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拥有生物滞留带的新型道路论文和设计-段明雷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拥有生物滞留带的新型道路,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绿化带、生物滞留带、第二绿化带、人行道和机动车道,所述的第一绿化带、第二绿化带和人行道水平高度相同;所述人行道从左到右依次包括透水沥青步道、盲道和透水砖人行道,透水砖人行道上沿道路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有美化树木,所述的人行道和机动车间通过设置的路缘石隔开。本实用新型生物滞留带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植物覆盖层、原土层、第二透水工布层、沙滤层、第五透水工布层、砾石层和第三透水工布层,砾石层内穿设有穿孔管,生物滞留带等间隔设置集水池的设置,使生物滞留带,对雨水具有储存、吸收及净化再利用的功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拥有生物滞留带的新型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绿化带、生物滞留带、第二绿化带、人行道和机动车道,所述的第一绿化带、第二绿化带和人行道水平高度相同;所述人行道从左到右依次包括透水沥青步道、盲道和透水砖人行道,透水砖人行道上沿道路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有美化树木,所述的人行道和机动车间通过设置的路缘石隔开;所述的生物滞留带水平高度低于机动车道,生物滞留带两侧设置水泥仿木桩分别与两侧的第一绿化带和第二绿化带隔开,所述生物滞留带上等间隔设置有渗透型集水检查井,渗透型集水检查井连接溢流管,溢流管穿过人行道和机动车道,溢流管另一端连通市政雨水井;所述的生物滞留带上还等间隔设置有进水净化单元,进水净化单元包括从上到下埋设在生物滞留带内的盛石框、碎石层和第一透水工布层,人行道下方设置有过水通道,过水通道入口,开设于机动车道,过水通道出口正对进水净化单元;所述生物滞留带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植物覆盖层、原土层、第二透水工布层、沙滤层、第五透水工布层、砾石层和第三透水工布层,砾石层内穿设有穿孔管,生物滞留带等间隔设置集水池,穿孔管通入集水池。

设计方案

1.一种拥有生物滞留带的新型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绿化带、生物滞留带、第二绿化带、人行道和机动车道,所述的第一绿化带、第二绿化带和人行道水平高度相同;

所述人行道从左到右依次包括透水沥青步道、盲道和透水砖人行道,透水砖人行道上沿道路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有美化树木,所述的人行道和机动车间通过设置的路缘石隔开;

所述的生物滞留带水平高度低于机动车道,生物滞留带两侧设置水泥仿木桩分别与两侧的第一绿化带和第二绿化带隔开,所述生物滞留带上等间隔设置有渗透型集水检查井,渗透型集水检查井连接溢流管,溢流管穿过人行道和机动车道,溢流管另一端连通市政雨水井;

所述的生物滞留带上还等间隔设置有进水净化单元,进水净化单元包括从上到下埋设在生物滞留带内的盛石框、碎石层和第一透水工布层,人行道下方设置有过水通道,过水通道入口,开设于机动车道,过水通道出口正对进水净化单元;

所述生物滞留带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植物覆盖层、原土层、第二透水工布层、沙滤层、第五透水工布层、砾石层和第三透水工布层,砾石层内穿设有穿孔管,生物滞留带等间隔设置集水池,穿孔管通入集水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拥有生物滞留带的新型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的上层为透水沥青和透水砖,透水沥青和透水砖下方设置有透水混凝土层,透水混凝土层下方设置有碎石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拥有生物滞留带的新型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和碎石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拥有生物滞留带的新型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盛石框周边均设置有碎石层,碎石层外侧也设置第一透水工布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拥有生物滞留带的新型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通道为水泥浇筑左低右高的排水沟,排水沟上设置盖板,盖板上表面与人行道和机动车道平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拥有生物滞留带的新型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在进入生物滞留带入口上端设在树脂复合篦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拥有生物滞留带的新型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与穿孔管连通的侧边为钢化玻璃。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拥有生物滞留带的新型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型集水检查井包括埋设在原土层内的水泥桶,水泥桶下端部开设有通孔,水泥桶下端部外侧设置碎石层,碎石层外侧设置第四透水工布层,所述溢流管通入水泥桶下端部,水泥桶上端口设置有截污框,截污框上方设置有井篦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拥有生物滞留带的新型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滞留带与第一绿化带连接处,水泥仿木桩下方沿其生物滞留带长度方向纵向设置有防水工布层。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拥有生物滞留带的新型道路。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而道路作为城市组成的主体,传统的城市道路之起到交通运输通道的作用,在雨季常常因无法及时的排水,导致城市内涝,使一些城市一到雨季就出现“看海”的场景,给城市带来巨大的损失。如何使实现道路满足现代化城市交通运输需要的同时,也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针对建设海绵城市的提出,这些问题均摆在我们面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拥有生物滞留带的新型道路,以解决传统的城市道路无法雨水渗透,不能及时排出雨水,无法实现雨水净化回收再利用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拥有生物滞留带的新型道路,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绿化带、生物滞留带、第二绿化带、人行道和机动车道,所述的第一绿化带、第二绿化带和人行道水平高度相同;

