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系统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成分。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系统系统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何灵,黄泽海[1](2016)在《怀化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注重经济指标,事实上经济社会是多维度的复杂系统,对其发展状况的评价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从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系统叁个维度来评价怀化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首先构建指标体系评估各个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并通过测算各个系统之间的协调系数,分析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就怀化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怀化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苓朋强[2](2014)在《黑河流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这一综合复合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既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相互之间既有积极的正面意义又有消极的负面影响。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互相协调发展是推动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黑河流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法对黑河流域张掖市2002-2012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协调发展状况以及协调发展趋势指数进行了纵向的定量分析,并以2007-2012为基础对甘州区、临泽县和高台县进行了相关研究,进而揭示了黑河流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实现叁者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系统的协调性与系统当时所处的综合发展水平结合起来,以静态的“协调发展系数”与动态的“协调发展趋势指数”综合考量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另外,研究典型流域、典型区域尺度的协调发展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协调发展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为西部内陆河流域协调发展的研究积累重要经验。(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4-04-01)
张海瑜,占绍文[3](2013)在《经济发展、人口社会与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性测度研究——以榆林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选取了2010年榆林市12区县的经济发展、人口社会和资源环境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隶属度等分析方法构建了榆林市区域经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县系统间的协调程度进行测度,分析了榆林市各区县经济发展、人口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现状。结果显示,2010年榆林市各区县系统之间总体处于弱协调状态,南部六县的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北六县要高,但分析说明这种协调是处于低水平发展基础之上的。因此,要加快推进榆林市可持续的协调发展水平,消除局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等问题。(本文来源于《改革与战略》期刊2013年02期)
张霞,杜跃平[4](2012)在《西安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系统综合发展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了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综合发展评价体系,对西安市2000~2010间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西安市经济系统发展水平最高,资源系统发展水平最低。第二,西安市人口、经济、环境与社会系统均呈现出增长趋势,而资源系统却呈现出下降状态。(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2年11期)
陈萧洁[5](2011)在《浅议贵州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是位于中国西南喀斯特特区的腹心地带,其出露面积最大、人地矛盾最尖锐、生态环境最复杂,是名符其实的喀斯特省。笔者结合贵州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现状以及所具有的特殊环境,旨在把社会支持系统分为正式支持系统与非正式支持系统两个方面研究,为科学制定社会支持系统优化战略提供依据。并对贵州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关系进行积极的探索。(本文来源于《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11-11)
姚平,梁静国,陈培友[6](2008)在《煤炭城市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炭城市是由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其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各子系统的合理结构和发展模式以及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将协调发展思想与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构建了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测度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投影寻踪与协调函数相结合的复杂系统协调发展测度方法,以典型煤炭城市某市为例,进行了子系统间协调发展的测度与评价。(本文来源于《运筹与管理》期刊2008年05期)
李华,申稳稳,俞书伟[7](2008)在《山东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度的预警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孙根年等认为从节水减排目标出发,利用1985-2005年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近20年来山东省工业生产水资源消耗和COD排放的绿色距离和生态贡献的动态变化,得出了在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的结论。利用2005年截面数据,对37个工业部门进行节水减排的分类研究,并将37个工业部门划分为3种类型,即低耗水-低污染工业、高耗水-低污染工业和高耗水-高污染工业。然后,对上述3类工业2001-2005年的水资源消耗和COD排放进行了统计表分析,结果发现:占工业生产总值34%的高耗水-高污染工业,消耗了77.1-79.2%的水资源、排放了84.4-88.7%的COD,是引起水耗总量上升和大气污染加重的首要因素;而占生产总值33%的低能耗-低污染工业,消耗了不到8%的水资源,COD的排放量也不超过3.5%,是典型的能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行业。李华等在对山东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度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时间序列ARMA模型预测山东省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度,同时参照山东省生态省建设规划和山东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期望实现的目标,以2010年的得分和2020年的得分作为参考,确定协调度阈值,对未来几年山东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度进行预警,以便提出促进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扬风在全面分析山东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指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排污收费制是山东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选择路径。(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3期)
余娟,吴玉鸣[8](2007)在《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估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广西19902005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并运用模糊数学模型测度了广西人口系统、资源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叁者间的协调程度,进而评估分析了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发现,1990年以来,广西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经济系统的综合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人口系统的综合水平也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资源环境系统综合水平不断下降。经济的发展大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资源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人口系统发展的协调性较差。(本文来源于《改革与战略》期刊2007年04期)
刘小林[9](2007)在《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一)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将借鉴国内外研究的成果,根据区域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来设计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系统应包含人口系统(R)、资源系统(Z)、环境系统(H)(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07年01期)
李孝坤[10](2005)在《重庆市都市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是城市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但系统协调度的量化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以重庆市都市区为例,采用协调度模型(公式)计算出1996~2001年各年的协调度值,并结合重庆市实际对协调度进行了等级划分和判识,结果表明:从1996~2001年系统协调度呈现由极不协调到不协调到弱协调的变化趋势,同时也表明系统协调度总体水平尚低。最后提出了促进重庆市都市区系统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云南地理环境研究》期刊2005年02期)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系统系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这一综合复合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既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相互之间既有积极的正面意义又有消极的负面影响。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互相协调发展是推动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黑河流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法对黑河流域张掖市2002-2012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协调发展状况以及协调发展趋势指数进行了纵向的定量分析,并以2007-2012为基础对甘州区、临泽县和高台县进行了相关研究,进而揭示了黑河流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实现叁者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系统的协调性与系统当时所处的综合发展水平结合起来,以静态的“协调发展系数”与动态的“协调发展趋势指数”综合考量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另外,研究典型流域、典型区域尺度的协调发展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协调发展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为西部内陆河流域协调发展的研究积累重要经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系统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何灵,黄泽海.怀化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6
[2].苓朋强.黑河流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4
[3].张海瑜,占绍文.经济发展、人口社会与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性测度研究——以榆林市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3
[4].张霞,杜跃平.西安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系统综合发展评价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
[5].陈萧洁.浅议贵州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C].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6].姚平,梁静国,陈培友.煤炭城市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J].运筹与管理.2008
[7].李华,申稳稳,俞书伟.山东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度的预警系统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8].余娟,吴玉鸣.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估与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
[9].刘小林.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
[10].李孝坤.重庆市都市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探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