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型钢桩(1),多个所述型钢桩(1)为一组通过至少一根滑轨(2)固定连接;所述滑轨(2)水平地焊接在所述一组型钢桩(1)上;支撑滑块(4)固接安装在所述滑轨(2)上,并可在所述滑轨(2)上滑动到不同的安装位置;两组型钢桩(1)相对地设置在基坑内,并通过支撑梁(6)支撑在两组型钢桩(1)的支撑滑块(4)上;沿着基坑的多组型钢桩(1)及支撑梁(6)共同构成所述管廊基坑支护结构。本实用新型支撑梁可以根据受力情况支撑在不同位置,通过滑动机构增加了结构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地下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型钢桩(1),多个所述型钢桩(1)为一组通过至少一根滑轨(2)固定连接;所述滑轨(2)水平地焊接在一组所述型钢桩(1)上;支撑滑块(4)固接安装在所述滑轨(2)上,并可在所述滑轨(2)上滑动到不同的安装位置;两组型钢桩(1)相对地设置在基坑内,并通过支撑梁(6)支撑在两组型钢桩(1)的支撑滑块(4)上;沿着基坑的多组型钢桩(1)及支撑梁(6)共同构成所述管廊基坑支护结构。
设计方案
1.一种地下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型钢桩(1),多个所述型钢桩(1)为一组通过至少一根滑轨(2)固定连接;所述滑轨(2)水平地焊接在一组所述型钢桩(1)上;支撑滑块(4)固接安装在所述滑轨(2)上,并可在所述滑轨(2)上滑动到不同的安装位置;两组型钢桩(1)相对地设置在基坑内,并通过支撑梁(6)支撑在两组型钢桩(1)的支撑滑块(4)上;沿着基坑的多组型钢桩(1)及支撑梁(6)共同构成所述管廊基坑支护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2)包括连接板(3),所述滑轨(2)为T型滑轨,滑轨(2)窄端垂直连接在连接板(3)上,连接板(3)焊接在所述型钢桩(1)的上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滑块(4)内设置有T型槽,与T型滑轨(2)相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型钢桩(1)设置有两个支撑滑块(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2)上设置多个螺纹孔(9),所述支撑滑块(4)中间开设有螺栓沉孔(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6)包括两端的支撑端头和至少一个中间支撑管,所述支撑端头顶靠在所述支撑滑块(4)上,所述支撑端头包括连接轴(10),所述连接轴(10)插入中间支撑管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6)还包括楔形圈(7),所述中间支撑管与支撑端头接触的端部为倾斜设置,所述楔形圈(7)插设在支撑端头与中间支撑管之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管廊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工程是综合管廊工程实施的第一个环节,基坑围护设计关系到管廊结构施工期间的安全、进度,同时对工程整体造价也有较大影响,但是现在很多基坑支护操作性差,不便于调节,支撑梁为刚性安装,不能实现微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已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支护操作性差,不便于调节,支撑梁为刚性安装,不能实现微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地下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型钢桩,多个所述型钢桩为一组通过至少一根滑轨固定连接;所述滑轨水平地焊接在一组所述型钢桩上;支撑滑块固接安装在所述滑轨上,并可在所述滑轨上滑动到不同的安装位置;两组型钢桩相对地设置在基坑内,并通过支撑梁支撑在两组型钢桩的支撑滑块上;沿着基坑的多组型钢桩及支撑梁共同构成所述管廊基坑支护结构。
通过多组型钢桩连接在一起增加了支护整体的稳定性,同时又不失灵活性,支撑梁可以通过滑动机构调整在不同的支撑位置以及支撑密度,实现支护合理化,减少应力。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包括连接板,所述滑轨为T型滑轨,滑轨窄端垂直连接在连接板上,连接板焊接在所述型钢桩的上端。
T型滑轨形式使得滑动机构运行更稳定,不容易失效。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滑块内设置有T型槽,与T型滑轨相配合。
进一步地,每组型钢桩设置有两个支撑滑块。
通过设置两个支撑滑块使得每组型钢桩可以有不同的支撑位置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上设置多个螺纹孔,所述支撑滑块中间开设有螺栓沉孔。
