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固化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型,断面,淤泥,动力,固化剂,复合材料,导板。
固化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朱剑锋,庹秋水,邓温妮,饶春义,刘浩旭[1](2019)在《镁质水泥复合固化剂固化有机质土的抗压强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给实际工程中镁质水泥复合固化剂对有机质土的加固效果提供评价依据,以镁质水泥固化土(TZ18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评价指标,分别研究有机质、水、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以及龄期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Z18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增加呈二次函数形式降低,随水和固化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分别呈幂函数形式降低和提高,随龄期的增加呈自然对数形式增长.基于此规律,建立TZ18固化土的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任意有机质、水、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以及龄期下的TZ18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乔巍,姚卫星,马铭泽[2](2019)在《复合材料残余应力和固化变形数值模拟及本构模型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不同固化本构模型,建立了预测复合材料构件残余应力/应变和固化变形的叁维数值模型。该模型由热化学分析模块和热力分析模块构成,考虑了热化学耦合、材料性能的各向异性、化学收缩及黏弹性等因素。基于线弹性、黏弹性和Path-dependent叁种典型的本构模型,预测了构件的残余应力/应变及固化变形。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建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并重点研究了不同本构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黏弹性本构模型最佳,对构件的残余应力/应变及固化变形的预测结果均较好; Path-dependent本构模型次之,对构件的残余应变和固化变形的预测结果较好,但对构件的残余应力的预测结果稍差;线弹性本构模型最差,除了对构件的残余应变和较薄构件的固化变形的预测结果较好外,其他预测结果都较差。(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24期)
张立章[3](2019)在《不同测流断面固化方案下断面冲淤变化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4种测流断面固化方案下断面冲淤变化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固化3个有坎断面下,其断面冲淤变化最小,断面水位流量关系呈现单值化,为最优的断面固化方式。(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应用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田芳,张俊乾[4](2019)在《Z-pin复合材料细观模型固化残余应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植入Z-pin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通过施加Z-pin周期性边界约束条件,建立了Z-pin复合材料单层板单胞细观模型.考虑固化过程中树脂体积收缩、弹性模量随固化度变化和纤维因Z-pin进入偏转因素,运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了单胞结构在固化成型工艺过程中树脂和纤维应力发展和分布,并研究了Z-pin直径和分布密度对单层板面内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点之前,树脂模量和残余应力很小,凝胶点之后,树脂模量和残余应力增加较快;残余应力分布与纤维偏转有关;Z-pin直径和分布密度增加会使固化残余应力增大.(本文来源于《力学季刊》期刊2019年03期)
朱栋梁,卢建华,李雪丽,王春苑[5](2019)在《光固化立体成型法3D打印人体骨骼模型的精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光固化立体成型法3D打印人体骨骼模型的精度,为3D打印在医学应用中的可靠性提供依据。方法:X射线型人体腰椎模型5块(L1~L5),采用MSCT扫描-Mimics重建-Magics系统,光固化立体成型法3D打印模体,分别测量原模体和3D打印模型的椎体横径L1-X1~L5-X1,纵径L1-Y1~L5-Y1,厚度L1-Z1~L5-Z1;横突最远距离L1-X2~L5-X2,棘突长度L1-Y2~L5-Y2,棘突宽度L1-Z2~L5-Z2;以上分别按照X、Y、Z叁轴对两组模体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椎孔的横径L1-CX~L5-CX,纵径L1-Cy~L5-Cy,45度径L1-Cxy~L5-Cxy,-45度径L1-Cyx~L5-Cyx,并对两组内径数据进行分析;X轴、Y轴、Z轴、内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并以组内相关系数(ICC)做为数据一致性的评价指标;计算绝对误差和标准误差,并对标准误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计量资料在X轴、Y轴、Z轴、内径上相关系数(ICC)分别为1.000、0.999、0.995、0.989,ICC值均大于0.950,说明3D打印模型与人体腰椎模体具有高度的一致性;3D打印模型在X轴、Y轴、Z轴、内径的正、负绝对误差均<1mm,相对误差均小于5%。结论:人体骨骼的光固化立体成型法3D打印模型精准度高,可以做为可靠的实体还原模型,满足教学、手术计划、辅具制造等的医学应用。(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7期)
