、被同伴欺侮过(OR=1.54)、被父母干涉过者(OR=1.63)与产生施暴行为呈正相关,现恋爱0.5年以上(OR=1.51)、同居者(OR=2.52)也与遭遇暴力行为呈正相关;管理消极情绪的效能感与亲密关系中施暴和受暴行为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96,0.97)(P值均<0.05)。结论青年学生亲密关系暴力现象较为普遍,与青年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恋爱关系和管理消极情绪的能力有密切关系,应予以重视。(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9年11期)
林铠浩,黎静,谭芷敏,陈晓滨,程伟彬[2](2019)在《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亲密伴侣暴力与无保护肛交的关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亲密伴侣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PV)与无保护肛交(unprotected anal intercourse, UAI)的关联,为该人群的艾滋病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5月-11月,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岭南伙伴和智同公益招募年龄≥18周岁,在广州市居住≥3个月,近1年有同性性行为的男性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收集其社会人口学信息、性行为特征和IPV经历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PV与UAI的关联。结果纳入分析的976例MSM平均年龄为(28.35±6.83)岁,以在职/兼职、未婚、非本市户籍、本地居住时间超过1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5 001元以上者为主。经历IPV和UAI的报告率分别为13.22%(129/976)和47.95%(468/976);经历IPV的MSM其UAI报告率为58.14%(75/1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历IPV的MSM发生UAI的风险是没有经历IPV的MSM的1.52(95%CI:1.03~2.25)倍。结论经历IPV的MSM发生UAI的风险较高,应对经历IPV的MSM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UAI的发生。(本文来源于《现代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16期)
胡孟洁[3](2019)在《伴侣“低头族”行为对亲密关系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手机的普及,“低头族”越来越壮大,低头现象随处可见,而在重要的伴侣社会关系中,低头现象是否会影响伴侣的亲密关系满意度,伴侣之间是否会相互影响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因素在其中起到一些中介/调节因素,这些都是伴随这个新兴现象而产生的一些疑问和困惑。本次研究在探索过程中,明确了伴侣低头现象对自身及彼此的亲密关系满意度可能产生的主体-客体影响,除此之外,还进一步探索两个变量(依恋风格和自尊)在其中是否起到关键性作用,试图探究网络迅速发展的新背景下,通过相关研究分析,为亲密关系的维持和发展提供一些有指导性的建议,丰富伴侣关系发展的研究。本研究通过结构方程的建模方法,建立伴侣互倚模型,用来研究伴侣双方的“低头族”现象、成人依恋和自尊对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影响。通过简单随机的取样方法,使用伴侣低头量表(Phubbing)、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自尊量表(SES)及亲密关系满意度量表收集了165对伴侣的低头族现象、亲密关系经历、自尊量表及亲密关系满意度的情况,进行了t检验、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最终建立了伴侣互倚模型。结果表明:(1)人口学变量中,个体的年龄会影响个体的低头族行为,并且恋爱时长会同时影响个体的低头行为以及依恋风格,具体来说,恋爱时间越短的个体,往往越少出现低头行为,而恋爱时间越长的个体,低头行为出现的次数就越多;恋爱时间越少的个体往往会因为刚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而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感受,进而强化其不安全的依恋风格,而恋爱时间过长的个体往往习惯于忽略彼此的需求,导致其不安全依恋风格更加凸显。(2)本研究的模型主体效应显示,对于伴侣双方而言,个体的低头行为正向影响自身的依恋风格,自尊水平正向影响亲密关系满意度,也就是说,个体低头行为越多,意味着其依恋风格越倾向于不安全型;个体越偏向于高自尊水平,其亲密关系满意度就越高。(3)研究还发现模型中的客体效应,个体的低头行为负向影响伴侣的自尊水平,个体的依恋风格正向影响伴侣的亲密关系满意度,并且个体的低头族行为正向影响伴侣的亲密关系满意度。也就是说,个体越多低头行为,就越容易损害伴侣的自尊水平,而个体越倾向于不安全性依恋,其亲密关系满意度反而越高,并且个体的低头行为会让伴侣产生较高的亲密关系满意度。