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淀粉论文_苗红霞,孙佩光,刘菊华,金志强,徐碧玉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溶性淀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淀粉,可溶性,子区,木薯,基因,颗粒状,冷水。

可溶性淀粉论文文献综述

苗红霞,孙佩光,刘菊华,金志强,徐碧玉[1](2019)在《香蕉果实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MaSSⅢ-1的分子特征与时空表达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弄清香蕉果实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MaSSⅢ-1)的分子特征及时空表达模式,以‘巴西蕉’果肉为试材,采用PCR法进行MaSSⅢ-1基因克隆,通过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对MaSSⅢ-1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aSSⅢ-1基因cDNA全长为2397 bp,编码798个氨基酸,包括4个典型的结构域,GenBank登录号为KU757067。MaSSⅢ-1基因在香蕉根、球茎、花和苞片中表达量较低,在叶、果皮和果肉中表达量较高;随着香蕉果实发育,MaSSⅢ-1基因表达量逐渐上升,在抽蕾后50~60天达到最大;随着果实采后成熟,MaSSⅢ-1表达量在采后5天达到最大,随后逐渐下降。在香蕉果实不同发育及采后成熟阶段,MaSSⅢ-1蛋白呈现出与mRNA水平相一致的表达趋势。证明MaSSⅢ-1基因的表达不仅涉及到香蕉果实支链淀粉合成代谢,可能还涉及采后早期果实成熟或者支链淀粉降解。(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01期)

董建涛,张璐,姚馨婷,胡少红,武丹[2](2018)在《中国水仙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NtSSS的克隆和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水仙‘金盏银台’的花芽为实验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NtSSS,开放阅读框1 860 bp,编码620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NtSS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包含有2个保守基序-淀粉合成酶催化域(Glyco_transf_5)和活性糖基转移域(Glycos_transf_1),其氨基酸序列与凤梨、小兰屿蝴蝶兰和拟兰等单子叶植物较为相似,而与芦笋SSS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NtSSS在中国水仙不同组织器官和花芽分化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NtSSS在花蕾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茎、叶、根和成熟花中的表达量;在花芽分化发育期NtSSS基因的表达量较低,而在花器官发育期表达量较高,显示出NtSSS基因与中国水仙花器官的发育有关。(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21期)

徐文聪,杨飘,刘涵,陈慧,邵双喜[3](2018)在《碱/硫脲双溶剂体系制备再生冷水可溶性淀粉》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氢氧化钠和硫脲作用制备再生冷水可溶性淀粉(regenerated cold water soluble starch,RCSS)。当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淀粉溶液时,加入19.2%氢氧化钠(以淀粉质量计)以及14%硫脲(以淀粉质量计),搅拌10 min,淀粉可以很好溶解于溶液中,醇直接分离制备的RCSS能达到55.6%的溶解度。通过不同分离提纯方式对RCSS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调pH水提醇沉法制备RCSS性能最佳,可以使得RCSS的溶解度达到80.5%,灰分为0.75%。(本文来源于《皮革科学与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陈菊香,张克,孙开莲,吴刚[4](2018)在《可溶性淀粉存在下纯球霰石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可溶性淀粉存在下,分别在30℃和4℃条件下,以氯化钙和碳酸钠为原料合成碳酸钙。用XRD和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产物粒子的形状。结果表明,在30℃下,随着可溶性淀粉浓度的升高,球霰石的含量增加。而在4℃时,没有加入可溶性淀粉,得到的是方解石和球霰石的混合物,可溶性淀粉质量百分比浓度是0. 93%时,得到的是纯方解石; 1. 9%时,得到的是方解石和球霰石的混合物; 2. 8%时,得到的是纯球霰石,说明温度和可溶性淀粉都可以影响碳酸钙的晶型和形状。还研究了样品的热重性质。(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李文斌,荆涛,田景芝,李艳云,邓启刚[5](2018)在《可溶性淀粉/叁维氮掺杂石墨烯电化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再以GO为前驱体,尿素为掺杂剂,通过绿色、经济、简便的水热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采用水热法,以尿素为掺杂剂,并加入可溶性淀粉,制备了叁维氮掺杂石墨烯。加入可溶性淀粉后形成的叁维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氮掺杂石墨烯的电化学性能。可溶性淀粉/叁维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的电极,表面电化学反应迅速,电子转移过程主要受扩散过程控制。在GO/可溶性淀粉(质量比)为2∶1时,制备的可溶性淀粉/叁维氮掺杂石墨烯具备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且电子迁移速率优异。(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8年09期)

