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可:中国共产党与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再思考——基于国家层面对“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晰论文

杨可:中国共产党与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再思考——基于国家层面对“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晰论文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战的首倡者,也是东北抗战中重要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抗战的中坚力量,并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东北抗战是全国性抗战的先声与重要组成部分,为全国性抗战积累了宝贵经验。基于国家层面对“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晰,重新审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十四年东北抗战,有利于深化对东北抗战历史地位的认知,也是彰显中国抗日战争世界意义的现实诉求。

[关键字]中国共产党;东北抗战;历史地位;再思考

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1]1034。此即为“十四年抗战”概念的较早来源之一。长期以来,学界围绕“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展开了长期争论。直到2017年1月,教育部明确要求各类教材自春季起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对抗日战争时间线的重新界定,更加强调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性与全面性,有益于认识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是对东北抗日军民浴血奋战十四年历史功绩的肯定与认可。值此重要历史契机,重新思考中国共产党与东北的十四年抗战,是推动抗日战争更加深入研究的理论诉求,也是彰显中国抗日战争世界意义的现实诉求。

一、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十四年抗战的领导者

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无疑,其同样适用于东北抗战。正是依托于中国共产党坚强而正确的领导,东北抗战才能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十四年之久,并最终取得胜利。

(一)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战的首倡者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最早发表抗日宣言。“九一八”事变次日,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共满洲省委发表抗日宣言,即《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号召广大民众团结起来共纾国难,同时迅速转变斗争策略,将反日作为主要任务。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直指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即“掠夺中国,压迫中国工农革命,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2]547。此后,中国共产党连续发表一系列紧急决议和告民众书等,提出建立游击队伍,组织民众,联合各抗日队伍与军队共同抵抗侵略。次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发表《对日战争宣言》:中国共产党将“领导全中国工农红军和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以求中国民族彻底解放和独立”[3]37。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形成明显对比,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的抗日立场,犹如黑暗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东北三千万民众的抗日征途。

2.3.3 地形因子。高程与立木蓄积量有较大的相关性,随着海拔的升高,树种呈现规律性的垂直分布景观,森林的蓄积量也有较大的变化,坡向、坡度与森林的分布及生长状况密切相关,所以选取高程(Elevation)、坡度(Slope)、坡向(ASP)数据。

(二)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战中重大战略决策的制定者和践行者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东北十四年抗战的过程中,坚决以东北斗争的客观环境与现实条件为依据,作出了许多具有转折意义的决策。特别是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与采用游击战术,成效显著。“九一八”事变初期,由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力量较为薄弱,彼时的抗战主要表现为各路义勇军的英勇战斗,中国共产党派遣优秀的干部深入其中加以支援和引导。然而,各路义勇军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和日寇的残酷镇压而最终走向失败。在此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发出了著名的“一·二六”指示信,作出了在东北地区率先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重大策略部署。此后,中共东北地区党组织积极联合义勇军余部,团结各抗日力量,开始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实践。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在莫斯科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指示要在东北地区建立统一的抗日联军。接到指示后,东北地区党组织积极开展此项工作。除了建立完全归属中共掌控的抗日武装外,还加强对分散东北各地的抗日义勇军、游击队的联合组织工作。到1937年,合并各抗日武装力量后的东北抗日联军已发展到下辖11个军、总人数超过三万人的规模。

作为“十四年抗战”的起点,“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东北地区局部抗战的开始,更揭开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的序幕。毛泽东曾评价东北之于全中国的重要战略地位:“东北是很重要的,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末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1]426可见,东北之于中国整个革命斗争形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具体实践而言,中共领导下的东北地区抗战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三,灵活运用游击战术是敌强我弱的战斗环境中最为有效的战略战术。在东北战场上,敌军在军事上处于绝对优势,无论作战兵力还是武器装备,都远远超过抗日联军。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敌人的疯狂“讨伐”,东北抗日联军只能凭借对山川地势的熟悉及群众的积极援助而展开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采取有条件的进攻,以削弱敌人壮大自己,保存自己,积小胜为大胜,为战略上反攻创造有利的条件”[16]119。凭借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东北抗日联军成功牵制住日军大批兵力,使日寇身陷东北战场的泥潭中而无法自拔,“后方”不稳严重阻碍了其侵占全中国的进程。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对敌武装斗争中同样广泛采用游击战术,承接了东北抗日游击战的作法和经验,给日寇以有力的打击。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是东北抗战的中坚力量

