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工作装置论文_王凯强,王登化

导读:本文包含了装载机工作装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装载机,载荷,装置,工作,图解法,结构,连杆。

装载机工作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王凯强,王登化[1](2019)在《基于AutoCADZL20EFBD装载机工作装置平移性和自动落平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基于AutoCAD反向图解法确定ZL20EFB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各铰点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并用Solidworks机构仿真对得到的铰点进行验证,证明结果显示用这种方法得到的铰点是满足工作装置平移性和自动落平的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21期)

吴迪,张青哲[2](2019)在《挖掘装载机装载工作装置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应力载荷研究为切入点,借鉴标准化载荷谱的相关理论及方法,研究挖掘装载机在铲装作业时其装载工作装置承受外载荷的特点。在对装载工作装置进行结构分析和外载荷应力分析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外载荷实时感应系统采集并处理分析所得数据,为挖掘装载机装载工作装置的应力分析提供可靠地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建筑机械》期刊2019年11期)

杨晨光,吴书强,丁科珉[3](2019)在《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装载机工作装置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装载机是施工项目中最重要的工程机械之一。为了提高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需要对装载机的工作装置进行了仿真分析。据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机构特点,采用电液比例系统实现对装载机工作装置的传动,并对装载机工作装置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进行建模。采用普通PID和模糊自适应PID对电液比例系统进行控制,对比两种控制方法的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结果表明,发现模糊自适应PID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大众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万一品,宋绪丁,郁录平,员征文[4](2019)在《装载机工作装置载荷识别模型与载荷测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装载机铲装作业时所受外载荷大小及变化特性,根据铲斗铰点力与斗尖力关系建立工作装置外载荷识别模型。以国产LW900K装载机为试验样机,提出了叁向力销轴传感器法和动臂截面弯矩法两种载荷制取方法,进行典型作业姿态下的载荷验证和铁矿粉物料下的载荷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叁向力销轴传感器法和动臂截面弯矩法都能够准确获取外载荷识别所需要的铰点载荷,销轴传感器法结果精度高于动臂截面弯矩法;试验样机工作装置所受大载荷出现在物料铲掘和卸载时刻,测得卸料时的惯性冲击载荷峰值约为400kN;通过雨流计数得到外载荷合力的均值服从正态分布,幅值服从叁参数威布尔分布。载荷测试和分析结果能够有效解决装载机工作装置外载荷难以获取的问题,为载荷谱编制和疲劳特性分析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9年03期)

罗剑[5](2019)在《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给装载机液压系统的节能优化改进提供理论支撑,以ZL30B型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对系统的建模仿真分析。首先介绍了系统工作原理,然后利用AMEsim软件中的标准液压库元件完成对安全阀、多路阀动臂液压缸、转斗液压缸以及定量泵的建模,采用Planar Mechanical库元件实现对反转六杆式工作机构的建模,同时明确了工作装置各液压缸的相对位置。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的比对,证明了构建的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模型能够准确反映系统的性能。除此之外,忽略管路沿程压力损失及多路阀的节流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实测效率为16.3%,而通过计算获得的工作效率为12.2%,所以认定构建的模型可以较好地表征系统的工作效率。从而最终验证了工作装置液压系统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霍亚光,李晨昱,宋绪丁,田维波,高扬[6](2019)在《基于拓扑优化的装载机工作装置结构轻量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拓扑优化对装载机工作装置结构进行轻量化设计,建立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有限元模型,在五种工况下对工作装置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应力云图,显示动臂的应力裕量较大。通过HyperWorks软件Optistruct模块建立动臂参数化模型,以质量最轻为目标函数,以动臂两侧板各单元相对密度为设计变量,以结构强度和刚度为约束条件,进行轻量化设计。结果表明,在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动臂的质量减轻19.25%。对优化前后的动臂实体模型进行模态分析,确认前六阶频率和振型变化不大,动臂的动态性能稳定可靠。(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期刊2019年04期)

范晓峰[7](2019)在《装载机工作装置动力学仿真及寿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装载机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工作装置性能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机的工作状态。由于装载机工作环境多变,作业过程承受交变载荷作用,造成了其工作装置常常发生疲劳破坏。开展装载机工作装置疲劳寿命评估与预测对提升装载机工作性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ZL50G型装载机工作装置为研究对象,对其焊接结构与非焊接结构分别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基于ADAMS与ANSYS软件完成了装载机工作装置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通过对比两软件中模态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ADAMS中给模型添加实测油缸位移、销轴载荷以及拉杆拉力这些实测数据后,完成了装载机工作装置动力学分析。依靠分析工作装置一个工作循环间的应力变化云图,选取了装载机工作装置上主要的疲劳危险点,并提取了应力时间历程数据,为后续应力谱的编制提供数据基础。对得到的应力时间历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雨流计数后得到了雨流矩阵,依靠核密度估计下的非参数外推方法,将应力谱外推至具有全寿命周期的二维64×64级应力谱;考虑到均值应力对焊接结构与母材疲劳寿命的影响大小,分别采用变均值法与等寿命转换法将焊接与母材结构上疲劳危险点的二维应力谱编制成一维应力谱,为疲劳寿命的预测奠定了基础。对于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借用BS标准得到所选取焊接结构疲劳危险点的S-N曲线,并依靠上述编制的应力谱联合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计算得到了焊接结构疲劳危险点区域的疲劳寿命。对于非焊接结构寿命预测,先确定了结构疲劳寿命影响因素,其包括表面状态因素、尺寸效应因素、形状因素以及平均应力影响因素;同时以材料S-N曲线为基础得到构件的S-N曲线,依靠上述编制的非焊接结构疲劳危险点应力谱联合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计算得到了非焊接结构疲劳危险点区域的疲劳寿命。根据工作装置实际疲劳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疲劳寿命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本文处理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17)

