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论文和设计-赵竹琴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内壁底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开口,所述连接箱内壁的前侧与后侧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带动支撑板挤压压簧,能够使电机本体在工作产生的震动经过压簧的减震再次传达到阻尼板上,通过阻尼板的减振降噪,从而达到提升电机底座稳定性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电机工作时会产生震动,导致零部件之间会相互撞击,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且电机在工作时电机产生的震动会直接传递到工作平台上,从而导致平台与电机在工作时产生振动,产生较大的噪音的问题,该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具备减震效果好等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包括电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箱(2),所述连接箱(2)内壁底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开口(3),所述连接箱(2)内壁的前侧与后侧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箱(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轮(5),所述转轮(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6),所述传动杆(6)的顶端贯穿连接箱(2)并与连接箱(2)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箱(2)内部的凸轮(7),所述凸轮(7)的外表面与连接板(4)的内侧接触,所述连接板(4)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8),所述支架(8)的底端贯穿开口(3)并延伸至连接箱(2)的底部,所述支架(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连接箱(2)底部的四角均活动连接有阻尼板(10),所述阻尼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1),所述阻尼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防护罩(11)内部的压簧(12),所述压簧(12)的顶端与支撑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包括电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箱(2),所述连接箱(2)内壁底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开口(3),所述连接箱(2)内壁的前侧与后侧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箱(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轮(5),所述转轮(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6),所述传动杆(6)的顶端贯穿连接箱(2)并与连接箱(2)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箱(2)内部的凸轮(7),所述凸轮(7)的外表面与连接板(4)的内侧接触,所述连接板(4)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8),所述支架(8)的底端贯穿开口(3)并延伸至连接箱(2)的底部,所述支架(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连接箱(2)底部的四角均活动连接有阻尼板(10),所述阻尼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1),所述阻尼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防护罩(11)内部的压簧(12),所述压簧(12)的顶端与支撑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箱(2)内壁底部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拉簧(14),所述拉簧(14)远离固定块(13)的一端与连接板(4)的内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6),所述连接箱(2)内壁的左侧与右侧均开设有滑槽(15),所述滑块(16)与滑槽(15)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1)内壁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7),所述支架(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箱(2)底部的支撑环(19),所述支撑环(19)底部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套板(18),所述套板(18)的底端延伸至防护罩(11)的内部,所述滑杆(17)远离防护罩(11)的一端延伸至套板(18)的内部并与套板(18)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箱(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圈(20),所述橡胶圈(20)位于开口(3)的内部,所述橡胶圈(20)的内壁与支架(8)的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吸盘(21),所述阻尼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压簧(12)表面的减震垫(22),所述减震垫(22)位于防护罩(11)的内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机通常在电机的外壳底部需要安装底座,从而防止电机在工作的时候发生偏移,但是现有的电机工作时会产生震动,导致零部件之间会相互撞击,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且电机在工作时电机产生的震动会直接传递到工作平台上,从而导致平台与电机在工作时产生振动,产生较大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具备减震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机工作时会产生震动,导致零部件之间会相互撞击,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且电机在工作时电机产生的震动会直接传递到工作平台上,从而导致平台与电机在工作时产生振动,产生较大的噪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内壁底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开口,所述连接箱内壁的前侧与后侧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箱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贯穿连接箱并与连接箱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箱内部的凸轮,所述凸轮的外表面与连接板的内侧接触,所述连接板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贯穿开口并延伸至连接箱的底部,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连接箱底部的四角均活动连接有阻尼板,所述阻尼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阻尼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防护罩内部的压簧,所述压簧的顶端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箱内壁底部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远离固定块的一端与连接板的内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连接箱内壁的左侧与右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内壁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支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箱底部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底部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套板,所述套板的底端延伸至防护罩的内部,所述滑杆远离防护罩的一端延伸至套板的内部并与套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位于开口的内部,所述橡胶圈的内壁与支架的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阻尼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吸盘,所述阻尼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压簧表面的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位于防护罩的内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通过设置转轮带动传动杆旋转,传动杆旋转使凸轮推动连接板向两侧移动,从而调节电机本体与工作平台的接触面积,增加电机本体的稳定性,防止电机本体遭受碰撞倾倒,通过支架带动支撑板挤压压簧,能够使电机本体在工作产生的震动经过压簧的减震再次传达到阻尼板上,通过阻尼板的减振降噪,从而达到提升电机底座稳定性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电机工作时会产生震动,导致零部件之间会相互撞击,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且电机在工作时电机产生的震动会直接传递到工作平台上,从而导致平台与电机在工作时产生振动,产生较大的噪音的问题,该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具备减震效果好等优点。

