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茶氨酸合成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肠杆菌,γ-谷氨酰胺转肽酶,茶氨酸合成,GGT酶蛋白
茶氨酸合成酶论文文献综述
吕晶晶,张天缘,杨仕梅,宋莉,赵德刚[1](2019)在《大肠杆菌茶氨酸合成酶基因γ-GGT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是催化L-茶氨酸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对其编码基因的解析有助于进行茶氨酸的合成调控和异源表达生产研究,本论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γ-GGT基因的结构和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E.coliγ-GGT基因编码580个氨基酸,主要氨基酸为甘氨酸和亮氨酸,γ-GGT酶蛋白等电点为5.38,分子量为61.7 kDa,属于酸性不稳定亲水性蛋白,具有信号肽序列和保守功能结构域,在细胞质周质中发挥作用,其二级结构元件主要是α-螺旋和无规卷曲,在微生物中进化较为保守。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γ-GGT基因功能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小杰,马建强,姚明哲,陈亮[2](2017)在《茶氨酸合成酶基因的SNP挖掘和遗传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茶氨酸合成酶(Theanine synthetase,TS)基因是茶树茶氨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本研究以氨基酸含量差异明显的亲本及其杂交所得F_1子代为研究材料,克隆TS基因的c DNA序列,挖掘其SNPs位点,并成功将杂合SNP位点定位在遗传连锁群上。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序列比对在亲本间检测到3个SNPs,验证得到1个杂合的位点SNP735。将此位点成功转化为dCAPS标记,该标记在子代中的基因型分离比为1∶1,利用该群体已构建的茶树遗传图谱进行遗传定位,将dCAPS标记定位在连锁群LG03上,相邻标记为TM299和TM517。联合此标记及其相邻标记与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和茶氨酸含量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具有显着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茶叶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陈琪,江雪梅,孟祥宇,张正竹,宛晓春[3](2015)在《茶树茶氨酸合成酶基因的酶活性验证与蛋白叁维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NCBI上已登录的茶氨酸合成酶与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序列进行克隆、原核表达与酶活性验证,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软件,对Cs TS与Cs GS基因进行结构、性质和功能预测,采用同源建模法对蛋白叁维结构进行预测,比较并预测催化作用位点的差异;用系统进化树分析从裸子植物到高等被子植物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序列,推测其进化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原核表达的基因工程菌提取粗酶液进行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尽管茶树TS与GS序列高度同源,但是原核表达后的融合蛋白仍然显示了不同的催化能力,蛋白一、二级结构分析显示Cs TS与Cs GS差异不大,但是通过同源建模形成的蛋白叁级结构分析显示,Cs TS与Cs GS存在3个催化位点上的差异,这可能是导致其酶活性差异的关键。系统进化分析结果首次确定茶氨酸合成酶应为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家族成员,按照其细胞定位预测应为胞质型GS,其亲缘关系与同为双子叶植物的葡萄、陆地棉、巴西橡胶树、拟南芥较接近。(本文来源于《广西植物》期刊2015年03期)
马林龙,顾辰辰,邓威威,金阳,宛晓春[4](2015)在《大别山野生油茶中茶氨酸检测与茶氨酸合成酶基因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茶氨酸是茶树叶片中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具有重要的生理药理功能,但迄今仅在蘑菇、蕈和一些山茶科(属)植物中检测到茶氨酸。茶氨酸因有一种独特的风味特色"umami鲜爽味"而被人类营养学广泛研究,并发现合成茶氨酸的植物不仅在植物分类上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于植物资源的有效发掘有巨大经济价值;同时还可以间接去研究茶树中茶氨酸的代谢机理以及茶氨酸合成酶的分离纯化和TS基因的克隆表达。该文运用HPLC、LC-TOF/MS对大别山地区野生幼年与成年油茶根、叶中茶氨酸进行检测,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油茶中茶氨酸合成酶(theanine synthetase,TS)基因进行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幼年的油茶根中检测到茶氨酸,含量为0.08mg·g-1(鲜重),而在幼年的油茶叶片和成年油茶根、叶中均未检测到茶氨酸;在幼年油茶根中克隆出一条长为1 071bp油茶TS基因开放阅读框,其基因序列与茶树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AB117934)基因和TS(DD410896)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8%,氨基酸序列与茶树中GS(AB117934)和TS(DD410896)的相似性高达99%。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序列编码的TS蛋白具有20个磷酸化位点,不存在信号肽序列与跨膜结构,含有卷曲螺旋结构的亲水性细胞质蛋白。该研究将为油茶新经济价值的发掘,为茶氨酸在油茶中合成代谢途径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茶氨酸在茶树中代谢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广西植物》期刊2015年01期)
