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纤维在防静电经编手套中的开发与应用探讨

导电纤维在防静电经编手套中的开发与应用探讨

一、导电纤维在防静电经编手套布中的开发应用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明[1](2021)在《基于蜂巢组织一体成型的柔性压力分布传感织物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纺织品的不断创新,智能性纺织材料越来越多。采集环境信号的纺织传感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智能纺织品,近年来倍受关注。除了传感功能外,纺织传感材料还展现出轻质、低模、高弹、亲肤等特征,在健康监测、智能医疗、康复训练和智慧养老等领域中有着独特的应用优势。然而,纺织传感材料灵敏度低、力学性能差、重复性低、稳定性不高,制约着纺织传感材料的直接应用。因此,设计和开发高性能纺织传感材料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蜂巢织物是一种单层却有立体效果的机织面料,是构建柔性力学传感材料的优良载体。本课题首先研究了蜂巢织物的结构特点、形成机理,通过在蜂巢组织内排列导电与非导电纱的位置顺序,制备了基于电容阵列原理的压力分布传感器,并对织物中所使用的经纬纱以及导电纤维、织物形貌进行了表征;然后对所制备的蜂巢织物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对比,包括透气性、保暖性、吸水性、透湿性、抗弯性、压缩性和拉伸性。此外,根据蜂巢织物独特的立体结构构建了电容式压力传感模型,利用数学公式分析蜂巢织物电容传感的工作原理,并对其特征参数进行了研究,包括灵敏度、线性度、测量范围和重复性等;最后,通过自主设计的软硬件信号采集系统测试传感织物的交织点在不同压力下电容变化和基于电容阵列的压力分布变化,同时,利用织物传感器在不同应用环境下进行了应用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蜂巢组织单元内的纱线浮长同时增加或减少,形成两面倒金字塔和内部空间四面体的立体结构。当织物含有弹性纱线时,立体效果更明显。增加织物密度会导致织物结构更紧密,厚度和克重更大。此外,织物中引入弹性纱和碳纤维均会导致织物的克重增大,对蜂巢织物的基本特征以及形貌产生较大影响。舒适性指标方面,使用弹性纱和增加纬纱密度均会导致织物厚度增大,织物的透气性和透湿性减小,保暖性和吸水性提升。力学性能方面,弹性纱增加了织物厚度,降低了织物对压缩响应的敏感度。随着织物密度增加,蜂巢织物的抗弯性能增加,提高了织物的断裂强力。与无弹性纱蜂巢织物相比,有弹性纱蜂巢织物具有更高的经纱强度,并且由于弹性纱线和蜂巢立体结构的存在,蜂巢织物在纬纱方向上的拉伸长度可达到原长度的5-15倍。传感性能方面,蜂巢织物压力传感器在施加低压力范围内(<10 k Pa),灵敏度GF值达0.045 k Pa-1。此外,该传感织物具有低迟滞性、快速响应时间以及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通过测试织物传感器单交织点在不同压力下的电容变化,证明该柔性电容传感器可以检测各种压力应用场景,如手指按压、握手和重物放置。此外,蜂巢织物可构建电容阵列结构,用于测试不同重量物体压缩下的压力分布,并且电容峰值随着重量的增加而增大,能够成功监测各类加载情况下的压力分布。蜂巢织物压力传感器制备工艺简单,一体成型而成本低,信号输出稳定,性能优良,易产业化,未来可在健康监测、医疗器械、人机界面和电子皮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宏伟[2](2021)在《氧化石墨烯改性碳/玻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因具有较高的物理机械性能、耐高温和制造成本低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大型风机叶片壳体结构中,但由于其模量和强度较低,限制了其在大型风机叶片中的进一步应用。具有更高比强度、比模量和低密度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成本较高而被限制在风机叶片中的应用。因此,碳/玻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Hybrid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HFRP)的开发与应用可实现两种纤维材料性能的优势互补,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刚度和柔韧性,同时兼备轻质和成本低的优点。同时,由于纤维和树脂界面结合强度低,导致碳/玻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层间及界面结合性能低。在面外方向承载时,纤维/基体易发生脱粘和分层,从而在材料内部产生裂纹,不利于载荷的分散传递,使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降低。为了进一步提高碳/玻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有必要研究纤维/基体界面改性机制,有效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本课题以双轴向碳/玻混杂纤维布为增强体,经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改性的环氧树脂为基体,基于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制备试件。首先,测试石墨烯改性复合材料试件的拉伸和弯曲性能,运用SEM、FT-IR和TGA等方法表征复合材料GO纳米粒子界面改性机理。分析GO填充量对复合材料纤维/基体界面结合力的影响规律。基于测得的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界面改性最优的GO质量分数和优化工艺;其次,基于改性试件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测试经不同GO质量分数改性碳/玻混杂纤维复合材料静态导热系数和最佳GO填充量下碳/玻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温度下的电阻变化,获得GO填充量对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和改性复合材料的电阻与温度、形变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最佳GO质量分数,制备可用于风机叶片承载的矩形梁构件,测试试件的弯曲性能,并得到不同尺寸矩形梁与最大承力的规律。本课题研究成果可为环氧树脂的氧化石墨烯纳米改性提供工艺参考,为探究复合材料界面改性机理提供方法支持和科学依据,对碳/玻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导电、导热性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为开发出具有更高力学性能兼具功能性的风机叶片用复合材料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李聃阳[3](2021)在《剪切增稠液性能优化及其Kevlar复合织物防刺性能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地区冲突、暴乱事件频频发生,在许多枪支限制的国家和地区,尖锐武器对个体伤害概率较高。传统的防刺材料多采用高性能纤维织物叠加的方式达到防刺目的,其厚重的形式严重影响穿戴者的舒适性与灵活性,而且防刺性能提升有限、成本较高,无法满足从业人员的作业需求;国内外对防刺材料的研究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芳纶(Kevlar)机织物准静态及动态防刺过程数值模型,在织物防刺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智能响应型材料剪切增稠液(STF)并研制了STF/Kevlar复合织物。