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及其电池模组论文和设计-伍智仁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及其电池模组,包括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电芯极耳以及极耳垫块;所述第一电芯与第二电芯并排连接;所述极耳垫块横截面为凸台结构,设置于第一电芯与第二电芯之间;所述电芯极耳分别从第一电芯以及第二电芯延伸出来,所述电芯极耳与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固定连接。本电池通过将极耳垫块设置为凸台结构,即极耳与极耳垫块下端固定连接,当需要与外部的汇流排连接时,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上表面与汇流排连接,大大增大了汇流排与极耳垫块的接触面,降低了电阻,且减少了极耳垫块的材料及物理空间。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电芯极耳以及极耳垫块;所述第一电芯与第二电芯并排连接;所述极耳垫块横截面为凸台结构,设置于第一电芯与第二电芯之间;所述电芯极耳分别从第一电芯以及第二电芯延伸出来,所述电芯极耳与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固定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电芯极耳以及极耳垫块;

所述第一电芯与第二电芯并排连接;

所述极耳垫块横截面为凸台结构,设置于第一电芯与第二电芯之间;

所述电芯极耳分别从第一电芯以及第二电芯延伸出来,所述电芯极耳与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垫块嵌于第一电芯与第二电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极耳与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给极耳垫块定位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极耳垫块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凸台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为“王”字型。

7.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与电池之间通过汇流排连接,所述汇流排一端与一电池的极耳垫块上表面连接,汇流排的另一端与另一电池的极耳垫块上表面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与电池的极耳垫块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6块,6块电池通过汇流排两两依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上还设置有锁扣以及凸点,所述电池并排连接时,相邻两电池通过锁扣与凸点卡合。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其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行业正在高速发展中,尤其是纯电动新能源车的发展,已经达到炽热化状态。

现有的动力电池中,一般都会采用极耳垫块,极耳垫块一端与极耳连接,另一端与外界的汇流排连接。

现有的电池采用的极耳垫块一般为矩形,当极耳与极耳垫块连接后,电池的极耳垫块与外部的汇流排连接时,极耳的位置会对极耳垫块与外部的汇流排连接造成空间阻碍,造成汇流排与极耳垫块连接面积不够大,接触电阻过大,且在焊接时,还可能造成虚焊,结构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及其电池模组,本电池通过将极耳垫块设置为凸台结构,即极耳与极耳垫块下端固定连接,当需要与外部的汇流排连接时,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上表面与汇流排连接,大大增大了汇流排与极耳垫块的接触面,降低了电阻。

一种电池,包括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电芯极耳以及极耳垫块;

所述第一电芯与第二电芯并排连接;

所述极耳垫块横截面为凸台结构,设置于第一电芯与第二电芯之间;

所述电芯极耳分别从第一电芯以及第二电芯延伸出来,所述电芯极耳与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极耳垫块嵌于第一电芯与第二电芯之间。

优选地,所述电芯极耳与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焊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给极耳垫块定位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极耳垫块两侧。

优选地,所述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凸台结构。

优选地,所述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为“王”字型。

一种电池及其电池模组模组,包括若干上述的电池,所述电池与电池之间通过汇流排连接,所述汇流排一端与一电池的极耳垫块上表面连接,汇流排的另一端与另一电池的极耳垫块上表面连接。

优选地,所述汇流排与电池的极耳垫块焊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为6块,6块电池通过汇流排两两依次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上还设置有锁扣以及凸点,所述电池并排连接时,相邻两电池通过锁扣与凸点卡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电池通过将极耳垫块设置为凸台结构,即极耳与极耳垫块下端固定连接,当需要与外部的汇流排连接时,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上表面与汇流排连接,大大增大了汇流排与极耳垫块的接触面,降低了电阻,且减少了极耳垫块的材料及物理空间。采用了本电池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的电池与电池之间通过汇流排连接,汇流排与电池的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连接,大大增大了汇流排与电池极耳垫块的接触面,降低了电池模组的电阻,且汇流排与电池极焊接牢固,不易产生虚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电池剖面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电池立体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电池模组立体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电池极耳垫块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u>

