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交融论文_解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思想交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思想,儒家,经济发展,诗体,共同性,呈贡,数学。

思想交融论文文献综述

解婷[1](2019)在《长治大健康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解婷报道:深耕大健康产业,助力高质量发展。10月27日上午,作为2019海外华人高新技术协会专家长治行系列活动之一,长治大健康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举行。来自海外华人高新技术协会的17名专家学者和国内知名科研院校、专业机构、大型企业等行业精英齐聚一(本文来源于《长治日报》期刊2019-10-28)

俞祖华[2](2019)在《分化与交融:一战后中国思想界的演变——侧重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思想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西方的分裂"以及西方文明弊端的暴露,导致了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思想运动的分歧与思想家个体思想取向上的分裂。当时存在着诸多互为矛盾、互相反拨的思想倾向,如西方化与东方化、民主主义与"政治界之强有力主义"、科学理性与人文主义等,这些思想倾向既对立交锋,也相互交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两种思想取向,二者之间并非截然对立而是互相交织的,民族主义具有世界视野,世界主义具有家国情怀。梁启超主张"世界主义的国家"、胡适提出"世界的国家主义"、蔡元培希望将"有利于国"与"有利于世界"相结合等世界主义思想都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怀;在欧战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主义也带有浓厚的世界主义色彩,是一种具有世界视野的民族主义,主要体现为民族主义学理的外部支持、挽救民族危机的开放路径、关注人类命运的救世胸怀。(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朱君杰[3](2019)在《从清华简《心是谓中》看战国儒家心性观的演变——兼论战国诸子思想的杂糅与交融》一文中研究指出清华简第八辑中有《心是谓中》一篇,其中多处提到了"心""情""体"等重要观念,涉及"心"对于肢体和感官的统摄作用,以及"心"对事物的认知作用等重要内容,这些观念在《孟子》中已经有所涉及,与《管子》和上博简《凡物流形》、郭店楚简《性自命出》所言也颇有相似之处。这些观念到了《荀子》中又有进一步的丰富和阐发。通过对于文献的梳理,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简文《心是谓中》一篇对儒家孟子以来心性观的阐发,并为荀子心性观的先声。而且,其中杂糅的道法刑名诸家学说,则反映了战国诸子思想的杂糅与相互交融。(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孙平[4](2019)在《“文理交融”教育思想探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理交融"教育是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一种形式。在当前提倡应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形势下,"文理交融"教育的意义显得尤为突出。高等教育突出的特点在于专业学科教育,这种教育有一个天然的缺陷就是容易把人的思维限制在某一狭小的领域。"文理交融"的前身——蔡元培先生的"融通文理",以及孙小礼教授的"文理交融"思想,皆指引当下高等教育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交叉融合,进而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全人"教育目标。(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论丛》期刊2019年03期)

