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吸附论文_唐建信

导读:本文包含了等温吸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页岩,湖泊,方程,等温线,程度,水地,营养。

等温吸附论文文献综述

唐建信[1](2019)在《彭水地区龙马溪组页岩甲烷等温吸附模型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等温吸附模型对等温吸附实验的模拟效果,更好地描述页岩甲烷吸附规律,对川东南PY1井的7块岩心样品开展了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最大过剩吸附量与有机质含量呈现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最大为0.859 4,而与黏土矿物呈现负相关。分别采用不同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模拟分析,不同模型所得到的模拟结果差异较大,其中以Langmuir模型拟合相关系数表现最好,而SDR模型所得到的最大过剩吸附量最大,其次为定密度修正的Langmuir模型。SDR模型和修正的Langmuir模型均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过剩吸附量的修正,但修正结果表明,SDR模型所得到的吸附相密度最为合理。最后综合考虑认为定密度修正的Langmuir模型和SDR模型对页岩中甲烷的吸附规律描述更为精确,能够更好地指导页岩吸附气含量的计算。(本文来源于《油气藏评价与开发》期刊2019年04期)

陈元千,刘浩洋,傅礼兵[2](2019)在《计算页岩气等温累积吸附量的称重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质量平衡原理和Avogadro(阿伏伽德罗)定律,经理论推导得到了利用称重吸附仪测试的数据计算页岩气等温累积吸附量的方法。理论分析和实例应用表明,等温累积吸附量与压力之间是一条带峰值的曲线,峰值为等温饱和累积吸附量,峰位为累积饱和吸附压力,峰值之前的曲线符合陈氏的等温累积吸附量方程。本文还提出了确定饱和吸附压力和等温累积饱和吸附量的交会法,并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期刊2019年04期)

李铭敏,杨银,丰桂珍,刘路明,江立文[3](2019)在《江西省不同营养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对磷的等温吸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TLI方法将江西省18个湖泊分为中营养型和轻度富营养型两类。在低范围初始磷浓度和高范围初始磷浓度条件下,研究了两类湖泊底泥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等温热力学特征,并得出其相应的热力学参数特征值,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初始磷浓度条件下,两类湖泊对的磷等温吸附线符合Linear模型;在高初始磷浓度条件下,两类湖泊对磷的吸附等温线均能较好的符合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显着水平(P<0.05);中营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对磷的最大吸附量Q_(max)、吸附效率m、沉积物本底吸附态磷NAP和磷吸附/解吸平衡浓度EPC_0分别为669.828~833.224 mg/kg、112.006~216.07 L/kg、15.274~25.177 mg/kg和0.071~0.225 mg/L,而轻度富营养湖泊底泥沉积物对磷的Q_(max)、m、NAP和EPC_0分别为718.027~856.822 mg/kg、124.310~148.910 L/kg、22.248~30.838 mg/kg和0.156~0.259 mg/L,从热力学参数的大小方面分析,中营养型湖泊Q_(max)、NAP、EPC_0、K的值均小于轻度富营养型湖泊;中营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的Q_(max)、NAP、EPC_0与TP、IP、Fe/Al-P与OP含量相关性较好;而轻度富营养型底泥沉积物Q_(max)、NAP、EPC_0与IP、Fe/Al-P含量相关性较好,Q_(max)、NAP和EPC_0与沉积物污染程度有关。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湖泊富营养化机制提供数据上的支撑。(本文来源于《江西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张璇,刘应书,戴长友[4](2019)在《计算Freundlich型等温方程吸附体系穿透时间的经验公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固定床吸附穿透时间的确定是吸附床乃至吸附系统设计的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在吸附系统设计过程中穿透时间一般通过实验或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来确定。实验方法成本高,时间长,当实际条件实验无法实现时,推算得到的结果精度差;而理论方法由于数学推导复杂往往只有理论研究人员才采用,工程技术人员一般难以应用。本文以符合Freundlich方程的吸附体系为研究对象,推导得到了该吸附体系的穿透时间的经验公式,只要获得吸附体系的吸附等温线、总传质系数、原料气浓度、空塔流速、床层填充密度、床层高度等参数即可方便地计算出穿透时间。与文献报道的实测结果比较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该经验公式可成为工程应用中确定穿透时间的简易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气体分离》期刊2019年03期)

