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差分基准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测量机器人极坐标法,最小二乘拟合,多基准差分改正,变形监测
差分基准站论文文献综述
武致宇,张献州,黎冶,李京强[1](2019)在《最小二乘拟合的多基准站实时差分改正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测量机器人极坐标自动化监测中观测环境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问题,为简化系统设备配置,提高监测的实时性,多基准站差分改正法被广泛运用于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中以削弱误差影响,但目前的差分改正系数计算方法改正效果并不理想。该文为对差分改正法进行改进,确保实现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差分改正的成果精度,该文在对常用的几种差分改正系数计算方法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拟合的实时差分改正法,该方法计算简便且充分考虑了测站与监测点间空间位置关系对差分改正效果的影响。通过实测数据表明,该方法可较为真实地反映多基准站与监测点间的共性误差,有效提高测量机器人极坐标自动化监测系统处理后的成果精度,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平先才,陈星荣,梁向棋,吕娇,舒晓明[2](2018)在《单基准站模式下多种GNSS差分数据的传输》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单基准站单一GNSS差分数据的传输问题,对拥有内置无线模块的天宝SPS985做了分析和研究,根据仪器的通讯数据格式以及其所支持的协议设置实现了单基准站模式下多种GNSS差分数据的传输,并做了利用4G路由器为天宝SPS985基准站提供网路信号的实验,实验表明,该方法解决了单基准站模式下多种GNSS差分数据不兼容的问题,实现了使用天宝SPS985网络基站时,市场上主流的GNSS接收机间的多种差分数据传输。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测绘领域。(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期刊2018年08期)
石波,王云鹏,李太恒[3](2018)在《基准站观测数据加密方法及其在差分GNSS后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基准站采样率低于流动站时,不能用常规差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后处理方法得到流动站所有历元坐标。针对此问题,给出了基于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模型构造基准站非采样点上虚拟观测值的方法。该方法将接收机钟差、对流层天顶湿延迟从观测值误差中分离出来,同消电离层模糊度一起进行估计,利用基准站真实坐标获得卫地距,在此基础上计算相邻两个观测历元的残差进而拟合历元间非采样点残差,与卫地距、各项估计误差一起生成虚拟观测值。该方法保持了虚拟观测值的误差特性,尤其是基准站与流动站间的共性误差。该方法仅加密基准站数据,对流动站没有影响。算例结果表明,基准站在采样间隔30s范围内,使用该方法加密的虚拟观测值与真实值有较好的一致性,采样间隔分别为30s、15s、5s的虚拟测码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偏差的标准中误差分别在0.2m和1.2周左右、0.1m和0.7周左右、0.05m和0.2周左右;在30s采样间隔情况下,按照该方法处理后仍能满足厘米级定位精度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王一军,杨杰,余明杨[4](2017)在《北斗导航系统移动基准站差分定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复杂测量环境无法建立固定基准站及进行精密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移动基准站差分定位算法,即基准站与流动站同时运动并实现高精度差分定位的算法。基于载波相位测量值,在动态短基线条件下,对数据进行站间和星间双差处理,消除接收机钟差以及其他公共误差。对多频观测值进行线性组合,构造双差载波相位超宽巷、宽巷、中巷及窄巷观测量。对上述观测量进行窗口滑动均值滤波并采用逐级模糊度确定法固定整周模糊度,即沿着从超宽巷到窄巷的顺序依次求解整周模糊度。为验证算法有效性,设计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轨道外部几何参数检测仪进行实验,实现毫米级静态相对定位精度和厘米级RTK相对定位精度。(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沈建华[5](2017)在《基于多基准站联合伪距差分的RBN-DGNSS系统再改造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船本文对我国现有RBN-DGNSS系统现状,发挥的作用以及系统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依据国际航标协会(IALA)关于未来的DGNSS相关建议指南,设计了基于多基准站联合伪距差分的再改造方案,分析了系统原理和实现流程,提出了预播发完好性监控的算法。方案通过整合RBNDGNSS、BD-CORS系统资源,在RBN、AIS和4G网络进行多站联合伪距差分综合伪距差分信息的播发,以期实现我国沿海广域米级、沿岸分米级、重点水域厘米级的定位服务。(本文来源于《航海》期刊2017年04期)