谭汉提,韦堡升,黎明武,卢迪,罗翔[6](2019)在《光固化导板结合3D打印模型在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光固化导板结合3D打印模型在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30例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CT扫描图像获得原始数据,通过Minics17.0进行叁维重建模型,模拟骨折复位,由3D打印机打印出复位后的叁维头颅模型。利用光固化模型材料制做导板,术中引导骨折块复位。术后行CT扫描,使用geomagic测量实际手术与虚拟手术方案的误差,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面宽及颧骨体高度左右对称。术后CT检查颧骨突度和面中部宽度均双侧对称,偏差色谱分析实际手术与虚拟手术方案的误差小。结论个体化光固化导板制作简便,手术中可指导折颧骨复合体骨折精确复位,简化手术过程,手术效果好。(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饶春义,朱剑锋,潘斌杰,刘浩旭,周志军[7](2019)在《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理论的固化淤泥一维压缩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低碳、环保的镁质水泥对淤泥进行固化处理,研究了不同龄期下固化淤泥一维压缩特性。采用新型环刀制样方法,开展了镁质水泥固化淤泥的一维压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固化淤泥的压缩曲线与结构性土变化趋势类似,固化淤泥的ln(1+e)–lgσ′v曲线存在一个明显的拐点(结构屈服应力),且随着龄期的增长,固化淤泥的结构屈服应力逐渐增大。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理论,提出了能反应固化淤泥强化与弱化并存的一维压缩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模型可以较好预测任意龄期下固化淤泥的一维压缩特性。(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周宇,赵莹莹,王子玉,田立慧[8](2019)在《固化土动力特性与叁因素动力模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动叁轴试验研究了Aught-set固化剂掺量、含水率、围压对固化土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土的抗动剪切破坏能力和动剪切模量随着围压增加而提高,而随固化剂掺量和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最佳配比为固化剂掺量6%和含水率12. 5%。在高速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固化土的骨干曲线符合Hardin-Drnevich双曲线模型,依据模型参数(初始动剪切模量、最大动剪应力幅值)关于叁参数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考虑叁因素影响下的动参数模型,进而可发展出固化土的叁因素动力模型。该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路基的设计、动力反应分析与灾害预防提供有力的量化依据,也可为公路路基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丁建文,万星,冯旭松,钱森,吉锋[9](2019)在《高含水率疏浚淤泥固化土的压缩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扰动状态概念和重塑土固有压缩特性,建立了高含水率疏浚淤泥固化土的压缩模型,并通过一维压缩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所提出的压缩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淤泥固化土在一维压缩条件下的力学响应.基于试验和拟合分析,得出了淤泥固化土结构破损参数的取值范围为0.2~2.0,结果表明,随着固化材料掺量的增加和淤泥初始含水率的降低,固化土结构破损参数渐趋减小.探讨了结构破损参数与破损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构破损参数越大,结构破损速率越快.建立的压缩模型可以描述疏浚淤泥固化土屈服前后的压缩变形特征,特别是可以刻画固化土在结构屈服后渐进破坏的过程,为疏浚淤泥固化土的压缩分析和沉降计算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10](2018)在《ASTM C1308-08(2017)废物固化体中扩散释放物加速浸出试验,模型扩散的计算机程序和从圆柱形废料状态中分离淋滤的标准试验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该试验方法提供了一种测量固化基体材料中元素浸出率的步骤,以确定释放量是否受质量扩散、基于模型的扩散常数的计算值的控制,并验证预期长期扩散的释放量。该试验方法适用于任何在试验中不降解或变形的材料。该方法是对其他半动态试验的修正,如IAEA试验(1) 2和ANS 16.1浸出试验。这些方法(本文来源于《核标准计量与质量》期刊2018年04期)
固化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评价不同固化本构模型,建立了预测复合材料构件残余应力/应变和固化变形的叁维数值模型。该模型由热化学分析模块和热力分析模块构成,考虑了热化学耦合、材料性能的各向异性、化学收缩及黏弹性等因素。基于线弹性、黏弹性和Path-dependent叁种典型的本构模型,预测了构件的残余应力/应变及固化变形。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建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并重点研究了不同本构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黏弹性本构模型最佳,对构件的残余应力/应变及固化变形的预测结果均较好; Path-dependent本构模型次之,对构件的残余应变和固化变形的预测结果较好,但对构件的残余应力的预测结果稍差;线弹性本构模型最差,除了对构件的残余应变和较薄构件的固化变形的预测结果较好外,其他预测结果都较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固化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朱剑锋,庹秋水,邓温妮,饶春义,刘浩旭.镁质水泥复合固化剂固化有机质土的抗压强度模型[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2].乔巍,姚卫星,马铭泽.复合材料残余应力和固化变形数值模拟及本构模型评价[J].材料导报.2019
[3].张立章.不同测流断面固化方案下断面冲淤变化物理模型试验分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9
[4].田芳,张俊乾.Z-pin复合材料细观模型固化残余应力研究[J].力学季刊.2019
[5].朱栋梁,卢建华,李雪丽,王春苑.光固化立体成型法3D打印人体骨骼模型的精度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6].谭汉提,韦堡升,黎明武,卢迪,罗翔.光固化导板结合3D打印模型在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中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7].饶春义,朱剑锋,潘斌杰,刘浩旭,周志军.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理论的固化淤泥一维压缩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19
[8].周宇,赵莹莹,王子玉,田立慧.固化土动力特性与叁因素动力模型试验[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9
[9].丁建文,万星,冯旭松,钱森,吉锋.高含水率疏浚淤泥固化土的压缩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ASTMC1308-08(2017)废物固化体中扩散释放物加速浸出试验,模型扩散的计算机程序和从圆柱形废料状态中分离淋滤的标准试验方法[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