以STF流变特性为切入点,复合织物防刺性能为主线,通过实验研究与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分析织物的失效模式与能量吸收分布,揭示了剪切增稠效应与复合织物防刺性能提高的内在关系。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论文首先结合Kevlar织物防刺特征曲线与变形规律,利用牛顿定律、能量和动量守恒定理建立与织物及刀具结构参数相关的准静态和动态防刺模型,通过MATLAB软件编程对模型进行计算,得到了织物防刺过程的“力-位移”及“力-时间”曲线,实现了对Kevlar织物防刺全过程的预测并分析总结了影响织物防刺性能的主要因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引入STF提高织物防刺性能,通过分散相质量分数、粒径、分散介质化学结构和温度等因素调控STF的流变性,研制出剪切增稠效应显着、性质稳定、性能可控的STF体系,采用添加氧等离子体处理碳纳米管(MWNT)的方法进一步提高STF体系的流变性,并基于“粒子簇”理论以及体系中分散相颗粒的受力分析,探究MWNT对STF体系的增强机理;再利用响应面法,研究织物中MWNT/STF吸附量对复合织物准静态防刺性能与增重率的影响,优化了复合织物的制备工艺,并结合准静态、动态防刺测试、纱线间摩擦作用、织物失效图等结果定性分析了剪切增稠特性对织物防刺性能提升的作用机制;最后用ABAQUS软件建立了MWNT/STF/Kevlar(MSK)复合织物的细观模型,结合用户子程序VUSDFLD用FORTRAN语言定义MWNT/STF的材料属性,模拟再现MSK复合织物准静态与动态穿刺过程中各阶段的局部破坏变形及应力分布云图,结合MSK复合织物在粘度作用、摩擦作用、应变能、动能等方面能量吸收的分布情况,充分揭示了不同速率刀刺作用下MWNT/STF的作用机制以及与织物间的作用规律。

丁慧,王新泉[4](2020)在《羊绒触屏手套的设计开发》文中提出在冬季或温度过低环境下,为使用手机和电子产品操作者开发出一款羊绒触屏手套。通过原料选用、计算机CAD设计、编织工艺、制版设计、后整理工艺几个设计思路和编织方法,详细介绍羊绒触屏手套的开发工艺流程;并采用日本APEX3设计系统和岛精SES122-S机型进行开发编织。羊绒触屏手套产品具有轻薄柔软、保暖、时尚、触屏时灵敏度和触感优良等特性,是功能性产品的一次延伸。为针织手套产品的生产企业及设计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吴雨曦[5](2020)在《面向高龄女性的智能调温加热服开发与舒适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老龄问题将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新技术必将带领养老产业走向下一个“风口”,以满足高龄人群对产品多样化且快速增长的需求。作为一种“贴身空调机”,电加热服装可随着外界温度变化有效调节服装温差,为人体创造一个温度适宜的衣内微气候环境,并提高人体穿着的舒适性。本课题在考虑老年人躯干部位不同的冷暖生理需求的基础上,探讨各个躯干部位的舒适温度阈值,研制一种面向高龄女性的智能调温加热服装。局部皮肤冷热感的敏感程度为电加热服装的设计奠定了基础。本文首先研究老年女性的皮肤温度生理状况。通过对老年女性的躯干部位,如胸部、腹部、背部、大腿前、大腿后等位置进行冷暴露实验,分析了老年人受到冷刺激下人体躯干不同部位的皮温变化规律和敏感度秩位。在平均皮温最大变化量中,老年人左腹部与左前臂部位在人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最显着,老年人躯干左后背部位的皮肤温度变化量最小。老年组躯干各个部位对冷刺激的感觉从最敏感到最不敏感的秩位为:左腹部、左左后背、左后腰、右上臂、左胸部、右大腿前、左小腿、左大腿后、左前臂。本文随后结合皮温动态变化的规律,将躯干各部位进行组合加热分区研究。在暖体假人上设置躯干各组加热分区,设置实验环境温度为0℃、5℃、10℃、15℃、20℃,测试暖体假人在不同加热分区下的服装热阻值,暖体假人热损耗功率,衣内微气候的热平衡时长等指标。通过对TOPSIS模型下的实验结果进行灰色关联度聚类分析,可最终推导出各个躯干部位在各环境温度下的加热值,其中腹部加热温度为38℃,背部加热温度为36℃,上臂内侧、胸腰部加热温度为34℃,大腿前部与小腿的加热温度为32℃,大腿后部的加热温度为30℃。基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体型结构特征,利用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控制模型建立调温加热服的智能温控模块系统。通过MATLAB仿真模拟与参数调试发现,当参数值Kp=1.33,Ki=0.025,Kd=3.48时,仿真结果验证了对碳纤维加热片所提温度控制方案的有效性。PID模型控制下加热的上升速度比开关控制器更快,温度控制变化更稳定。最后设计制作智能调温加热服,依据老年人体型结构改进服装结构样板,并通过合理设置加热元件,优化加热位置,使得服装的智能热调节系统可以控制服装间距区域的热量分布,提高穿着的热舒适性。研究最后对智能调温加热服装进行舒适性评价。为了对智能调温加热服装进行更全面系统的着装评价,研究利用了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模型来对不同层间搭配的日常着装,进行了优、良、中、差的等级评定。在通电与不通电的情况下测试打底长袖衫+毛衣+智能调温外套+毛呢外套的组合搭配,并设置智能调温加热服与毛衣开衫的组合顺序穿着对比实验。总体上智能调温加热服的综合优异性能显着,其中智能调温加热服在5-20℃时工作性能优异,但其不适合0℃的低温环境。在着装搭配中,在人体所穿衣服热阻一定的情况下,智能调温加热服装越靠近人体皮肤,加热效率越高,产生效果越明显,服装起到的保暖效果越好。本文通过老年人的生理客观实验、暖体假人实验研究开发了智能加热调温服,并对智能调温加热服装进行真人舒适性穿着评估,最终提出了其改善的设计方案。随着高新技术不断引入智能可穿戴领域,智能热调节服装的开发不仅可满足老年人在冷环境下的热需求,也可为今后老年人的智能服装设计提供技术参考,为企业电加热服装产品的生产开发提供有益的设计思路。

王刚[6](2018)在《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评定的智能手套的研发》文中指出目前,我国脑卒中患者日益增多,这些患者常常会伴随有偏瘫,产生手功能障碍。在临床的治疗中,及时准确地评定患者手功能状况有助于医生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案,促进患者手功能的恢复。当前患者手功能评定主要是根据手运动功能评价量表等,由医生目测病人的指定动作完成情况,并进行分级,这种方法繁琐,耗时,主观。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今的纺织品逐渐趋向智能化,将柔性传感器与纺织品结合起来,可以利用传感器的监测作用和纺织品的轻柔舒适性,为患者的手功能康复提供帮助。在与医护人员与脑卒中患者沟通后,本文尝试开发出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评定的智能手套,评定指标包括大拇指的对指功能及手指和手腕的屈伸功能。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从导电性能和可织性两个方面综合考虑,选择了3种规格的镀银锦纶丝来织造柔性传感器,并测试了它们的断裂拉伸性能,含银量,导电性能,耐氧化性能。(2)以镀银锦纶丝作为衬纬纱,衬入纬平针地组织织造了衬纬组织传感器,优化了织造工艺,并利用正交实验设计了9种不同的衬纬组织试样,分析了该传感器的性能以及镀银锦纶丝线密度,衬纬区域长度,衬纬区域行数对其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衬纬型传感器不适宜植入手套作为最终的手功能评定用传感器。(3)本文改进柔性传感器组织结构,更换了地组织纱线,调整了织造工艺,将镀银锦纶丝以添纱方式制成针织柔性传感器,并利用正交实验设计了9种不同的添纱组织传感器试样,分析了传感器的性能以及镀银锦纶丝线密度,添纱区域长度,添纱区域行数对其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性能优于衬纬组织传感器。(4)本文设计了一种便于脑卒中患者穿戴的开放式半掌手套。在ADF-3电脑横机上,运用针织全成形技术,将镀银锦纶丝添纱结构传感器与手套结合在一起。(5)本文通过电路设计,将指尖掌面处的镀银锦纶添纱组织与导线、灯泡、电源相连,使得病人对指时,对应的灯泡发光,以此来实现评定患者的对指功能。将集成了添纱组织传感器的手套与导线相连,用万用表采集病人手部活动时的电阻变化,可以测得病人手腕的弯曲角度,手指的弯曲程度,还可以通过电阻-时间曲线的波形频率反映病人手部的活动快慢。