马林龙[5](2014)在《油茶中茶氨酸的检测和茶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HPLC、LC-TOF/MS对大别山地区野生幼年与成年油茶根、叶中茶氨酸进行检测,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油茶中茶氨酸合成酶(theanine synthetase, TS)基因进行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对油茶TS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对幼年油茶根、叶及成年油茶根、叶TS基因进行qPCR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幼年的油茶根中检测到茶氨酸,含量为0.08 mg.g-1(鲜重),而在幼年的油茶叶片和成年油茶根、叶中均未检测到茶氨酸;在幼年油茶根中克隆出一条长为1071 bp的TS基因开放阅读框,其基因序列与茶树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 GS, AB117934)基因TS (DD410896)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8%,氨基酸序列与茶树中GS(AB117934)和TS (DD410896)的相似性高达99%。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序列编码的TS蛋白具有20个磷酸化位点,不存在信号肽序列与跨膜结构,含有卷曲螺旋结构的亲水性细胞质蛋白;成功构建了以PGEX为载体及Rosetta为宿主菌的原核表达体系,经1mM浓度的IPTG,37℃,4-5 h诱导后得到分子量大小为39.5kD的蛋白,与预测的油茶TS蛋白39.2kD大小相符。但均在包涵体部分,在可溶性部分只有少量的目的蛋白;用设计的两对油茶TS基因定量引物TS1、TS2进行qPCR验证分析发现,该基因在同一生长周期下根中表达量均高于叶片,幼年油茶根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它时期的根或叶片。油茶TS基因在不同时期不同部位转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将为油茶新经济价值的发掘,为茶氨酸在油茶中合成代谢途径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茶氨酸在茶树中代谢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李娟,邓婷婷,吴扬,刘硕谦,李勤[6](2011)在《茶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SMART 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安吉白茶茶氨酸合成酶基因(TS)的全长cDNA序列,并将其登录Genbank,登录号为JN226569。TS基因的cDNA全长为1 503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071 bp,编码356个氨基酸。经生物信息学分析,TS蛋白的氨基酸残基数为356,分子量为39 250.3 Da,理论等电点(PI)为5.79,其氨基酸序列中可能不存在卷曲螺旋结构。TS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序列,不发生跨膜运动,属于亲水性的非分泌蛋白,其磷酸化位点有26个。通过亚细胞定位预测,安吉白茶TS蛋白是一种细胞质蛋白。克隆茶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对于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良茶树品种,以调控茶树中茶氨酸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茶叶科学》期刊2011年05期)
陈琪[7](2011)在《茶树体内茶氨酸合成酶的克隆与异源表达及一氧化氮信号对其调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茶是目前世界上饮用量最大的非酒精类饮料,L-茶氨酸是茶树体内特征性非蛋白质氨基酸,不仅决定了茶的风味还有非常广泛的药理作用。茶氨酸合成酶(Theanine synthetase,TS)不仅是茶氨酸合成的关键酶,也对茶树体内的氮代谢有重大影响。研究表明,茶氨酸合成酶基因序列与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synthetase, GS)基因序列有高度同源性,有可能是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家族成员,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掌握茶氨酸代谢与调控的规律,也有助于了解茶树体内氮同化与转运的机理。本研究利用RT-PCR的方法克隆了茶树体内茶氨酸合成酶基因(DD410895)与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AB115184),通过原核与真核表达进行功能验证,并将原核表达的蛋白纯化以制备多抗;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手段对TS与GS推导出的蛋白质序列进行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并利用系统进化树的方法对它们在GS基因家族中的地位进行聚类分析;利用HPLC检测与Western Blotting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NO诱导处理下茶籽苗中TS的表达与茶氨酸的积累进行分析。