东北抗联的斗争曾与南方游击战、长征一同被誉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三大艰苦卓绝的壮举。有时在作战时,日伪“采用包围封锁政策,我们更加困难万分。在半个多月的严密封锁中,真正是‘人缺口粮,马无草料,’共计饿死战马一百余匹,我们全军官兵,只带着很少干粮,就以干粮和死马肉每天勉强吃一顿来维持生活,但因此饿病的人很多,冬季服装也无法解决,有许多官兵只能穿夹衣单鞋熬过寒冬大雪,或以死马皮梳流披裹以御寒冷,但因此也冻病了不少的人”[9]82,类似情况不一而足。但是,不论环境多么艰难困苦,都不能阻止东北抗日联军的战斗步伐。期间,涌现出了一批以杨靖宇等为代表的抗联指战员,他们英勇顽强、不畏艰险、视死如归,在东北广袤的白山黑水间谱写了一首气势磅礴的英雄史诗,铸就了彪炳千秋的东北抗联精神。

东北抗日联军建立时正值日伪开始大规模武装“讨伐”各抗日武装之际,尤其是所谓“三年治安肃正讨伐”,其表现出的残酷性、长期性与反复性可谓空前。日伪此举意在彻底消灭东北抗日武装,尤其是中共领导的抗日队伍。东北抗日义勇军瓦解之后,中共及其党员站在斗争第一线,组成骨干力量,收拢义勇军残部,联合各地游击队伍。至日伪“讨伐”的第一年,党领导的抗日联军发展壮大起来[5]7。其中,位于重点“讨伐”地区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由一九三五年九月至三六年六月,队伍扩大二倍(一师扩大一倍半,二师扩大一倍,新编第三师,师长王任齐)。在武装方面全军百分之八十已换成三八式步枪”,所属游击区也已达到20多个县[6]10,可谓在对日作战中逐渐壮大的典型代表。全国抗战爆发后,东北抗日联军为配合关内战场,积极展开战斗,东北抗日游击战争达至鼎盛时期。仅在1937年,抗联第九军袭击汤原县城、第三军袭击佛山县城、第十一军袭击抚远县太平镇警察署等等,游击活动十分活跃。[7]333迫于无奈,日军不得不保持大量兵力维持其“后方治安”。日本幣原外相曾言:“日本占领满洲,犹如吞了一个炸弹”[8]332,足见抗日联军对日伪殖民统治乃至日本帝国主义之严重威胁。东北抗日联军建立后,在质量、数量及作战能力方面都有了极大提高,这也是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战中坚力量的必备条件。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抗联精神的主要铸就者

“九一八”事变后不久,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中共满洲省委便着手组建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较为著名的有巴彦游击队、磐石游击队等。同当时各路义勇军相比,中共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虽然在人数上不占优势,却具有其他各路义勇军所欠缺的优点,主要表现为立场坚定、信仰明确、纪律性和战斗力强等。正是这些优点促使抗日游击队在东北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日伪军最为忌惮的抗日力量。这些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为日后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中共领导下的东北抗战是全国性抗战的先声与重要组成部分

动态监控发现的问题涉及部门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动态监控报告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对监控工作开展中遇到的情况进行总结,形成监控工作报告,一是可以通过汇总分析发现的问题,查找管理中应加强的重点环节和内容,为部门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二是可以通过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使各级预算单位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三是可以深入分析、思考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提出促进发展的意见、建议。

今年,海瑞温斯顿倾情演绎海洋色调,于全新海洋Ocean系列腕表的表盘上装饰97颗莹光流转的帕拉伊巴碧玺。其色彩明丽的夺目光泽,华美点缀海洋Ocean系列双逆跳功能腕表,呈现出加勒比海变幻不息的海水色调。

