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芳刘美丽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矿区总院030203)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342-01
尿常规检测属临床检验三大常规之一,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影响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因素,在此我们做了一些总结。
1标本留取的时间
住院病人一般在早晨6:00~7:00左右留取晨尿,而在检验科进行尿常规检测工作一般是在8:30以后,基本上做不到半小时~1小时之内完成检测的要求。对于门诊一些做B超,需要憋尿的病人,经常是大量饮水之后做完B超再留取尿液。不符合患者的真实水平。
2标本留取的正确性
一般尿常规检测应清洗外阴后留取中段尿,很少有患者能做到这一点,而医生与护士有的也忽视提示患者正确留取尿样标本的方法。对于需要留取前段尿或后段尿的标本应是尤其重要的。另外,留取标本的时间也掌握不好,有些病人半夜留取尿液标本,早上送检。远远超出了尿检时间要求,普通标本1小时内送检,细菌培养标本2小时送检的要求。
3把握反应的时间
蘸取尿液标本的时间间隔把握不好使得后面序号的尿液等待检测过程中与试剂模块反应时间加长,造成假阳性结果,以尿蛋白、尿RBC及尿WBC较明显。
4清洁机器很重要
阳性结果的尿液在仪器上检测完成后应及时清洗样品运输槽,以免影响下一个在该位置检测的标本的准确性。
5尿RBC的检测
干化学试带的潜血模块对完整、破损及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均可反应,检测中常可见干化学试验呈阳性(+),而显微镜镜检呈阴性(-),非肾性原因可有肌红蛋白尿、菌尿或氧化型的物质导致的RBC试验阳性;极少数标本有干化学试验呈阴性(-)而镜检呈阳性(+),这可能是高蛋白、高比密尿中RBC不溶解,试带灵敏度降低,大量还原性药物(如:维生素C)等导致假阴性(-)反应。另外,真菌感染,也和使尿沉渣分析仪的尿红细胞呈现假阳性。注意显微镜检。
6尿WBC的检测
尿WBC检测常会有干化学试验呈阴性(-),镜检呈阳性(+),其原因是干化学法检测的是中性粒细胞胞质内的特异性脂酶,对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不反应、或脓细胞是变性的WBC,已不含特异性脂酶;另外还可见存在大量蛋白质、葡萄糖维生素C或服用先锋Ⅳ、庆大霉素等可致假阴性(-)反应[1],极少数可能有干化学试验尿WBC呈阳性(+),而镜检呈阴性(-),这可能是尿液在膀胱中存留时间过长或放置时间过长或其它原因致WBC破坏,中性粒细胞酯酶释放至尿中所致[2]。
7尿蛋白的检测
对干化学法蛋白质呈阴性(-),也应重视镜下是否有管型的存在,因干化学分析法只对白蛋白敏感,对球蛋白不敏感,对本周氏蛋白、粘蛋白不反应。而实际操作中也有此情况下镜下找到管型的情况[3]。
8尿比密的测定
临床上,主要是门诊病人,不能连续监测比密,而不能观测其比密的高低差值,差值应大于0.009,差值在一水平上无变化,则提示尿液浓缩稀释功能有损。
参考文献
[1]丛玉隆,秦小玲.既要发展现代技术也要继承经典方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2):129-130.
[2]仲腊春.尿液沉渣有形成分显微镜镜检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3):275-276.
[3]彭新国.试带法尿蛋白阴性而镜下大量管型一例[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3,1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