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型冷害论文_温馨馨,韩忠玲,程勇翔,王秀珍

导读:本文包含了障碍型冷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冷害,障碍,低温,水稻,孕穗期,开花期,关键期。

障碍型冷害论文文献综述

温馨馨,韩忠玲,程勇翔,王秀珍[1](2019)在《棉花障碍型冷害风险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新疆棉花障碍型冷害精细化风险,为新疆棉花种植业规避冷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951~2015年新疆66个农业气象站点逐日数据为基础,利用并分析MODLT1M中国1KM地表温度月合成产品2000~2016年每年9月LTN AVG数据资料,以日平均气温连续3 d≤20~oC为棉花障碍型冷害判定指标。根据已有的冷害风险评估指标概念模型,计算冷害强度与频率分指标。通过将次冷害强度和次冷害频率升尺度为年冷害强度和冷害年频率构建综合冷害风险指标,将原本松散的冷害频率和强度关系突显出来,依据二者之间的稳定函数关系,确定冷害年频率等级来对应冷害年强度等级,划分冷害风险指标各临界阈值。以地理因子归一化加合趋势面+温度趋势面校正的方法,准确推算新疆棉花冷害风险指标。紧密结合风险等级划分与风险指标推算结果,评估新疆棉花冷害风险。【结果】新疆棉花障碍型冷害发生风险北疆高于南疆和东疆,北疆西部沿天山一带棉花种植区冷害风险自西向东逐渐增加。模型模拟冷害风险指标值与站点实测计算值之间无明显差异,两者散点图线性拟合R~2为0.97,结果准确。【结论】研究构建的评估方法能够实现对新疆棉花障碍型冷害风险的客观评价,所构建的方法论不仅适用于棉花,还可适用于其他作物冷害的风险评估。(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徐莎莎,杨沈斌,高苹[2](2018)在《ORYZA2000模型与障碍型冷害损失评估模型耦合模拟水稻空壳率》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中下游一季稻生长季时常发生障碍型冷害,为了有效评估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将障碍型冷害损失评估模型与水稻作物模型ORYZA2000进行耦合,模拟障碍型冷害下的水稻空壳率。建立耦合方案,即以ORYZA2000模型模拟的水稻生理发育阶段,获取水稻进入生殖生长敏感期的时间及其持续时间,然后将其输入障碍型冷害损失评估模型,驱动模型模拟逐日空壳率,并累积至模拟结束,得到水稻空壳率。以江苏和湖北两地典型障碍型冷害年的水稻空壳率为验证数据,结果显示,除5个典型年份模拟空壳率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达到19.4%外,其余11个典型年份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约为6.4%,与ORYZA2000中的冷积温函数计算的影响系数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这主要得益于定标后的ORYZA2000模型能够准确估算水稻进入生殖生长敏感期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反映水稻实际生长受环境的影响。由此可见,该研究提出的耦合方案对提高水稻障碍型冷害损失评估精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3期)

邹陈,杨明凤,张玲,朱惠芝,吉春容[3](2016)在《棉花障碍型冷害的人工模拟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引起棉花障碍型冷害的主导气象因子,达到及时预报、减轻损失的目的,2007—2008年在新疆石河子棉区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内,通过智能人工气候箱对石河子主栽品种297-5实施低温模拟试验,研究不同范围低温(9~17.5℃和11.5~17.5℃),及低温持续时间(2~4d)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河子棉区棉花在遭受不同强度低温冷害后,其叶片、蕾和幼铃都出现异常脱落现象,且其减少程度与冷害强度有关,相同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值越小,持续时间越长其减少率越高;棉花在遭受相同强度的低温后,其蕾、铃先于叶片出现异常脱落现象,并且减少率高于叶片15%~40%。但在一定强度范围内,当环境温度再次升高到满足其生长条件后,仍然可以继续稳定生长。(本文来源于《沙漠与绿洲气象》期刊2016年03期)