张永强,韩志雄,薛海军,路冠文[5](2019)在《西南典型矿区煤等温吸附/解吸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煤质、变质程度、变形程度、实验温度、压力等因素对煤吸附/解吸性能的影响,系统采集了西南典型矿区煤样,进行了煤岩测试、工业分析和等温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中变质阶段,煤的吸附能力与变质程度呈正相关,高变质阶段呈负相关,Ro,max在3%左右吸附能力最强;煤的吸附能力与镜质组含量呈正相关,与惰质组含量呈负相关;低-特高固定碳阶段,煤的吸附能力与固定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水分、挥发分的存在降低了煤的吸附能力;变形程度越高,吸附/解吸能力越强;温度升高,煤吸附量下降,解吸率增高。压力升高吸附量增大,解吸率下降。(本文来源于《煤炭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杨柳,栾进华,胡科,李梦来,何廷鹏[6](2019)在《地质矿物的重量法等温吸附实验中数据校正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重量法等温吸附实验,在实验中都常会遇到等温吸附曲线在高压阶段下拐即"倒吸"现象,。通过4种不同方法相互比较,最终采用以吸附相密度为变量的叁元Langmuir模型来作为地质矿物重量法等温吸附的校正方法。(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08期)

王凤林,袁玉,张遂安,马东民,彭川[7](2019)在《不同含水及负压条件下煤层气等温吸附解吸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水分含量和负压对煤层气等温吸附、解吸特征的影响,采用大样量煤层气吸附/解吸仿真试验设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北部煤矿煤样进行煤层气常规等温吸附解吸过程和负压解吸过程的实验室模拟,通过将煤样进行处理得到干燥煤样、平衡水煤样、饱和水煤样3种不同含水饱和度煤样,分别对其进行等温吸附测试、常规等温解吸测试和负压解吸测试,得到了煤样在不同含水饱和度、不同负压条件下的压力与吸附量实测数据,并采用不同的吸附/解吸方程式进行拟合。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水分对等温吸附过程、解吸过程以及负压对解吸过程的影响,并从分子间作用力的角度解释了水分对等温吸附解吸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样解吸过程与吸附过程不可逆,存在解吸滞后;由于水分子与煤分子间的作用力大于甲烷分子与煤分子间的作用力,水分在与甲烷的竞争吸附中具有优势,煤样含水率越高,其吸附甲烷的能力越低;煤样含水率较低时,含水对煤岩降压解吸影响不明显;当煤样含水率高于某一值时,外来水分抑制煤层气降压解吸,分析认为这可能与煤样的物质组成和煤分子结构有关;由于水分对甲烷的置换解吸作用,若水力压裂过程中压裂液滤失严重,将降低煤层吸附气量,延长排水降压阶段,减少累计产气量,因此应严格控制压裂液滤失;负压解吸阶段,单位压降引起的解吸量更大,说明负压排采增产措施具有潜力。(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王岩玲,王俊恩[8](2019)在《SiO_2含量对Ni/SiO_2-Al_2O_3催化剂上H_2和O_2等温吸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H_2和O_2吸附常用于金属催化剂的活性表面积、分散度、还原度和金属颗粒大小的测定.文章通过共沉淀制备不同SiO_2含量的60%Ni/SiO_2-Al_2O_3催化剂,并采用氢气和氧气的等温吸附进行表征.研究发现,随着SiO_2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H_2吸附量增大.SiO_2的加入不仅有利于催化剂镍颗粒的还原,促进镍颗粒的分散,而且使得催化剂中金属镍的粒径显着减小,活性表面积显着增大.(本文来源于《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庞凌云,李瑜,詹丽娟,刘凯丽[9](2019)在《铁棍山药等温吸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热风、真空、微波3种干燥方式处理铁棍山药,用静态称质量法测定铁棍山药在10,20,30,40℃下,水分活度为0.2~1.0的平衡含水率,并绘制等温吸附曲线。选用6种吸附模型对铁棍山药的吸湿数据进行拟合比较,以模型的均方差、残差平方和、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平方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处理后的铁棍山药,其平衡含水率均随水分活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相同水分活度时平衡含水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相同水分活度下,热风干燥与真空干燥铁棍山药的平衡含水率均高于微波干燥铁棍山药的平衡含水率。GAB和Peleg模型适用于模拟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处理后铁棍山药的等温吸湿规律;Peleg模型适用于模拟微波干燥处理后铁棍山药的等温吸湿规律。(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9年09期)

