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公告效应论文_王海林,张丁

导读:本文包含了盈余公告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盈余,公告,效应,投资者,注意力,信念,收益。

盈余公告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林,张丁[1](2019)在《国家审计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基于审计公告语调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央企业年度财务收支等情况审计结果公告是国家审计的结果。利用文本分析的情感分析方法构建语调将公告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其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国家审计效果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净语调、负面语调和非真性警示语调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具有抑制效应,正面语调则作用相反;国家审计可以通过抑制企业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异常生产成本和异常酌量性费用;管理层权力适度增大会增强国家审计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引入国家审计语调的研究能够一定程度上突破数据获取的局限,提高国家审计作用量化研究的准确度和深度,并有助于弥补当前外部监管者文本语调研究的不足。(本文来源于《审计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蔡斯雨[2](2019)在《债券价格反应对我国股市盈余公告效应的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盈余公告,是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公司经营状况的晴雨表,向市场传递了公司价值信息,投资者根据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影响着相关公司的证券价格。会计领域实证研究的开山鼻祖Ball和Brown,通过发现股市中盈余公告效应,得出会计盈余具备信息含量的结论,拉开了会计学科科学化的历史巨幕。盈余公告效应的存在,表明股票价格没有迅速消化吸收公司盈余信息,而会随着时间逐渐吸收。根据上交所2017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持股户数占比达到99.78%,买卖交易占比达到82.01%,个人投资者参与市场交易高度活跃,中国股市为个人投资者所主导。相对股票市场,我国债券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富有经验、专业能力、拥有资源优势等的机构投资者更好地掌握与解读市场中的信息,调整其资产配置,这会使债券价格更迅速有效地反映盈余信息。那么,在盈余公告公布后,债券价格反应就应具备预测逐渐吸收盈余信息的股票价格,本文将对这种预测能力进行详细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与总结,回顾了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本文从债券角度切入,以有效市场假说、行为金融学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注意力理论作基础,分析了债券价格反应对股市盈余公告效应预测以及影响预测能力的信用评级和机构持股的作用机理,并且提出相应假设,为实证检验提供充分理论基础。选取我国2011-2017年具备债券关联A股股票的上市公司作样本,检验了债券超额收益对于关联股票盈余公告后的累计异常收益的预测能力。本文研究发现,盈余公告前1日至后1日债券超额收益率的变动可以预测公告公布后窗口期(2,41)的股票累计异常收益,同时这种预测能力不会因为盈余信息的好坏而存在显着的差异;接着,基于似无相关模型SUR的检验后,信用评级负向影响债券价格反应的预测能力,即上市公司的信用评级越低,债券收益对于股票累计异常收益的预测能力越强,反之亦然;随后,基于费舍尔组合检验以及引入交互项,发现上市公司的机构持股比例会对债券价格反应的预测能力产生负向影响,即上市公司机构持股比例越高,债券价格反应的预测能力越弱,反之亦然;最后,考虑到季度盈余数据的自相性,构建折中化模型,进行检验年度盈余数据,结果同样支持本文命题。本文研究表明,我国被富有经验的投资者所主导的债券市场中债券价格相对于股票价格会更迅速地吸收消化盈余公告信息。(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梦璐[3](2018)在《个体投资者的非正式消息供给的盈余公告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下,股票市场中信息供给的途径不局限于传统的信息供给渠道,如公司财务报告、正式媒体报道等。大量信息开源的网络平台兴起,投资者是信息的提供者还是信息的需求者,其身份界限已经渐渐模糊。个体投资者在网络论坛上发布的信息会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最终可以引起市场内的变化。股票论坛作为非正式消息供给的主要途径,引起大量个体投资者的关注。本文基于2011年-2015年间30家互联网行业的上市公司的盈余公告事件为背景,考察个体投资者的非正式消息供给是否会进一步补充正式信息供给,以及非正式消息供给又会给股票市场带来什么影响。还补充考察非正式消息供给是否可以改善信息不对称。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法进行理论分析,基于事件研究法及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重要结论如下:在上市公司盈余公告公布前期,个人投资者的非正式消息供给会逐渐增加;非正式消息的供给会影响投资者的交易市场,越临近盈余公告公布时,非正式消息供给会使股价对盈余公告提前反应。进一步认为在没有正式信息的情况下,非正式消息就具有相当的信息价值,可以影响市场;在公告前期,非正式消息的大量供给使股价对盈余公告提前反应,所以当公告实际公布时,股价对盈余公告的及时反应是减弱的。进一步得出在正式信息掩盖下,非正式消息的信息价值就会消失。(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6-06)