徐睿[7](2017)在《PP/PCL防粘连复合疝修补片的制备及性能评价》文中认为疝气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为3%5%,仅我国每年新增疝气发病人数可达350万。目前,疝气只能通过手术治疗,疝修补片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疝复发率及术后疼痛,但仍未达到理想状态。本文基于疝修补片植入后出现异物感强、术后粘连、慢性疼痛等并发症问题,自主研发设计并制备了两种孔径不同的大孔轻量梭形防粘连经编补片基材,并对两种补片基材进行了物理、力学及生物学性能的表征及分析;为了提高防粘连补片植入后的远期防粘连性、降低血清肿的发生率,采用降解周期较长的聚己内酯(PCL)经静电纺工艺,以大孔梭形补片基材为接收装置,制备一面为大孔结构,另一面为微孔结构的PP/PCL防粘连复合补片,并进行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防粘连经编补片基材均满足大孔轻量化要求,且能够抵抗人体腹壁的最大压力。经单向拉伸性能测试可知,两种防粘连补片基材均具有与人体腹壁组织相似的各向异性特征,因此,补片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放置方向,避免因补片与腹壁组织的生理特征不匹配而导致慢性疼痛及疝复发;通过顶破测试可知,两种防粘连补片基材的正反面抗张强度不同,反面抗张强度大于正面,正反面抗张强度的差异与网孔纵横向尺寸的差异呈正比;细胞毒性及动物实验组织病理学分析表明,本研究制备的防粘连补片基材对细胞无毒性,与两种商用补片产品相比,植入大鼠体内的组织长入性及炎症反应程度相近。通过探究PCL静电纺溶液浓度及DCM与DMF混合溶剂比例对静电纺纳米纤维表观形貌的影响,确定最佳纺丝液浓度为15%,DCM与DMF的比例为7:3,制备防粘连复合补片。通过表观形态、孔径、亲疏水性的测试结果分析可知,采用低导电的防粘连补片基材作为接收装置,制备得到防粘连复合补片的表面呈花纹状,与无序纳米纤维膜相比,孔径尺寸及疏水性略微增加,但理论上依然可防止细胞的黏附及长入;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花纹状纳米纤维膜及防粘连复合补片均具有与补片基材相近的各向异性特征,细胞毒性测试表明防粘连复合补片对细胞无毒性。本论文较系统地研究了大孔轻量防粘连补片基材的设计、制备及性能评价,探究了防粘连膜及其复合补片的成型和性能表征,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改进防粘连补片的设计及制备具有参考价值。

程远,韩俊鸣[8](2016)在《导电纤维在防静电无尘T恤布中的开发和应用》文中指出导电纤维由于具有较强的抗静电能力,超细纤维由于其自发尘性为零、透湿柔软等特点,因此都可以被很好地应用于防静电T恤布中。基于此本文试图研究开发如何将两者进行结合,用于编织生产防静电无尘T恤布。

谢娟[9](2015)在《针织物传感器双向延伸电—力学性能及肢体动作监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服装趋于智能化和多功能化,将可穿戴应变传感器与服装结合起来可以充分的利用导电材料的导电性能以及纺织品的质轻、柔性和舒适性等特点,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比如将这些智能监护服装应用到医疗领域,用于监测人体生命体征参数,尤其是当空巢老人摔倒后或生命体征参数发生异常后,可以通过监护服将报警信号传送给监护终端,以便及时发现并展开救护;若将监护服应用于体育、竞技等领域,可用于监测运动员的肢体动作和姿势,有助于对运动员技能进行标准的培训和竞技领域中对动作规范程度的监督,从而减少或避免裁判失误等不公事件的发生。由于应变传感器的感应机理是织物变形导致其电阻相应的发生变化,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对应变传感器的电-力学性能做出了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围绕了在未拉伸状态下以及单向拉伸测试中应变传感器的电阻变化与传感器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由于服装在实际穿着过程中所受的力多为平面中的两向或多向的拉伸力或剪切力以及三维方向上的弯曲或拉伸力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先从平面的双向拉伸角度分析应变传感器的电-力学性能变化,并分析其在测量肢体动作时的灵敏性和稳定性等感应性能。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采用纬编针织技术将镀银尼龙导电纱线织成柔性针织物传感器,分析此类传感器在双向拉伸下的电-力学性能并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最后将其应用到监护服中实现对肢体动作的识别与监测。之后制备具有不同金属纤维混纺比的棉纤维/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并分析其作为应变传感器的电阻与应变关系,并将其织成针织物分析此类应变传感器在拉伸过程中的电学性能变化。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建立了在双向拉伸下针织物拉伸力与应变之间非线性关系的理论模型,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针织应变传感器在双轴向拉伸下的电阻变化与其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分别建立了基于应变和双向拉伸力的等效电阻理论方程,较高的拟合相关系数说明了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建立了接触电阻与接触力的理论计算式,证实了在镀银纱线编织而成的针织物中,相互串套线圈之间的接触电阻对织物的等效电阻影响不大。在双向拉伸下的针织线圈结构模型中,实验结果表明了在sbe-x拉伸下,线圈中的纱线由圈柱向圈弧转移,而在sbe-y拉伸下,线圈中的纱线由圈弧向圈柱转移,从而确保两种拉伸条件下织物产生形变。建立了关于纱段长度电阻的针织物等效电阻网络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应变传感器在双向拉伸条件下的理论电阻变化与实验结果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进一步的验证实验中,在最大应变为40%拉伸条件下传感器的理论等效电阻与实验结果仍然一致,且吻合性较好。(2)分析了基于镀银纱线的针织物应变传感器在不同拉伸条件下的电阻变化情况。当最大拉伸应变不同时,在sbe-x拉伸下传感器试样的最大电阻值之间的比例与最大应变量之间的比例近似为线性关系,电阻拉伸与回复曲线之间的滞后环较小;而在sbe-y拉伸下电阻拉伸与回复曲线之间的滞后环较明显。在不同拉伸速度对传感器电-力学性能影响的实验中,随着拉伸速度的增加,拉伸试样至最大应变所需的拉力略微增加,电阻增加趋势减缓;在较小拉伸速度下,电阻拉伸与回复之间的滞后较明显。