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线优化论文_彭卉,张程柯,徐郁,吴勇,王天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馈线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馈线,分布式,能力,配电网,效益,电源,成本。

馈线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彭卉,张程柯,徐郁,吴勇,王天英[1](2019)在《中压馈线组网结构特征优化提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中压馈线组网结构特征提取技术没有考虑线损率,导致特征提取精确度低。对此提出中压馈线组网结构特征优化提取技术。建立中压馈线组网结构叁维体系指标,提出各维度指标计算公式,获取馈线真实参数,对中压馈线指标信息进行模糊聚类,确定组网结构的馈线基态信息,通过馈线标准值,实现对中压馈线组网结构降损空间最大化特征、管理系数特征以及固定损耗特征优化提取。实验数据表明,与传统中压馈线组网结构特征提取技术相比,设计的考虑线损率的提取技术特征提取准确率提高17.5%,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19年06期)

杨刚[2](2019)在《DG对配电网馈线供电能力的影响及其在配电网规划中的优化配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应对环境污染和能源枯竭问题,人类迫切需要开发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以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得到了广泛关注及应用。由于系统潮流以及馈线供电能力关系到配电网的经济运行,而随着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大量的接入到配电网中,其对系统潮流以及馈线的最大供电能力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关于DG接入对配网潮流影响已有较多研究,然而有关DG并网对馈线的供电能力影响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为了使配电网更经济地运行,需对上述问题进行评估。再者,DG出力通常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当其以不同位置和容量、类型并网运行后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电网规划人员在选择DG的最优接入方案时必须计及容量、类型、位置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可靠、高效运行。针对DG接入后的上述问题,本文首先依托隐式Zbus高斯法研究了四种典型节点类型的DG接入下的系统潮流,分析了其以不同的位置、渗透率接入时对系统网损、节点电压的影响,并对比了各类节点等效处理成PQ节点时的误差。其次,本文将网架故障考虑进来,站在配电网的角度重新定义了DG置信容量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置信容量角度评估DG接入配电网对馈线供电能力影响的方法。在具体算例中分析了馈线挂载负荷大小、源荷出力相关性、DG接入位置及容量对馈线供电能力的影响。最后,在考虑了馈线供电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配电网规划中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定容数学模型。以改进的RBTS BUS6系统为网架基础,以分布式电源的位置、类型、容量作为求解对象,以网损最小、电压偏差之和最小、馈线供电能力提升度之和最大作为优化目标,采用自适应多种群遗传算法求解该数学模型。优化配置结果表明,分布式电源位于线路末端时大大降低了配电网的损耗、电压偏差程度,但在容量有限且未配置储能的条件下对于馈线供电能力的改善则较为有限。同时通过对比DG接入前后系统的各子目标数值,也说明了为了使得配网更高效、经济的运行,在配电网规划中对分布式电源进行选址定容优化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需要考虑其相关影响。(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3-18)

李文升,宋豪,赵晶,程涛,崔立勃[3](2019)在《分布式电源接入馈线优化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供电可靠性、电压分布、网损均产生一定影响,传统馈线规划方法无法适用,需结合关键影响要素研究馈线优化规划原则及方法。本文以电压、短路电流不越限为约束条件,研究馈线及变电站最大接入能力;基于效益成本分析,研究不同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情况下馈线的最优分段;最后以网损最小为约束条件,分析分段内配变容量与分布式电源容量的匹配关系,并总结给出一般性的规划原则,为技术人员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云南电力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尹元亚,张国庆,葛锦锦,褚坤[4](2018)在《基于高压配电网主馈线分段开关配置的可靠性指标优化求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故障遍历法运算高压配电网主馈线分段开关配置的可靠性指标过程中,存在的成本高以及精确度差的弊端。提出基于区间融合故障检索法的高压配电网主馈线分段开关配置的可靠性指标优化求取方法 ,该种方法先采用广度优先搜索法将开关当成边界完成主馈线的分区操作,再通过故障检索法获取四种故障类型,按照网络的拓扑关系和区间的相关干扰状态,获取各区间内部故障指标、区间子网故障指标和区间外网故障指标叁种可靠性指标,这些可靠性指标之和则是该区间的年总故障指标。将可靠性指标转化成经济指标后,采用贪婪方法实现分段开关的优化配置。实验结果说明,采用所提方法获取的可靠性指标更加优秀,在该可靠性指标下进行分段开关配置,可增强高压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本文来源于《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8年12期)

李家喜[5](2018)在《公铁两用钢桁梁桥接触网正馈线优化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接触网正馈线是保障接触网可靠性的重要结构。以武汉天兴洲大桥为例,分析公铁两用钢桁梁桥正馈线故障特点,指出其根本原因是钢桁梁桥受温度变化影响导致正馈线弛度动态变化和桥梁结构净空限制,造成接触网承力索与正馈线、正馈线与公路桥梁体间有效绝缘距离不足。提出基于供电方式改变的临时修复方案和基于正馈线电缆优化的长期修复方案,对后者进行工程应用,实际效果表明:该方案可消除设备隐患,降低该区段接触网设备故障率,提高供电可靠性,保障供电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铁路》期刊2018年09期)