吕晗[4](2018)在《投资者异质信念对盈余公告效应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盈余公告效应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发展已久,行为金融学为解释这一金融异象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使得其研究更加深入。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个体投资者。2007年实施的新会计准则提高了上市公司盈余信息的质量要求,这也进一步提高了盈余公告效应的关注程度。随着卖空限制的逐步放松,盈余公告效应呈现出新的特征,因此,本文选取投资者异质信念这一视角,同时考虑盈余信息因素,深入探讨盈余公告效应的产生机制及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就投资者异质信念对盈余公告效应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对投资者异质信念和盈余公告效应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分析。文中对投资者异质信念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在理论上对盈余公告效应中投资者的交易心理和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研究假设。其次,本文确定了各变量的衡量指标和计算方法,选取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再次,本文以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公司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公司,选取其在2013-2015年发布的年报数据以及公告日前后的交易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验证研究假设,对我国现阶段盈余公效应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在所选样本期间存在盈余公告效应,投资者异质信念对盈余公告效应有显着影响;投资者异质信念与盈余公告日前后短期累积超额收益率正相关,与长期累积超额收益率也正相关;机构投资者与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关系不显着。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盈余信息泄露行为,我国投资者对信息的分析能力有限,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稳定以及减少投资者异质信念并未起到积极作用。本文根据研究结果以及上述问题,对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引导个体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以及机构投资者健康发展,完善市场约束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4-18)

林海波[5](2017)在《盈余公告的行业传递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篇文章研究了盈余-股价的相互关系,重点在于盈余公告的行业传递效应,选取了中证板块的十二家白酒类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2010年至2017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表中获取了429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本文首先以与盈余公告相关的理论研究作为基础,经过模型建设与实证研究,根据含有滞后效应的系统GMM模型以及对于不同事件窗口划分的不同回归,分别对于整体不考虑事件窗口的数据,以及考虑事件窗口影响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检验本文所提出的叁个假设:盈余公告能够对股价产生影响,具有信息有效性;会计盈余公告具有行业间传递效应;盈余公告的行业间传递效应会由于事件窗口的设定不同而对股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广东财经大学》期刊2017-11-15)

韩谨阳[6](2017)在《公司调研披露对盈余公告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司调研是指,证券分析师、投资者等前往公司,与公司代表进行交流、参观公司生产现场的一种投资者关系活动。公司调研的参与者一般为证券公司分析师以及机构投资者,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难以获得对公司进行实地调研的机会。2012年7月,深交所要求上市公司及时通过深交所"互动易"网站披露其接受投资者调研的信息。自此,深交所上市公司调研的参与者以及调研主要内容成为其公开披露的信息。而上交所并不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其接受投资者调研的情况。因此,沪深交易所关于公司调研信息的披露制度自2012年7月开始形成明显差别。本文利用深交所独特的信息披露制度,研究投资者调研情况的披露是否会提高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效率,从而减少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本文首先2012年7月开始改变的投资者调研信息披露制度与深交所盈余公告效应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在深交所投资者调研信息披露制度变化后,深交所上市公司的盈余公告效应显着降低。为了控制市场整体信息环境、流动性等因素对盈余公告效应的影响,本文对比了深交所与上交所在该信息披露制度实施前后的盈余公告效应变化,发现深交所盈余公告效应减弱幅度比上交所更明显;由此,本文认为,深交所关于投资者调研信息的披露制度有效地改善了深交所上市公司的信息环境,减少投资者对盈余信息的反应不足,降低了盈余公告效应。并且,投资者调研情况披露带来的盈余公告效应减弱对于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差的公司比较明显,而对于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公司来说并不明显。其次,本文检验了财务报告公布期间发生并公布投资者调研的公司的盈余公告效应是否呈现明显减弱。检验结果表明,在上市公司整体环境不变的情况下,财务报告期间发生并公布投资者调研并不能显着减弱其盈余公告后的价格漂移现象。总体来看,虽然调研情况的及时披露对投资者的信息反应效率的影响是缓慢、渐进式的,但是从长期来看,能够有效改善公司信息环境,提高资本市场的信息效率。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关于公司调研这一重要投资者关系活动的研究,考察了调研信息披露对盈余公告效应的影响,本文的发现有助于理解公司调研在资本市场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同时本文也为新兴市场中的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现象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5-24)