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结果:通过提取茶树根部与叶部总RNA,进行RT-PCR,克隆得到茶树茶氨酸合成酶基因(DD410895)与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AB115184)。获得的TS基因长度为1071bp,与已知的茶树TS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有3个氨基酸的差异,与其他植物GS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获得的GS基因与已知的茶树GS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有1个氨基酸的差异。对两条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后得到可溶性蛋白,进行酶活力验证,结果表明,表达的TS蛋白能够催化谷氨酰胺与盐酸乙胺合成茶氨酸,而不能催化谷氨酸与盐酸乙胺合成茶氨酸,也不具备GS的催化活力,酶促反应产生的产物用HPLC与ESI-MS进行鉴定,确定为茶氨酸;而表达的GS蛋白明显具有转氨基的催化活力,相较于细菌本身GS催化能力大大增强。构建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GREEN-35S-TS/GS,导入农杆菌,运用花序侵染法转入拟南芥,分别获得转茶TS和GS基因的转基因拟南芥,通过除草剂Basta对后代进行筛选,并利用PCR的方法对阳性植株进行鉴定。利用载体上的GFP标签对转TS基因的拟南芥根尖细胞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融合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用Expasy软件包和CBS,Swiss-Model,InterProScan等网站的在线分析工具对TS与GS的理化特性,蛋白结构等进行分析与预测。结果表明TS的理论等电点PI=5.52,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MW=39306.3Da,GS的理论等电点PI=6.13,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MW=39240.3Da,二者均为易溶、亲水性强的蛋白,不存在跨膜结构。二级结构预测表明二者都是混合型蛋白结构差异不大。氨基酸序列和结构分析显示TS与GS蛋白均包含了一个GS beta-Grasp结构域和一个GS催化结构域,这些功能区在植物的谷氨酰胺合成酶中是保守的,均为Gln-synt结构域。运用软件对蛋白的细胞定位和功能分析表明,TS与GS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内,具有转录、转录调控和信号转导功能的概率较高。运用同源建模软件SWISS-PdbView对TS叁维结构进行预测,并以玉米GS蛋白叁维结构为模板(编号:2d3a)用metapocket软件对TS蛋白活性中心进行分析,预测出叁个酶反应的结合位点,其位置与GS大致相当,但是其所能结合的氨基酸位点有着细微的差别,可能就是二者催化反应差异的原因所在。运用Mega4.1软件构建了GS的系统进化树,表明TS属于GS家族成员,并且可以将山茶属GS蛋白划分为3类。利用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提供不同浓度的NO处理幼嫩茶籽苗,发现能够明显促进TS的表达和茶氨酸的积累,短期内NO浓度的提高能明显增强茶籽苗体内茶氨酸的含量,但是达到一定的临界值后这种作用不再呈正相关,而处理一段时间后,NO的刺激作用明显被茶籽苗自身生长发育过程所调节,茶氨酸的积累量逐步下降,使用NO清除剂与NOS抑制剂能明显阻断外源NO的刺激作用,但不会影响茶籽苗茶氨酸的合成与代谢的正常通路。说明适当剂量的外源NO可以直接影响TS基因的表达,但尚不明确这种作用是直接作用于蛋白结构上还是与其他信号级联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NO的信号调节作用还对EGCG的合成有明显的关联,不过对其他游离氨基酸与儿茶素代谢的影响并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1-06-01)
朱文娴,房婉萍,成浩,王丽鸳,黎星辉[8](2009)在《谷氨酰胺合成酶催化合成茶氨酸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对谷氨酰胺合成酶催化合成茶氨酸体系进行优化,确定最适诱导表达条件,为微生物发酵合成茶氨酸提供技术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工程菌最佳培养温度为30℃,最佳诱导剂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浓度为0.1 mmol.L-1,最佳诱导温度为28℃。合成茶氨酸的最适pH值为9.5,适合的缓冲液为100 mmol.L-1咪唑;反应体系中咪唑缓冲液优于磷酸钾缓冲液;低浓度L-谷氨酸钠、高浓度盐酸乙胺和高浓度叁磷酸腺苷对茶氨酸的合成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茶氨酸的生成量。(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李平,李健,李娟,宛晓春[9](2005)在《茶籽培育及茶氨酸合成酶活力测定条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茶籽在不同培育载体、培育温度和培育时间条件下的生长状况,以及不同的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pH对茶氨酸合成酶活力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茶籽培育的最佳载体为沙子,温度为20℃,时间为2周。通过测定酶活力可知,茶氨酸合成酶最佳的反应温度为35℃,作用时间为40min,pH为7 5。(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李平[10](2005)在《茶氨酸和茶氨酸合成酶活性的毛细管电泳检测及酶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茶氨酸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它在茶树新梢鲜叶的含量占茶叶干物质的1.2%-2.0%。