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乳液压敏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乳液,丙烯酸酯,压敏胶,乳化剂,交联,乙酰,松香。
乳液压敏胶论文文献综述
杜方凯,李梦汝[1](2019)在《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酯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制备及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预乳化半连续工艺合成了乙酰乙酰氧基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以乙二胺为交联剂对其进行了交联改性。探讨了交联单体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酯(AAEM)用量对乳液及胶膜压敏粘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AEM含量的增加,乳液的粒径变大,乳胶膜耐水性能显着提高。当AAEM用量为单体总量的3%(wt,质量分数)时,所制备的压敏胶带具有很好的压敏粘接性能平衡和耐高温性能。(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8期)
曹萌萌[2](2018)在《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压敏胶制品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和众多行业中,特别是胶带,标签,保护膜,电力,汽车和医疗等行业。目前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因其无毒、环境友好、价格适中和粘接性能好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聚丙烯酸酯的直链分子结构及聚合过程中乳化剂的性质决定了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存在内聚力不足、再剥离性、耐水性差、剥离强度、初粘力不够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无法替代对环境有污染的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为提高其综合性能使其满足生产生活要求,对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进行改性,提高其耐水性、粘接性能,使其性能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变得尤为重要。以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M)作为自交联单体,丁基葡萄糖苷马来酸酯(BGMAH)作为环保型反应性乳化剂,通过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对丙烯酸酯乳液分别进行交联改性和反应性乳化剂改性。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乳液的粒径等进行了测定,对乳胶膜的耐水性、固含量等进行测定,对压敏胶带的初粘性、持粘性、高温持粘性及180°剥离强度等粘结性能进行测试。采用N-MAM作为内交联剂,BGMAH作为环保型反应性乳化剂对丙烯酸酯乳液进行多重改性。并对乳液的粒径等进行了测定,对乳胶膜的耐水性、固含量等进行测定,对压敏胶带的初粘性、持粘性、高温持粘性及180°剥离强度等粘结性能进行测试。将其与单一改性制备的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进行对比。(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柴坤刚,徐志君,纪红兵[3](2018)在《松香基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松香和富马酸合成富马海松酸,然后由富马海松酸与丙烯酸-2-羟乙酯合成富马海松酸双(2-丙烯酰氧乙酯)(AEFE)。通过酸值、FTIR和~1HNMR等表征发现,AEFE分子结构上具有两个环外C=C和1个羧基。以AEFE为反应型增粘树脂,采用原位共聚法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AEFE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NPES)的用量对乳液聚合反应及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EFE用量增加,单体转化率未显着降低,且经过共聚反应后AEFE的C=C消失,说明AEFE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当AEFE和NPES的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8.4%和0.64%时,增粘树脂与聚丙烯酸酯相容性良好,所得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粘接性能最佳,此时初粘力为18#钢球、180°剥离强度为7.21 N/25 mm,且持粘力大于100 h。(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8年01期)
宗雅君,房成,林中祥[4](2016)在《环保型可聚合乳化剂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配合使用环保型可聚合阴/非离子乳化剂烯丙氧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LR-10)和烯丙氧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LG-20)作为乳化剂,通过种子预乳化半连续聚合工艺制备了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PSA)。探讨了乳化剂的配比、用量及种类对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LR-10)∶m(LG-20)=3∶1且复合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3%时(以混合单体总质量计),所制备的乳液综合性能最佳,此时,乳胶膜的稳定性、耐水性和粘接性最优,其吸水率为2.78%;GPC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复合乳化剂用量的增加,压敏胶溶胶部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指数逐渐减小;FTIR结果表明,可聚合乳化剂参与了乳液聚合反应;与传统乳化剂体系相比,通过环保可聚合乳化剂LR-10/LG-20所制备的乳胶膜粘接性能最佳,其持粘力大于72 h。。(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6年11期)
房成,宗雅君,林中祥[5](2016)在《丙烯酸乳液压敏胶剥离强度的改性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丙烯酸酯压敏胶(PSA)乳液,并对PSA的剥离强度进行改性研究。结果表明:硬单体的种类及用量对乳液PSA的性能有显着影响。随着硬单体用量的增加,PSA的凝胶含量降低,玻璃化温度(Tg)增大。剥离强度随着苯乙烯(St)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而随着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2-苯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SR340)用量的增加不断减小。另一方面,随着缓冲剂Na HCO3用量增加,乳液的粒径变大,粒径分布变宽,稳定性变差。当Na HCO3用量低于0.3 wt%(占总单体的质量分数)时,剥离强度随着Na HCO3浓度增大而增加,高于0.3 wt%时,剥离强度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国际粘接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6-10-16)