1 电芯极耳 2 极耳垫块

3 定位柱 4 电芯

41 第一电芯 42 第二电芯

5 汇流排 6 凸点

7 锁扣 21 凸台上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请参看图1、图2以及图4,一种电池,包括第一电芯41、第二电芯42、电芯极耳1以及极耳垫块2;第一电芯41与第二电芯42并排连接;极耳垫块2的横截面为凸台结构,设置于第一电芯41与第二电芯42之间;电芯极耳1分别从第一电芯41以及第二电芯42延伸出来,电芯极耳1与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2固定连接。从第一电芯41以及第二电芯42延伸出来的电芯极耳1可以包覆住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2下部分,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电芯极耳1与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2下部分进行焊接,当电池需要与外部的汇流排5连接时,电池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2凸台上表面21与汇流排5焊接,一般地,通过激光分别将电芯极耳1与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2下部分焊接,激光将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2上表面与汇流排5焊接,这样两两焊接,互不干扰,焊接时接触面大,虚焊点少,大大降低了其接触电阻。且在焊接时,极耳垫块2高度方向的两个平面分别焊接电芯极耳1和汇流排5,大大降低垫块高度,使电芯4长度利通率增加,提高蓄电池体积能量密度。

在设置极耳垫块2时,一般将极耳垫块2嵌于第一电芯41与第二电芯42之间,也可以采用模内注塑的工艺成型极耳垫块2,将极耳垫块2固定在第一电芯41与第二电芯42之间,在极耳垫块2上还可以设置有胶槽,这样可以减少极耳垫块2材料用量的同时增加极耳与极耳垫块2、汇流排5与极耳垫块2的接触面积。

在电池的极耳垫块2两侧端上,还设置有定位柱3,在安装极耳垫块2或者焊接极耳垫块2时,定位柱3可以对极耳垫块2进行定位及固定;同时,在电池需要与汇流排5连接时,定位柱3也可以对汇流排5进行定位及固定。

在设置极耳垫块2时,极耳垫块2为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凸台结构,电芯极耳1与等腰梯形凸台极耳垫块2下表面固定连接,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2为“王”字型,不设置为矩形面,而设置为“王”字型,这样可以减少极耳垫块2材料。

请参看图3,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若干上述的电池,电池与电池之间通过汇流排5连接,汇流排5一端与一电池的极耳垫块2上表面连接,汇流排5的另一端与另一电池的极耳垫块2上表面连接。为了提高导电性以及稳定性,汇流排5与两电池的极耳垫块2都为焊接。一般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多个电池进行组合,形成大的电池模组。图中为6块电池组成的电池模组,且电池与相邻的电池之间通过汇流排5焊接,6块电池两两连接方式依次为连接。在电池上还设置有锁扣7以及凸点6,当形成电池模组时,电池与电池相互配合,即电池的锁扣7与相邻电池的凸点6进行卡合,进行固定连接。由于一块电池包括两电芯4,而此电池模组包括6块电池,即形成2P6S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的电池与电池之间通过汇流排5连接,汇流排5与电池的凸台结构的极耳垫块2连接,大大增大了汇流排5与电池极耳垫块2的接触面,降低了电池模组的电阻,且汇流排5与电池极焊接牢固,不易产生虚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实施例对本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设计图

一种电池及其电池模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5081.3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3(湖南)

授权编号:CN209401720U

授权时间:20190917

主分类号:H01M 2/20

专利分类号:H01M2/20;H01M2/26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11100 湖南省湘潭市九华示范区奔驰西路78号

发明人:伍智仁;彭明源;王会敏;何勇驰;熊志江

第一发明人:伍智仁

当前权利人: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大为

代理机构:43217

代理机构编号: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电池及其电池模组论文和设计-伍智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