冯旭南[7](2016)在《卖空限制、意见分歧与价格发现——来自中国A股盈余公告效应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盈余公告事件为背景,本文探讨卖空限制对中国资本市场价格发现的影响。结果表明:卖空受到限制的股票,其在盈余公告公布期间的收益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当投资者之间的意见分歧较为严重时。这一发现验证了Milller(1977)的猜测:卖空限制和意见分歧相结合,导致股价高估,主要表现为高估的股价在盈余公告公布期间出现较大的向下调整。我们还发现,当投资者之间的意见分歧较大时,卖空受到限制的股票,其在盈余公告公布期间出现暴跌的可能性也较高。这进一步说明,卖空限制阻碍了信息,尤其是负面信息的传播,从而导致个股在盈余公告公布期间出现暴跌。本文的结论对客观认识卖空限制对我国股票市场价格发现和定价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经济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曾瀚[8](2016)在《投资者注意力与盈余公告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加速了全球信息化的脚步,现今人类社会的信息生产和传播能力呈几何倍数递增,但是个体对信息处理能力的改善却十分有限。高密度的信息环境使得注意力稀缺问题愈发突出,同时投资者注意力配置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亦备受关注。围绕投资者注意力这一课题,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主要分为以下叁个部分:首先:注意力是个抽象的概念,投资者可以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注意到任何一只股票。这些渠道可能包括查看公司年报公布的财务报表、查看各种报刊新闻或者浏览网上的财经论坛等。为了考察投资者注意力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各国学者选用了多种指标代表投资者注意力,总体上可分为传统代理变量、媒体代理变量和互联网搜索指数代理变量叁大类。本文在系统回顾投资者注意力代理指标的基础上,对各类指标的优缺点、可操作性等进行了综合评价,首次提出采用基于360搜索引擎(好搜)的360网络检索指数拟合我国创业板市场投资者注意力,并进一步考察了360指数的可靠性和拟合的理想程度。其次:经典资产定价理论认为,股票的价格是由公司未来现金流入所决定的,而于其他因素无关。而在现实的证券市场中,由于前述投资者注意力的有限性及认知资源的稀缺性客观存在,这使得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往往会自发采取简洁、高效的信息筛选方式,尤其是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相对匮乏的个体投资者,常常通过股票名称来推测该股票所处的行业背景、板块、是否属于市场“热点”和“概念股”等等。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就股票名称与投资者的注意力配置进行了研究,发现名称发音、是否便于朗读记忆乃至其文化属性是否“吉利”等等诸多因素均会显着影响投资者对股票的关注情况,这种由股票命名所引发的注意力配置差异会进一步地对股票收益、市场流动性造成影响。那么,我国创业板市场是否也能观察到上述现象呢?最后:经典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可以及时有效地对所有相关信息进行反应,资产价格变动趋势无法预测,从而投资者无法通过构建某种策略始终如一的获得超额回报。但盈余公告后股价漂移(Post-Earnings-Announce ment-Drift, PEAD)现象的存在,却意味着投资者可以预测上市公司发布盈余公告后的股价变动情况,并由此构建相应的投资策略获取超额利润。国内对PEAD效应的检验起步较晚,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虽然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是由于选用的研究方法、投资者注意力代理变量、研究样本和检验时间的不同,所得之检验结果也相差较大。特别是以网络检索指数作为注意力指标的研究,受限于百度指数的可获得性,只能对2013年以前我国部分市场的PEAD效应进行检验。加之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创新的步伐加快,证券市场和市场参与主体不断进步,包括创业板在内的各板市场均已呈现出新的变化特征。所以,本文认为采用最新的研究方法和市场数据,对创业板市场PEAD效应的检验和特征分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为对以上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分析,本文在系统回顾国内外学者对投资者有限注意力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360指数拟合投资者注意力代理变量的方法,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2013年至2015年间我国创业板市场盈余公告效应的存在性以及运行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投资者注意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注意力对盈余公告效应的影响与内在机理。