宗雅君,房成,林中祥[6](2016)在《马来酸酐化聚丁二烯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合成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马来酸酐化聚丁二烯(MLPB)作为交联改性助剂,通过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MLPB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PSA)。研究了聚合体系的反应机理、不同用量的MLPB对乳胶膜耐水性能、热稳定性能和粘接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MLPB质量分数为5%时,乳胶膜的粘接性能和耐水性能最佳,此时吸水率为2.86%;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丙烯酸酯乳液在改性过程当中发生了共聚交联反应;接触角测量仪(CA)显示,当MLPB的质量分数为5%时,乳胶膜的水接触角达到最大值,为108°;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结果论证,改性后聚合物体系相容性好,且乳胶膜的Tg随着MLPB质量分数的增加逐渐升高;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MLPB改性后的乳胶膜具备较高的热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6年04期)
柴坤刚,任清刚,麦堪成,唐敏锋,吴伟卿[7](2016)在《反应性增黏树脂的合成及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丙烯酸松香与丙烯酸-2-羟乙酯发生部分酯化反应可制得既含双键又含羧基的丙烯酸松香单-2-(丙烯酰氧基)乙酯(ARAE),将ARAE溶解在丙烯酸酯单体中,通过乳液共聚法使聚丙烯酸酯分子链中直接接上松香增黏基团。用红外光谱仪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对其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共聚实现了ARAE与丙烯酸酯分子链的有机结合,且两者相容性很好。在主配方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调节ARAE的用量,可得到性能良好的乳液型压敏胶。(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6年03期)
冯小平,刘明珠,武鹏,李胜华,姜云刚[8](2016)在《氟碳型材保护膜用乳液压敏胶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出了氟碳型材保护膜用乳液压敏胶。研究了共聚单体、乳化剂及引发剂量对乳液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A用量为96份,MMA用量为6份,β-CEA用量为2份,EA和HPA用量为0份,乳化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6%,引发剂APS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4%时,乳液压敏胶凝胶率小,初黏大于26#球,180°剥离强度大于9.0N/25mm,对氟碳型材的贴附性良好,剥离后无残胶,满足氟碳型材保护膜的使用要求。(本文来源于《化学与黏合》期刊2016年01期)
陈平绪,叶南飚,王林,程庆,曾幸荣[9](2015)在《耐高温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固化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环氧有机硅固化剂9301以及异氰酸固化剂2102加入到增黏丙烯酸酯乳液中,成功制备出耐高温丙烯酸酯压敏胶。研究压敏胶的固化行为,探讨固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压敏胶粘接性能及耐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剂与复合物发生了交联反应,9301和2102固化体系的适宜固化条件分别为150℃/5min和110℃/3min。随着固化剂用量增加,压敏胶的凝胶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剥离时由内聚破坏转变为界面破坏,初黏力与剥离强度降低,耐高温性能得到改善。当9301与2102用量为2wt%时,压敏胶的剥离强度分别为11.6N/25mm与10.2N/25mm,可耐180℃高温。(本文来源于《化学与黏合》期刊2015年04期)
焦健,高昊[10](2015)在《乳化剂对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中低聚物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丙烯酸压敏胶配方中多数采用HEA、AA等水溶性单体,乳化剂会影响初始水相活性低聚物的成核,从而对低聚物的分布有明显的影响,并影响剥离强度,初粘性和持粘性。实验采用2种不同结构的阴离子乳化剂2A1和CO436,发现2A1对初级粒子的稳定性优于CO436,因此胶的剥离强度和持粘性优于CO436。(本文来源于《粘接》期刊2015年06期)
乳液压敏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压敏胶制品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和众多行业中,特别是胶带,标签,保护膜,电力,汽车和医疗等行业。目前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因其无毒、环境友好、价格适中和粘接性能好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聚丙烯酸酯的直链分子结构及聚合过程中乳化剂的性质决定了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存在内聚力不足、再剥离性、耐水性差、剥离强度、初粘力不够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无法替代对环境有污染的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为提高其综合性能使其满足生产生活要求,对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进行改性,提高其耐水性、粘接性能,使其性能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变得尤为重要。以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M)作为自交联单体,丁基葡萄糖苷马来酸酯(BGMAH)作为环保型反应性乳化剂,通过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对丙烯酸酯乳液分别进行交联改性和反应性乳化剂改性。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乳液的粒径等进行了测定,对乳胶膜的耐水性、固含量等进行测定,对压敏胶带的初粘性、持粘性、高温持粘性及180°剥离强度等粘结性能进行测试。采用N-MAM作为内交联剂,BGMAH作为环保型反应性乳化剂对丙烯酸酯乳液进行多重改性。并对乳液的粒径等进行了测定,对乳胶膜的耐水性、固含量等进行测定,对压敏胶带的初粘性、持粘性、高温持粘性及180°剥离强度等粘结性能进行测试。将其与单一改性制备的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进行对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乳液压敏胶论文参考文献
[1].杜方凯,李梦汝.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酯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制备及其性能[J].化工新型材料.2019
[2].曹萌萌.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8
[3].柴坤刚,徐志君,纪红兵.松香基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制备[J].精细化工.2018
[4].宗雅君,房成,林中祥.环保型可聚合乳化剂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中的应用[J].精细化工.2016
[5].房成,宗雅君,林中祥.丙烯酸乳液压敏胶剥离强度的改性研究(英文)[C].2016中国国际粘接技术大会论文集.2016
[6].宗雅君,房成,林中祥.马来酸酐化聚丁二烯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合成及表征[J].精细化工.2016
[7].柴坤刚,任清刚,麦堪成,唐敏锋,吴伟卿.反应性增黏树脂的合成及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6
[8].冯小平,刘明珠,武鹏,李胜华,姜云刚.氟碳型材保护膜用乳液压敏胶的制备[J].化学与黏合.2016
[9].陈平绪,叶南飚,王林,程庆,曾幸荣.耐高温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固化及性能研究[J].化学与黏合.2015
[10].焦健,高昊.乳化剂对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中低聚物分布的影响[J].粘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