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芳山东省平度市田庄小学26670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但是,长期以来,多数学生对作文兴趣不浓,每到写作文的时间,就是他们最难熬的时间。针对这种情况,我经过几年的探索,找到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些有效途径。
一、让学生学会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儿童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材料,没有这些,一切都无从谈起。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想可发,还要有东西可写,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注意平时多积累素材,开拓写作源泉。1.坚持写日记,积累写作素材;2.组织学生开展多种课外活动,指导学生深入观察,积累写作素材;3.要求学生敏于思考、勤于动笔,积累写作素材;4.通过多读课外书,积累写作素材。书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二、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大多学生作文时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把作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每篇课文都是很好的范作,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可提示学生注意人家是怎样开头、怎样搜集和组织材料、怎样遣词造句、怎样结尾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筛选的优秀作品,其思维性、艺术性堪称典范。教师在讲读课文时,要把每一篇都当做范例,从读和写的角度剖析,极力讲清如何写的问题。每讲完一课,便可抓住单元训练重点,根据课文特点,指导学生练写开头、结尾,写几句话、片段、全篇,把读书和作文统一起来,这就是讲读课文的演化和实践。让学生以课文做样板,利用课文材料练笔,兴趣高,思路广,有益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从“怕作文”渐变为“乐作文”。
第二,认真审题,搞清本篇习作的范围和写作重点。在作文教学中,通常接触到的是记叙文体,所要学的内容又以人物、事件、环境为主。但人物、事件、环境这三者往往是互相揉和在一起的,又各有侧重,所以必须让学生搞清每篇习作的侧重点,避免离题万里或千篇一律。
第三,要使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教师要进行充分备课,明确写作目的、要求,注意获取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乃至周围环境,切忌作文题目往黑板上一写,简单几句要求一说了事。
第四,帮助学生编制写作提纲。提纲是学生作文的构思过程。因为学生作文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语无伦次、空话连篇,从早上眼睛一睁写到晚上上床熄灯,一笔流水账。这就需要有一个组织和整理材料的过程,搞清哪些应详写、哪些应略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这样才能有条不紊、条理清楚。
三、发挥想象,写出真情实感
作文要做到“有具体内容”、“不说空话”、“有真情实感”、“不说假话”。因此,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的首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教师在作文指导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将选取的材料合理组织、加工,做到把抽象的材料写得具体、把简单的材料写得丰富、把残缺的材料写得完整、把一般的材料写得典型、把看似“无情”的材料加以挖掘并写出真情实感。
四、展示佳作,提高写作兴趣
学生学会了写作,更渴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赞许、羡慕,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所以我十分注意学生这一心理需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们每周安排了一次佳作欣赏课,请本周日记写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读后请小作者谈体会,同学展开讨论,并且利用学习园地和宣传窗,展出优秀作品。每当看到自己的习作前站满了欣赏的同学和家长时,学生内心有说不出的喜悦。开展这一活动时,我给了每个学生机会,让优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困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这样一来,班上便会形成比学赶超的风气,学生个个信心百倍,写作兴趣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