张磊[8](2019)在《装载机工作装置焊接结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作装置是装载机实现铲、装、卸、运物料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作业性能和作业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装载机整机的工作性能,而焊接结构作为工作装置中疲劳强度的薄弱环节,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极易发生疲劳破坏。因此对工作装置焊接结构进行疲劳寿命评估方法的研究将对装载机工作性能和可靠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ZL50G型装载机工作装置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等效结构应力法为核心的焊接结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研究。采用Pro/E软件完成了工作装置在疲劳试验姿态下的叁维建模与装配;研究了在HyperMesh软件中焊缝及销轴连接的模拟方法,建立了完整的工作装置有限元模型。根据工作装置试验要求施加边界条件并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工作装置的应力云图,为工作装置焊接结构疲劳寿命分析提供依据。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确定了疲劳关注点载荷–应力转换系数,得到了疲劳关注点名义应力谱;分析了平均应力对焊接结构疲劳损伤的影响;研究了IIW标准与BS标准进行工作装置焊接结构疲劳寿命评估的差异,建立了基于名义应力法的工作装置焊接结构疲劳寿命评估模型。分析了结构应力的定义与计算步骤,并采用不同网格尺寸计算T型焊接接头焊趾处的结构应力,验证了结构应力网格尺寸不敏感性;研究了主S-N曲线与名义应力法S-N曲线的差异,建立了基于等效结构应力法的工作装置焊接结构疲劳寿命评估模型。基于名义应力法和等效结构应力法的工作装置焊接结构疲劳寿命评估模型开发了装载机工作装置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软件;实例计算证明软件实现了疲劳寿命预测的功能;分析了不同理论方法得到的疲劳寿命结果与工作装置疲劳试验结果之间的误差,其中等效结构应力法评估结果与疲劳试验误差最小,因此推荐使用等效结构应力法对焊接结构进行疲劳寿命评估。(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17)

万一品,宋绪丁,员征文,郁录平[9](2018)在《装载机工作装置随机载荷统计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装载机工作装置随机载荷的统计分析是工作装置载荷谱编制及结构疲劳分析的基础。文章实测了装载机工作装置在大石方、原生土、小石方和沙子4种物料工况下铲斗的受力载荷时间历程,采用统计方法对信号中的毛刺进行甄别与剔除,按照工况时间比例对载荷进行分段拼接,检验分段载荷的平稳性和各态历经性;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分段实测随机载荷的统计特性,采用峰谷抽取和雨流计数法统计载荷均值和幅值的频次,得到了均值频次和幅值频次分别服从正态分布和叁参数威布尔分布的拟合分布数学模型,且载荷均值分布和幅值分布相互独立。随机载荷统计分析的方法和结果为装载机工作装置疲劳载荷谱编制以及可靠性台架试验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10期)

刘光辉[10](2018)在《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热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热特性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数学建模的形式为今后的设备安全和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8年09期)

装载机工作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以应力载荷研究为切入点,借鉴标准化载荷谱的相关理论及方法,研究挖掘装载机在铲装作业时其装载工作装置承受外载荷的特点。在对装载工作装置进行结构分析和外载荷应力分析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外载荷实时感应系统采集并处理分析所得数据,为挖掘装载机装载工作装置的应力分析提供可靠地数据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装载机工作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1].王凯强,王登化.基于AutoCADZL20EFBD装载机工作装置平移性和自动落平设计[J].汽车实用技术.2019

[2].吴迪,张青哲.挖掘装载机装载工作装置应力分析[J].建筑机械.2019

[3].杨晨光,吴书强,丁科珉.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装载机工作装置仿真分析[J].大众科技.2019

[4].万一品,宋绪丁,郁录平,员征文.装载机工作装置载荷识别模型与载荷测取方法[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9

[5].罗剑.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仿真分析[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9

[6].霍亚光,李晨昱,宋绪丁,田维波,高扬.基于拓扑优化的装载机工作装置结构轻量化设计[J].机械制造.2019

[7].范晓峰.装载机工作装置动力学仿真及寿命预测[D].长安大学.2019

[8].张磊.装载机工作装置焊接结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9

[9].万一品,宋绪丁,员征文,郁录平.装载机工作装置随机载荷统计特性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刘光辉.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热特性分析[J].石化技术.2018

论文知识图

装载机工作装置简化模型滑移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图装载机工作装置及铲斗销轴座示...装载机工作装置示意图装载机工作装置负载敏感液压系...碑装载机工作装置常规设计开发示...

标签:;  ;  ;  ;  ;  ;  ;  

装载机工作装置论文_王凯强,王登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