(一)战略上牵制日军,影响大批日军南下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迅速占领东北全境,强化在东北法西斯殖民统治,将其视为继续侵略全中国的后方基地。日军主要控制东北各大城市、交通枢纽,抗日军民则依托广大农村、山林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东北义勇军及东北抗日联军袭扰下,日军将大量精力投入镇压抵抗。乃至长城抗战爆发后,日本驻东北地区关东军难以抽调更多部队入关,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迎接全国性抗战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至1937年,中共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进一步发展壮大,“近年来,日寇对满洲殖民地统治,不可否认是有相当进展的……然而东北抗日游击运动,不但未因此而扑灭,相反的在军事上给日寇的打击却逐渐增加”[10]18-24。东北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对日军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日军自1935年开始,逐年增调军队。1936年初,日军在东北增至十二个师团、四个混成旅和专驻延边之“朝鲜派遣军”一个师团,1937年日寇继续增兵。[5]8全国抗战爆发后,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摆脱了孤军奋战的局面,成为全国抗战的一部分,东北战场的战略地位发生了明显改变。此后,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扰乱敌军后方,阻碍日军入关南下成为东北军民的主要任务。东北抗日联军以更加英勇和活泼的姿态投入到反日斗争中,其牵制住日军一二十万的兵力不得南下[11]6,并成功消耗日军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日方资料显示:仅“一九三七年秋到一九三八年秋由‘政府’拨出‘讨匪’建设费用达三千万元以上——地方强派捐尚不在内”[3]186。中共领导下的东北抗战有效地呼应了关内战场,给予全国抗战以有力支援。

1938年5月,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至其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12]416从1937年至1945年抗战胜利,日寇在东北战场战死人数共计78700人,这还不包括日寇伤残者及伪满军警,从1938年到1940年间,日军在东北兵力有十四个师团、五个混成旅、七个守备队及其他兵力,人数多达60万。[13]121,122毋庸置疑,中共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成功消耗和牵制住日军大批兵力,对整个抗战贡献了重要力量。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央专门致电东北抗联,高度评价其数年如一日的抗日斗争:“东北四省是中华民国的领土,东北三千万同胞是全体中华人民的一部分,……我们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忘记沦陷在敌人铁蹄统治下的东北三千万同胞,我们也不会忘记在最艰难困苦条件下,同民族死敌做长期斗争的亲爱的同志们。”[3]182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八年抗战”思维影响,东北抗战仅作为局部抵抗存在于人们的认知当中。“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晰,更加明确地将东北抗日战争确定为中国抗日战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扩大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外延和内涵,也更加强调了抗日战争的整体性与全面性。因此,从这一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战,更能明确其现实意义。

(二)为全国性抗战积累经验

第一,农民大众是革命游击战争中“不可征服的力量”[14]9。东北抗战能在日伪残酷“讨伐”中坚持十四年与其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密切联系,这一点日伪同样深知。因此,日伪采用“归大屯”“三光政策”、通行证、收缴民间武器、指纹等手段控制民众,禁止民众给抗日联军送给养,甚至在有些地方,日伪经常调查人民家中的粮食储存数目,将前后调查结果进行对比,以此判定民众是否将粮食支援抗日队伍,[9]113妄图切断抗日联军的后方补给。但是,日伪的企图并未得逞。广大群众在抗日联军的组织和动员下,纷纷投身于抗日斗争中,鼎力支持联军。这也成为毛泽东“持久战”理论的重要实践来源,他指出,在抗日斗争中,“除了调动有训练的军队进行运动战之外,还要在农民中组织很多的游击队。须知东三省的抗日义勇军,仅仅是表示了全国农民所能动员抗战的潜伏力量的一小部分。中国人民有很大的潜力,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日本军队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时,使之疲于奔命”[15]406。可以说,东北抗战中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发挥的巨大作用是促使中共中央认识到群众力量的重要实践源泉。

无论是前六年的局部战斗,还是全国性抗战爆发后的八年继续斗争,东北地区抗战均处于孤悬敌后的境地。恰是这六年的孤军奋战,使中国共产党随着斗争形势的变迁不断调整部署与安排,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