于江波[5](2019)在《理学和易学交融视域下的程颐礼法哲学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程颐理学构建是以其全新易学观为基础,借助开显易学中的天人图景、性命之理、叁才之道和修养工夫的新内涵来实现的;因而易学是程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周易程氏传》是体现其易学思想的代表之作。程颐从万物生生不息的视角入手,建构起物我一理、天理循环的有序世界。他以归向孔孟之原教为目的,提出了一套以理为本,以“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为纲,以内圣外王为主要内容的礼治之道。本文就是要在易学和理学的交融视阈中去发现、挖掘程颐关于天人关系建构、政治秩序重建、人伦道德敦化等礼法哲学方面的核心内容。自孔子开创仁礼传统,荀子重在发展礼,孟子重在发展仁,至汉唐一准乎礼,借助礼学建立起了纲常礼法制度。宋明理学则在更抽象的层面上对这一问题做出解释,从而也把传统儒家的礼法理欲理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在宋代理学家中,程颐上承孔孟,后启朱熹,围绕如何重建儒家道德形上学的思想体系,服务于“内圣外王”的社会政治理想,将礼法问题与理欲、义利、公私关系融为一炉;将先贤往圣的种种思想主张整合在一套话语框架之下,同归于易理仁礼的范畴之下,在万物一体的天理循环中寻找人和礼的定位和意义。伊川先生认为,现实之人应该顺应天理的要求,要在参赞天地化育的过程中实现克己复礼以归仁,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他在构建其礼法学体系的同时,提出了一条实现“内在超越”的道德实践之路,力求为人亡政息的政治活动和社会人生的困惑做出解释并找寻出路。本文采用俞荣根、马小红、宋大琦先生的提法,将礼法学定位为中国古代的法哲学。程颐礼法哲学便是其理学和易学思想在礼法领域的具体应用,研究内容包括易、理、仁、性、礼、法等礼法学范畴及其相互关系,渐次展开在天为理、在人为性、仁礼之教、礼法呈现的礼法学---法哲学研究框架。本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是对礼法范畴的厘定,暨程颐礼法学说的建构解读。首先,对礼法的范畴进行明确,通过“礼法”概念的界定从中国古代法中找寻礼法学的位置。本文认为,礼法即是中国古代法。本章在易学和理学的交融视阈中,发掘程颐礼法学的研究范畴;并通过以范畴带动体系的方法勾勒出礼法的本体之源、礼法的人性基础、礼法自身的张力和冲突问题以及礼法于人的现实呈现四个方面内在统一的基本研究体系和框架。本章通过对易与理、理与性、性与仁、仁与礼、礼与刑的关系定位,介绍了程颐礼法学由天道循环的原点出发,在理欲的内在驱动之下完成礼法学的方向和目标的构建理路。第二章,易与理:程氏礼法学说的天道根据。本章通过对易与理关系的阐释来寻求程颐礼法学的天道依据,透过易学语境下全新世界图景的开显,易学视域下的天人关系成程颐理学构建的本体依据。本章通过对易、道、神范畴的统摄,介绍程颐如何构建起天道性命一体贯通的儒家经典理论体系;通过对理事关系、理象关系和道器关系的阐述,进一步推展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程氏本体论,这同时也标志着程颐礼法学本体论的成型。“天理”,成为这一生化日新、随时变易世界的根基根据,自然也成为其礼法哲学的形上依据。第叁章,理与礼:程氏礼法学说的现实呈现。程颐以天理论理,认为作为社会规范的“礼”的形上本源,依然是“理”;“礼者,理也”,就是对理礼关系的定位,从而实现了天之秩与人之则的贯通。天地之序,即礼之本体;天地之和,即礼之功用。礼的精神正是天理之下序与和的完美结合,其呈现出来的就是天地和谐之道。本章进一步从序与和的关系中,挖掘出中正关系;通过对本体论、宇宙论中中正之道的解读,开显出“中即天理、中即是道”的程颐大中之道理论,而大中至正的中正品格,正是程颐人道秩序的法则。第四章,性与仁:程氏礼法学说的人性根据。本章是对程颐礼法哲学中性与仁的关系解说。天理落实到人,即为宇宙生命个体的内在性命之理。程颐通过“性即理”的一体下贯,为人之性善寻找根据;通过人性之善,构建仁的形上之学;通过仁的本体构建,实现生命本体和道德本体的融通,实现天道向人道的过渡。程颐仁本体之下的性善论,既为礼法学的道德实践奠定了人性依据,也为礼法学中仁、礼关系的双向并建提供了理性依据和理论支撑。仁包四德、以公解仁、仁礼之教,凸显了程颐道德仁学的特色。第五章,理与欲:程氏礼法学说的内在张力。本章通过分析理欲关系,来解读程颐礼法学的内在运行规律,“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法学,深意在于人的行为服从于天理之理性。理欲,在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公私关系;天下为公的公私之辩,是程颐礼法观展开。与公私关系紧密相连的是义利关系,以义为本、以义制利的公利主义,是程颐礼法观的深入。可知,程颐公私义利之辩的礼法学涵义,就是为人的社会行为准则寻找理论依据。理欲的内在张力,在礼法设定原则和内容上,确立了现实礼法规范的设定标准;理一分殊的价值一贯体系,成就了礼法秩序各有其分的有机统一。第六章,礼与法:程氏礼法学说的内外贯通。本章讨论的是程颐礼法学的外在特征,通过对礼与刑的演变、礼与法的关系探讨,展现了天理如何由天地大道演变为人世之礼法规则;探讨了作为政治秩序、行为规范的礼法,在天理的规制之下、在易学、理学的视阈中的呈现原则问题。“法者,道之用也”,是程颐礼法关系的定位。本章通过程颐礼法理论的现实应用和个人政治的实践总结,概括出为政立法、圣王善法、教化为先、中道中罚、随时变易以从道等几个方面的礼法应用原则,反映了程颐礼法学天人贯通的一贯品格。总之,程颐礼法学,是天人合一、仁礼一致、内圣外王、礼法并建的中国古代法哲学。天道,由易成理。天理,从两个方向下贯人间:一是客观社会规则,即礼法规范;一是人的内在心性,即仁义道德。两条演化路向,一体同源;而人能够在其礼法实践中,自觉的实现对天理的回归,穷理尽性至命,克己复礼成仁,实现内与外、心与性、价值与秩序的统一。(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6)

