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论文和设计-刁道广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缸,包括缸体,还包括放置在缸体顶部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与缸体的侧壁滑动配合,以实现相对于缸体的滑动;所述移动槽底部与缸体内腔相通,移动槽内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还用于承载放在移动槽内的绿植。缸体底部还设置有斜坡和集渣槽。本实用新型将放置绿植的固定槽改进成可在鱼缸顶部直线行走的移动槽,投放饵料时可以任意移动,避免为投饵造成障碍,同时移动槽内还具备过滤功能,可以将水中杂质截留、为吊兰和绿萝类等绿植提供养分,还能有效提升水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鱼缸,包括缸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在缸体(1)顶部的移动槽(2),所述移动槽(2)与缸体(1)的侧壁滑动配合,以实现相对于缸体(1)的滑动;所述移动槽(2)底部与缸体(1)内腔相通,移动槽(2)内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还用于承载放在移动槽(2)内的绿植。

设计方案

1.一种鱼缸,包括缸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在缸体(1)顶部的移动槽(2),所述移动槽(2)与缸体(1)的侧壁滑动配合,以实现相对于缸体(1)的滑动;所述移动槽(2)底部与缸体(1)内腔相通,移动槽(2)内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还用于承载放在移动槽(2)内的绿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过滤棉层(2-3)、砂砾层(2-2)和陶粒层(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2)包括槽体和两组分别设置在槽体两侧且搭放在缸体(1)侧壁顶部的水平板(2-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斜坡(3)以及位于斜坡(3)坡底出的集渣槽(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一端与集渣槽(4)相连通,另一端设置在缸体(1)外侧且安装有出水龙头(6)。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集渣槽(4)中的污水引入到移动槽(2)中的循环系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系统包括第一管路(9)、水泵(10)、第二管路(11)和第三管路(13);所述水泵(10)和第一管路(9)均安装在缸体(1)中斜坡(3)下方,第一管路(9)一端与所述集渣槽(4)相连通、另一端与水泵(10)进水口相通;所述第二管路(11)为竖直设置,下端与水泵(10)的出水口相通、上端用于所述第三管路(13)相连通,所述第三管路(13)的出水端位于移动槽(2)上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系统还包括旋转式接头(12),所述第二管路(11)的上端通过所述旋转式接头(12)与第三管路(13)相连通,以实现第三管路(13)的水平旋转。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缸。

背景技术

鱼缸是一种装活鱼的水缸,主要用于饲养鱼类,并起到观赏的作用。

为了更合理地利用空间,人们常常在鱼缸顶部设置固定槽,将绿植等放在固定槽中。但是,这也为投放饵料带来了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鱼缸,其目的是:避免放置绿植的固定槽给投放饵料带来障碍。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鱼缸,包括缸体,还包括放置在缸体顶部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与缸体的侧壁滑动配合,以实现相对于缸体的滑动;所述移动槽底部与缸体内腔相通,移动槽内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还用于承载放在移动槽内的绿植。

作为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过滤棉层、砂砾层和陶粒层。

作为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槽包括槽体和两组分别设置在槽体两侧且搭放在缸体侧壁顶部的水平板。

作为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缸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斜坡以及位于斜坡坡底出的集渣槽。

作为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与集渣槽相连通,另一端设置在缸体外侧且安装有出水龙头。

作为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将集渣槽中的污水引入到移动槽中的循环系统。

作为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系统包括第一管路、水泵、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所述水泵和第一管路均安装在缸体中斜坡下方,第一管路一端与所述集渣槽相连通、另一端与水泵进水口相通;所述第二管路为竖直设置,下端与水泵的出水口相通、上端用于所述第三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出水端位于移动槽上方。

作为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系统还包括旋转式接头,所述第二管路的上端通过所述旋转式接头与第三管路相连通,以实现第三管路的水平旋转。

作为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漂浮在缸体水面上的龟缸。

作为该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龟缸底部开设有水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将放置绿植的固定槽改进成可在鱼缸顶部直线行走的移动槽,投放饵料时可以任意移动,避免为投饵造成障碍,同时移动槽内还具备过滤功能,可以将水中杂质截留、为吊兰和绿萝类等绿植提供养分,还能有效提升水质;(2)陶粒层可过滤生物粪便,砂砾层可过多余饵料和滤食物残渣,过滤棉层可过滤水中其他微细杂质和藻类,排布合理有效;(3)鱼缸底部设有斜坡和集渣槽,余饵粪便等残渣沿斜坡落入集渣槽内,方便通过排水系统集中排出;(4)在采用循环系统的方案中,水泵能够将集渣槽中带有残渣的污水送到移动槽中,经过过滤后的净水回到缸体内,污水中的残渣作为有机肥留在移动槽,为绿植提供养分;(5)位于循环系统顶部的第三管路能够360度旋转,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将抽出的污水送到移动槽中回收利用或者排到鱼缸外侧;(6)缸体内设置漂浮的龟缸,一缸多用,进一步提升空间利用率和观赏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鱼缸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视图,主要用于移动槽及过滤装置的结构。