徐敏,徐经纬,高苹,于庚康,单婵[4](2015)在《江苏水稻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特征及敏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江苏35站1961—2014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和水稻产量数据,基于ArcGis软件统计分析了水稻关键生育期内低温冷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敏感性。结果表明:(1)低温冷害总次数呈现"北多南少"的总体特征,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冷害次数最多,21世纪00年代为第二高值期;(2)全省低温冷害持续天数主要是3~6 d,其中持续3 d的比重最大,平均占50%左右,淮北存在6 d以上的低温冷害过程,但比重基本不足10%,淮北遭遇低温冷害的时间要早于淮南,淮南基本上都是在9月上旬才会发生;(3)低温冷害总体发生几率存在"北大南小"的特征,年代际波动明显,20世纪70年代的发生几率最大,21世纪00年代次之,20世纪80—90年代最小;(4)江苏西北部低温冷害强度最强,21世纪00年代低温冷害强度最强,20世纪70年代次之,20世纪80—90年代最弱;(5)江苏中部是水稻对低温冷害的高敏感地区。(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5年11期)

胡春丽,李辑,焦敏,王婉昭,李晶[5](2015)在《东北地区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变化对区域气候增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东北地区153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变暖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东北大部地区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事件呈减少趋势,但区域性较为明显;障碍型低温冷害对关键发育期气温变化响应较为敏感,二者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表现为气温每升高1℃,东北地区冷害减少35个站次。东北地区关键发育期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但吉林西部地区障碍型冷害却随之增加,分析了关键发育期气温变率和气候变率,将其解释为局地障碍型冷害增加主要受气候变率增大的影响,逐日气温变率对其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期刊2015年04期)

曲辉辉,姜丽霞,王冬冬[6](2016)在《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水稻障碍型冷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明确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障碍型冷害的影响,可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黑龙江省70个台站1971—2012年的气象资料和10个台站1980—2011年水稻生育期数据,结合水稻障碍型冷害指标,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水稻障碍型冷害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孕穗期障碍型冷害1990s发生频率最低,2000s发生频率最高;抽穗期障碍型冷害1970s和1980s发生频率高,1990s和2000s发生频率低。(2)抽穗期障碍型冷害发生程度大于孕穗期障碍型冷害。(3)不同熟型水稻品种可种植北界逐渐北移东扩,极早熟、早熟和中熟品种可种植范围分别缩小了5、21和11个县(市),中晚熟和晚熟品种可种植范围分别扩大了14和23个县(市)。(4)随着水稻种植格局的变化,不同熟型水稻障碍型冷害均在1990s发生频率最低,2000s发生频率最高。(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吕寄望,安丽芬[7](2015)在《白城市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试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城市水田每隔2~3年就有障碍性低温冷害出现,为提前预防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喷雾预防,本文对30%恶霉灵(土菌消)防治水稻障碍型低温的效果及最佳使用剂量等进行了研究,取得良好防治效果。(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5年07期)

胡春丽,李辑,林蓉,李晶,王颖[8](2014)在《东北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变化特征及其与关键生育期温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东北地区153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的气候特征,并与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温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大部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事件呈减少趋势,且其区域性分布较明显,表现为吉林大部在水稻孕穗期、辽宁局部在抽穗期低温冷害呈增加趋势;近50a低温冷害发生站次年际波动较大,总体呈减少趋势,但2001-2010年冷害发生站次明显增多;障碍型低温冷害对发育期气温变化较敏感,二者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温度每升高1℃,整个东北地区低温冷害发生站次减少35个;对冷害和发育期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发育期气温升高导致低温冷害减少是年代际和年际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09-09)

胡春丽,李辑,林蓉,李晶,王颖[9](2014)在《东北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变化特征及其与关键生育期温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东北地区153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的气候特征,并与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温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大部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事件呈减少趋势,且其区域性分布较明显,表现为吉林大部在水稻孕穗期、辽宁局部在抽穗期低温冷害呈增加趋势;近50a低温冷害发生站次年际波动较大,总体呈减少趋势,但2001-2010年冷害发生站次明显增多;障碍型低温冷害对发育期气温变化较敏感,二者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温度每升高1℃,整个东北地区低温冷害发生站次减少35个;对冷害和发育期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发育期气温升高导致低温冷害减少是年代际和年际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气象》期刊2014年03期)

