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的氮肥施用量普遍较高,长期大量的氮肥施用不仅会降低氮肥的利用率,残留的氮肥还会威胁环境安全。稻田水旱轮作作为稻田作物主要的生产方式,其可以改善稻田土壤质量,并对土壤氮素的迁移转化过程产生影响。近年来,玉米—水稻轮作系统逐渐得到重视,但目前对轮连作期间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氮素变化及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本文在2017年进行了玉米—水稻轮作及水稻—水稻连作的盆栽试验,并区分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轮连作系统第一季残留的氮肥会对后季土壤及作物产生影响,为了探索合理的施肥比例,于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氮肥分配的处理,设置不施肥为对照(F0),前季—后季施肥分别为 150-300 kgN/ha(F1)、225-225 kg N/ha(F2)及 300-150 kg N/ha(F3),测定作物不同生育期下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氮素含量、微生物量、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各指标动态变化,为优化水旱轮作环境管理、维护环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用氮肥可提高土壤氮素含量,但氮肥分配对其的影响并不显著。水旱轮作系统中的好氧条件利于土壤氮素由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与水稻—水稻连作相比,玉米—水稻轮作下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分别下降18.45%与12.00%,硝态氮含量分别提高45.71%和112.05%;轮作对铵态氮含量的这种影响表现在第一季,而对硝态氮含量的影响可持续到第二季。此外,玉米—水稻种植结束后土壤全氮含量低于连作。玉米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高于非根际,硝态氮含量低于非根际,水稻则相反,表明不同作物根际环境存在差异。(2)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是参与土壤氮素循环的重要指标,水旱轮作对其有显著影响并可持续两季。与水稻—水稻连作相比,玉米—水稻轮作系统中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MBC/MBN)及硝酸还原酶活性有所下降,脲酶活性有所增强,表明氮素的生物有效性提高、反硝化作用减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氮素利用率,潜在地减少了气态氮素损失量。微生物量及酶活性在根际与非根际存在差异,整体来说,根际硝酸还原酶活性较非根际高,根际MBC/MBN及脲酶活性较非根际低,但两者差异受生育期的影响。(3)各处理土壤中主要的细菌门类均为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及放线菌。种植模式、氮肥分配及取样位置均会影响土壤中的细菌群落丰度,进而影响土壤中的碳氮循环过程。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含量、pH、碳氮比(C/N)、脲酶活性等指标均与土壤细菌群落密切关联。(4)玉米—水稻轮作中第二季水稻的产量较水稻—水稻连作高25.10%。施用氮肥会提高作物产量,本试验条件下,玉米—水稻轮作在225-225 kgN/ha下取得最大产量(两季产量之和),而水稻—水稻连作在300-150 kgN/ha下取得最大产量。盆栽试验条件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未来应在大田试验中进一步研究证实。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吴杨潇影
导师: 杨京平
关键词: 水旱轮作,连作,氮肥,根际,土壤氮,微生物群落
来源: 浙江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生物学,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基础科学,农艺学,农艺学
单位: 浙江大学
分类号: S154.3;S153.6
总页数: 84
文件大小: 5142K
下载量: 409
相关论文文献
- [1].作物驯化对根际微生物组的选择[J]. 土壤与作物 2019(04)
- [2].马铃薯全生育期内根际微生物组变化规律[J]. 微生物学报 2020(02)
- [3].“根际微生物”专刊征稿函[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03)
- [4].“根际微生物”专刊征稿函[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04)
- [5].沈其荣教授团队揭示调控根际微生物与病原菌资源争夺战的“秘密武器”[J]. 农药市场信息 2020(13)
- [6].功能性微生物菌剂对花生根际微生物种群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06)
- [7].不同落叶果树根际微生物群落代谢与组成的差异性研究[J]. 果树学报 2020(09)
- [8].根际微生物:农业绿色发展中大有作为的植物第二基因组[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09)
- [9].作物根际微生物组重组构建技术体系探讨[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09)
- [10].王兴祥课题组在根际微生物与植物互作研究中取得进展[J]. 农药市场信息 2018(30)
- [11].根际微生物群落介导植物磷胁迫应答与免疫调控的整合机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2)
- [12].根际微生物促进水稻氮利用的机制[J]. 植物学报 2019(03)
- [13].不同浓度砷酸盐胁迫对蜈蚣草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特征的影响[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02)
- [14].富营养化水体中水生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S2)
- [15].含铁介质稳定砷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20(10)
- [16].设施连作番茄根际微生物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12)
- [17].大树根际微生物数量与其长势关系研究初探[J]. 中国园艺文摘 2015(09)
- [18].植物根际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8)
- [19].根际微生物及对植物生长效应的初步研究[J]. 青海草业 2008(04)
- [20].区分纯根呼吸和根际微生物呼吸的争议[J]. 土壤 2008(04)
- [21].微生物肥料在不同节肥水平下对烟草根际微生物碳代谢指纹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7(10)
- [22].5种江西特色盆景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比较研究[J]. 森林工程 2016(01)
- [23].覆盖与种植模式对土壤呼吸速率和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草原与草坪 2016(05)
- [24].枸杞道地性与其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34)
- [25].农作物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 北方农业学报 2019(04)
- [26].连作自毒物质与根际微生物互作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 2018(03)
- [27].槟榔根际微生物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0(11)
- [28].农作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概述[J]. 农业灾害研究 2019(04)
- [29].作物驯化对根际微生物组的选择效应[J]. 土壤与作物 2018(02)
- [30].人工湿地不同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比较研究[J]. 生态科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