通过螺纹沉孔和螺纹孔可以实现支撑滑块的固定,放置支撑梁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包括两端的支撑端头和至少一个中间支撑管,所述支撑端头顶靠在所述支撑滑块上,所述支撑端头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插入中间支撑管内。
支撑端头和支撑管为分体式,这样保证了支撑可以调整,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基坑。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还包括楔形圈,所述中间支撑管与支撑端头接触的端部为倾斜设置,所述楔形圈插设在支撑端头与中间支撑管之间。
通过楔形圈可以实现支撑梁支撑力的微调节,楔形圈本身的形状也使得紧固力增加不容易掉落。
进一步地,所述型钢桩为工字钢、U型钢、角钢或方钢的一种。
采用型钢结构使得支护不容易变形,支护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多组型钢桩连接在一起增加了支护整体的稳定性,同时又不失灵活性,支撑梁可以通过滑动机构调整在不同的支撑位置以及支撑密度,实现支护合理化,减少应力。
2.T型滑轨形式使得滑动机构运行更稳定,不容易失效。
3.每组型钢桩可以有不同的支撑位置调节。
4.支撑端头和支撑管为分体式,这样保证了支撑可以调整,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基坑。
5.通过楔形圈可以实现支撑梁支撑力的微调节,楔形圈本身的形状也使得紧固力增加不容易掉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除去支撑梁的一侧立体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型钢桩,2-滑轨,3-连接板,4-支撑滑块,5-支撑端头,6-中间支撑管,7-楔形圈,8-沉孔,9-螺纹孔,10-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和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本实用性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附图和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
参见图1-3,一种地下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型钢桩1,多个所述型钢桩1为一组通过至少一根滑轨2固定连接;所述滑轨2水平地焊接在一组所述型钢桩1上;支撑滑块4固接安装在所述滑轨2上,并可在所述滑轨2上滑动到不同的安装位置;两组型钢桩1相对地设置在基坑内,并通过支撑梁支撑在两组型钢桩1的支撑滑块4上;沿着基坑的多组型钢桩1及支撑梁共同构成所述管廊基坑支护结构。
通过多组型钢桩连接在一起增加了支护整体的稳定性,同时又不失灵活性,支撑梁可以通过滑动机构调整在不同的支撑位置以及支撑密度,实现支护合理化,减少应力。
具体而言,所述滑轨2包括连接板3,所述滑轨2为T型滑轨,滑轨2窄端垂直连接在连接板3上,连接板3焊接在所述型钢桩1的上端。
T型滑轨形式使得滑动机构运行更稳定,不容易失效。
具体而言,所述支撑滑块4内设置有T型槽,与T型滑轨2相配合。
具体而言,每组型钢桩1设置有两个支撑滑块4。
通过设置两个支撑滑块使得每组型钢桩可以有不同的支撑位置调节。
具体而言,所述滑轨2上设置多个螺纹孔9,所述支撑滑块4中间开设有螺栓沉孔8。
通过螺纹沉孔和螺纹孔可以实现支撑滑块的固定,放置支撑梁滑动。
具体而言,所述支撑梁包括两端的支撑端头5和至少一个中间支撑管6,所述支撑端头5顶靠在所述支撑滑块4上,所述支撑端头5包括连接轴10,所述连接轴10插入中间支撑管6内。
支撑端头5和支撑管6为分体式,这样保证了支撑可以调整,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基坑。
具体而言,所述支撑梁还包括楔形圈7,所述中间支撑管6与支撑端头5接触的端部为倾斜设置,所述楔形圈7插设在支撑端头5与中间支撑管6之间。
通过楔形圈可以实现支撑梁支撑力的微调节,楔形圈本身的形状也使得紧固力增加不容易掉落。
具体而言,所述型钢桩1为工字钢、U型钢、角钢或方钢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支撑梁可以根据受力情况支撑在不同位置,通过滑动机构增加了结构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和完善,这些修改和完善也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1299.0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5(广西)
授权编号:CN209652946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E02D 17/04
专利分类号:E02D17/04
范畴分类:36C;36E;
申请人:梁一波
第一申请人:梁一波
申请人地址:530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秀灵路32号万汇华府3栋302室
发明人:梁一波
第一发明人:梁一波
当前权利人:梁一波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