所述人行道从左到右依次包括透水沥青步道、盲道和透水砖人行道,透水砖人行道上沿道路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有美化树木,所述的人行道和机动车间通过设置的路缘石隔开。

所述的生物滞留带水平高度低于机动车道,生物滞留带两侧设置水泥仿木桩分别与两侧的第一绿化带和第二绿化带隔开,所述生物滞留带上等间隔设置有渗透型集水检查井,渗透型集水检查井连接溢流管,溢流管穿过人行道和机动车道,溢流管另一端连通市政雨水井。

所述的生物滞留带上还等间隔设置有进水净化单元,进水净化单元包括从上到下埋设在生物滞留带内的盛石框、碎石层和第一透水工布层,人行道下方设置有过水通道,过水通道入口,开设于机动车道,过水通道出口正对进水净化单元。

所述生物滞留带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植物覆盖层、原土层、第二透水工布层、沙滤层、第五透水工布层、砾石层和第三透水工布层,砾石层内穿设有穿孔管,生物滞留带等间隔设置集水池,穿孔管通入集水池。

所述人行道的上层为透水沥青和透水砖,透水沥青和透水砖下方设置有透水混凝土层,透水混凝土层下方设置有碎石层。

所述机动车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和碎石层

所述盛石框周边均设置有碎石层,碎石层外侧也设置第一透水工布层。

所述过水通道为水泥浇筑左低右高的排水沟,排水沟上设置盖板,盖板上表面与人行道和机动车道平齐。

所述排水沟在进入生物滞留带入口上端设在树脂复合篦子。

所述集水池与穿孔管连通的侧边为钢化玻璃。

所述渗透型集水检查井包括埋设在原土层内的水泥桶,水泥桶下端部开设有通孔,水泥桶下端部外侧设置碎石层,碎石层外侧设置第四透水工布层,所述溢流管通入水泥桶下端部,水泥桶上端口设置有截污框,截污框上方设置有井篦子。

所述生物滞留带与第一绿化带连接处,水泥仿木桩下方沿其生物滞留带长度方向纵向设置有防水工布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相比传统的城市道路,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有生物滞留带,用于吸水、蓄水、渗水、净水,使城市道路具有良好的“弹性”。

2.本实用新型渗透型集水检查井、溢流管及排水口的设置,使机动车道及生物滞留带上的过多的积水能够快速流入市政雨水井,避免新型道路积水。

3.本实用新型生物滞留带上进水净化单元的设置,使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上的水能够流入生物滞留带,并经过进水净化单元进行初步净化。

4.本实用新型生物滞留带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植物覆盖层、原土层、第二透水工布层、沙滤层、第五透水工布层、砾石层和第三透水工布层,砾石层内穿设有穿孔管,生物滞留带等间隔设置集水池的设置,使生物滞留带,对雨水具有储存、吸收及净化再利用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断面图;

图4为进水净化单元俯视图;

图5为图4的1-1断面图;

图6为进水净化单元的排水沟铺设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A断面图;

图8为图6的B-B断面图;

图9为生物滞留带俯视图;

图10为图9的A-A断面图。

图中:1.生物滞留带、2.人行道、3.机动车道、4.渗透型集水检查井、5.溢流管、6.第五透水工布层、8.盖板、9.井篦子、10.截污框、11.通孔、12.第四透水工布层、13.路缘石、14.碎石层、15.盛石框、16.水泥仿木桩、17.水泥桶、18.穿孔管、19.钢化玻璃、20.集水池、21.第一绿化带、22.第二绿化带、23.透水砖人行道、24.透水沥青步道、25.植物覆盖层、26.防水工布层、27.树脂复合篦子、28.排水沟、30.透水砖、31.原土层、32.第一透水工布层、33.透水混凝土层、35.盲道、36.美化树木、37.第二透水工布层、38.第三透水工布层、39.砾石层、40.沙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拥有生物滞留带1的新型道路,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绿化带21、生物滞留带1、第二绿化带22、人行道2和机动车道3,所述的第一绿化带21、第二绿化带22和人行道2水平高度相同。