第二,东北地区结成抗日统一战线,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供了成功经验。在长达6年的局部抗战中,中共逐步将东北地区各游击队整合成具有极强战斗力的队伍,这一过程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一切相关经验都须在摸索中总结。当然,在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过程中,东北地区党组织也是历尽曲折,但最终随着东北抗日联军组建的完成,东北地区的抗日统一战线建立基本完成,在这条统一战线中不分民族、党派、国籍、职业、性别等等,吸纳了东北地区一切反日势力,极大地壮大了东北抗日力量。同时,为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为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建立全国性的抗日武装统一战线提供了成功经验。

日本侵略者无论作战人数还是装备物资方面,均远远优于东北抗日军民,因此,抗日联军只能凭借与群众建立的密切联系及对地形熟悉等优势与敌人展开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一)避免打硬仗;(二)尽量袭击敌人的警务所及守备所;(三)破坏经济的中心地区及交通要口,夺取敌军的武器弹药;(四)联络各地的武装民众组织以作后援;(五)建立缜密的交通网;(六)将军事行动依赖于政治的任务上”[4]84,以最小的损失和最少的消耗给日伪军以沉痛打击,严重威胁其殖民统治。

(三)为迎接抗战胜利积蓄革命力量

在东北十四年的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从抗日游击队到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再到组建统一的东北抗日联军,抗日武装一步步迈向成熟,走向强大。即使在1939年东北抗战转入极端艰难困苦期,东北抗联都未曾放弃抵抗。为了保存革命火种,大部抗联指战员越境赴苏,进行整休。在苏联期间,抗联指战员被安排在南北野营进行军事训练和政治学习。其中,军事训练的内容主要有队列练习、步枪、手枪射击、刺杀、跳伞、爆破、防化、反坦克、武装泅渡、冬季滑雪等,东北抗联教导旅则把滑雪训练同警戒、搜索、伏击、遭遇战等科目的演习结合起来;政治训练主要是学习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有关内容,以及根据中国革命和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实际体验确定的若干选题,广大指战员还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中共中央的有关文件及领导人讲话等进行学习,以此了解中央的方针政策。[16]204通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和政治学习,抗联指战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与此同时,抗联时常派遣小股游击队潜入东北开展游击战争及收集敌伪情报等。这些都为后来光复东北作了前期准备。

三、“十四年抗战”概念下东北抗战的时代意义

预防接种可以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是所有传染病防制措施中最经济、方便的手段[1]。基层医务人员担负着向社区居民宣传疫苗知识及免疫接种的具体实施工作,以往研究表明,基层医务人员对疫苗相关知识掌握不扎实会影响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2-3]。为全面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对疫苗及安全接种的知识、态度、行为(KAP)及影响因素,开展针对性的改善免疫规划措施,本研究选取太原市杏花岭和小店区基层医疗、保健机构的工作人员,从疫苗一般知识、接种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选择疫苗的行为等方面开展调查分析,旨在为有效实施社区疫苗及安全接种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水利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组织起草《水利部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继续深化国有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简政放权。加快完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逐步规范,预算管理机制更加健全。水价改革全面深化。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丰硕。水利扶贫、水库移民、水利援疆和援藏工作稳步推进。

首先,更加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在十四年的东北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甚至在很长时间内处于领导地位。东北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最先发表抗日宣言、举起抗日大旗,坚定地站在抗日立场上。尽管最初的东北抗日主要表现为义勇军抗战,但中国共产党先后派遣了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深入到义勇军队伍中,支援和引导其抗战。由于义勇军自身的局限性,其抗战很快溃败。与之相反,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在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第二个阶段,即从1933年年初义勇军失败到全国抗战爆发,义勇军失败后,东北抗战一度陷于低迷。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在东北地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实践,其领导的抗日游击队逐渐发展起来,影响不断扩大,并于1934年促使东北抗日迎来一次小高潮,成功扭转了抗日低迷状态。随着东北抗日形势的发展,在党的指示和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各军相继建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快速发展,非党领导的武装逐渐消失。在从全国抗战爆发到抗日战争最终胜利这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战场上的绝对中坚力量,其抗日斗争历经高潮——低谷——高潮的发展轨迹。但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下,东北抗日联军始终秉承抗战必胜的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抗战。

