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所述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水冷箱,所述水冷箱固定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于所述水冷箱的顶部;第一调节阀门,所述第一调节阀门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上;冷凝管,所述冷凝管连通于所述水冷箱的一侧,所述冷凝管远离水冷箱的一端贯穿第一箱体并延伸至第一箱体的底部;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通于所述第一箱体一侧的底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可以对饱和湿烟气中的超细粒子进行迅速充分的去除,避免饱和湿烟气中的超细粒子去除不充分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和污染,很好的保护了生态环境。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水冷箱,所述水冷箱固定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于所述水冷箱的顶部;第一调节阀门,所述第一调节阀门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上;冷凝管,所述冷凝管连通于所述水冷箱的一侧,所述冷凝管远离水冷箱的一端贯穿第一箱体并延伸至第一箱体的底部;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通于所述第一箱体一侧的底部;第二调节阀门,所述第二调节阀门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固定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通于所述第一箱体另一侧的底部,所述出气管远离第一箱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箱体一侧的底部连通。
设计方案
1.一种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
水冷箱,所述水冷箱固定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于所述水冷箱的顶部;
第一调节阀门,所述第一调节阀门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上;
冷凝管,所述冷凝管连通于所述水冷箱的一侧,所述冷凝管远离水冷箱的一端贯穿第一箱体并延伸至第一箱体的底部;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通于所述第一箱体一侧的底部;
第二调节阀门,所述第二调节阀门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
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固定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
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通于所述第一箱体另一侧的底部,所述出气管远离第一箱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箱体一侧的底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底部的两侧和第二箱体底部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接物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表面的底部与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旋流板和第二旋流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顶部的两侧均连通有排气管,所述第二箱体内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抽水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机的进水口通过皮管与水箱的顶部连通,所述抽水机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抽水机的一端与喷头的一侧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外表面通过固定件与所述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口。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工业脱硫脱硝装置外排烟气绝大部分都设置了除尘装置,其中湿法脱硫工艺占全部脱硫装置的90%左右,目前湿法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为:
PM2.5微细粉尘、气溶胶粒子脱除效率低;外排烟气拖尾严重,严重影响环境,同时水蒸气的外排也是造成雾霾的因素之一;
目前很多外排烟气采用了湿式电除尘和管式除尘进行处理,尽管湿式电除尘等处理过程可以去除部分微细粉尘和气溶胶粒子,但外排烟气中的超细粒子去除不充分直接排放仍然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和污染。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解决了外排烟气中的超细粒子不能进行有效去除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
水冷箱,所述水冷箱固定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于所述水冷箱的顶部;
第一调节阀门,所述第一调节阀门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上;
冷凝管,所述冷凝管连通于所述水冷箱的一侧,所述冷凝管远离水冷箱的一端贯穿第一箱体并延伸至第一箱体的底部;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通于所述第一箱体一侧的底部;
第二调节阀门,所述第二调节阀门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
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固定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
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通于所述第一箱体另一侧的底部,所述出气管远离第一箱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箱体一侧的底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底部的两侧和第二箱体底部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接物盘。
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表面的底部与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旋流板和第二旋流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顶部的两侧均连通有排气管,所述第二箱体内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抽水机。