所述人行道2从左到右依次包括透水沥青步道24、盲道35和透水砖人行道23,透水砖人行道23上沿道路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有美化树木36,所述的人行道2和机动车间通过设置的路缘石13隔开。

所述的生物滞留带1水平高度低于机动车道3,生物滞留带1两侧设置水泥仿木桩16分别与两侧的第一绿化带21和第二绿化带22隔开,所述生物滞留带1上等间隔设置有渗透型集水检查井4,渗透型集水检查井4连接溢流管5,溢流管5穿过人行道2和机动车道3,溢流管5另一端连通市政雨水井。

所述的生物滞留带1上还等间隔设置有进水净化单元,进水净化单元包括从上到下埋设在生物滞留带1内的盛石框15、碎石层14和第一透水工布层32,人行道2下方设置有过水通道,过水通道入口,开设于机动车道3,过水通道出口正对进水净化单元。

所述生物滞留带1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植物覆盖层25、原土层31、第二透水工布层37、沙滤层40、第五透水工布层6、砾石层39和第三透水工布层38,砾石层39内穿设有穿孔管18,生物滞留带1等间隔设置集水池20,穿孔管18通入集水池20。

所述人行道2的上层为透水沥青和透水砖30,透水沥青和透水砖30下方设置有透水混凝土层33,透水混凝土下方设置有碎石层14。

所述机动车道3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层33和碎石层14

所述盛石框15周边均设置有碎石层14,碎石层14外侧也设置第一透水工布层32。

所述过水通道为水泥浇筑左低右高的排水沟28,排水沟28上设置盖板8,盖板8上表面与人行道2和机动车道3平齐。

所述排水沟28在进入生物滞留带1入口上端设在树脂复合篦子27。

所述集水池20与穿孔管18连通的侧边为钢化玻璃19。

所述渗透型集水检查井4包括埋设在原土层内的水泥桶17,水泥桶17下端部开设有通孔11,水泥桶17下端部外侧设置碎石层14,碎石层14外侧设置第四透水工布层12,所述溢流管5通入水泥桶17下端部,水泥桶17上端口设置有截污框10,截污框10上方设置有井篦子9。

所述生物滞留带1与第一绿化带21连接处,水泥仿木桩16下方沿其生物滞留带1长度方向纵向设置有防水工布层26。

相比传统的城市道路,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有生物滞留带1,用于吸水、蓄水、渗水、净水,使城市道路具有良好的“弹性”。

本实用新型渗透型集水检查井4、溢流管5及排水口的设置,使机动车道3及生物滞留带1上的过多的积水能够快速流入市政雨水井,避免新型道路积水。

本实用新型生物滞留带1上进水净化单元的设置,使人行道2和机动车道3上的水能够流入生物滞留带1,并经过进水净化单元进行初步净化。

本实用新型生物滞留带1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植物覆盖层25、原土层31、第二透水工布层37、沙滤层40、第五透水工布层6、砾石层39和第三透水工布层38,砾石层39内穿设有穿孔管18,生物滞留带1等间隔设置集水池20的设置,使生物滞留带1,对雨水具有储存、吸收净化再利用的功能。机动车道3上的雨水通过排水沟28进入进水净化单元,人行道2上的雨水经过透水沥青、透水砖30或树脂复合篦子27进入排水沟28流入进水净化单元,雨水经过进水净化单元进行初步净化后有两个去向,一部分雨水被生物滞留带1吸收净化,从集水池20流出再次利用,一部生物滞留带1不能及时吸收的雨水,通过渗透型集水检查井4经溢流管5通入市政雨水井。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等用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只要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拥有生物滞留带的新型道路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6213.7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568327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E01C 1/00

专利分类号:E01C1/00;E01C11/22;E03F1/00;E03F5/04

范畴分类:36A;36E;

申请人:段明雷;苏娟;高清波;王亮;姚丹;孟杰;蒋磊;候亚萍

第一申请人:段明雷

申请人地址:458030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淮河路学府花园12号楼东2单元202号

发明人:段明雷;苏娟;高清波;王亮;姚丹;孟杰;蒋磊;候亚萍

第一发明人:段明雷

当前权利人:段明雷;苏娟;高清波;王亮;姚丹;孟杰;蒋磊;候亚萍

代理人:王玉梅

代理机构:41168

代理机构编号:郑州华夏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一种拥有生物滞留带的新型道路论文和设计-段明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