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活塞式发动机论文-李蒋

往复活塞式发动机论文-李蒋

导读:本文包含了往复活塞式发动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汽车,叁缸发动机,抖动,分析与研究

往复活塞式发动机论文文献综述

李蒋[1](2018)在《汽车叁缸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抖动的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石油短缺和环保呼声日高,环保理念无时无刻不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细节。同样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汽车。人们大约从80年代开始就提出新能源汽车的概念,早在2004年雷克萨斯推出第一代混合动力车型RX400h,然而受售后服务,充电桩,道路应急,保险理赔等配套设施所限,销量和社会反响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国内在近叁年才迎来了电动汽车销量相对的大幅增长。那么,是不是燃油汽车就此终结了呢?当然不是!为了在节能减排、绿化环保的主流社会思想需求中存活,近年来各大车厂陆续推出了新一代的小排量叁缸增压发动机。文章旨在分析研究那些颇具争议的叁缸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8年07期)

杨广标[2](2015)在《往复活塞式压缩空气发动机的仿真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压缩空气发动机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新型节能环保发动机,对它的研究旨在减轻当前社会中日趋严重的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对压缩空气发动机进行一些前期的基础性研究。首先,从压缩空气的能量密度和理想可用能两方面分析了压缩空气作为发动机动力源是切实可行的,并从续驶里程、安全性能以及经济性能等角度分析了汽车搭载压缩空气发动机也是可行的。其次,初步确定了压缩空气发动机的结构方案和基本参数,并根据对其工作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和力学分析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下建立了其工作过程的仿真模型和人机交互的工作界面。之后,通过仿真得到了发动机的功率Pe、平均有效扭矩Mp和气耗率Ge,分析了工作循环中气缸内气体的变化规律,并将气缸内压力变化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最后,分析了压缩空气发动机各主要结构参数,配气相位以及工作参数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为以后压缩空气发动机设计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此外,研究了压缩空气发动机的优化方法,将Isight与Simulink软件集成优化的方法应用在压缩空气发动机的优化研究中。首先在常用转速下,通过对结构参数的优化使发动机功率与平均有效扭矩提高了20%,而气耗率降低了6%。然后又以结构参数的优化结果为基础对不同转速下的配气相位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与经济性。(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5-01-01)

邸立明,孙万利,师颖,王文峰[3](2014)在《可变循环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凸轮型线优化设计(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Excite_TD软件构建了本田125 mL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配气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多项动力加速度函数(POL)与分段加速度函数(ISAC)凸轮型线设计方法的性能指标,选择ISAC优化设计可变循环往复活塞式发动机(VCRPE)二冲程与四冲程工作模式的进、排气凸轮型线。为了验证凸轮型线设计的合理性,利用SolidWorks构建并分析了相应配气机构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对比Excite_TD和SolidWorks模型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分析数据吻合较好,验证了凸轮型线优化设计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4年06期)

冯黎明,高文志,秦浩,谢必鲜[4](2011)在《用于发动机余热回收的往复活塞式膨胀机热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膨胀机是朗肯循环的核心做功部件,相对于涡轮膨胀机,往复活塞式膨胀机更适合于回收发动机废气余热,研究活塞式膨胀机的热力过程对于优化朗肯循环的效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建立了往复活塞式膨胀机的热力过程计算模型,并计算分析了主要技术参数对膨胀机的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进气压力和转速增大以及进气门关闭时刻的推迟都会导致往复活塞式膨胀机输出功和质量流量的增大,但会导致卡诺循环完成效率的降低.(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8期)

邸立明,詹长书,夏怀成[5](2007)在《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多行程工作模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二冲程与四冲程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提出发动机的多行程工作模式理论,描述其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和一定区间连续可变压缩比的工作原理.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3种不同气门组合换气形式,为发动机多工作模式换气形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工程设计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邸立明[6](2006)在《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多工作模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动机作为车辆的动力来源,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及工作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随着汽车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人们对发动机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其能够在更宽的工作范围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本文介绍了车用发动机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问题,通过对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创新,在无凸轮轴气门驱动等先进发动机技术的支持下,提出了发动机多工作模式理论,论述了MWM(Multiple Working Mode,多工作模式)发动机二冲程工作模式、四冲程工作模式、六冲程工作模式、工作模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和连续可变压缩比的工作原理。MWM发动机在普通四冲程发动机的气缸侧壁增加了一个排气口,且由气门控制其开闭,通过处于不同位置气门的配合工作,从而实现其各种工作模式和工作过程。 本文通过Matlab的M文件编程得到MWM发动机各主要零部件的具体优化参数,采用SolidWorks叁维建模软件构建各零部件的实体模型;在完成了虚拟样机装配之后,利用虚拟样机仿真了MWM发动机的各种工作模式和工作过程,得到了其最佳的结构和运动参数,排除了零部件之间可能存在的静态和动态干涉;利用Flowizard软件对二冲程工作模式叁种换气方案的缸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经过比较分析之后得出“顶进一侧出”方案为较好的二冲程工作模式换气方案。 MWM发动机在理论上实现了一台发动机在二冲程、四冲程与六冲程工作模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填补了发动机单工作循环作功行程数与总行程数比值中1/3的空白,同时具备一定范围连续可变的压缩比,整合了二冲程与四冲程发动机的优点,拓展了发动机的工作范围。(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06-04-01)