当试样在最大应变处的停顿时间t1越大,试样可回复的缓弹性形变越多,电阻下降程度越大,且在sbe-y中,试样电阻下降的比例较其在sbe-x中下降的程度较大。在试样回复至最小应变处时,随着停顿时间t2的增加,试样中残留的缓弹性变形逐渐减小,导电线圈之间接触愈加紧密,导致电阻继续减小。在不同拉伸角度的实验中,随着角度的增加,即拉伸方向越接近试样的横列方向,试样的电阻变化趋势越明显,但其滞后性愈加明显。(3)分析了针织物结构及参数对其相应电阻感应性能的影响。当导电线圈和绝缘线圈之间以不同方式排列时,传感器具有不同的电阻变化范围以及电阻重复性。不同织物密度的传感器在两种双向拉伸条件下均具有较好的电阻回复性。此外,随着导电线圈纵行个数的增加,传感器的电阻变化呈现增长趋势,而随着导电线圈横列数的增加,传感器的电阻的增长趋势减弱。织物密度和导电区尺寸对传感器在两种拉伸下的电阻回复性影响较小。(4)设计了基于镀银导电纱线的智能t恤和智能护膝,分别用于监测位于肘部关节、前后身肩部、腹部呼吸以及膝部关节处的传感器在不同姿势下的电阻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测量肘部关节的弯曲与回复动作过程中,肘部传感器的电阻可以很好的响应动作的变化,且电阻值的稳定性好、滞后性小;前身后身的肩部传感器由于传感器的位置特殊和胳膊动作姿势有限,其电阻变化与角度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在测量腹部呼吸动作中,腹部呼吸应变传感器的电阻变化反应了被测试者逐渐入眠的过程。在测量膝部关节动作测试中,分析了智能护膝的电阻对交替踏步和下蹲动作姿势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此护膝具有灵敏度高和稳定性好的感应性能。(5)最后制备了棉纤维/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这些纱线内部纤维均匀混合。建立了等效线密度理论公式,用于设定混纺纱线的捻度,实验证明,此理论可以得到一系列具有相似捻回角的混纺纱线,且捻回角不受纤维混纺比的影响。还针对不同测试长度下所有混纺比例纱线的电导率进行了测量,并分析了分别基于不锈钢纤维重量混纺比和体积混纺比混纺纱线的导电渗流阈值,即临界重量混纺比和临界体积混纺比,并得出导电渗流阈值以及临界指数与测试长度之间有很重要的关系。此外,作为应变传感器的混纺纱线,其电阻在拉伸状态下由下降趋势转为上升趋势;混纺纱线之间的接触电阻随着接触力的增加出现骤降到缓降的趋势变化。基于混纺纱线的针织应变传感器在纵行方向拉伸条件下,电阻变化为下降趋势,且灵敏度较基于镀银导电纱线的针织传感器明显提高。本研究首次系统并全面地分析了针织物应变传感器在双向拉伸条件下电-力学性能的变化,建立了宏观等效电阻模型以及基于纱段长度电阻的针织物等效电阻模型;通过改变拉伸条件以及针织物的结构及参数,分析针织应变传感器相应的电阻变化规律;研制了智能T恤和护膝,用于测量人体肢体的动作变化;制备了不同混纺比的棉纤维/不锈钢纤维混纺纱,分析了其应变传感性能,以及其针织应变传感器在拉伸过程中的电阻变化。此研究为针织应变传感器的电-力学性能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智能服装的推广提供了设计方案,且为新型应变传感器的研发指明了方向。

史春丽[10](2013)在《涤纶经编仿棉面料的开发与服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人们对服装舒适性的要求逐渐提高,运动休闲类针织服装成了人们购买服装的主要选择种类。经编面料以其产品特有的优势以及较高的效率、较短的生产流程,成为纺织行业中应用较广的产品。利用化学纤维仿天然纤维面料的开发也成为纺织服装业内研究的热点,各高校和企业也都涌入开发创新的热潮。顺应行业要求,本文对涤纶经编仿棉面料的开发方法和服用性能展开探究。本文首先对适合经编生产的仿棉面料开发方法进行了选择,其次对选择出的两种方法——功能性超仿棉涤纶长丝开发经编仿棉面料和细旦涤纶长丝开发经编仿棉面料,分别进行了试样和测试。然后通过对比分析两种开发方法的生产实际情况和产品性能,得出用超仿棉涤纶长丝开发的经编仿棉面料的棉感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且超仿棉涤纶长丝面料的缩率问题较难控制,一般公司很难熟练掌握,还没有达到规模化生产的要求。而用细旦涤纶开发经编起绒面料经过织物组织结构设计和染整技术的整合,可以得到外观和手感似棉织物的仿棉产品,且生产工艺较为成熟、投资与产出性价比更高,因此选择用经编短绒的方法开发仿棉面料。确定开发方法之后,对经编仿棉面料生产要求和设计方案进行了阐述,从原料的选用、组织结构的设计、染整工艺的改变三者整合的角度出发,合理设计开发方案,并从实际生产中发现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并列举两个生产开发实例。原料的改变有利于面料在外观上的仿棉,仿棉织物的光泽、色泽、柔软度等;组织结构改变有利于改变面料的手感和舒适性,如产生肌理感、提高透气、透湿、导湿等性能;染整工艺的改变一方面是对应新原料的应用进行改变,另外为提高涤纶产品的舒适度,也要进行适当的整理,如抗静电整理等。然后对开发的涤纶经编短绒仿棉面料、常规经编短绒面料以及全棉机灯芯绒面料进行基本力学性能、外观保形性、舒适性及织物风格等服用性能测试与分析。最后通过灰色近优综合评价的方法分别对整体综合性能和舒适度性能进行评价。经测试仿棉面料的服用性能在各项舒适性指标上已经非常接近用作对比的全棉面料,其综合服用性能比全棉产品、常规经编短绒产品要好。这说明本次的经编仿棉产品的开发是相对成功的,同时灰色近优综合评价理论的评价结果显示仿棉面料直条纹产品的综合服用性能最好。最后从整个生产过程和服用性能测试的结果分析可知,用经编起绒的方法生产经编仿棉面料的重点在于经编面料组织结构的设计和抗静电性能改进两个方面,因为组织结构跟面料的透湿、透气等热湿舒适性密切相关,而抗静电性能是涤纶与棉织物的差异所在,是要进行攻关的方向,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以后如何开展涤纶经编仿棉课题的进行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导电纤维在防静电经编手套布中的开发应用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导电纤维在防静电经编手套布中的开发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蜂巢组织一体成型的柔性压力分布传感织物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智能纺织品
        1.2.1 智能纺织品定义
        1.2.2 智能纺织品分类及应用
    1.3 柔性可穿戴传感设备
        1.3.1 柔性可穿戴传感器概述
        1.3.2 柔性可穿戴传感器传感机理与研究
    1.4 纺织基柔性电容式传感器
        1.4.1 纺织基柔性电容式传感器特点
        1.4.2 纺织基柔性电容式传感器国内外研究
        1.4.3 纺织基柔性电容式传感器应用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蜂巢织物的设计与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2.2 试验方法
    2.3 蜂巢结构压力分布传感织物的制备
        2.3.1 组织结构设计
        2.3.2 织造工艺
    2.4 蜂巢组织压力分布传感织物的表征
        2.4.1 碳纤维及经纬纱性能表征
        2.4.2 织物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蜂巢结构柔性压力分布传感织物的物理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舒适性能