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结论概要如下:第一部分,在引入投资者注意力以及滞后一期变量的基础上,采用回归的方式检验关注度指标与个股换手率、成交量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交易的活跃度有着显着的正向刺激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360指数作为注意力代理变量的可信度。第二部分,将事件研究法和面板数据回归检验相结合,发现盈余公告消息会显着影响累计超额收益,证明我国创业板市场存在PEAD效应。为考察盈余公告效应与投资者注意力的关系,本文在经典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投资者注意力变量。结果表明,投资者注意力与累计超额收益在[0,1]时期存在显着的正相关,而在[2,61]时期呈显着的负相关。笔者认为,即期内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在“注意力驱动交易”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增强股价对盈余消息的反应程度;长期中,投资者对股票的关注会加快市场消息在投资者之间的扩散并减少信息不对称,并对股价漂移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第叁部分,首先探讨了影响投资者注意力的几个主要因素,发现投资者对含有“科技”、“高科”等字眼的上市公司股票简称有注意力配置的偏好。随后,采用投资者注意力分散模型,观察到盈余公告的密集发布会显着分散投资者注意力,并导致股价即期反应减弱;但长期内股价漂移程度与前期盈余公告披露数量负相关,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受市场信息爆发的刺激,将原本配置于生活其他领域的认知资源,在长期内更多的配置于证券投资市场,使得投资者对市场信息的搜集和解读能力增强。也即在研究投资者注意力与证券市场时,不仅需要关注投资者注意力配置在客观上的有限性,同时更要关注投资者在主观上的“配置意愿”。根据以上结论,笔者认为对投资者和监管层的启示如下:对投资者而言,应当充分的意识到:(1)我国创业板市场并非完全有效的,一方面可以基于投资者注意力或盈余公告效应构建投资者策略获得超额收益率。基于盈余公告的交易策略已经屡见不鲜,但是基于投资者注意力的交易策略,国外已经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国内却不多见,考虑到国内个体投资者所占市场份额较高,此类策略应当大有可为;另一方面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也应当注意避免情绪波动等非理性因素对身的影响,特别注意对“题材股”等市场热点股票的追捧蕴含较高的风险;(2)从整体上看,投资者关注度越高,累积超额收益对公告消息的即期反应越强,长期漂移程度越弱。投资者可使用360指数对其进行关注,并且适度的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加强对市场运行特征的理解;对监管层而言,本文的启示在于:(1)监管机构可以通过研究“投资者注意力指标”,把握我国广大股民的投资决策行为特征,并更好的制定股民教育的内容和重点;(2)尤其是在创业板市场,关注投资者注意力,有助于监管机构及时出台股价平抑调控手段,防止非理性剧烈波动和系统性风险;(3)从研究结论上看,投资者对前期盈余公告发布的密集程度的反应,说明我国股民存在较强的自我调节“觉醒状态”的能力,即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较明显的调节注意力配置。监管机构亦可以据此了解我国个体投资者的信息获取能量和学习能力,更好的引导个体投资者进行理性关注和理性投资。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率先使用360指数作为投资者注意力的代理变量,并对指标的有效性和置信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证明。目前国外采用互联网检索指标作为关注度变量已经成为主流的研究手段,而国内由于百度指数不提供股票相关的指数信息,所以一直缺乏有效的研究手段。本文的研究成果,正好弥补了这种不足,为后来学者进行类似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便利和参考。(2)本文采用最新的360指数和最新的市场数据,研究了2013-2015年间创业板市场的盈余公告效应。证明了PEAD的存在性和运行特征,说明了该效应与投资者注意力和注意分散之间的关系。这对进一步认识我国证券市场和投资者特征以及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提供了帮助和依据,兼具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16-05-01)