优选的,所述抽水机的进水口通过皮管与水箱的顶部连通,所述抽水机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抽水机的一端与喷头的一侧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外表面通过固定件与所述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口。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通过进气管将饱和湿烟气通入第一箱体,通过进水管向水冷箱中注水,水通过冷凝管在第一箱体中循环对饱和湿烟气进行冷凝,使饱和湿烟气中的超细粒子团聚,通过超声波发生器的工作使饱和湿烟气中的超细粒子进行碰撞团聚,然后饱和湿烟气通过出气管进入第二箱体,抽水机工作,通过出水管和喷头进行喷水,起到湿法除尘的作用,这样可以对饱和湿烟气中的超细粒子进行迅速充分的去除,避免饱和湿烟气中超细粒子去除不充分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和污染,很好的保护了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局部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标号:1、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水冷箱,4、进水管,5、第一调节阀门,6、冷凝管,7、进气管,8、第二调节阀门,9、超声波发生器,10、出气管,11、支撑杆,12、底板,13、接物盘,14、转动轴,15、第一旋流板,16、第二旋流板,17、排气管,18、喷头,19、水箱,20、抽水机,21、出水管,22、固定件,23、矩形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局部结构的结构剖视图。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水冷箱3,所述水冷箱3固定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一侧;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连通于所述水冷箱3的顶部;第一调节阀门5,通过第一调节阀门5控制进水的速度,所述第一调节阀门5设置于所述进水管4上;冷凝管6,通过冷凝管6中水的流动对饱和湿烟气进行冷凝,使饱和湿烟气中的超细粒子团聚,所述冷凝管6连通于所述水冷箱3的一侧,所述冷凝管6远离水冷箱3的一端贯穿第一箱体1并延伸至第一箱体1的底部;进气管7,所述进气管7连通于所述第一箱体1一侧的底部;第二调节阀门8,通过第二调节阀门8控制进气的速度,所述第二调节阀门8设置于所述进气管7上;超声波发生器9,超声波发生器9工作使饱和湿烟气中的超细粒子进行碰撞团聚,所述超声波发生器9固定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一侧;出气管10,所述出气管10连通于所述第一箱体1另一侧的底部,所述出气管10远离第一箱体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箱体2一侧的底部连通。
所述第一箱体1底部的两侧和第二箱体2底部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12,所述底板12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接物盘13。
所述第二箱体2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4,所述转动轴14外表面的底部与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旋流板15和第二旋流板16,通过第一旋流板15和第二旋流板16 使气体和液体经过充分的接触、 碰撞、溶解吸收,大大提高了除尘效率,同时可以对超细粒子起到阻挡作用。
所述第二箱体2顶部的两侧均连通有排气管17,除尘后的烟气通过排气管17排出第二箱体2,所述第二箱体2内壁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头18。
所述第一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19,所述水箱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抽水机20,抽水机20和超声波发生器9均通过连接线与外部电源连接,抽水机20通过出水管21和喷头18进行喷水,起到湿法除尘的作用,这样可以对饱和湿烟气中的超细粒子进行迅速充分的去除。
所述抽水机20的进水口通过皮管与水箱19的顶部连通,所述抽水机20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21,所述出水管21远离抽水机20的一端与喷头18的一侧连通,所述出水管21的外表面通过固定件22与所述水箱19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箱体2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口23,浸湿的灰尘通过矩形口23落至接物盘13中,方便集中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使超声波发生器9和抽水机20工作,通过进气管7将饱和湿烟气通入第一箱体1,通过进水管4向水冷箱3中注水,水通过冷凝管6在第一箱体1中循环对饱和湿烟气进行冷凝,使饱和湿烟气中的超细粒子团聚,超声波发生器9使饱和湿烟气中的超细粒子进行碰撞团聚,然后饱和湿烟气通过出气管10进入第二箱体2,抽水机20通过出水管21和喷头18进行喷水,起到湿法除尘的作用,这样可以对饱和湿烟气中的超细粒子进行迅速充分的去除,通过第一旋流板15和第二旋流板16的配合设置,使气体和液体经过充分的接触、碰撞、溶解吸收,大大提高了除尘效率,同时可以对超细粒子起到阻挡作用,使其通过矩形口23落至接物盘13中,烟气通过排气管17排出。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细粒子的团聚去除装置,通过进气管7将饱和湿烟气通入第一箱体1,通过进水管4向水冷箱3中注水,水通过冷凝管6在第一箱体1中循环对饱和湿烟气进行冷凝,使饱和湿烟气中的超细粒子团聚,通过超声波发生器9的工作使饱和湿烟气中的超细粒子进行碰撞团聚,然后饱和湿烟气通过出气管10进入第二箱体2,抽水机20工作,通过出水管21和喷头18进行喷水,起到湿法除尘的作用,这样可以对饱和湿烟气中的超细粒子进行迅速充分的去除,通过第一旋流板15和第二旋流板16的配合设置,使气体和液体经过充分的接触、碰撞、溶解吸收,大大提高了除尘效率,同时可以对超细粒子起到阻挡作用,使其通过矩形口23落至接物盘13中,避免饱和湿烟气中超细粒子去除不充分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和污染,很好的保护了生态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7599.5
申请日:2019-01-2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3(云南)
授权编号:CN209612532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B01D 53/00
专利分类号:B01D53/00;B01D50/00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云南天朗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云南天朗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50300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昆钢向阳东路6号
发明人:冶富银;苏兆平;赵康;革海银;解天华;高红娟;李亚鹏;刘弘伟;陈昆庆;李颖;潘凡
第一发明人:冶富银
当前权利人:云南天朗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谢乔良;张玉
代理机构:53116
代理机构编号: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