        3.3.2 力学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蜂巢结构柔性压力分布传感织物的传感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和设备
        4.2.2 试验方法
    4.3 柔性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模型
        4.3.1 模型建立
        4.3.2 传感原理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传感特征
        4.4.2 传感器参数测试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蜂巢结构柔性压力分布传感织物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和设备
        5.2.2 试验方法
    5.3 单交织点传感应用
    5.4 传感织物阵列设计与应用
        5.4.1 传感织物阵列设计
        5.4.2 单片机与控制系统
        5.4.3 测试及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氧化石墨烯改性碳/玻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碳/玻混杂纤维复合材料
        1.3.2 氧化石墨烯改性环氧树脂
        1.3.3 复合材料力学方面的研究
        1.3.4 复合材料导热、导电性能方面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4.2 课题研究内容
        1.4.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5 本课题的创新点
第二章 GO改性碳/玻混杂纤维复合材料制备
    2.1 增强体材料
        2.1.1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
        2.1.2 纤维材料
        2.1.3 织物结构
    2.2 基体材料
    2.3 织物表面处理
    2.4 氧化石墨烯改性环氧树脂
    2.5 成型工艺
        2.5.1 模具准备
        2.5.2 铺放织物
        2.5.3 铺放脱模布、导流网、导流管、注胶座
        2.5.4 粘贴真空袋、密封模具、抽真空
        2.5.6 注入树脂
        2.2.7 固化与脱模
第三章 复合材料改性及力学性能研究
    3.1 拉伸性能测试
        3.1.1 制备试件
        3.1.2 拉伸性能
        3.1.3 结果与讨论
        3.1.4 失效形态分析
    3.2 弯曲性能测试
        3.2.1 制备试件
        3.2.2 弯曲性能
        3.2.3 结果与讨论
        3.2.4 失效形态分析
    3.3 压缩性能测试
        3.3.1 制备试件
        3.3.2 压缩性能
        3.3.3 结果与讨论
        3.3.5 失效形态分析
    3.4 改性机理分析
        3.4.1 科学表征方法
        3.4.2 改性机理
    3.5 小结
第四章 复合材料导电、导热性能的研究
    4.1 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研究
        4.1.1 碳纤维电阻值的测试
        4.1.2 制备电极
        4.1.3 制备试件
        4.1.4 复合材料试件电阻测试
    4.2 复合材料热性能研究
        4.2.1 不同GO质量分数改性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4.3 小结
第五章 复合材料矩形梁制作及弯曲性能研究
    5.1 矩形梁的制备
        5.1.1 尺寸设计
        5.1.2 成型工艺
    5.2 弯曲性能测试
    5.3 性能分析
    5.4 损伤形态分析
    5.5 线性拟合
    5.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介

(3)剪切增稠液性能优化及其Kevlar复合织物防刺性能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柔性防刺材料概述
        1.2.1 柔性防刺用纤维集合体
        1.2.2 织物防刺测试及评估方法
        1.2.3 织物防刺机理研究现状
    1.3 剪切增稠液及其复合织物介绍
        1.3.1 剪切增稠液
        1.3.2 剪切增稠机理
        1.3.3 剪切增稠液流变性能的表征
        1.3.4 剪切增稠液流变性能影响因素
        1.3.5 剪切增稠液复合织物在人体防护领域的研究现状
    1.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5 课题的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5.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Kevlar机织物防刺模型建立及机理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测试及表征
    2.3 Kevlar机织物准静态防刺性能理论模型建立与分析
        2.3.1 Kevlar织物准静态防刺测试
        2.3.2 Kevlar织物准静态防刺过程模型的建立
        2.3.3 准静态防刺模型理论计算与实验值对比分析
    2.4 Kevlar机织物动态防刺性能理论模型建立与分析
        2.4.1 Kevlar织物动态防刺性能测试
        2.4.2 Kevlar织物动态防刺过程模型的建立
        2.4.3 动态防刺模型理论计算与实验值对比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剪切增稠液的制备及流变性能优化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STF流体的制备
        3.2.4 MWNT/STF流体的制备
        3.2.5 测试及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iO_2质量分数对STF流变性能的影响
        3.3.2 SiO_2粒径对STF流变性能的影响
        3.3.3 分散介质对STF流变性能的影响
        3.3.4 温度对STF流变性能的影响
        3.3.5 MWNT对 STF流变性的影响
        3.3.6 MWNT/STF体系剪切增稠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剪切增稠液/Kevlar复合织物的制备与防刺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剪切增稠液/Kevlar复合织物制备
        4.2.4 测试及表征
    4.3 MSK复合织物工艺参数优化
        4.3.1 单因素实验测试结果与分析
        4.3.2 响应曲面法对MSK复合织物制备工艺的优化结果
    4.4 MSK复合织物防刺性能分析
        4.4.1 MSK复合织物形貌分析
        4.4.2 MSK复合织物纱线抽拔力测试
        4.4.3 MSK复合织物准静态防刺性能
        4.4.4 MSK复合织物动态防刺性能
        4.4.5 叠层数与防刺性能的关系