覃士珍[9](2016)在《投资者异质信念、未预期盈余与盈余公告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2010至201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回归分析检验投资者异质信念、未预期盈余与公司盈余公告效应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显着的盈余公告效应,投资者异质信念、未预期盈余是盈余公告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投资者会提前对公司盈余公告信息作出反应,由于对公司盈余信息的获取程度不一、对公司股票的未来走势有不同观点,股票流向愿意出更高价格的乐观的投资者手中,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大,卖方获得的超额收益越大。随着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投资者异质信念程度降低,股票价格逐步回归其基本价值,累计超额收益也因此降低。总体上,投资者异质信念对未预期盈余与累计超额收益的关系影响不显着。(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期刊2016年05期)

李庭燎,陈良华[10](2015)在《投资者情绪与盈余公告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股票价格变化来表征盈余公告效应对投资者情绪影响。结合前人研究,投资者情绪对盈余公告后的价格效应存在影响,且不同市场参与者类型所带来的投资者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对股票价格呈显着差异性影响。而后通过构造综合情绪指数分析我国A股、B股交叉上市公司年度盈余公告期间股票异常收益率,予以论证。研究表明:中国A股和B股市场的股票价格变化对于公司好坏盈余消息的反应与理论预期存在较大差异。无论对好消息还是坏消息,A股价格更容易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而B股市场受投资者情绪影响相对较小。(本文来源于《投资研究》期刊2015年12期)

盈余公告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盈余公告,是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公司经营状况的晴雨表,向市场传递了公司价值信息,投资者根据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影响着相关公司的证券价格。会计领域实证研究的开山鼻祖Ball和Brown,通过发现股市中盈余公告效应,得出会计盈余具备信息含量的结论,拉开了会计学科科学化的历史巨幕。盈余公告效应的存在,表明股票价格没有迅速消化吸收公司盈余信息,而会随着时间逐渐吸收。根据上交所2017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持股户数占比达到99.78%,买卖交易占比达到82.01%,个人投资者参与市场交易高度活跃,中国股市为个人投资者所主导。相对股票市场,我国债券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富有经验、专业能力、拥有资源优势等的机构投资者更好地掌握与解读市场中的信息,调整其资产配置,这会使债券价格更迅速有效地反映盈余信息。那么,在盈余公告公布后,债券价格反应就应具备预测逐渐吸收盈余信息的股票价格,本文将对这种预测能力进行详细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与总结,回顾了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本文从债券角度切入,以有效市场假说、行为金融学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注意力理论作基础,分析了债券价格反应对股市盈余公告效应预测以及影响预测能力的信用评级和机构持股的作用机理,并且提出相应假设,为实证检验提供充分理论基础。选取我国2011-2017年具备债券关联A股股票的上市公司作样本,检验了债券超额收益对于关联股票盈余公告后的累计异常收益的预测能力。本文研究发现,盈余公告前1日至后1日债券超额收益率的变动可以预测公告公布后窗口期(2,41)的股票累计异常收益,同时这种预测能力不会因为盈余信息的好坏而存在显着的差异;接着,基于似无相关模型SUR的检验后,信用评级负向影响债券价格反应的预测能力,即上市公司的信用评级越低,债券收益对于股票累计异常收益的预测能力越强,反之亦然;随后,基于费舍尔组合检验以及引入交互项,发现上市公司的机构持股比例会对债券价格反应的预测能力产生负向影响,即上市公司机构持股比例越高,债券价格反应的预测能力越弱,反之亦然;最后,考虑到季度盈余数据的自相性,构建折中化模型,进行检验年度盈余数据,结果同样支持本文命题。本文研究表明,我国被富有经验的投资者所主导的债券市场中债券价格相对于股票价格会更迅速地吸收消化盈余公告信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盈余公告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王海林,张丁.国家审计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基于审计公告语调的分析[J].审计研究.2019

[2].蔡斯雨.债券价格反应对我国股市盈余公告效应的预测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

[3].李梦璐.个体投资者的非正式消息供给的盈余公告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4].吕晗.投资者异质信念对盈余公告效应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8

[5].林海波.盈余公告的行业传递效应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7

[6].韩谨阳.公司调研披露对盈余公告效应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7

[7].冯旭南.卖空限制、意见分歧与价格发现——来自中国A股盈余公告效应的证据[J].经济学报.2016

[8].曾瀚.投资者注意力与盈余公告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

[9].覃士珍.投资者异质信念、未预期盈余与盈余公告效应研究[J].会计之友.2016

[10].李庭燎,陈良华.投资者情绪与盈余公告效应[J].投资研究.2015

论文知识图

盈余公告效应的检验期盈余公告前后的组合以R比较样本公司的PEAD不同事件期内的累积异常收益率盈余公告前后股票价格反应Fig.6-1Sto...韩伟华描述的PEAD现象

标签:;  ;  ;  ;  ;  ;  ;  

盈余公告效应论文_王海林,张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