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党建工作引领社区自治、共治,是将党的领导嵌入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方式。基层党建在社区治理实践中能够发挥政治引领、社会协调和文化融合作用。在新时代推进社区治理创新,要求我们依托党的组织优势,创新党建引领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同时发挥党建的纽带作用,构建党建复合引领的社区治理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社区治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 党的建设 社区治理
基层党组织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领导基层治理、有效动员和服务群众的组织保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城乡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城市一元空间下的多元化矛盾,给城市治理带来新的挑战。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担负着直接联系党和政府、服务居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职责。因此,如何更好地将党建工作引入社区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社区资源整合、创新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成为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方向。
只有当财务报告的编制制度适合财务报告的编制时,财务报告编制制度才能真正发挥效用。但是目前我国的财务报告编制制度的适用性不足。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的财务会计制度主要是建立在收付实现制上的,只有在真正实现资金的收入或者开支之后才会在财务报告中有所记录。因此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与过去的收付现实制的财务制度是不太相符的。同时,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中,会出现许多的相互抵消或者重叠的情况,然而出现的这种情况并没有及时解决,因此需要对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制度进行改革,提高其适应性。
基层党建工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以党建工作引领城市社区自治和共治,是实现基层社区有效治理的重要发展方向。
党建工作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政治引领作用。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引领是规范社区发展、维护社区公共秩序的前提和基础。党建工作对城市社区治理的政治引领作用主要表现为:首先,确保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制定的决策部署在基层社区贯彻执行,使社区治理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发展方向保持高度一致。其次,实现对社区中包括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在内的多元治理主体的有效管理和监督,确保社区治理在依法依规的轨道上平稳有序运行。最后,在面对重大事件和突发情况时,确保社区中的党员和群众站稳政治立场,使社区治理全过程始终遵循和维护全局利益。
中国饮食文化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人们所公认的地方菜肴。
最后,优化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供给是优化公共服务的有效路径。一方面,要以党建工作带动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社区服务机构,创新社区服务供给方式,推动管理和服务力量下沉。另一方面,要创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社区服务业,将提供公共产品作为治理框架内多元主体的基本职责,推动政府及其派驻机构同社区中各类单位建立伙伴关系,形成完善的公共服务政策网络。
党建工作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文化引导作用。在当前的城市社区治理实践中,共通的文化认同能够为社区居民自治凝聚基本共识。党建工作在社区治理中的文化引导作用体现为:首先,培育社区居民的现代市民意识,增强居民的公民意识和法治素养。引导社区居民增强互信互助和责任观念,切实提高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引导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最后,引导社区居民保留和发扬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融合外来文化并将其同社区治理目标相结合,形成新的社区自治公约,有效降低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治理的成本。
依托党的组织优势,创新党建引领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
她擦着一根洋火,点亮桌上的罩子灯,屋里映得跟个白昼样儿。吃完饭,赛十娘把碗一推,又叼起根烟。她长长地嘘出一口烟雾,拿腔拿调地说:“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
首先,构建党建引领的城市社区治理新格局。将党建工作引入社区治理,关键是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依靠党建工作体系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一是要求党组织必须担负起治理秩序“维护者”的职责。要健全党领导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展工作的相关制度,使党组织在避免直接介入治理环节的前提下进行统筹协调,推动社区治理单位的共建互补和分工协作。二是政府及其在社区的派驻机构要充当起治理策略“执行者”的角色,积极转变职能,释放公共空间,给予其他治理主体以更多自主权。同时要制定事项清单,强化政策支持。三是社区中各类单位、组织要将注意力放在供给高质量的居民自助互助服务和公共产品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做好社区治理的“协作者”。四是推动社区居委会等自治组织回归自治职能,引导社区居民在居委会等机构领导下提升自治能力,加强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做好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和“自治者”。
其次,加强对多元治理主体的培育和扶持。当前,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社会组织、自治组织发育不成熟,造成了政府以外的治理主体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度较低。因此,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转变工作方式,主动培育和引导群众性自治组织参与公共管理。另一方面,要为社会组织的成长提供充足的公共空间。坚持“以社会力量办社会”原则,依托党建工作优化社区建设和服务项目供给方之间的对接,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履行好监督职能。
党建工作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社会协调作用。治理主体的多元参与和协同共治,是营造良好治理环境、克服治理“悬浮化”现象的内在要求。加强社区治理,必须发挥好党建的社会协调作用。首先,对社区中各单位、组织之间的利益矛盾进行合理协调,确保治理网络的稳定性。其次,协调处理好社区中各单位、组织同社区居民之间的冲突,督促多元主体履行社会责任。切实维护社区群众的基本权益,确保各单位、组织在社区群众中的公信力。最后,排查化解居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纠纷,鼓励和支持居民通过自治组织参与日常治理,引导社区治理走向“善治”。
发挥党建纽带作用,构建党建复合引领的社区治理机制
建立党建引领的社区自治联动机制。一是实行组织联建。要探索在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中设立兼职委员,将居委会、业委会、驻区单位、社会组织中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较高、获得群众信任的党员干部吸纳进入党组织内部,加强治理主体的多方联动。在这个过程中,党建工作可以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寻找各方价值认同的契合点,形成社区自治理念的共识。二是推进信息联通。发挥党建工作的枢纽作用,将社区服务中心收集的居民信息和建议及时进行共建共享,为各类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搭建交流和服务的平台。三是加强居民联动。探索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对社区内联动工作中的重大事项以及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协商解决。当社区自治出现偏离民意的情况时,党组织要实施政治引领,确保社区自治成果的共享性和公正性,防范少数居民的不当行为侵蚀社区的公共利益。
建立党建引领的社区资源整合机制。一是加大外部资源引入力度。尽可能地将高校、科研机构等智库资源以及政府部门的行政资源纳入党建引领的制度化框架内,增强社区公共项目论证的科学性,确保社区公共事务决策体现全体居民意志。二是加强内部资源的流动和互补。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通过党建工作制定社区发展中长期规划,促进多元治理主体之间资源的转移、开发和优势互补。坚持运用市场机制优化社区资源配置,在实现公共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促使社区富余资源在流动中升值增效。三是实行资源的精准化供给。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加强社区网络硬件设施建设,党组织要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社区公共资源的精准化供给,使公共服务资源能够及时分配给最需要的居民群体,有效避免资源重复供给、资源闲置等情况。
建立党建引领的社区共治协商机制。一是推进社区事务公开制度建设。以党务公开带动社区政务、财务和居务的信息公开,增强社区治理活动的透明度,通过设立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进行不定期监督和检查,营造良好的社区治理生态环境,使社区共治有据可依,有迹可循。二是优化社区协商议事程序和机制。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通过座谈、书面交流等方式,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凝聚多元主体价值诉求,形成社区基本共识。三是维护协商网络的稳定性。发挥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优势,通过教育引导培育社区居民和各类组织同现代社区治理相匹配的治理意识和能力,督促多元治理主体遵循法治逻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同时对协商全过程进行规范,避免出现由于主体意见不一致产生协商困境,导致整个社区治理网络发生崩溃的情况。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编/谷漩 美编/王梦雅
标签:社区论文; 居民论文; 党建论文; 党建工作论文; 组织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党的建设论文; 党的基层工作论文; 《人民论坛》2019年第21期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