前两个时期,与共产党的抗日立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民党始终坚持“不抵抗”政策,并将其主要兵力用于“围剿”苏区红军,致使日军侵占东三省如入无人之境,顺利程度超乎日军想象。全国抗战爆发后,东北战场中几无国民党力量。因此,仅以东北十四年抗战中国共双方的所作所为进行对比,便足以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其次,有利于彰显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性意义,推动世界各国人民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东北战场是世界范围内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斗争环境最为恶劣的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拉开反法西斯战争序幕,打响了世界发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东北是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加之“满洲的气候适于人生存,满洲有丰富的原料,蕴藏着最大的富原,更有关内来的大批低贱的劳动力”[17]345,历来备受帝国主义列强垂涎,这就决定了东北抗战从一开始即具有鲜明的国际性。另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地区率先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反日伪“讨伐”、反日伪殖民统治中,东北军民牵制日军大批兵力不得南下,延缓了日军全面侵华及称霸太平洋的进程;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民成功牵制日军主力,为其他反法西斯战场赢得了充分备战时间。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战是推动世界各国人民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伟大贡献的重要见证。

最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在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是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精神的彰显,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18]新时代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有利于鼓舞各族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升华爱国主义情操和积极奉献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2000年以来,广东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由2000年的7 983万tce增加到了2015年的 25 662万tce,增速呈放缓趋势,由“十五”和“十一五”期间10%以上的年均增长降至“十二五”期间2.8%的年均增长,比全国“十二五”年均增长低0.6%。分能源品种来看,2011年以后煤炭消费逐年下降,石油消费增速放缓、天然气和一次电力消费保持较快增速,其中一次电力消费年均增速接近8%。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1931年9月20日)[G]//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八册.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2011.

[3]《东北抗日联军史料》编写组.东北抗日联军史料(上)[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4]国.战斗中的东北抗日联军[J].文摘,1937(4).

[5]周保中.东北抗日游击运动和东北抗日联军[C]//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 东北抗日联军·回忆史料.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5.

[6]松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J].烽火(西安),1937(6).

[7]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概况[C]//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料丛书:东北抗日联军·参考资料.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5.

[8]小潇.东北义勇军之活跃[J].时事月报,1937,17(6).

[9]孙杰.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M].救国出版社,1936.

[10]中共吉东省委下江临时工委扩大会议的报告及决议[C]//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司令部编.东北抗日联军历史资料(8).1955.

[11]马古城.八年来东北的抗日战争[J].东方战友,1939,(5).

[12]毛泽东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周保中.东北人民抗日游击战争概况(草稿)[C]//周保中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5.

[14][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6]《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编写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1937年7月-1945年 9月)(2)[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

[17]中共满洲省委政治任务决议草案(一九二九年一月十五日)[G]//中央档案馆,等.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2).白城:吉林省白城市造纸厂印刷厂,1988.

[18]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6年10月21日)[N].人民日报,2016-10-22.

Rethink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Counter-Japanese War in Northeast China:Based on the Clarity of the Concept of"Fourteen Years of Counter-Japanese War"at the National Level

YANG Ke1,FENG Xiying2
(1.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Party Committee,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130012;2.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al Development,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Beijing 100102)

Abstract: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the initiator and the maker and executor of important decision-making in the Counter-Japanese War in Northeast China.The Northeast Counter-Japanese United Army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the backbone of the Counter-Japanese War in Northeast China who forged great the spirit of Northeast Counter-Japanese United Army.The Northeast Counter-Japanese War is the forerunner and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national Counter-Japanese War,which has accumulated valuable experience.Based on the clarity of the concept of"fourteen years of Counter-Japanese War"at the national level,the re-examination of the fourteen years of Counter-Japanese War in Northeast China led by the CPC will help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the Counter-Japanese War in Northeast China and highlight the world significance of China's Counter-Japanese War.

Keywords: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Counter-Japanese War in Northeast China;Historical Status;Rethinking

[中图分类号]K2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78(2019)06-0132-06

[DOI]10.19649/j.cnki.cn22-1009/d.2019.06.020

[收稿日期]2019-09-10

[作者简介]杨可(1982-),男,吉林大学党委组织部助理研究员;冯希莹(1982-),女,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吴祖鲲

标签:;  ;  ;  ;  ;  ;  ;  ;  ;  ;  ;  ;  

杨可:中国共产党与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再思考——基于国家层面对“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明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