陈元千,刘浩洋,汤晨阳,干磊[10](2019)在《等温吸附量方程常数的物理含义及无因次吸附量方程》一文中研究指出LANGMUIR(兰格苗尔)于1918年发表的等温累积吸附量方程,描述了在等温条件下累积吸附量与吸附压力之间的关系。然而,应当指出,兰氏方程是利用甲烷气、氮气、一氧化碳气、二氧化碳气、氧气和氩气等气体,在由云母片制成的吸附仪上进行了大量等温吸附实验,在实验取得数据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等温累积吸附量经验方程。该方程具有a和b两个常数。陈元千等于2018年发表了等温累积吸附量方程的推导结果。该方程也存在A和B两个常数。研究结果表明,陈氏和兰氏的等温累积吸附量方程的两个常数都具有重要的物理含义。陈氏方程的常数A和兰氏方程的常数a都表示样品的极限累积吸附量;陈氏方程的常数B和兰氏方程的常数b都表示等温瞬压吸附量递减率;陈氏方程的AB和兰氏方程的ab都表示样品的最大初始理论吸附量。同时,建立了陈氏和兰氏的等温无因次累积吸附量方程和等温无因次瞬压吸附量方程,并提出了确定等温饱和吸附压力和等温饱和累积吸附量的方法。通过16个实例应用,发现陈氏方程和兰氏方程评价样品的极限累积吸附量基本一致;对于等温瞬压吸附量递减率和最大初始理论吸附量的评价,兰氏与陈氏的结果相差明显。但应当注意到,兰氏方程是一个经验方程,其可靠程度要比陈氏方程低。(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9年04期)

等温吸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质量平衡原理和Avogadro(阿伏伽德罗)定律,经理论推导得到了利用称重吸附仪测试的数据计算页岩气等温累积吸附量的方法。理论分析和实例应用表明,等温累积吸附量与压力之间是一条带峰值的曲线,峰值为等温饱和累积吸附量,峰位为累积饱和吸附压力,峰值之前的曲线符合陈氏的等温累积吸附量方程。本文还提出了确定饱和吸附压力和等温累积饱和吸附量的交会法,并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等温吸附论文参考文献

[1].唐建信.彭水地区龙马溪组页岩甲烷等温吸附模型对比研究[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9

[2].陈元千,刘浩洋,傅礼兵.计算页岩气等温累积吸附量的称重法[J].中国海上油气.2019

[3].李铭敏,杨银,丰桂珍,刘路明,江立文.江西省不同营养类型湖泊底泥沉积物对磷的等温吸附特征[J].江西科学.2019

[4].张璇,刘应书,戴长友.计算Freundlich型等温方程吸附体系穿透时间的经验公式[J].气体分离.2019

[5].张永强,韩志雄,薛海军,路冠文.西南典型矿区煤等温吸附/解吸影响因素研究[J].煤炭工程.2019

[6].杨柳,栾进华,胡科,李梦来,何廷鹏.地质矿物的重量法等温吸附实验中数据校正方法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9

[7].王凤林,袁玉,张遂安,马东民,彭川.不同含水及负压条件下煤层气等温吸附解吸规律[J].煤炭科学技术.2019

[8].王岩玲,王俊恩.SiO_2含量对Ni/SiO_2-Al_2O_3催化剂上H_2和O_2等温吸附的影响[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庞凌云,李瑜,詹丽娟,刘凯丽.铁棍山药等温吸附特性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9

[10].陈元千,刘浩洋,汤晨阳,干磊.等温吸附量方程常数的物理含义及无因次吸附量方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9

论文知识图

改性沸石中的有机碳含量与TCS在其上表...对活性艳橙RO1的分离常数RLFig...热处理前(a)和热处理后(b)BiOCl样品...巨启相间溶剂热法合成Bi2WO6样品的TEM图像(a,...(黑线)和R-(灰线)(Ag-CMS-ex)-cal...

标签:;  ;  ;  ;  ;  ;  ;  

等温吸附论文_唐建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