(4)个体的成人依恋类型部分中介个体的低头行为和伴侣的亲密关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正是因为这种部分中介的作用,伴侣的低头行为才会因为伴侣依恋风格的影响而正向影响个体的亲密关系满意度。结论:伴侣双方的亲密关系是彼此相互影响的。根据以上的结果与结论,得出以下启示:首先,不论你属于哪个年龄段或有多长的恋爱时间,个体都应该注意自身低头行为对伴侣的负面影响。不能因为在一起很久或是刚在一起而忽视伴侣之间的建设性回应,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提升亲密关系的满意度。其次,寻找与自己契合的伴侣依恋风格是缓冲伴侣不良行为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的良药。合适的伴侣依恋是一个缓冲带,会将可能的危害都合理的规避过去。最后,个体应学会在伴侣关系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依恋风格和自尊水平。只有当个体足够优秀的时候,比如找到合适的伴侣依恋,或是提升自身的自尊水平,这些都可以成为缓解伴侣紧张关系的有效方式。(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9-05-01)
王佳怡,雷雳[4](2019)在《亲密养育:展示问题行为的自然后果胜过实施惩罚》一文中研究指出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来指责极其没有骨气的父母。但如今学者们警告说,孩子们正处于失控状态,因此无法控制。利奥纳德·萨克斯(Leonard Sax)在他的着作《父母的崩溃》(The Collapse of Parenting)中指责家长造成了一些社会弊病,包括肥胖和精神疾病。(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参考》期刊2019年03期)
易卓[5](2018)在《如何厘清亲密行为公共化的道德边界》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一列从广州开往江西上饶高铁上的视频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视频中一位中年男子抱着一名女童作出疑似猥亵的行为(后确认二人是父女关系)。坐在旁边的小女孩的妈妈和外婆也并未制止男子的行为,这引起了周围乘客的反感,用手机记录下来后发到网上并报了警。南昌铁路公安局(本文来源于《民主与法制时报》期刊2018-11-15)
周长泳[6](2018)在《监护人不当利用亲密关系的法律行为效力认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法总则》第35条第1款规定,非为被监护人的利益,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该法律规范为效力性强制规范,监护人违反该法律规范而不当利用亲密关系实施的单方法律行为和双方法律行为均属无效的法律行为,可通过善意取得制度、表见代理等制度对支付对价的善意第叁人加以保护。监护人对其不当处分被监护人财产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并不是该法律行为有效的辩护理由,而是在认定监护人非为被监护人利益而处分其财产的法律行为无效后,尚不能保护被监护人利益,法律为救济被监护人的利益而设定的第二重保护手段。对于被监护人利益的判定,应摒弃"抽象利益判断"的形式判断标准,采用实质判断标准衡量"利益",即"处分结果"和"处分目的"之上不存在不利益性。(本文来源于《拥抱新时代、服务新发展——第十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期刊2018-08-23)
吴志佳[7](2018)在《亲密关系、社会规范对死亡凸显情境下不道德行为判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恐惧管理理论(TMT)提出以来,对它的研究就经久不衰。恐惧管理理论(TMT)指出人和其他动物不同之处在于人是唯一能够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并且由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会使人产生恐惧、焦虑。人们为了管理死亡恐惧会寻求文化世界观防御,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价值、意义、永恒性。所以人们在死亡凸显情境往往会捍卫自己群体的文化世界观,也因此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例如,偏见、刻板印象、攻击、敌意、种族主义甚至群体冲突等等。而社会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对不道德行为进行谴责与谩骂,对他人道德绑架甚至道德审判的过激事件。这些过激事件是否与死亡焦虑有关系呢?国内外也已经有学者证明死亡凸显情境对社会上不道德行为的判断更为严厉。但由于以往研究基本局限于探讨参与者在死亡凸显情境对于陌生人不道德行为判断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根据中国社会的人际“差序格局”来研究死亡凸显情境下,不同亲密关系类型对被试不道德行为判断的影响。并进一步结合规范焦点理论,探讨宽容关爱规范是否会抵消死亡凸显对陌生人不道德行为判断的消极影响。本研究包含两个分研究。研究一以216名江西师范大学学生为被试,研究在死亡凸显情境下,被试对亲人,朋友以及陌生人等不同亲密关系的不道德行为的道德判断;研究二以140名江西师范大学学生为被试,探讨在宽容关爱规范启动下,是否会抵消被试在死亡凸显情境对陌生人不道德行为的严厉判断。