罗庆农[7](2003)在《往复活塞式六行程发动机》一文中研究指出(专利申请号 :0 2 1182 6 3 9)  往复活塞式六行程发动机是应用于汽车、火车、船舶及工程机械的动力装置。它是将现有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加以扩展 ,增加进空气和排空气两个行程。其工作顺序为 :进气、压缩、作功、排气、进空气、排空气。其有益效(本文来源于《设备管理与维修》期刊2003年11期)

朱圣柳,王苏丹[8](1992)在《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活塞横向运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运动学和动力学角度出发,结合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建立了活塞在气缸内运动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经计算和实验表明:活塞在上止点附近,当活塞由非推力面快速地移向推力面时,对缸套具有较大的冲击能量。此外,作者还分析了活塞主要结构参数对活塞横向运动的影响,并提出了减振、降噪的措施。(本文来源于《洛阳工学院学报》期刊1992年02期)

Klaus,Federn,张兆奎[9](1983)在《往复活塞发动机粘性扭振减振器尺寸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设计可靠的粘性扭振减振器的基础、前提和计算方法,在FVV(内燃机研究协会)的一个试验计划中,根据掌握的大量损坏情况,首先用一种新式的带有封闭作用腔的振动粘度计确定了20~300赫范围内恒定的剪切梯度振幅下硅油的材料特性值(即谐波交变剪切下的损失模量和存储模量)及其与温度的关系。在柏林工业大学新开发的减振器试验台上,用具有弹性定心惯性环的试验减振器对这种材料特性值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减振剂形变角振幅在tanv=3以下,在旋转时对温度进行监测,减振剂的阻尼系数和耦合弹性刚度作为组合值分量测量。这一测量也证明了,可以用所获得的硅油参数来对减振器的动态特性进行可靠的预算。为了方便预算,可用直观的工作图解;从中可以看出,在减振器调整最佳的情况下,壳体或曲轴端部法兰振动角振幅在第一次近似时相当于法兰和减振器惯性环的相对振动角振幅。减振器在工作期间的性能可加以控制,最简单、可靠的办法是监测减振器壳体的温度。(本文来源于《国外内燃机车》期刊1983年07期)

朱炜青[10](1981)在《对船用往复活塞式特种发动机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船用动力为对象,对几种具有特殊传动机构的发动机与水下特殊用途发动机进行了分析比较,并讨论了它们作为船舶动力的可能性。一、往复活塞式特种发动机的分类特种发动机的类型甚多,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特种结构发动机和水下特种用途发动机。 1.特种结构发动机它在结构设计上有别于常规的曲柄连杆机(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1981年06期)

往复活塞式发动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压缩空气发动机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新型节能环保发动机,对它的研究旨在减轻当前社会中日趋严重的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对压缩空气发动机进行一些前期的基础性研究。首先,从压缩空气的能量密度和理想可用能两方面分析了压缩空气作为发动机动力源是切实可行的,并从续驶里程、安全性能以及经济性能等角度分析了汽车搭载压缩空气发动机也是可行的。其次,初步确定了压缩空气发动机的结构方案和基本参数,并根据对其工作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和力学分析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下建立了其工作过程的仿真模型和人机交互的工作界面。之后,通过仿真得到了发动机的功率Pe、平均有效扭矩Mp和气耗率Ge,分析了工作循环中气缸内气体的变化规律,并将气缸内压力变化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最后,分析了压缩空气发动机各主要结构参数,配气相位以及工作参数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为以后压缩空气发动机设计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此外,研究了压缩空气发动机的优化方法,将Isight与Simulink软件集成优化的方法应用在压缩空气发动机的优化研究中。首先在常用转速下,通过对结构参数的优化使发动机功率与平均有效扭矩提高了20%,而气耗率降低了6%。然后又以结构参数的优化结果为基础对不同转速下的配气相位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与经济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往复活塞式发动机论文参考文献

[1].李蒋.汽车叁缸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抖动的分析与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8

[2].杨广标.往复活塞式压缩空气发动机的仿真优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

[3].邸立明,孙万利,师颖,王文峰.可变循环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凸轮型线优化设计(英文)[J].机床与液压.2014

[4].冯黎明,高文志,秦浩,谢必鲜.用于发动机余热回收的往复活塞式膨胀机热力学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11

[5].邸立明,詹长书,夏怀成.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多行程工作模式的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2007

[6].邸立明.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多工作模式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

[7].罗庆农.往复活塞式六行程发动机[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3

[8].朱圣柳,王苏丹.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活塞横向运动的研究[J].洛阳工学院学报.1992

[9].Klaus,Federn,张兆奎.往复活塞发动机粘性扭振减振器尺寸的确定[J].国外内燃机车.1983

[10].朱炜青.对船用往复活塞式特种发动机的讨论[J].船舶工程.1981

标签:;  ;  ;  ;  

往复活塞式发动机论文-李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