曹新伟,宋秦杰,朱博,刘建立,高卫东[6](2016)在《干燥方法对颗粒状冷水可溶性淀粉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在乙醇-碱法的基础上采用热辐射烘燥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性淀粉(GCWS),比较分析2种烘燥方法制备的GCWS淀粉的理化性能,包括双折射现象分析、颗粒样貌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冷水溶解度、热特性分析和糊化性能分析等。结果表明,乙醇-碱法可以充分破坏马铃薯淀粉的结晶结构,但无新的基团生成,干燥方法对GCWS淀粉样貌影响较大,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的GCWS马铃薯淀粉的冷水溶解度略低于热辐射烘燥制备的GCWS马铃薯淀粉。RVA衰减黏度数据表明热辐射烘燥的GCWS马铃薯淀粉热稳定较好,而回生黏度数据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的GCWS马铃薯淀粉抗凝沉性较好,不易老化。(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6年10期)

谢跃生,王维,廖金珍[7](2015)在《某些粮食作物中可溶性淀粉含量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微酸性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测试碘与可溶性淀粉形成的蓝色包合物,发现其吸光度与可溶性淀粉溶液的浓度成线性关系,文中给出了几种大米和豆类食品中可溶性淀粉含量的测定值。作者同时研究了一种传统的大米烹饪方式("捞饭"),这种传统的烹饪方式虽然使大米损失了~10%的淀粉和一点营养素,但却有望成为糖尿病人血糖控制的一种饮食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关志辉,陈新,王海燕,刘陈,马平安[8](2015)在《木薯可溶性淀粉合成酶(MeSSⅡb)启动子克隆及梯度缺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木薯淀粉被广泛用作各种食品、饲料及工业淀粉制品的原材料。然而目前,国内外还未见木薯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Me SSs的启动子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在木薯基因组数据库中查询Me SSⅡb基因第一个外显子及其上游序列,通过PCR扩增获得Me SSⅡb上游序列。对获得的上游序列通过Plant CARE及PLACE进行启动子结构及元件分析,并与其它物种中SSSs基因启动子区序列利用BLAST进行比对分析后,确立翻译起始位点上游1 566 bp序列为启动子区,进而设计并构建了包括完整启动子在内的5'端梯度缺失启动子融合GUS蛋白植物表达载体p E1566::GUS、p E1356::GUS、p E1116::GUS、p E531::GUS、p E453::GUS、p E387::GUS、p E138::GUS转化本氏烟草进行启动子活性验证。利用叶盘侵染法转化本氏烟草进行启动子梯度缺失分析后发现,缺失启动子p E1356、p E1116、p E531活性丧失,缺失至翻译起始位点上游138 bp的缺失启动子p E138,仍具有启动子活性。上述表明,在克隆启动子区1 566 bp片段中,在-1 566 bp和-1 356 bp之间210 bp序列片段对于完整启动子活性尤为重要,而-1 356 bp至-531 bp之间存在启动抑制因子,在-453 bp和-138 bp为基础启动序列,初步推断为转录起始结合位点。(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5年08期)