研究结果如下:1.与牙疼凸显情境相比,在死亡凸显情境下被试认为陌生人不道德行为的不道德程度更高。2.与牙疼凸显情境相比,在死亡凸显情境下被试认为亲人、朋友不道德行为的不道德程度更低。3.与控制条件相比,在宽容关爱规范启动下被试认为陌生人不道德行为的不道德程度更低。4.在死亡凸显情境的水平上,与控制条件相比,在宽容关爱规范启动下被试认为陌生人不道德行为的不道德程度更低。5.在宽容关爱规范启动的水平上,在死亡凸显情境和牙疼凸显情境下被试对陌生人不道德行为的道德判断没有显着区别。(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梁健君,刘俐,孙灯利,尹晓娜,陈招弟[8](2017)在《家庭亲密和师生依赖对学龄前儿童入园1年后多动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家庭亲密与师生依赖对学龄前儿童进入幼儿园1年后的多动行为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深圳市龙华区7 465名新入园的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由其主要照护人填写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和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PSQ),评价其入园前的家庭亲密状况及入园时多动行为。1年后进行随访,再次由主要照护人使用PSQ评价儿童的多动行为,由主班教师填写师生关系量表(STRS)评价其入园第一年的师生依赖水平。校正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及学龄前儿童基线时的多动指数后,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亲密、师生依赖与多动行为关联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结果】学龄前儿童入园1年后多动行为的发生与家庭亲密呈负关联(OR=0.85,95%CI=0.75~0.97,P=0.01),与师生依赖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OR=1.00,95%CI=0.93~1.08,P=0.98),进一步分析提示家庭亲密和师生依赖与学龄前儿童入园1年后的多动行为的关联存在交互作用(OR=0.96,95%CI=0.92~0.99,P=0.03)。家庭亲密(OR=1.08,95%CI=0.88~1.34,P=0.47)、师生依赖(OR=1.03,95%CI=0.93~1.15,P=0.53)对学龄前儿童入园1年后多动行为的改善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亲密和师生依赖与学龄前儿童入园1年后新发多动行为的关系存在效应修饰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朱维莉,张亦楠,丁增波,时杰,陆林[9](2016)在《目击应激诱发亲密个体出现抑郁行为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激是导致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应激引起的情感障碍不仅发生于应激事件的亲身经历者,同时还发生于应激事件的目击者。这种对目击者的间接应激能够更好地反映人类社会中的心理应激事件。然而,目前尚缺少有效的社会心理应激导致抑郁行为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通过对社会心理应激诱导易感个体(亲密关系小鼠)出现抑郁行为的研究,探讨个体对社会心理应激的不同反应性,揭示应激导致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旨在降低个体对应激的易感性,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首先建立具有不同程度亲密关系的C57BL/6小鼠模型:即具有亲密关系的小鼠(亲密小鼠)和不具有亲密关系的小鼠(陌生小鼠)。亲密关系小鼠经历10天的社会心理应激,在此过程中,C57BL/6小鼠目睹与自己亲密的小鼠遭受CD1小鼠的直接攻击,每天5min,连续10天。同样,陌生关系的小鼠也经历10天的社会心理应激,在此过程中,C57BL/6小鼠目睹与自己陌生的小鼠遭受CD1小鼠的直接攻击。随后,采用社会交往实验评价C57BL/6小鼠的社交回避行为,通过糖水偏爱实验评价小鼠的快感缺失行为,通过新奇环境抑制摄食实验评价抑郁症伴随的焦虑行为。通过检测小鼠血清中应激激素皮质酮的含量,以考察社会心理应激对C57BL/6小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的激活程度;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小鼠伏隔核脑区fos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分析社会心理应激对小鼠伏隔核脑区神经元活性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了伏隔核脑区多巴胺受体D1R,D2R以及突触相关蛋白PSD95和Synapsin的表达水平。结果:亲密关系小鼠经历10天的社会心理应激后,表现为社交回避行为增加、糖水偏爱下降以及新环境中摄食潜伏期的延长,提示社会心理应激可诱导具有亲密关系的小鼠出现抑郁行为。然而,在目击陌生小鼠遭受CD1小鼠的攻击后,C57BL/6小鼠并没有表现出行为学的异常改变。