        4.4.6 MSK复合织物刚柔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剪切增稠液/Kevlar复合织物防刺性能有限元分析
    5.1 引言
    5.2 织物刀刺过程有限元模拟与分析
        5.2.1 模型建立
        5.2.2 准静态刀刺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
        5.2.3 动态刀刺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
    5.3 剪切增稠液有限元模拟与分析
        5.3.1 粘度表征及流体类型
        5.3.2 剪切增稠液材料模型
        5.3.3 剪切增稠液材料属性定义
        5.3.4 剪切增稠液有限元模型
        5.3.5 剪切增稠液模拟结果分析
    5.4 剪切增稠液/Kevlar复合织物有限元模拟与分析
        5.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5.4.2 准静态刀刺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
        5.4.3 动态刀刺模型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
        5.4.4 剪切增稠液增强织物防刺性能机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4)羊绒触屏手套的设计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料选用及纺纱工艺
    1.1 羊绒原料
    1.2 抗静电纤维原料
    1.3 混纺比
2 款式工艺及制版设计
    2.1 工艺设计
        2.1.1 设备参数
        2.1.2 编织密度
        2.1.3 工艺设计
    2.2 制版设计
        2.2.1 系统软件
        2.2.2 编织方法
        2.2.3 度目参数
        2.2.4 卷布拉力值设定
3 后整理工艺
    3.1 洗缩
        3.1.1 洗涤
        3.1.2 漂洗
    3.2 柔软
    3.3 脱水
    3.4 烘干
    3.5 定形
4 成品展示
5 结束语

(5)面向高龄女性的智能调温加热服开发与舒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高龄人群的生理状况
        1.2.1 体温调节能力
        1.2.2 躯干皮表温度及敏感性
        1.2.3 老年人对环境与服装的热需求
    1.3 智能调温纺织品研究现状
        1.3.1 调温纺织品概述
        1.3.2 电温控纺织品服装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调温加热服的市场状况
        1.3.4 电调温织物的评价指标与测试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4.4 研究意义
        1.4.5 研究创新点
2 高龄人群皮肤冷暴露实验
    2.1 实验方案设计
        2.1.1 实验人员选定
        2.1.2 实验研究方法
    2.2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2.2.1 冷暴露中躯干皮温变化量的多重对比分析
        2.2.2 冷暴露后躯干皮温动态变化比较分析
        2.2.3 躯干皮肤冷刺激的敏感性配对比较分析
    2.3 老年人与青年群组的分析比较
        2.3.1 暴露阶段皮肤温度变化分析
        2.3.2 躯干皮肤舒适温度值
        2.3.3 主观感受对比变化
    2.4 小结
3 人体躯干分区的加热研究
    3.1 躯干加热分区研究
        3.1.1 实验准备与方案设计
        3.1.2 实验仪器与测试指标
        3.1.3 加热片及加热温度的设置
    3.2 实验数据分析模型
        3.2.1 基于熵权法的TOPSIS综合评价分析
        3.2.2 基于灰色关联度聚类分析
        3.2.3 模型分析的MATLAB实现
    3.3 躯干加热温度结果
        3.3.1 腹部
        3.3.2 胸部/腰部
        3.3.3 后背
        3.3.4 手臂
        3.3.5 大腿前/大腿后/小腿
    3.4 小结
4 高龄女性智能调温加热服开发
    4.1 PID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4.1.1 PID控制原理
        4.1.2 PID模型构建
    4.2 调温控制模型
        4.2.1智能加热控制器预实验
        4.2.2 MATLAB仿真模拟与参数调试
    4.3 基于PID控制算法的温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4.3.1 系统硬件构成
        4.3.2 系统软件构成与实现
        4.3.3 PID智能调温系统的检验
    4.4 智能加热调温服的设计
        4.4.1 服装面料与结构
        4.4.2 加热位置
        4.4.3 收纳设计
    4.5 小结
5 基于灰色聚类的智能调温加热服舒适性评价
    5.1 灰色聚类法的评价指标与测试
        5.1.1 三角白化权函数灰色聚类法原理
        5.1.2 调温加热服的测试条件与过程
        5.1.3 调温加热服的评价指标
    5.2 灰色聚类法的评价模型
        5.2.1 模型评价样本及评价标准
        5.2.2 建立三角白化权函数
        5.2.3 灰色聚类主客观权重
        5.2.4 白化权数值与聚类系数
    5.3 智能调温加热服舒适性分析
        5.3.1 在0-20℃的灰色聚类综合评价分析
        5.3.2 在0-20℃的主客观感受分析
    5.4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8名受试者冷暴露皮温变化
    附件2:SPSS多重比较之SNK-Q检验
    附件3:躯干各部位皮肤温度在暴露时第20-60min变化量表
    附件4:SPP Kruskal-Wallis检验的两两对比结果
    附件5:层间搭配实验测试数据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评定的智能手套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柔性传感器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柔性传感器的原料选择
    2.1 导电纤维
    2.2 镀银锦纶丝的拉伸性能
    2.3 镀银锦纶丝的含银量
    2.4 镀银锦纶丝的单位长度电阻
    2.5 镀银锦纶丝的耐氧化性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衬纬组织传感器性能研究
    3.1 衬纬组织传感器制备
    3.2 衬纬组织传感器的电阻变化机理
    3.3 衬纬组织传感器传感性能测试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添纱组织传感器性能研究
    4.1 添纱组织传感器工作机理
    4.2 添纱组织传感器的制备
    4.3 添纱组织传感器性能探讨
    4.4 磨损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手套整体设计与工艺
    5.1 手套整体设计