刘燕清,强新涛,赵春芳,于新,姚姝[9](2015)在《半糯基因背景下水稻可溶性淀粉合酶基因对蒸煮食味品质的遗传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蒸煮食味品质是衡量水稻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与直连淀粉含量(AC)、糊化温度(GT)、胶稠度(GC)、稻米淀粉粘滞性(RVA)等淀粉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的方法,对不同水稻品种间的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基因型进行了系统筛选。利用在"关东194"和"武粳13"之间有差异的基因SSⅡa和SSⅢa对其63个品系进行检测和基因分型,通过分析不同基因型之间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RVA值等食味品质的差异,明确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对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63份品系中,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及RVA谱各特征值的变化比较集中,变异系数不大。相关性分析显示,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92,而直链淀粉含量与糊化温度以及糊化温度与胶稠度之间相关性不显着,但叁者与RVA某些特征值及RVA特征值之间表现出极显着相关性。单基因分析发现来源于武粳13的SSⅡa基因起增加直链淀粉含量的作用,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了0.58%,而来源于关东194的SSⅢa基因同样使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了0.48%,且SSⅡa的效应大于SSⅢa;不同基因型的品系间胶稠度有极显着性差异;对于RVA特征值来说除热浆粘度和冷胶粘度在SSⅢa基因位点的不同基因型间差异不显着外,其他基因型间各特征值均具有显着或极显着差异。而两个基因组合的四种基因型间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基因型SSⅡa~b-SSⅢa~b与SSⅡa~(mq)-SSⅢa~(mq)和SSⅡa~(mq)-SSⅢa~b间、SSⅡa~b-SSⅢa~(mq)与SSⅡa~(mq)-SSⅢa~b间的直链淀粉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基因型SSⅡa~b-SSⅢa~b的直链淀粉含量最高;糊化温度除了SSⅡa~(mq)-SSⅢa~(mq)与和SSⅡa~b-SSⅢa~b之间有显着性差异外,其余基因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胶稠度除了SSⅡa~b-SSⅢa~(mq)与和SSⅡa~b-SSⅢa~b之间有极显着性差异外,其余基因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基因型SSⅡa~(mq)-SSⅢa~(mq)和SSⅡa~(mq)-SSⅢa~b间各特征值的差异均不显着;基因型SSⅡa~b-SSⅢa~(mq)与SSⅡa~b-SSⅢa~b基因型间只有回复值具有极显着差异,与SSⅡa~(mq)-SSⅢa~(mq)基因型间只有回复值无显着性差异;基因型SSⅡa~(mq)-SSⅢa~b与SSⅡa~b-SSⅢa~b基因型间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和冷胶粘度都无显着性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9)

关志辉[10](2015)在《木薯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MeSSSⅡb启动子片段缺失分析及核心启动子区间确认》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oluble starch synthases.SSS),淀粉合成酶(Starch synthases SS;EC 2.4.1.21)重要组成成员之一,为植物淀粉生物合成的核心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与分支酶(Branching Enzyme BE;EC 2.4.1.18)被一致认为是支链淀粉合成的主要参与酶。此外,可溶性淀粉合成酶还被发现,在多种淀粉作物中参与淀粉颗粒结构的形成。然而目前,国内外还未见木薯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MeSSSs的启动子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在木薯基因组数据库中查询MeSSS Ⅱb基因第一个外显子及上游序列并以此为参考序列,通过常规PCR在木薯栽培种KU50中扩增获得MeSSSⅡb上游2686bp序列。对获得的上游序列进行启动子结构及元件分析,并与其他物种中同源基因启动子进行比对分析后,确立翻译起始位点上游1566bp启动子区,进而设计并构建了包括完整启动子在内的5'端梯度缺失启动子融合GUS蛋白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叶盘侵染法转化本氏烟草进行启动子功能缺失分析后,发现翻译起始位点上游138bp为核心启动子区。翻译起始位点上游-1566bp至-1356bp区间210bp碱基缺失会导致启动子活性丧失;-1356bp至-531bp区间富含AT碱基,尤其是在-531bp至-453bp区间,可能存在强烈抑制启动子活性的未知元件或二级结构。-387bp至-138bp区间,导致缺失启动子表达活性的降低;-453bp至-387bp区间66bp碱基缺失导致对启动子表达活性的升高,暗示着沉默中激素调控元件对启动子的活性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启动子中分布着不同元件的序列区间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活性,本研究设计了针对木薯KU50组培苗及启动子转基因烟草的处理实验。对MeSSSⅡb在木薯KU50组培苗利用荧光定量PCR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后,确认MeSSS Ⅱb对乙烯处理、干旱胁迫存在应答活性,并在乙烯处理3h后,在转录水平存在上表达极大值;干旱处理0.5h后,在转录水平存在上表达极大值。通过表达模式分析确认MeSSS Ⅱb对乙烯处理、干旱处理应答活性及响应表达极大值出现时间点后,对转基因烟草进行同样处理,在乙烯处理4h,干旱处理1h取样,通过GUS蛋白酶活性分析启动子活性,发现MeSSSⅡb对乙烯、干旱的应答活性及基本表达活性序列均处于保守的核心启动子区。MeSSSⅡb对乙烯的响应调控不仅仅局限于翻译起始位点上游1566bp序列区间内的调控元件,在更为上游序列区间还存在相应的信号级联调控。MeSSSⅡb启动子中,-387bp至-138bp序列区间内,可能存在未知的干旱胁迫应答调控元件。(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5-05-01)