图4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一种鱼缸,包括缸体1,缸体1由透明的亚克力板制作而成。

鱼缸还包括放置在缸体1顶部的移动槽2,如图2,所述移动槽2与缸体1的侧壁滑动配合,以实现相对于缸体1的滑动。

如图3,实现上述滑动配合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移动槽2包括槽体和两组分别设置在槽体两侧的水平板2-4。一般地,移动槽2的顶部与缸体1顶部齐平。安装时,水平板2-4搭在缸体1侧壁顶部,从而使用者可以任意沿缸体1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移动槽2,方便投放饵料。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板2-4外端还连接有竖直向下的限位板2-5,所述限位板2-5位于缸体1侧壁的外侧,其可以更好地限定移动槽2的位置,且方便移动操作。

如图1,所述移动槽2底部与缸体1内腔相通,移动槽2内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还用于承载放在移动槽2内的绿植。

如图3,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过滤棉层2-3、砂砾层2-2和陶粒层2-1。陶粒层2-1可过滤生物粪便,砂砾层2-2可过多余饵料和滤食物残渣,过滤棉层2-3可过滤水中其他微细杂质和藻类,排布合理有效。使用者可以将缸内的污水或其它水源的水倒入移动槽2中,经过过滤后,富氧的净水进入缸体1,水中的其它物质作为肥料留在移动槽2中,为绿植提供养分。

如图3,所述缸体1的外表面贴还可以附有单向透视膜7,人们可以从外侧清晰观赏鱼缸内的鱼类,而鱼类从缸体1内看不到缸体1外的景象,缸内生物不会受外界环境变化产生应激反应。

如图1,所述缸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斜坡3以及位于斜坡3坡底出的集渣槽4。斜坡3的角度在30至60度。如图1,优选的,设有两组相对设置的斜坡3,集渣槽4位于中间极低点处。斜坡3与集渣槽4由亚克力板一体加工成型。该结构不仅提高了集渣效果,而且还能够在斜坡3与缸体1底部之间留出空间放置其它装置。例如,在斜坡3下方安装电池8,为设置在缸体1内的灭菌灯14或其它装置供电。

鱼缸还包括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一端与集渣槽4相连通,另一端设置在缸体1外侧且安装有出水龙头6,从而可以快速地将缸内污水排出。污水排出后可以根据情况倒回移动槽2,实现重复利用,也可以舍弃。

鱼缸还包括用于漂浮在缸体1水面上的龟缸15,养鱼的同时还可以在龟缸15中饲养乌龟,一缸多用,进一步提升空间利用率和观赏性。龟缸15一般位于移动槽2底部的旁侧。

所述龟缸15的底部还开设有水孔,由于龟缸15的材质为轻质材质,且乌龟本身也可以漂浮在水中,因此龟缸15是以半悬浮的状态浮在缸内。从而龟类、鱼类所处的水体相通,共用水质处理设备和排污系统,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日常维护的工作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集渣槽4中的污水不是通过出水龙头6排出,而是通过循环系统排放到移动槽2中。

如图4,所述循环系统包括第一管路9、水泵10、第二管路11和第三管路13;所述水泵10和第一管路9均安装在缸体1中斜坡3下方,第一管路9一端与所述集渣槽4相连通、另一端与水泵10进水口相通;所述第二管路11为竖直设置,下端与水泵10的出水口相通、上端用于所述第三管路13相连通,所述第三管路13的出水端位于移动槽2上方。

所述水泵10同样设置在斜坡3下方,通过导电线与所述电池8相连接。水泵10可以设置为定时启动,将集渣槽4中的污水沿管路排放至移动槽2中,也可以手动按需启动。需要注意的是,自动定时启动模式下,应确保移动槽2始终位于出水口下方。

为了方便使用者根据需要选择将抽出的污水送到移动槽2中回收利用或者排到鱼缸外侧,以及更好地适应移动槽2当前的位置,所述循环系统还包括旋转式接头12,所述第二管路11的上端通过所述旋转式接头12与第三管路13相连通,以实现第三管路13的水平旋转,实现出水口位置的改变。

设计图

鱼缸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0508.7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768625U

授权时间:20191213

主分类号:A01K63/00

专利分类号:A01K63/00;A01K63/04;A01K67/02;A01G9/02;A01G31/02

范畴分类:申请人:刁道广

第一申请人:刁道广

申请人地址: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通世南路18号

发明人:刁道广

第一发明人:刁道广

当前权利人:刁道广

代理人:申国栋

代理机构:37225

代理机构编号: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鱼缸论文和设计-刁道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