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无缝道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道岔,桥上,轨道,尼尔森,辙叉,轨道交通,有限元。
无缝道岔论文文献综述
文妮[1](2019)在《市域轨道交通连续梁桥上的无缝道岔布置》一文中研究指出市域轨道交通是介于高速铁路与地铁之间的轨道交通制式,其桥上无缝道岔设计不能完全按照高速铁路和地铁的相关规范。对某市域轨道交通4×30 m连续梁桥上单渡线道岔的无缝化布置进行了研究。根据道岔位移随道岔始端距梁缝距离的变化规律可知:当单渡线道岔始端距梁缝大于14 m时,在伸缩力和制动力作用下转辙机处梁轨相对位移小于5 mm,道岔钢轨强度和道岔位移满足无缝道岔布置要求。(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李源杰[2](2019)在《12号无缝道岔病害分析与整治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岔无缝化是跨区间无缝线路的重要标志。道岔无缝化后,随着轨温变化,道岔轨件将承受温度力和附加力的作用。在冬季和夏季,区间温度力较大,并作用在道岔两端,纵向力通过辙叉、导轨传递给尖轨跟部的间隔铁或限位器,使该处基本轨既要承受温度力又要承受附加纵向力,成为道岔使用过程中的薄弱处所。本文一是以重庆地区川黔线、成渝线为数居多的12号无缝道岔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近年来重庆地区成渝线、川黔线12号无缝道岔发生的典型病害特征,分析现场养护、设备条件、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对12号无缝道岔关键部件位移及受力变形特点进行分析,并以车站一端正线单组或相邻多组道岔及前后线路、附带曲线为一个维修管理单元,提出基于理论分析及病害分析的针对性整治措施,保证无缝道岔维修的精准性、有效性、合理性,以提高设备修理质量,提高列车过岔平顺性,延长道岔维修周期。二是以川黔线小楠垭站12号道岔铺设施工为例,总结12号无缝道岔铺设的施工经验,以及铺设过程中的监管重点,为后续维修养护提供帮助。叁是对无缝道岔小机廓形打磨、道岔大机打磨、道岔工电联整、日常养护维修等工艺工法进行总结,从而为其它同类型道岔处理相似病害提供指导意见。(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期刊2019-05-01)
韦安祺,王平,肖杰灵,汪力,焦洪林[3](2019)在《有轨电车用6号嵌入式道岔无缝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有轨电车嵌入式道岔无缝化的可行性,通过建立有轨电车用嵌入式道岔有限元模型,对钢轨强度、高分子材料特性、钢轨伸缩位移、轨道稳定性以及断缝值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荷载作用下,基本轨承受一定的附加力作用,钢轨最大温度力出现在直基本轨上;钢轨强度、稳定性及断缝均满足要求;嵌入式道岔最大伸缩位移出现在尖轨尖端,在升温55℃时,其尖轨尖端伸缩位移值为3.16 mm,高分子材料无损坏,可保证对钢轨的锁固作用;有轨电车用嵌入式道岔无缝化可行。(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乔神路,张东风[4](2018)在《时速16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12号无砟道岔无缝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北京地铁新机场线工程需求,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时速16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12号无砟道岔的仿真分析模型,对道岔无缝化后的钢轨强度、钢轨位移、轨道稳定性、限位器及间隔铁螺栓强度、冻结接头受力等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道岔基本轨承受附加力作用,钢轨温度力极值出现在辙跟基本轨处;辙跟采用大间隙限位器,尖轨尖端变形较大,基本轨纵向变形较小;冻结接头在道岔端部受力较大;时速16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12号无砟道岔无缝化设计可行。(本文来源于《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期刊2018年32期)
李少铮,韦安祺,陈嘉胤,刘浩,王平[5](2019)在《桥上有砟轨道无缝道岔非线性阻力及其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考虑阻力弹塑性变化的高速铁路桥上无缝道岔纵向力演变机理,使用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考虑了道床纵向阻力的弹、塑性变化特征。进行扣件系统反复加卸载试验和有砟道床阻力测试,通过研究线路纵向阻力退化现象,分析其产生机理,并构建无缝道岔新型线路阻力本构模型。以高速铁路18号无缝道岔为例,在ANSYS中建立考虑边界效应的岔-桥-墩一体化模型,将试验所得参数与规范值进行仿真分析对比,深入分析考虑阻力弹塑性变化时对桥上无缝道岔受力及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梁轨相对纵向位移较小时,使用规范规定的线路纵向阻力进行高速铁路桥上无缝道岔受力与变形分析,会使计算结果与实际相比普遍偏小。当出现阻力强化现象时,使用规范值进行无缝道岔的受力变形计算所得的结果偏于不安全。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应尽量进行大量的试验分析,从而修正规范值。(本文来源于《铁道标准设计》期刊2019年05期)
魏连峰[6](2018)在《无缝道岔养护维修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铁路运输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无缝铁路线路凭借其技术优势被广泛使用。无缝道岔的养护作为无缝线路日常养护的重要工作之一,研究无缝道岔对于保证无缝线路发展,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8年28期)