这表明社会心理应激可以诱导小鼠出现抑郁行为,并且这种抑郁行为只发生于具有亲密关系的小鼠。此外,在亲密关系小鼠经历目击应激后,社会心理应激使亲密关系小鼠HPA轴活性增强;伏隔核脑区fos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伏隔核脑区多巴胺D2R受体、突触后蛋白PSD95和Synapsin的表达水平下降。结论:在社会心理应激实验中,具有亲密关系的小鼠对心理应激更为敏感,而具有陌生关系的小鼠则表现出对社会心理应激的抵抗性。社会心理应激通过激活亲密小鼠的HPA轴,抑制伏隔核神经元,下调伏隔核多巴胺受体,降低突触相关蛋白表达参与社会心理应激诱导的抑郁行为。(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暨国际精神疾病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6-11-30)
毕若旭,廖璐,范雪[10](2016)在《高校情侣亲密行为公开到什么程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针对大学生恋爱行为进行了一项调查,共收到来自230余所高校大学生填写的1302份问卷,以及来自各地高校学生家长的115份问卷。调查显示,在大学生受访者中,可以接受大学生情侣在公共场合甜言蜜语、牵手、拥抱、浅吻、热吻、抚摸等行为的,分(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6-06-13)
亲密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亲密伴侣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PV)与无保护肛交(unprotected anal intercourse, UAI)的关联,为该人群的艾滋病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5月-11月,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岭南伙伴和智同公益招募年龄≥18周岁,在广州市居住≥3个月,近1年有同性性行为的男性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收集其社会人口学信息、性行为特征和IPV经历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PV与UAI的关联。结果纳入分析的976例MSM平均年龄为(28.35±6.83)岁,以在职/兼职、未婚、非本市户籍、本地居住时间超过1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5 001元以上者为主。经历IPV和UAI的报告率分别为13.22%(129/976)和47.95%(468/976);经历IPV的MSM其UAI报告率为58.14%(75/1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历IPV的MSM发生UAI的风险是没有经历IPV的MSM的1.52(95%CI:1.03~2.25)倍。结论经历IPV的MSM发生UAI的风险较高,应对经历IPV的MSM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UAI的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亲密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彭福燕,赵智昕,李旻臻,丁欣然,张殷榕.有恋爱经历大学生亲密关系暴力行为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9
[2].林铠浩,黎静,谭芷敏,陈晓滨,程伟彬.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亲密伴侣暴力与无保护肛交的关联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9
[3].胡孟洁.伴侣“低头族”行为对亲密关系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9
[4].王佳怡,雷雳.亲密养育:展示问题行为的自然后果胜过实施惩罚[J].基础教育参考.2019
[5].易卓.如何厘清亲密行为公共化的道德边界[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8
[6].周长泳.监护人不当利用亲密关系的法律行为效力认定[C].拥抱新时代、服务新发展——第十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2018
[7].吴志佳.亲密关系、社会规范对死亡凸显情境下不道德行为判断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8
[8].梁健君,刘俐,孙灯利,尹晓娜,陈招弟.家庭亲密和师生依赖对学龄前儿童入园1年后多动行为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7
[9].朱维莉,张亦楠,丁增波,时杰,陆林.目击应激诱发亲密个体出现抑郁行为的神经生物学机制[C].第十四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暨国际精神疾病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16
[10].毕若旭,廖璐,范雪.高校情侣亲密行为公开到什么程度[N].中国青年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