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晶,防水材料,水泥,正交,性能,微观,活性。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桂浩尧,郭爽[1](2019)在《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内掺混凝土防水技术工程应用实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可与混凝土结构结合成封闭的防水层整体,永久性防水、耐化学腐蚀,同时增强混凝土结构强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刚性防水材料。(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35期)
李冰,郭荣鑫,万夫雄,林志伟,马倩敏[2](2019)在《不同条件下内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混凝土自愈合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全面摸清内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混凝土的裂缝自修复效果,研究不同条件下内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试验测定了不同水胶比、不同养护时间及不同养护条件下内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回复率,并结合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对混凝土裂缝自愈合效果影响较大;标准养护条件最有利于裂缝的自愈合;养护时间达到一定期限后,修复效果趋于稳定。混凝土内部晶体的数量增加和形貌改变是其自愈合性能提高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7期)
么伟[3](2019)在《水泥粒径对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的基本性能出发,通过数据分析提出该种材料在预防建筑物二次渗漏防水性能方面作用在逐步减小;从水泥颗粒28天水化深度结合激光粒径分析仪数据,推算出建筑物残余有效水泥含量已经非常低,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活性物质水化反应原材料需求不足;根据规范提出的施工方法,推断出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在建筑物二次渗漏防水时因可参与反应的原料过少其防水性能已经失效。(本文来源于《水泥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林沁,王静峰,丁敬华,丁兆东[4](2019)在《地下结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试验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地下结构渗漏水问题日益突出,是影响工程结构安全与耐久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急需开展地下结构刚性防水材料的研发。文章研发和配制了2类不同使用方式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一种为涂刷式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基于正交试验法,将六偏磷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纳以质量比为6∶1混合得到的多价螯合剂作为活性母料,并以微硅粉作为载体,掺加可分散性乳胶粉、玻璃纤维和纳米氧化铝作为改性外加剂;另一种为内掺式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以纳米碳酸钙和柠檬酸钙为活性母料,并掺加超细矿渣微粉和有机硅树脂作为外加剂。开展了一系列抗渗、抗折和抗压试验,分析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和防水剂的防水效果。研究表明,研发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力学性能,且明显优于市场在售的商品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研究结果将为城市地下结构自防水材料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鲁宗平,李海斌[5](2019)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正交优化及抗渗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最优配方,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酒石酸(A)、碳酸钠(B)、硅酸钠(C)、羧甲基纤维素钠(D)、氟硅酸镁(E)的不同掺量对基准试块抗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对试块抗渗性能影响最大的是碳酸钠,其次是酒石酸和氟硅酸镁。正交试验确定A:B:C:D:E的最佳配比为6:2:1:2:3,且优化后的一次抗渗和二次抗渗性能均为0.5 MPa,明显优于某市售产品的抗渗性能。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优化分析,未通过变量的显着性检验,可能是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配方涉及复杂的化学反应。(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翟红侠,谷周顺,荆喆[6](2018)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四因素叁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法对渗透结晶材料各组分进行优化,研制一种新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研究不同龄期基体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防水效果,并对其进行机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结晶体可渗透距涂层表面20mm深;基体3d龄期时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防水效果最佳;涂刷自制防水材料的砂浆试件(带涂层)的抗渗压力比可达400%,不带涂层达到333%;涂刷防水材料的砂浆试件,其中水泥水化产物可与防水母料中的活性化学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结晶体和不溶物,堵塞毛孔,提高砂浆试件的防水性能。(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谷周顺[7](2018)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刚性自防水材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抗渗性问题一直是混凝土材料领域研究重点。混凝土渗漏原因多是由于混凝土裂缝出现,形成渗透的通道引起的。传统防水材料的使用寿命短,防水持久性差,在工程应用中修复成本高。依据施工方式的不同,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有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和渗透结晶型刚性自防水材料。目前,对于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外涂的研究比较多,并且产品已在各大市场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防水抗渗效果,但对于渗透结晶型刚性自防水材料的研究不多。并且两种使用方式对其防水材料的组分和含量要求不同,不能通用。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好比给混凝土穿上了“雨衣”,为“治标”,而渗透结晶型刚性自防水材料为“治本”,对混凝土防水抗渗具有更长远的意义。因此,课题组研制一种渗透结晶型刚性自防水材料,使其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满足相关要求,并做好微观分析,探究其防水机理,为更好的应用实际工程提供理论基础。课题组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进行前期的试验探索,初步确定几种活性物质,并采用单因素优化试验对各活性物质掺加到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能进行试验,初步确定各活性物质的掺量范围和性能特点。利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单因素优化的有利活性物质进行正交试验,以抗压强度作为力学性能指标,以吸水率作为防水性能指标,采用直观分析法确定渗透结晶型刚性自防水材料的初步配合比。依据GB18445-2012《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3])要求,对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得到的防水材料进行各项性能检验,满足国家相关规范。