陈婧[10](2013)在《30%恶霉灵AS防治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试验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1试验目的 1)了解30%恶霉灵AS防治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的效果;2)探索30%恶霉灵AS在中国防低温最佳使用剂量。2试验条件1)试验地点及基本情况。试验地落在海伦市长发水稻科技园区张魁家水田地,位于海伦市区北部,无霜期113d左右,日平均活动积温2250℃,供试品种为长粒粘,4月18日播种。5月22日移栽,黑壤土,有机质含量3%,pH值6.8;示范面积3333.33m2。施肥情况,结合水耙地1hm2施二铵150kg,尿素100kg,硫酸钾75kg,返青后公顷追尿素60kg,追分蘖调节肥40kg,抽穗前15d追穗肥40kg尿素,抽穗期喷磷酸二氢钾7.5kg。(本文来源于《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2013年12期)

障碍型冷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长江中下游一季稻生长季时常发生障碍型冷害,为了有效评估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将障碍型冷害损失评估模型与水稻作物模型ORYZA2000进行耦合,模拟障碍型冷害下的水稻空壳率。建立耦合方案,即以ORYZA2000模型模拟的水稻生理发育阶段,获取水稻进入生殖生长敏感期的时间及其持续时间,然后将其输入障碍型冷害损失评估模型,驱动模型模拟逐日空壳率,并累积至模拟结束,得到水稻空壳率。以江苏和湖北两地典型障碍型冷害年的水稻空壳率为验证数据,结果显示,除5个典型年份模拟空壳率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达到19.4%外,其余11个典型年份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约为6.4%,与ORYZA2000中的冷积温函数计算的影响系数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这主要得益于定标后的ORYZA2000模型能够准确估算水稻进入生殖生长敏感期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反映水稻实际生长受环境的影响。由此可见,该研究提出的耦合方案对提高水稻障碍型冷害损失评估精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障碍型冷害论文参考文献

[1].温馨馨,韩忠玲,程勇翔,王秀珍.棉花障碍型冷害风险评估[J].新疆农业科学.2019

[2].徐莎莎,杨沈斌,高苹.ORYZA2000模型与障碍型冷害损失评估模型耦合模拟水稻空壳率[J].江苏农业科学.2018

[3].邹陈,杨明凤,张玲,朱惠芝,吉春容.棉花障碍型冷害的人工模拟试验研究[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6

[4].徐敏,徐经纬,高苹,于庚康,单婵.江苏水稻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特征及敏感性分析[J].气象.2015

[5].胡春丽,李辑,焦敏,王婉昭,李晶.东北地区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变化对区域气候增暖的响应[J].气象科技.2015

[6].曲辉辉,姜丽霞,王冬冬.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水稻障碍型冷害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6

[7].吕寄望,安丽芬.白城市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试验的研究[J].吉林农业.2015

[8].胡春丽,李辑,林蓉,李晶,王颖.东北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变化特征及其与关键生育期温度的关系[C].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4

[9].胡春丽,李辑,林蓉,李晶,王颖.东北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变化特征及其与关键生育期温度的关系[J].中国农业气象.2014

[10].陈婧.30%恶霉灵AS防治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试验总结[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

论文知识图

水稻冷害表现示意图(田奉俊等,2008)内蒙古苜蓿障碍型冷害发生次数...蛟河市孕穗期和开花期水稻障碍型冷内蒙古苜蓿障碍型冷害平均发生...东北地区水稻开花期障碍型冷害...内蒙古苜蓿障碍型冷害发生天数...

标签:;  ;  ;  ;  ;  ;  ;  

障碍型冷害论文_温馨馨,韩忠玲,程勇翔,王秀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