迄今为止,茶氨酸仅被发现存在于山茶科植物和一种蕈体内,是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茶氨酸除了在生物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外,对人和动物还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和药理作用,因此不仅可以作为食品和保健品中的添加剂,而且在医药行业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在茶氨酸的测定、提取、分离、制备、合成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1993 年 Abelian V.通过酶发酵法成功地实现了茶氨酸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但所用的酶对乙胺的亲和力较低而导致了产物中的乙胺残留。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茶氨酸的生物合成问题,探讨与茶氨酸合成关系密切的酶--茶氨酸合成酶尤显重要。早在1963 年 Sasaoka K.等就发现了该酶,并从生物化学角度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在随后的 40 多年里茶氨酸合成酶的研究报道甚少,尤其茶氨酸合成酶分子生物学的信息几乎没有。为了探讨茶氨酸在茶树体内的生物合成的调控机理,指导茶树的分子育种,探索茶氨酸生物合成的新途径,构建生产茶氨酸的工程菌,更好地开发茶氨酸在食品和医药上的功效,本论文主要在茶氨酸及其合成关键酶的检测和初步纯化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研究了茶籽的培育条件,从不同组织中分离、提取茶氨酸合成酶,并初步探讨一些理化因素对茶氨酸合成酶表达的诱导作用。试验发现以沙子为载体,茶籽在 20℃条件下培育 2 周时生长最好。通过制备丙酮粉,利用丙酮和硫酸铵沉淀法,从不同组织部位中提取茶氨酸合成酶。证实了丙酮粉粗酶液中,茶苗根中的茶氨酸合成酶活性约为茶籽苗和茶树鲜叶的 7.1 倍,而其蛋白质含量仅为后两者的 1/4。运用水杨酸浸泡、避光培养处理茶籽,茶苗表现出最高的茶氨酸合成酶活性,为自然光条件下培育的茶籽苗中的酶活的 4.7 倍,说明避光和水杨酸对茶氨酸合成酶表达具有诱导作用。建立了胶束电动力学毛细管电泳技术定量茶氨酸的新方法,比国内目前报道的其它方法快速、准确、经济、自动化程度高。试验以 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化试剂,在 50℃的 pH 9.5 硼酸缓冲液中作用 25min 后可以得到较稳定的在 360nm 处有最大吸收峰的衍生化产物。研究了影响毛细管电泳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确立了毛细管电泳分离的最佳条件:以 0.03mol/L pH9.8 四硼酸钠为电泳缓冲液,内含 2.5%的 Brij35和 15%的异丙醇,压力进样时间为 5s,分离电压为 28kV,分离温度为 17℃,分离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05-03-01)
茶氨酸合成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茶氨酸合成酶(Theanine synthetase,TS)基因是茶树茶氨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本研究以氨基酸含量差异明显的亲本及其杂交所得F_1子代为研究材料,克隆TS基因的c DNA序列,挖掘其SNPs位点,并成功将杂合SNP位点定位在遗传连锁群上。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序列比对在亲本间检测到3个SNPs,验证得到1个杂合的位点SNP735。将此位点成功转化为dCAPS标记,该标记在子代中的基因型分离比为1∶1,利用该群体已构建的茶树遗传图谱进行遗传定位,将dCAPS标记定位在连锁群LG03上,相邻标记为TM299和TM517。联合此标记及其相邻标记与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和茶氨酸含量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具有显着的相关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茶氨酸合成酶论文参考文献
[1].吕晶晶,张天缘,杨仕梅,宋莉,赵德刚.大肠杆菌茶氨酸合成酶基因γ-GGT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9
[2].李小杰,马建强,姚明哲,陈亮.茶氨酸合成酶基因的SNP挖掘和遗传定位[J].茶叶科学.2017
[3].陈琪,江雪梅,孟祥宇,张正竹,宛晓春.茶树茶氨酸合成酶基因的酶活性验证与蛋白叁维结构分析[J].广西植物.2015
[4].马林龙,顾辰辰,邓威威,金阳,宛晓春.大别山野生油茶中茶氨酸检测与茶氨酸合成酶基因克隆[J].广西植物.2015
[5].马林龙.油茶中茶氨酸的检测和茶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安徽农业大学.2014
[6].李娟,邓婷婷,吴扬,刘硕谦,李勤.茶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J].茶叶科学.2011
[7].陈琪.茶树体内茶氨酸合成酶的克隆与异源表达及一氧化氮信号对其调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
[8].朱文娴,房婉萍,成浩,王丽鸳,黎星辉.谷氨酰胺合成酶催化合成茶氨酸条件的优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
[9].李平,李健,李娟,宛晓春.茶籽培育及茶氨酸合成酶活力测定条件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
[10].李平.茶氨酸和茶氨酸合成酶活性的毛细管电泳检测及酶学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