并对掺加渗透结晶型刚性自防水材料的水泥砂浆试件进行抗氯离子试验和抗水渗透试验,以及对掺加该防水材料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抗水渗透试验,来进行抗渗性能的研究。最后,通过XRD对物相的微观分析,以及扫描电镜对表面微观形貌的微观分析,进一步去探究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防水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正交试验优化并且满足施工性能的渗透结晶型刚性自防水材料的初步配合比为:Na_2SiO_3为0.5%,Na_2SO_4为0.2%,碳酸镁钙为0.3%,甲基硅酸钠为0.1%,甲酸钙为0.8%。对于吸水率,各活性物质的影响从大到小为:甲基硅酸钠﹥硫酸钠﹥碳酸镁钙﹥硅酸钠。该防水材料的外观、含水率、细度、氯离子含量、减水率、凝结时间差和抗压强度比均能满足国家规范要求。掺加渗透结晶型刚性自防水材料的砂浆试件28d抗渗压力比为275%,满足国标200%的要求;56d的抗渗压力比为163%,满足国标150%的要求。掺加渗透结晶型刚性自防水材料的砂浆试件的电通量较空白基准砂浆降低了10%左右。掺加渗透结晶型刚性自防水材料的混凝土试件28d抗渗压力比为213%,满足国标200%的要求。最后,通过对水泥净浆试件做扫描电镜分析,发现掺加渗透结晶型刚性自防水材料的净浆试件图像中有更多结晶体生成,结构更为密实,并结合XRD物相分析,得出防水材料中的活性物质使Ca(OH)_2的量减少,生成更多水化硅酸钙晶体。(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期刊2018-12-05)
张战祥,蓝丽江[8](2018)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在海外某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坦桑尼亚进出口银行大楼(EXIM BANK TOWER)景观水池泵房和地下室因防水设计不当,完工后发生严重渗漏,影响建筑物的使用。经过现场情况的详细勘查,对渗透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XYPEX(赛柏斯)Concentrate对渗漏部位进行处理的方案,并组织精心施工。实践证明,该材料对于提高混凝土自身防水性能从而有效抵抗渗漏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8年19期)
潘微旺[9](2018)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特点分析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的飞速发展,开始出现水泥基渗透结晶等新型防水材料,其具备突出的防水性能,适用范围广,能够充盈混凝土内部结构中未完全水化成分以及相关微粒,与传统防水材料相比,应用价值更高,基于此,本研究重点探究新型防水材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材料的特征与创新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8年08期)
李广彦[10](2018)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制备及其自修复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CCW)是一款具有优秀的自修复能力和防水效果的刚性防水材料,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结构的渗漏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对其自修复防水机理缺乏统一的认识,这限制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应用推广。针对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自修复性能,结合母料成品研究以及混凝土结构、组成的分析提出活性化学物质可能的范围。通过探索性实验得到了性能良好的活性化学物质,通过抗渗实验的方法对活性化学物质的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活性化学物质中对二次抗渗压力比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硅酸钠(83.3)>甘氨酸(43.5)>偏铝酸钠(40.5)>碳酸钠(27.0)>EDTA四钠(22.3)。优选的各活性化学物质的含量为:碳酸钠1.0%;硅酸钠2.0%;偏铝酸钠1.0%;EDTA四钠1.0%;甘氨酸0.5%。预压力实验结果中,试件添加活性化学物质后具有更高的预压修复率,证明了其自修复作用。配制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按照国标GB 18445-2012《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相关要求检测其各项性能,各项性能均符合国标要求,展现了良好的产品性能。在微观角度上通过XRD、SEM以及压汞分析表征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及其自修复产物。XRD以及SEM结果表明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能消耗水化产物Ca(OH)_2(CH)并产生水化硅酸钙(CSH)凝胶、碳酸钙和钙矾石。压汞分析表明活性化学物质的加入使得孔隙率从空白对照组的37.0%降到26.9%;平均孔径从空白对照组的156.9nm降到38.8nm;大于100nm的大孔总量有了明显的减少。在宏观角度上通过目测以及80X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方式观察了裂缝的闭合情况以及自修复产物。观察发现裂缝上有大量平均粒径为0.2mm的白色晶体生成,通过在裂缝两边形成白色晶体,相互堆迭堵塞裂缝。根究实验研究结果以及混凝土的特点提出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防水机理,认为自修复行为是水化产物CH的溶出和生成CSH凝胶与钙矾石、碱性环境的保持与二氧化碳的吸收、促进碳酸钙晶体的生长、络合剂对钙离子的富集作用以及促进发生硅酸钙沉淀反应的络合-沉淀作用、促进未水化水泥颗粒的水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25)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全面摸清内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混凝土的裂缝自修复效果,研究不同条件下内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试验测定了不同水胶比、不同养护时间及不同养护条件下内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回复率,并结合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对混凝土裂缝自愈合效果影响较大;标准养护条件最有利于裂缝的自愈合;养护时间达到一定期限后,修复效果趋于稳定。混凝土内部晶体的数量增加和形貌改变是其自愈合性能提高的根本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桂浩尧,郭爽.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内掺混凝土防水技术工程应用实例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
[2].李冰,郭荣鑫,万夫雄,林志伟,马倩敏.不同条件下内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混凝土自愈合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9
[3].么伟.水泥粒径对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性能的影响[J].水泥工程.2019
[4].林沁,王静峰,丁敬华,丁兆东.地下结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试验与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鲁宗平,李海斌.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正交优化及抗渗性能研究[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9
[6].翟红侠,谷周顺,荆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8
[7].谷周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刚性自防水材料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8
[8].张战祥,蓝丽江.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在海外某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
[9].潘微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特点分析及其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
[10].李广彦.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制备及其自修复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