郁聪冲[6](2016)在《差分GPS基准站测量方法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差分GPS(DGPS)是一种应用广泛并且行之有效地降低甚至消除各种GPS测量误差的方法。不论是哪种差分GPS系统,采取何种形式(位置差分、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都必须知道基准站的地心坐标。本文介绍了叁种基准站地心坐标的测定方法:联测法、精密定位软件结算法和单点定位法;通过实测数据对单点定位法进行分析,使用基于DOP值的加权平均算法与单点定位法结合,验证了该种方法对测量基准站坐标精度的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6年11期)
徐轲,赵修斌,庞春雷,余永林,王祝欣[7](2015)在《卫星着陆系统差分基准站B值分析与处理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基准一致性检测中的B值处理是卫星着陆系统完好性监测的核心,针对传统基于极大似然估计准则的B值处理算法存在相关性,易造成系统故障检测率低以及难以区分故障来源的问题,研究了基于Kalman滤波的B值处理新算法:通过建立以监测接收机修正伪距值为观测量,星站距离估计值为状态量的滤波模型,计算得到监测接收机修正后的伪距误差,然后利用其构造新的B值;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算法,新的B值处理算法可以消除相关性的影响,故障检测率提高近20%,增强了系统的可用性水平。(本文来源于《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丁翠环,韩硕,杜召平[8](2015)在《基于星站差分的DGPS移动基准站定位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基于星站差分的DGPS移动基准站建设方法,解决了海面小目标(如浮标)高精度定位的难题。阐述了DGPS移动基准站的组成原理、伪距差分改正数的形成算法等。对采用该差分改正数的GPS浮标定位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5年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5-06-05)
陈振,秘金钟,王权,李鹤峰,赵辉[9](2015)在《基于多基准站北斗/GPS双系统与单系统伪距差分定位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在亚太地区完成组网并正式提供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民用普及工作也提上日程。本文就是针对基于多基准站的伪距差分定位方法,对采用北斗/GPS双系统与单一导航系统伪距差分定位的结果进行比较,讨论双系统相对于单系统的优势。实验分析表面双系统下的定位效果优于单系统。(本文来源于《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01北斗/GNSS导航应用》期刊2015-05-13)
李鹤峰,秘金钟,党亚民,吴任洪,王世进[10](2014)在《基于CORS的多基准站BDS/GPS融合差分网定位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BDS/GPS CORS试验系统,利用伪距信息,通过多基站差分定位技术,对BDS/GPS融合差分网定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基准站BDS/GPS融合差分网单历元实时定位精度优于1 m,40历元实时滑动平均定位精度0.5 m左右,大大提高了常规伪距定位精度,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导航定位需求(精度0.1~10 m)。(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4年06期)
差分基准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针对单基准站单一GNSS差分数据的传输问题,对拥有内置无线模块的天宝SPS985做了分析和研究,根据仪器的通讯数据格式以及其所支持的协议设置实现了单基准站模式下多种GNSS差分数据的传输,并做了利用4G路由器为天宝SPS985基准站提供网路信号的实验,实验表明,该方法解决了单基准站模式下多种GNSS差分数据不兼容的问题,实现了使用天宝SPS985网络基站时,市场上主流的GNSS接收机间的多种差分数据传输。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测绘领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差分基准站论文参考文献
[1].武致宇,张献州,黎冶,李京强.最小二乘拟合的多基准站实时差分改正法[J].测绘科学.2019
[2].平先才,陈星荣,梁向棋,吕娇,舒晓明.单基准站模式下多种GNSS差分数据的传输[J].中国水运.2018
[3].石波,王云鹏,李太恒.基准站观测数据加密方法及其在差分GNSS后处理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8
[4].王一军,杨杰,余明杨.北斗导航系统移动基准站差分定位算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7
[5].沈建华.基于多基准站联合伪距差分的RBN-DGNSS系统再改造设计[J].航海.2017
[6].郁聪冲.差分GPS基准站测量方法比较分析[J].价值工程.2016
[7].徐轲,赵修斌,庞春雷,余永林,王祝欣.卫星着陆系统差分基准站B值分析与处理算法[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8].丁翠环,韩硕,杜召平.基于星站差分的DGPS移动基准站定位方法研究[C].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5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15
[9].陈振,秘金钟,王权,李鹤峰,赵辉.基于多基准站北斗/GPS双系统与单系统伪距差分定位效果比较[C].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01北斗/GNSS导航应用.2015
[10].李鹤峰,秘金钟,党亚民,吴任洪,王世进.基于CORS的多基准站BDS/GPS融合差分网定位性能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