罗华朋,陈嵘,宋姣姣,王平[7](2018)在《地震作用对有砟轨道桥上无缝道岔纵向受力与变形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桥上无缝道岔是在高速铁路、艰险山区铁路上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不可避免的技术难题,同时跨越震区时,道岔结构自身处于双层薄弱环节之中。根据地震作用下有砟轨道桥上无缝道岔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建立地震作用下岔-桥-墩动力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地震波频谱特性、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岔区阻力、梁体温差等因素下的有砟轨道桥上无缝道岔地震作用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缝道岔约束作用较大提高了桥梁结构的低阶自振频率,而且改变了其振动形态;地震波频谱特性和加速度峰值大小对桥上无缝道岔响应影响显着,地震荷载波频越靠近结构主频,加速度峰值越大,桥上无缝道岔受力和变形越大;在钢轨温变较高,又同时考虑地震荷载效应时,钢轨强度和线路稳定性均得不到保障,建议对跨越震区的桥上无缝道岔设计时检算地震荷载与钢轨、梁体温变共同作用时的钢轨纵向力以及道岔联结件受力、关键位置相对位移等。(本文来源于《铁道标准设计》期刊2018年05期)
唐进锋,刘传鹏,黄江阳,甘成飞[8](2017)在《路基无缝道岔对桥上无缝线路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桥上无缝道岔纵向相互作用特点,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二次开发,采用APDL语言编写了桥上无缝道岔纵向附加力计算程序,建立了线-桥-墩-基础一体化计算模型。以12号固定辙叉无缝道岔在路基上变化位置为计算条件,分析了温差、扣件阻力、道床阻力、支座布置、限位器个数、限位器间隙等因素对桥上无缝线路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隧道道床、扣件阻力减少,无缝道岔对桥上无缝线路的影响范围增大;支座布置情况不同时,无缝道岔对桥上无缝线路的影响范围变化明显;随着温差减少,直基本轨与尖轨尖端相对位移逐渐减少。(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7年11期)
刘雪锋,龙建兵,刘婷林[9](2017)在《尼尔森体系刚架拱桥无缝道岔受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尼尔森体系拱因其结构及受力变形的优越性,在现代铁路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1,2]。根据道岔-桥梁相互作用原理,建立"岔-板-梁-墩一体化"有限元模型,以某城市轨道交通中尼尔森体系刚架拱桥为例,对不同工况条件下桥上无缝道岔进行受力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移动小里程端道岔梁的支座以及在道岔梁间插入简支短梁,并综合考虑简支短梁支座的布置方式,其道岔布置可满足规范要求。(本文来源于《铁道勘察》期刊2017年04期)
孟梁[10](2017)在《谈既有线道岔无缝化施工与维修》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道岔无缝化形式,以蓟县西站为例,介绍了其施工流程,对道岔无缝化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无缝道岔的一些常见问题,对无缝道岔的日常维修进行了阐述,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7年18期)
无缝道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道岔无缝化是跨区间无缝线路的重要标志。道岔无缝化后,随着轨温变化,道岔轨件将承受温度力和附加力的作用。在冬季和夏季,区间温度力较大,并作用在道岔两端,纵向力通过辙叉、导轨传递给尖轨跟部的间隔铁或限位器,使该处基本轨既要承受温度力又要承受附加纵向力,成为道岔使用过程中的薄弱处所。本文一是以重庆地区川黔线、成渝线为数居多的12号无缝道岔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近年来重庆地区成渝线、川黔线12号无缝道岔发生的典型病害特征,分析现场养护、设备条件、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对12号无缝道岔关键部件位移及受力变形特点进行分析,并以车站一端正线单组或相邻多组道岔及前后线路、附带曲线为一个维修管理单元,提出基于理论分析及病害分析的针对性整治措施,保证无缝道岔维修的精准性、有效性、合理性,以提高设备修理质量,提高列车过岔平顺性,延长道岔维修周期。二是以川黔线小楠垭站12号道岔铺设施工为例,总结12号无缝道岔铺设的施工经验,以及铺设过程中的监管重点,为后续维修养护提供帮助。叁是对无缝道岔小机廓形打磨、道岔大机打磨、道岔工电联整、日常养护维修等工艺工法进行总结,从而为其它同类型道岔处理相似病害提供指导意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缝道岔论文参考文献
[1].文妮.市域轨道交通连续梁桥上的无缝道岔布置[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
[2].李源杰.12号无缝道岔病害分析与整治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9
[3].韦安祺,王平,肖杰灵,汪力,焦洪林.有轨电车用6号嵌入式道岔无缝化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4].乔神路,张东风.时速16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12号无砟道岔无缝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
[5].李少铮,韦安祺,陈嘉胤,刘浩,王平.桥上有砟轨道无缝道岔非线性阻力及其影响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9
[6].魏连峰.无缝道岔养护维修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8
[7].罗华朋,陈嵘,宋姣姣,王平.地震作用对有砟轨道桥上无缝道岔纵向受力与变形影响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8
[8].唐进锋,刘传鹏,黄江阳,甘成飞.路基无缝道岔对桥上无缝线路的影响分析[J].铁道建筑.2017
[9].刘雪锋,龙建兵,刘婷林.尼尔森体系刚架拱桥无缝道岔受力分析[J].铁道勘察.2017
[10].孟梁.谈既有线道岔无缝化施工与维修[J].山西建筑.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