可溶性淀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中国水仙‘金盏银台’的花芽为实验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NtSSS,开放阅读框1 860 bp,编码620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NtSS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包含有2个保守基序-淀粉合成酶催化域(Glyco_transf_5)和活性糖基转移域(Glycos_transf_1),其氨基酸序列与凤梨、小兰屿蝴蝶兰和拟兰等单子叶植物较为相似,而与芦笋SSS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NtSSS在中国水仙不同组织器官和花芽分化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NtSSS在花蕾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茎、叶、根和成熟花中的表达量;在花芽分化发育期NtSSS基因的表达量较低,而在花器官发育期表达量较高,显示出NtSSS基因与中国水仙花器官的发育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溶性淀粉论文参考文献

[1].苗红霞,孙佩光,刘菊华,金志强,徐碧玉.香蕉果实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MaSSⅢ-1的分子特征与时空表达模式[J].中国农学通报.2019

[2].董建涛,张璐,姚馨婷,胡少红,武丹.中国水仙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NtSSS的克隆和表达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8

[3].徐文聪,杨飘,刘涵,陈慧,邵双喜.碱/硫脲双溶剂体系制备再生冷水可溶性淀粉[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8

[4].陈菊香,张克,孙开莲,吴刚.可溶性淀粉存在下纯球霰石的合成[J].人工晶体学报.2018

[5].李文斌,荆涛,田景芝,李艳云,邓启刚.可溶性淀粉/叁维氮掺杂石墨烯电化学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8

[6].曹新伟,宋秦杰,朱博,刘建立,高卫东.干燥方法对颗粒状冷水可溶性淀粉性能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6

[7].谢跃生,王维,廖金珍.某些粮食作物中可溶性淀粉含量的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8].关志辉,陈新,王海燕,刘陈,马平安.木薯可溶性淀粉合成酶(MeSSⅡb)启动子克隆及梯度缺失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5

[9].刘燕清,强新涛,赵春芳,于新,姚姝.半糯基因背景下水稻可溶性淀粉合酶基因对蒸煮食味品质的遗传效应[C].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10].关志辉.木薯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MeSSSⅡb启动子片段缺失分析及核心启动子区间确认[D].海南大学.2015

论文知识图

马铃薯块茎内蔗糖到淀粉的转化路径以...放线菌A12、C28、C13、C27菌丝显微特...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细胞生长和...人参核盘菌在不同比例的酵母浸粉与~...可溶性淀粉分散剂为4wt%时生成...9 可溶性淀粉质量浓度对酶活及菌...

标签:;  ;  ;  ;  ;  ;  ;  

可溶性淀粉论文_苗红霞,孙佩光,刘菊华,金志强,徐碧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