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英语课堂文化和谐性

构建初中英语课堂文化和谐性

胡芳江苏省运河初级中学

一、课堂文化

所谓课堂文化就是通过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从而形成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重、开放、自由、和谐、智慧的、提升教师和学生生命质量的课堂文化。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聚合化的文化,并带有一定的情境性,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的精神气象,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与重视,建立在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之上。这样学生才能放开,放松地得到发展。课堂文化要充分体现个性、人道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一种内在的素质聚合力,促进其人格的形成。课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的风貌、风气。良好的课堂文化具有较强的聚合力。

二、新课程下英语课堂文化的内涵

从本质而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是“学生学到什么”和“学生怎么学”。“学生学到什么”也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即通过课堂教学,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等目标的达成度。“学生怎么学”即学生达成以上目标的过程和方法,是否学得轻松、学得愉悦。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学生的课堂体验,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因此,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构建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和师生体验生命价值的课堂文化。

三、构建初中英语课堂文化和谐性的几个要素

1.课堂教学内容的文化构建

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独特的生命感受,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发挥英语的无限魅力,去激发和浇灌学生与生俱来的灵性和好奇心,倾听学生生命的自由感悟,光大学生探究的天性。

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教育即生活”和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紧密关系。让英语课堂充满文化味,突显人文性,走向生活、走向实践,唤醒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课堂教学过程的文化构建

从初中英语课堂的文化这一层面而言,主要表现特征为:强调语言知识内容和意义的统一,强调语言教学的实践性;以有效活动和任务的完成贯穿整个课堂学习。其中,活动和游戏的开展应以始终围绕目标语言的学习为目的,在真实任务或活动中去体验、领悟和运用。同时,任务和活动的设计应体现梯度和发展性。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许多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的认识不足,对学生深层次思维的开发和挖掘不足。因此,目前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的真正对话,教学的真实开放实属鲜见。

注重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才会又快又好地学知识。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有句名言:"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对学习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当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持续不断。教师应做到备学生、备教材,设计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

形成多样化的教学风格,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能够根据《课标》的多功能话题,采取多种方式教学。英语教学的多样化包括教学多媒体手段运用、课堂组织、学习者角色、练习、活动、任务、技能、话题、侧重点等的多样化。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幻灯、实物、提示词等“指挥”学生进行练习,这时最好穿插Pairwork(内容简单的话不必让学生先准备,反之,事先作些准备),直接以快频率的方式让学生一对一对地、一问一答地进行下去。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口头表达,很快地掌握新的语言项目。这样做的特点是节奏快、密度大、频率高,使学生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兴趣浓厚,人人参与。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

初中英语教材的教学中,无论是对话、词汇还是课文教学,教师要为学生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活动的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表演、讨论、采访等交际活动,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尽管学生在讨论和表演的过程中有所语言错误,在表演后准确地指正错误,并告诉学生心存对待错误及时改正的积极态度,而不是回避。促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找到乐趣,发现自己的不足,今后更努力地学习。正由于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师生增进了解,双方都有益,提高了课堂质量。事实证明,努力改革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教师要精心创设一个使意思明了的情景,用手势、眼神、动作、实物、图片以及简笔画等等来设置,努力使自己成为“示范表演者”;在学生操练新材料时,教师又必须决定操练的规模:是全部、部分还是个人,教师要成为“组织者”;教师还必须指导操练的方式,成为“指挥者”;在语言练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尽可能运用英语来表达,这时教师必须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成为判断学生新材料运用正确与否的“裁判员”,同时还要成为细心旁听的“监听者”;如限定每组一分钟的分组竟赛活动,使用图片进行看图说话练习。

3.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文化构建

新教材的编排把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摆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平时课堂设计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才能与学生之间产生协调的情感,一个平日对学生冷漠的教师,很难想象学生会产生乐意与他进行交流的内在动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每一个学生以极大的关注,对他们的每一个进步、每一份成绩都给予肯定和赞扬;对学生在课堂操练中出现的读音和语法错误,应中肯地指正,而决不能冷嘲热讽;对练习中出现的拼写和语法错误,及时进行批改并及时讲评,最好在作业本上加上鼓励性的评语,力争把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语言焦虑”降到最低点,从而促使他们树立自信心;最好每周举办一次英语角活动,建议学生每人有一个搭档,鼓励他们开口,亲身实践,把学到的语言用于交际,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有学者认为师生情感交流的三大妙方就是三样宝贝——爱心、激情与微笑。有经验的教师,一定会把师生的情感交流放在信息交流之前。获得学生喜爱的老师,其教学效果就好。由于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享受课堂生活的文化交往过程,因此教师鼓励性的外在言语和暗示语言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表情和眼神都是一种情感源,时刻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念三个方面进行塑造。教师的聆听态度、教师对学生奇思妙想的态度,以及教师对学生语言错误纠正的态度和教师对学生的暗示效应等等,都将是构成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的要素,它们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与学生是否真实享受课堂文化生活的幸福指数。

英语课堂教学的反馈交流,不但是对学生认知的“假设—检验”过程很重要,同时教师对学生表现的每一个反应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尚待成熟,因此他们学习的动机和意志还非常脆弱,他们需要老师的关注和激励性的评价。而基于真情实意的评价,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正面影响。著名的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在“情感过滤假设”中提到,“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他们尽量较少精神层面上的焦虑。因此,情感的关注反映的是深层文化的内涵。

4.课堂教学中深层文化意识的构建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也拥有自己的文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渗透个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这是构建深层课堂文化的实质。《英语课程标准》“五级”目标主要考查考生“文化意识”:是否对说英语的各国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方面有初步了解,逐渐形成“英语地球村”的概念。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与尊重,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学好英语,同时可以扩大他们的视野,开阔胸怀,包容文化,拓宽思维,并为将来更好地传播本民族文化。这是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最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享受。

四、和谐构建英语课堂文化

英语课堂文化的产生,绝非一日之时就能形成。它是学生与教师长期在课堂教学交流、交往、合作的精神产物。要确保能和谐建构英语课堂文化,我们必须从提高教师个人专业水平和教育思想、理念着手,同时注意外部因素的衔接。

初中英语的教材是以中心功能话题来编排各个单元的。一般来讲,一个中心话题,一个单元。每个话题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东西方的文化。如果属于东西文化共有的,学生易于理解,但有文化差异时,学生往往按中国的思维习惯、文化习俗去套,结果语用不得体。教师要有对文化差异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和知晓度。这样在学生即将遇到或已经遇到的差异问题就可以很好地处理,让学生能跨越这些障碍,实现跨文化交际。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努力构建好教与学的文化,在和谐宜人的课堂文化交互中,变教与学的过程为师生共同享受的生活文化交往过程,让教学成为师生共同享有的生命活动过程,让良好的课堂文化不断激活生命,丰富生命,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享有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标签:;  ;  ;  

构建初中英语课堂文化和谐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