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柜柜内接线结构,其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与柜门平行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有接线端子区,接线端子安装于接线端子区,所述接线端子区的上部设为电子元件区,所述接线端子区与电子元件区之间设有线槽,所述接线端子区在所述安装板上位于线槽的下方沿柜体的宽度方向固定安装有接线架,接线端子安装于接线架。本实用新型在接线端子与安装板之间设置一接线架,接线端子安装在接线架上,增加了接线端子与安装板之间的接线空间,方便接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配电柜柜内接线结构,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与柜门平行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有接线端子区,接线端子安装于接线端子区,所述接线端子区的上部设为电子元件区,所述接线端子区与电子元件区之间设有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区在所述安装板上位于线槽的下方沿柜体的宽度方向固定安装有接线架,接线端子安装于接线架;所述接线架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以及连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多根连接筋,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开口端相对间隔设置,多根连接筋沿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宽度方向间隔焊接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侧边。
设计方案
1.一种配电柜柜内接线结构,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与柜门平行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有接线端子区,接线端子安装于接线端子区,所述接线端子区的上部设为电子元件区,所述接线端子区与电子元件区之间设有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区在所述安装板上位于线槽的下方沿柜体的宽度方向固定安装有接线架,接线端子安装于接线架;
所述接线架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以及连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多根连接筋,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开口端相对间隔设置,多根连接筋沿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宽度方向间隔焊接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侧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柜内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接线端子安装面的两侧由中部向两侧倾斜的斜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柜柜内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接线端子安装面的两侧设有10~30°的倾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电柜柜内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架至少设有并列2个,包括地线接线架和三相线接线架,其中:
所述地线接线架位于所述柜体最底端,接线端子安装在地线接线架上用于柜体内部电子元件的地线以及柜外三相线的地线的安装;
所述三相线接线架位于地线接线架的上方,接线端子安装在三相线接线架上用于柜体内部电子元件的三相线以及柜外三相线的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柜柜内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接线架上的接线端子上的地线均接地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柜内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架采用槽钢制成,且所述接线架通过螺钉安装于安装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柜内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架的高度为8~15c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柜柜内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配电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现有配电柜中,电子元件的线缆及柜外的线缆的接线均在配电柜中进行,在配电柜中的安装板上安装有接线端子,电子元件的线缆及柜外的线缆均安装在安装板上的接线端子上,由于接线端子直接安装在安装板上,使接线端子上的接线柱与安装板之间的空间小,不方便接线,如果上下具有多排接线端子,下排的接线端子的走线不方便,导致柜内线缆杂乱无章,对后期的维护造成难度;此外,上述的接线方式无法将地线和三相线进行分离接线,对设备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柜内接线的且接线有序的配电柜柜内接线结构,实现了三相线与地线的分离接线,也方便了后期的维护。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配电柜柜内接线结构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与柜门平行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有接线端子区,接线端子安装于接线端子区,所述接线端子区的上部设为电子元件区,所述接线端子区与电子元件区之间设有线槽,所述接线端子区在所述安装板上位于线槽的下方沿柜体的宽度方向固定安装有接线架,接线端子安装于接线架;
所述接线架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以及连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多根连接筋,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开口端相对间隔设置,多根连接筋沿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宽度方向间隔焊接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侧边。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柜柜内接线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的接线端子安装面的两侧由中部向两侧倾斜的斜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柜柜内接线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的接线端子安装面的两侧设有10~30°的倾角。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柜柜内接线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架至少设有并列2个,包括地线接线架和三相线接线架,其中:
所述地线接线架位于所述柜体最底端,接线端子安装在地线接线架上用于柜体内部电子元件的地线以及柜外三相线的地线的安装;
所述三相线接线架位于地线接线架的上方,接线端子安装在三相线接线架上用于柜体内部电子元件的三相线以及柜外三相线的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柜柜内接线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地线接线架上的接线端子上的地线均接地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柜柜内接线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架采用槽钢制成,且所述接线架通过螺钉安装于安装板。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柜柜内接线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架的高度为8~1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柜柜内接线结构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在接线端子与安装板之间设置一接线架,接线端子安装在接线架上,增加了接线端子与安装板之间的接线空间,方便接线;
二、采用所述接线架结构可以使并列的接线架之间通过接线架内进行走线,保证了柜内线缆的有序合理走线,避免了传统线缆接线存在的杂乱无序的问题,提高了接线效率,便于后期对柜内进行维护,且所述接线架的接线端子安装面设为向两侧倾斜的斜面结构,更进一步地方便了接线,提高了接线的可靠性,降低了接线难度;
三、将柜内电子元件和柜外的三相线和地线进行分隔接线,使所有地线在地线接线架上进行接线,所有三相线在三相线接线架上接线,确保了柜内的电气安全性,也方便后期的维护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柜柜内接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述配电柜柜内接线结构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 内设有与柜门11平行的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的底部设有接线端子区10,接线端子13安装于接线端子区10,所述接线端子区10的上部设为电子元件区20,所述接线端子区10与电子元件区20之间设有线槽14,所述接线端子区10在所述安装板12上位于线槽14的下方沿柜体的宽度方向固定安装有接线架15,接线端子13安装于接线架15;
具体地,所述接线架15包括第一凹槽151和第二凹槽152以及连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多根连接筋153,所述第一凹槽151和第二凹槽152的开口端相对间隔设置,间隔距离大于最大线缆的直径,便于穿线,多根连接筋153沿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宽度方向间隔焊接于第一凹槽151和第二凹槽152的侧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152的接线端子安装面的两侧由中部向两侧倾斜的斜面结构1520,具体地,所述第二凹槽的接线端子安装面的两侧设有10~30°的倾角,所述第二凹槽两侧的斜面结构,使第二凹槽的两侧不影响接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架15采用槽钢制成,且所述接线架15 通过螺钉安装于安装板12,使接线架与柜体导电安装,通过柜体进行外部接地,所述接线架15的高度为8~15cm,保证接线端子与安装板之间预留有较大的接线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架15至少设有并列2个,包括地线接线架15a和三相线接线架15b,其中:
所述地线接线架15a位于所述柜体1最底端,接线端子13安装在地线接线架15a上用于柜体内部电子元件的地线以及柜外三相线的地线的安装,所述地线接线架15a上的接线端子上的地线均接地处理;
所述三相线接线架15b位于地线接线架15a的上方,接线端子13 安装在三相线接线架15b上用于柜体内部电子元件的三相线以及柜外三相线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0188.8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3(湖南)
授权编号:CN209344522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H02B 1/20
专利分类号:H02B1/20
范畴分类:37C;
申请人:宁乡阳光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乡阳光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10645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高新技术产业园金州北路001号
发明人:阳前光
第一发明人:阳前光
当前权利人:宁乡阳光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代理人:吴兰秀
代理机构:43203
代理机构编号: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