    5.2 手套的织造工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集成柔性传感器的手套功能测试
    6.1 对指功能测试
    6.2 手腕及手指弯曲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7)PP/PCL防粘连复合疝修补片的制备及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疝气的危害及治疗方法
    1.2 疝修补材料的分类及相关并发症
        1.2.1 疝修补材料的分类
        1.2.2 补片植入后的术后并发症
    1.3 防粘连疝修补片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国外防粘连补片产品发展现状
        1.3.2 国内防粘连补片产品及研究现状
    1.4 课题意义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防粘连补片基材的设计及制备
    2.1 基材的设计
        2.1.1 基材的设计要求
        2.1.2 纱线的选择
        2.1.3 基材组织结构设计
    2.2 基材的制备
        2.2.1 整经
        2.2.2 编织
        2.2.3 后整理
    2.3 本章小节
第三章 防粘连补片基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3.1 防粘连补片基材的物理性能研究
        3.1.1 防粘连补片基材物理性能的表征方法
        3.1.2 防粘连补片基材物理性能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3.2 防粘连补片基材力学性能研究
        3.2.1 防粘连补片基材力学性能的表征方法
        3.2.2 防粘连补片基材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防粘连补片基材的生物学研究
    4.1 防粘连补片基材生物学测试方法
        4.1.1 体外细胞毒性
        4.1.2 动物实验及植入补片的组织病理学测试方法
    4.2 防粘连补片基材的体内外生物学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4.2.1 体外细胞毒性
        4.2.2 组织病理学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防粘连复合补片的制备及性能测试探究
    5.1 溶液体系对静电纺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5.1.1 材料与仪器
        5.1.2 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5.1.3 静电纺纳米纤维形貌表征
        5.1.4 纺丝液体系对防粘连复合补片纤维形貌的影响分析
    5.2 防粘连复合补片的制备探索
    5.3 防粘连复合补片的表征方法
        5.3.1 防粘连复合补片的表观形态表征方法
        5.3.2 花纹状纳米纤维膜的孔径分布表征方法
        5.3.3 花纹状纳米纤维膜亲疏水性的表征方法
        5.3.4 花纹状纳米纤维膜及防粘连复合补片力学性能的表征方法
        5.3.5 防粘连复合补片体外细胞毒性的表征方法
    5.4 防粘连复合补片性能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5.4.1 防粘连复合补片的表观形态
        5.4.2 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孔径分布
        5.4.3 PCL膜的表面亲疏水性能
        5.4.4 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及防粘连复合补片力学性能分析
        5.4.5 防粘连复合补片细胞毒性分析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导电纤维在防静电无尘T恤布中的开发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产品设计
    1.1 导电纤维的选择
    1.2 超细纤维的选择
    1.3 导电纤维间隔距离选择
    1.4 生产工艺技术路线
    1.5 织造设备及工艺
        1.5.1 织造设备
        1.5.2 工艺参数
    1.6 上机工艺要点
    1.7 工艺路线
2 抗静电性能测试
3 结语

(9)针织物传感器双向延伸电—力学性能及肢体动作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1.2.1 基于纺织品的柔性传感器研究
        1.2.2 织物双向拉伸性能研究
        1.2.3 应变传感器的电-力学性能研究
        1.2.4 肢体动作的智能监测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双向拉伸力与应变的宏观等效电阻模型
    2.1 理论
        2.1.1 非线性材料的应力-应变理论
        2.1.2 双向拉伸下针织物的力-应变理论
        2.1.3 导电纺织材料的电阻计算
        2.1.4 双向拉伸下导电针织物的电阻计算
    2.2 传感器试样制备与实验方法
        2.2.1 试样原料与编织
        2.2.2 实验设备与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双向拉伸下拉力与应变
        2.3.2 双向拉伸下电阻变化与应变的关系
        2.3.3 双向拉伸下电阻变化与两向拉伸力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导电纱线间的接触电阻对针织物传感器的影响
    3.1 织物中接触电阻与接触力的关系
    3.2 导电纱线之间的接触电阻测试
    3.3 导电纱线之间的接触电阻与接触力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针织应变传感器的双向拉伸等效电阻模型
    4.1 模型基本假设
    4.2 等效电阻计算
        4.2.1 横列方向的等效电阻变化
        4.2.2 纵行方向的等效电阻变化
    4.3 线圈结构模型
        4.3.1 未拉伸状态下的线圈结构模型
        4.3.2 双向拉伸下的线圈结构模型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线圈的针编弧、圈柱和沉降弧长度测试与计算
        4.4.2 针织传感器电阻变化的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对比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双向拉伸条件对针织应变传感器电-力学性能的影响
    5.1 试样与实验方法
    5.2 定伸长拉伸对传感器电-力学性能的影响
        5.2.1 最大应变对传感器电-力学性能的影响
        5.2.2 拉伸速度对电-力学性能影响
        5.2.3 停顿时间t1对电-力学性能影响
        5.2.4 停顿时间t2对电-力学性能影响
    5.3 针织应变传感器电-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针织应变传感器结构与参数对其双向拉伸感应性能的影响
    6.1 针织应变传感器结构设计
        6.1.1 导电线圈与非导电线圈之间的不同排列方式