唐小菊,江东林[6](2018)在《提升最大供电能力的配电网馈线联络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城市配电网发展中电源布点及输电走廊紧张问题,提出一种满足N-1约束并提升现有网络供电能力的馈线联络优化方法。即基于最大供电能力指标,首先明确站内及站间转移路径并精确分析其在各类型故障下负荷转移作用,以母线N-1故障校验为基础,综合考虑故障前后主变压器、馈线及开关容量约束,通过交替求解最终得到使现有网络最大供电能力提升最多且建设成本最小的馈线联络,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四川电力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袁健[7](2018)在《多馈线型低压配电网分布式谐波治理的优化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配电网的分布式谐波治理包括多馈线型低压配电网的分布式谐波治理、射线型配电网的分布式谐波治理和其他配电网拓扑的分布式谐波治理。本文主要介绍了多馈线型低压配电网,阐述了分布式谐波治理的优化及其控制,相比于其他方法,其治理效果更佳,提高系统效率,降低不必要的能耗。(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8年06期)

雷杨,李朝晖,饶渝泽,宿磊,车方毅[8](2017)在《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实用化应用优化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系统故障处理的核心环节,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叁五"配电自动化建设整体布局,城市核心区优先开展配电自动化建设,以集中型馈线自动化为主要部署模式,集中型馈线自动化的应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配电自动化初期建设成效。通过阐述集中型馈线自动化的原理,分析了在建设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优化方案。(本文来源于《湖北电力》期刊2017年12期)

李文升,宋豪,赵晶,程涛,崔立勃[9](2017)在《分布式电源接入馈线优化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供电可靠性、电压分布、网损均产生一定影响,传统馈线规划方法无法适用,需结合关键影响要素研究馈线优化规划原则及方法。以电压、短路电流不越限为约束条件,研究馈线及变电站最大接入能力;基于效益成本分析,研究不同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情况下馈线的最优分段;最后以网损最小为约束条件,分析分段内配变容量与分布式电源容量的匹配关系,并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划原则,为技术人员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智慧电力》期刊2017年12期)

程秋秋,代莹,李熙春[10](2017)在《低压馈线电流速断保护优化方案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一次电网故障(因低压馈线电流速断保护拒动,导致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扩大故障范围),通过故障处理分析,并对现场保护装置采样波形与正常波形进行了比较,查明了低压馈线保护拒动原因,是由于故障电流超出了芯片的采集范围。本文对装置硬件采样回路进行优化,减小二次波形失真度,提高装置有效采集范围,提高配电线路出口短路的保护能力。(本文来源于《2017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7-01)

馈线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应对环境污染和能源枯竭问题,人类迫切需要开发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以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得到了广泛关注及应用。由于系统潮流以及馈线供电能力关系到配电网的经济运行,而随着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大量的接入到配电网中,其对系统潮流以及馈线的最大供电能力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关于DG接入对配网潮流影响已有较多研究,然而有关DG并网对馈线的供电能力影响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为了使配电网更经济地运行,需对上述问题进行评估。再者,DG出力通常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当其以不同位置和容量、类型并网运行后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电网规划人员在选择DG的最优接入方案时必须计及容量、类型、位置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可靠、高效运行。针对DG接入后的上述问题,本文首先依托隐式Zbus高斯法研究了四种典型节点类型的DG接入下的系统潮流,分析了其以不同的位置、渗透率接入时对系统网损、节点电压的影响,并对比了各类节点等效处理成PQ节点时的误差。其次,本文将网架故障考虑进来,站在配电网的角度重新定义了DG置信容量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置信容量角度评估DG接入配电网对馈线供电能力影响的方法。在具体算例中分析了馈线挂载负荷大小、源荷出力相关性、DG接入位置及容量对馈线供电能力的影响。最后,在考虑了馈线供电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配电网规划中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定容数学模型。以改进的RBTS BUS6系统为网架基础,以分布式电源的位置、类型、容量作为求解对象,以网损最小、电压偏差之和最小、馈线供电能力提升度之和最大作为优化目标,采用自适应多种群遗传算法求解该数学模型。优化配置结果表明,分布式电源位于线路末端时大大降低了配电网的损耗、电压偏差程度,但在容量有限且未配置储能的条件下对于馈线供电能力的改善则较为有限。同时通过对比DG接入前后系统的各子目标数值,也说明了为了使得配网更高效、经济的运行,在配电网规划中对分布式电源进行选址定容优化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需要考虑其相关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馈线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1].彭卉,张程柯,徐郁,吴勇,王天英.中压馈线组网结构特征优化提取技术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

[2].杨刚.DG对配电网馈线供电能力的影响及其在配电网规划中的优化配置[D].华南理工大学.2019

[3].李文升,宋豪,赵晶,程涛,崔立勃.分布式电源接入馈线优化规划研究[J].云南电力技术.2019

[4].尹元亚,张国庆,葛锦锦,褚坤.基于高压配电网主馈线分段开关配置的可靠性指标优化求取方法研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8

[5].李家喜.公铁两用钢桁梁桥接触网正馈线优化方案[J].中国铁路.2018

[6].唐小菊,江东林.提升最大供电能力的配电网馈线联络优化[J].四川电力技术.2018

[7].袁健.多馈线型低压配电网分布式谐波治理的优化控制[J].低碳世界.2018

[8].雷杨,李朝晖,饶渝泽,宿磊,车方毅.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实用化应用优化策略分析[J].湖北电力.2017

[9].李文升,宋豪,赵晶,程涛,崔立勃.分布式电源接入馈线优化规划研究[J].智慧电力.2017

[10].程秋秋,代莹,李熙春.低压馈线电流速断保护优化方案探讨[C].2017智能电网信息化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17

论文知识图

馈线优化计算图微带线阵单元的电流分布本地负荷突接实验波形4.9未采用功率优化馈线电压变化图馈线宽度s优化后输入阻抗曲线图圆弧弯示意图

标签:;  ;  ;  ;  ;  ;  ;  

馈线优化论文_彭卉,张程柯,徐郁,吴勇,王天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