2、该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通过设置固定块与拉簧,能够使连接板具备复位的功能,节省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从而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通过设置滑块与滑槽,能够对连接板起到限位的作用,提高连接板移动时的稳定性,防止连接板在移动时发生倾斜,导致电机本体发生震动,通过设置滑杆、支撑环与套板,能够对支架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支架在移动时晃动,从而无法对压簧进行挤压,使压簧的减震效果下降,通过设置橡胶圈,能够防止支架与连接箱碰撞,可以对支架起到保护的作用,间接的提高支架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橡胶吸盘,能够提高电机本体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将阻尼板传递出的震动进行进一步的消除,提高电机本体的减震效果,同时通过设置减震垫,能够对套板向下移动时产出的冲击力进行消除,防止套板撞击阻尼板,导致套板或阻尼板发生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局部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局部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剖面图;

图5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B处放大图。

图中:1电机本体、2连接箱、3开口、4连接板、5转轮、6传动杆、7凸轮、8支架、9支撑板、10阻尼板、11防护罩、12压簧、13固定块、14拉簧、15滑槽、16滑块、17滑杆、18套板、19支撑环、20橡胶圈、21橡胶吸盘、22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一种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包括电机本体1,电机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箱2,连接箱2内壁底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开口3,连接箱2内壁的前侧与后侧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板4,连接箱2内壁底部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拉簧14,拉簧14远离固定块13的一端与连接板4的内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块13与拉簧14,能够使连接板4具备复位的功能,节省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从而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连接板4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6,连接箱2内壁的左侧与右侧均开设有滑槽15,滑块16与滑槽15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块16与滑槽15,能够对连接板4起到限位的作用,提高连接板4移动时的稳定性,防止连接板4在移动时发生倾斜,导致电机本体1发生震动,连接箱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轮5,转轮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6,传动杆6的顶端贯穿连接箱2并与连接箱2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传动杆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箱2内部的凸轮7,凸轮7的外表面与连接板4的内侧接触,连接板4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8,支架8的底端贯穿开口3并延伸至连接箱2的底部,连接箱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圈20,橡胶圈20位于开口3的内部,橡胶圈20的内壁与支架8的表面接触,通过设置橡胶圈20,能够防止支架8与连接箱2碰撞,可以对支架8起到保护的作用,间接的提高支架8的使用寿命,支架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连接箱2底部的四角均活动连接有阻尼板10,阻尼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1,防护罩11内壁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7,支架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箱2底部的支撑环19,支撑环19底部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套板18,套板18的底端延伸至防护罩11的内部,滑杆17远离防护罩11的一端延伸至套板18的内部并与套板18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杆17、支撑环19与套板18,能够对支架8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支架8在移动时晃动,从而无法对压簧12进行挤压,使压簧12的减震效果下降,阻尼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防护罩11内部的压簧12,压簧12的顶端与支撑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阻尼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吸盘21,阻尼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压簧12表面的减震垫22,减震垫22位于防护罩11的内部,通过设置橡胶吸盘21,能够提高电机本体1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将阻尼板10传递出的震动进行进一步的消除,提高电机本体1的减震效果,同时通过设置减震垫22,能够对套板18向下移动时产出的冲击力进行消除,防止套板18撞击阻尼板10,导致套板18或阻尼板10发生损伤。

在使用时,使用者转动转轮5,转轮5带动传动杆6旋转,传动杆6旋转使凸轮7推动连接板4向两侧移动,连接板4同时带动支架8向两侧移动,从而达到提高电机本体1稳定性的效果,然后将电机本体1通过橡胶吸盘21吸附在工作平台的表面,通过将橡胶吸盘21内部的空气挤压排出,从而使橡胶吸盘21的内部达到真空状态,可以防止电机在工作时晃动,同时支架8通过套板18与滑杆17的导向带动支撑板9挤压压簧12,能够使电机本体1在工作产生的震动经过压簧12的减震传达到阻尼板10上,经过阻尼板10的减震后传导入橡胶吸盘21的内部,然后导入工作平台,通过橡胶吸盘21与阻尼板10的弹塑性来改变电机本体1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能量的波形,使其能量被耗散或者吸收,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

综上所述,该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通过设置转轮5带动传动杆6旋转,传动杆6旋转使凸轮7推动连接板4向两侧移动,从而调节电机本体1与工作平台的接触面积,增加电机本体1的稳定性,防止电机本体1遭受碰撞倾倒,通过支架8带动支撑板9挤压压簧12,能够使电机本体1在工作产生的震动经过压簧12的减震再次传达到阻尼板10上,通过阻尼板10的减振降噪,从而达到提升电机底座稳定性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电机工作时会产生震动,导致零部件之间会相互撞击,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且电机在工作时电机产生的震动会直接传递到工作平台上,从而导致平台与电机在工作时产生振动,产生较大的噪音的问题,该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具备减震效果好等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3541.X

申请日:2018-12-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2(天津)

授权编号:CN209448561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H02K 5/24

专利分类号:H02K5/24;H02K7/10

范畴分类:37A;27C;

申请人:创远亿德(天津)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创远亿德(天津)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00000 天津市蓟州区天津上仓工业园内天久街南侧、富强路东侧

发明人:赵竹琴;刘玉亮;王忠孝;张伟;李鹏;吴海波;申楠;刘志超;申杨

第一发明人:赵竹琴

当前权利人:创远亿德(天津)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一种电机底座的减震机构论文和设计-赵竹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