        6.1.2 不同织物密度的针织应变传感器
        6.1.3 不同导电区尺寸的传感器
    6.2 传感器的感应机理及相关电阻类型
    6.3 实验
        6.3.1 实验设备
        6.3.2 实验方法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导电线圈与非导电线圈之间的不同排列方式对传感器感应性能的影响
        6.4.2 织物密度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6.4.3 导电区尺寸对传感器感应性能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智能针织服装的肢体动作监测
    7.1 智能针织服装的制备
    7.2 肢体动作测试的实验装置与方法
        7.2.1 实验装置
        7.2.2 肢体动作的测试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肘部关节动作的测试结果
        7.3.2 膝盖关节动作的测试结果
        7.3.3 肩部关节动作的测试结果
        7.3.4 腹部呼吸动作的测试结果
        7.3.5 智能服装的拓展应用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棉纤维/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的应变传感器
    8.1 引言
    8.2 棉纤维/不锈钢纤维混纺纱
        8.2.1 材料
        8.2.2 制备棉纤维/不锈钢纤维混纺纱
        8.2.3 棉纤维/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的性能测试
        8.2.4 结果与讨论
    8.3 基于棉纤维/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的针织物应变传感器
        8.3.1 针织物应变传感器的制备
        8.3.2 针织物传感器应变性能的测试
        8.3.3 针织物传感器应变性能的测试结果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不足与展望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10)涤纶经编仿棉面料的开发与服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仿棉面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2.1 国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1.2.2 国内研究及应用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经编仿棉面料生产方法探讨
    2.1 经编仿棉面料的设计与开发要求
        2.1.1 涤纶经编仿棉面料设计要求
        2.1.2 服装用面料等级标准及测试要求
    2.2 仿棉面料的开发方法
        2.2.1 短纤仿棉
        2.2.2 功能性涤纶长丝仿棉
        2.2.3 细旦涤纶长丝仿棉
    2.3 两类经编仿棉面料的比较
        2.3.1 涤纶长丝经编超仿棉面料的生产
        2.3.2 细旦涤纶经编短绒仿棉面料的生产
        2.3.3 两类经编仿棉面料性能及生产工艺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涤纶经编短绒仿棉面料的开发
    3.1 涤纶经编短绒仿棉面料开发思路
        3.1.1 原料的选用与搭配
        3.1.2 织造工艺设计
        3.1.3 染整工艺设计
    3.2 涤纶经编仿棉短绒面料的织造
        3.2.1 整经
        3.2.2 织造
        3.2.3 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3.3 涤纶经编仿棉短绒面料的染整
        3.3.1 热定形
        3.3.2 起绒整理
        3.3.3 染色
        3.3.4 抗静电整理
        3.3.5 烫剪
        3.3.6 复定形
        3.3.7 热转移印花
        3.3.8 技术难点和解决措施
    3.4 开发产品工艺实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涤纶经编短绒仿棉面料服用性能测试
    4.1 面料服用性能取样方法介绍
    4.2 涤纶经编短绒仿棉面料的力学性能
        4.2.1 强伸性能测试
        4.2.2 耐磨性能测试
        4.2.3 悬垂性能测试
    4.3 涤纶经编短绒仿棉面料的外观保持性能
        4.3.1 抗皱性测试
        4.3.2 抗起毛起球性测试
        4.3.3 尺寸稳定性测试
    4.4 涤纶经编短绒仿棉面料舒适性能
        4.4.1 透气性测试
        4.4.2 透湿性测试
        4.4.3 导湿性能测试
        4.4.4 保暖性测试
        4.4.5 抗静电性能测试
    4.5 涤纶经编短绒仿棉面料的风格
        4.5.1 拉伸性能测试
        4.5.2 剪切性能测试
        4.5.3 弯曲性能测试
        4.5.4 压缩性能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涤纶经编短绒仿棉面料服用性能的灰色近优综合评价
    5.1 灰色近优综合评价理论
    5.2 涤纶经编短绒仿棉面料服用性能综合评价
        5.2.1 各项服用性能的综合评价
        5.2.2 面料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导电纤维在防静电经编手套布中的开发应用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蜂巢组织一体成型的柔性压力分布传感织物及性能研究[D]. 李思明. 江南大学, 2021(01)
  • [2]氧化石墨烯改性碳/玻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宏伟.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3]剪切增稠液性能优化及其Kevlar复合织物防刺性能与机理研究[D]. 李聃阳. 天津工业大学, 2021
  • [4]羊绒触屏手套的设计开发[J]. 丁慧,王新泉. 天津纺织科技, 2020(06)
  • [5]面向高龄女性的智能调温加热服开发与舒适性研究[D]. 吴雨曦. 东华大学, 2020(01)
  • [6]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评定的智能手套的研发[D]. 王刚. 东华大学, 2018(01)
  • [7]PP/PCL防粘连复合疝修补片的制备及性能评价[D]. 徐睿. 东华大学, 2017(05)
  • [8]导电纤维在防静电无尘T恤布中的开发和应用[J]. 程远,韩俊鸣. 山东纺织经济, 2016(11)
  • [9]针织物传感器双向延伸电—力学性能及肢体动作监测研究[D]. 谢娟. 东华大学, 2015(02)
  • [10]涤纶经编仿棉面料的开发与服用性能研究[D]. 史春丽. 江南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导电纤维在防静电经编手套中的开发与应用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