辛文[6](2019)在《“诗缘情”与“诗体道”的交融——陆机诗学思想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陆机诗歌创作中可提炼出"体道"的诗学思想,并考察其产生的原因与学理基础。据此而论:必须将《文赋》中"诗缘情"理论与诗歌创作中理思上升、情感虚化的风貌合而观之,才能较全面地认识陆机的诗学思想。"诗缘情"与"诗体道"的碰撞交融,亦是推动西晋玄学与诗歌互动的重要因素,对东晋玄言诗的兴盛有着导服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韵文学刊》期刊2019年02期)

杨元元[7](2019)在《行与思的交融——反映的实践者思想对学徒培养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反映的实践者思想以行动中反映作为实践技艺的核心能力,注重思维、注重对话,而且与学徒制有着深厚的渊源。唐纳德·舍恩对专业实践的深入探索为当下学徒培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09期)

戴春霞,李金俊[8](2019)在《感性理性交融 经验思想共生》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学活动经验与数学思想密不可分。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都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伴随着经验的积累、重组与提炼,数学思想也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当某种具有奠基意义的经验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之后,相应的数学思想也就水到渠成。思想的最终确立为零散的、片面的、感性的经验找到了最好的归宿,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经验的价值。(本文来源于《数学大世界(上旬)》期刊2019年02期)

张文晓[9](2019)在《习近平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关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民族工作实践中形成的重要思想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和论述中深刻揭示了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大现实意义,明确了在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推动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昆明市委宣传部[10](2018)在《昆明打造“通江达海”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云南省会昆明独特的地理区位不言而喻。然而,40年前,即便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外国人也不多见,昆明自不用说。今天,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湄合作区域、泛珠叁角经济圈交会点的昆明,改革开放之门越开越大:(本文来源于《云南经济日报》期刊2018-12-18)

思想交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西方的分裂"以及西方文明弊端的暴露,导致了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思想运动的分歧与思想家个体思想取向上的分裂。当时存在着诸多互为矛盾、互相反拨的思想倾向,如西方化与东方化、民主主义与"政治界之强有力主义"、科学理性与人文主义等,这些思想倾向既对立交锋,也相互交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两种思想取向,二者之间并非截然对立而是互相交织的,民族主义具有世界视野,世界主义具有家国情怀。梁启超主张"世界主义的国家"、胡适提出"世界的国家主义"、蔡元培希望将"有利于国"与"有利于世界"相结合等世界主义思想都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怀;在欧战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主义也带有浓厚的世界主义色彩,是一种具有世界视野的民族主义,主要体现为民族主义学理的外部支持、挽救民族危机的开放路径、关注人类命运的救世胸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思想交融论文参考文献

[1].解婷.长治大健康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举行[N].长治日报.2019

[2].俞祖华.分化与交融:一战后中国思想界的演变——侧重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思想取向[J].天津社会科学.2019

[3].朱君杰.从清华简《心是谓中》看战国儒家心性观的演变——兼论战国诸子思想的杂糅与交融[J].广西社会科学.2019

[4].孙平.“文理交融”教育思想探源[J].现代教育论丛.2019

[5].于江波.理学和易学交融视域下的程颐礼法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9

[6].辛文.“诗缘情”与“诗体道”的交融——陆机诗学思想新探[J].中国韵文学刊.2019

[7].杨元元.行与思的交融——反映的实践者思想对学徒培养的启示[J].现代职业教育.2019

[8].戴春霞,李金俊.感性理性交融经验思想共生[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

[9].张文晓.习近平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想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10].昆明市委宣传部.昆明打造“通江达海”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N].云南经济日报.2018

论文知识图

一32北京奥运会太极拳集体演练()1图4一...中山路小学平面布置图万科第五园水景营造中山四路小学空间透视图2-14王夫之哲学着作《周易外传》...一3,新浙大校园总体规划竞赛一等奖方案

标签:;  ;  ;  ;  ;  ;  ;  

思想交融论文_解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