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嘉陵江上》的创作特点及演唱分析

歌曲《嘉陵江上》的创作特点及演唱分析

聊城大学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歌曲《嘉陵江上》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介绍和歌曲伴奏分析为基础,对歌曲进行演唱分析。分析包括演唱歌曲时如何呼吸、如何获得理想的共鸣以及如何“字正腔圆”的演唱,在分析演唱技巧的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如何在舞台上演唱此曲。把演唱与实践相结合,更全面的阐述分析歌曲《嘉陵江上》。让演唱者在演唱此曲时更好的发挥。

关键词:嘉陵江上;作品分析;演唱处理

《嘉陵江上》是一首很著名的艺术歌曲,创作于一九三九年,距今已有六十多年了,但一直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是音乐会的保留节目,可见这首声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是非常强的。本文拟从这首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特征两个方面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创作背景

《嘉陵江上》首次刊载在一九三九年出版的《抗战歌声》第四集上,是抗日战争时期最受知识分子喜爱的艺术歌曲之一。嘉陵江位于四川省东部,为长江上游的一个支流,与长江汇合在重庆。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重庆成为国民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流亡者也纷纷聚集在这里,当时作曲家贺绿汀也被迫离乡背景来到重庆,作曲家以嘉陵江为背景,选用这首歌词来抒发思乡之情,正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也表达了许多流亡者的心声。这悲壮的歌声曾激起流亡者奋起抗日的决心,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创作特征

《嘉陵江上》从词创作到曲创作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词作者端木蒸良采用了句式长短不一的散文体新诗的风格,使其具有朗诵诗的特征;曲作者贺绿汀借鉴了西洋歌曲中宣叙调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融旋律与伴奏为一体,加上吉普赛音阶,以及简洁的伴奏,使歌曲壮美、高扬而健。

(一)朗诵诗般的歌词词作者端木憨良先生是著名的现代作家,一九三二年加人北平左翼作家联盟,积极投人抗日救亡写作。《嘉陵江上》是作家采用句式长短不一的散文体新诗的风格写成的一首具叙事性和战斗性为一体的歌词,它具有朗诵诗的特征,表达了作家真挚的感情和决心抗战到底,收复失地重返家园的决心,表现了一代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二)异样的优美旋律《嘉陵江上》具有三个独特的创作特点:融旋律与伴奏为一体、独特而恰当的吉普赛音阶和简洁的伴奏。《嘉陵江上》是一首融旋律与伴奏为一体的艺术歌曲,歌曲为二部曲式的结构。第一部分表现了主人翁因敌人人侵、背井离乡、只身徘徊在嘉陵江旁,面对眼前的一切,使他更加怀念故乡和此时的悲痛心情。八小节由钢琴弹奏的引子十分精练、出色。整首歌曲中主耍音调和悲壮的气质通过这简单的引子也能充分的体现出来,把演唱者和听众带到一个作品本身需要的情绪中。歌曲开始的出现所如今我徘徊在嘉陵江上造成的旋律效果领会到流亡者的痛苦不安和激动无奈的心情。歌曲的第二部分是表达主人翁决心耍打回故乡去的意志和信念,这段曲调在感情的酝酿和发展上是很有层次的,两次形成高潮:第一次是在唱至“和那饿瘦了的羔羊的时候”,这一句旋律基本上是在高音区进行,加上强拍上出现的切分节奏,听起来似乎是在大声疾呼。接着主人翁在低音区唱出朗诵式的音调,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枪弹底下回去一句我们把他理解成主人翁的内心独白,那么接下去无疑就是主人翁的大声疾呼和坚定誓言了。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刺刀丛里回去这便形成第二次高潮。另外,歌曲的旋法非常讲究,曲调和歌词也很吻合,旋律是根据这首诗的自然语调而谱成,非常口语化。我仿佛闻到故乡泥土的芳香这一句乐思纳人有层次展开,使理念与感觉、情与景在参差对比、变化统一中达到艺术形象的完整性。

作曲家借鉴了西洋歌曲中宣叙调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恰切地表现了歌词的内容,充分的发挥了真挚的感情和戏剧性,有力地刻画了决心抗战到底,收复失地重返家园的爱国志士的形象。总之,《嘉陵江上》贯穿辩证的布局艺术,是作曲家贺绿汀精心调动了音色、音区、音量、织体、调性节奏、旋法等方面的表现手法的产物,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本文仅通过以上诸方面的浅析,让大家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嘉陵江上》的创作特点以及艺术感染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作品《嘉陵江上》演唱技巧分析

(一)要咬清字头,虽然我上文一直再讲如何收尾,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去追求字尾,不顾字头。在演唱字头时不要特意的延长字头,表面上会感觉在强调这个字,实际上你阻碍了气息的。我曾经就特别爱强调字头,导致气息的不够用,一句话还没演唱完,气息就没有了。

(二)要收准字尾,上文我也在一直强调收尾。概括上文就是分清要收的每个音,应该往“a”音上收,就不要往其他音上收了。收尾时一定要收的轻巧准确,要用气息托在音韵上。我认为做到以上两点,就能演唱得如鱼得水。演唱《嘉陵江上》时,不要太做作。尤其是歌曲的悲愤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装出来的。演唱时切忌“挤眉弄眼”你感觉你面部表情符合曲子的情景,但是看你演出的观众会感觉你很夸张。很多演唱者在演唱此曲时很陶醉,从一开始演唱到演唱结束一直都在闭着眼睛,有些人这样是在陶醉,有些人是怕看到听众张不开嘴。不管你是哪一种,都是不对的。每位演唱者无论是在哪种环境下演唱,还是哪种目的的演唱,都要注意以上几点。同时还要擅长发现自身的更多缺点,让演唱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于聪.崔世光钢琴独奏曲松花江上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信息,2008:(11).

[2]安冰冰.试论钢琴独奏曲松花江上的改编及演奏[J].音乐探索,1998:(1).

[3]卞萌.采本土传统文化之灵气谱中国钢琴音乐之珍品—喜赏崔世光<钢琴交响狂想曲>首演[J].钢琴艺术,2004:(10).

[4]孙翩.敬佩的大师,诚挚的朋友—写在崔世光新作品北京首演前[J].钢琴艺术,2004:(10).

[5]崔世光.嘉陵江上[J].钢琴艺术.2002:(6).

[6]薛良.歌唱的艺术[M].中国文艺联合出版社,1997.10

[7]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01

[8]谢天吉.贺绿汀前期创作特征及其历史意义田.音乐艺术,1983:(4)

标签:;  ;  ;  

歌曲《嘉陵江上》的创作特点及演唱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