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公路交叉节点防淹结构论文和设计-石少刚

全文摘要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铁路公路交叉节点防淹结构,包括下穿铁路的公路,所述公路在与铁路的交叉节点处为正坡结构,所述正坡结构两端设有反坡结构,所述反坡结构为以与正坡结构相连处为基点,斜向下以设定坡度延伸,所述正坡结构上方设有雨棚。本公开通过与正坡相连的反坡路设计及相应的挡雨设施,使公路下穿铁路交叉节点防淹效果大幅提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铁路公路交叉节点防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穿铁路的公路,所述公路在与铁路的交叉节点处为正坡结构,所述正坡结构两端设有反坡结构,所述反坡结构为以与正坡结构相连处为基点,斜向下以设定坡度延伸,所述正坡结构上方设有雨棚。

设计方案

1.一种铁路公路交叉节点防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穿铁路的公路,所述公路在与铁路的交叉节点处为正坡结构,所述正坡结构两端设有反坡结构,所述反坡结构为以与正坡结构相连处为基点,斜向下以设定坡度延伸,所述正坡结构上方设有雨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公路交叉节点防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坡结构用于满足车辆正常通过交叉节点所需净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公路交叉节点防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坡结构为以公路和铁路的交叉点为基点,两侧斜向上以设定坡度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公路交叉节点防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坡结构最低点与道路雨水管涵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公路交叉节点防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棚两端设有外挑结构,所述外挑结构覆盖于部分反坡结构上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公路交叉节点防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棚包括若干雨棚骨架,每个雨棚骨架均由若干型钢骨架构成,所述型钢骨架依次连接形成结构对称的雨棚骨架,所述雨棚骨架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防撞墙上,所述防撞墙对称的设置于公路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铁路公路交叉节点防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棚骨架外铺设有采光板,所述采光板通过檩条与雨棚骨架相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公路交叉节点防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棚两侧设有散水结构,所述散水结构为一向下的斜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公路交叉节点防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坡结构的延长线与道路雨水管涵相连。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公路交叉节点防淹结构。

背景技术

铁路公路交叉是现代城市中不可避免的交通现状,铁路公路交叉节点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1、公路采用高架形式上跨铁路;2、公路下穿铁路。其中公路下穿铁路的节点应用更为广泛。由于铁路坡度限制,一般在交叉节点处公路采用下挖产生一定的坡度,即正坡结构,使节点处桥下净空满足通行要求。这种工艺使公路在交叉节点处存在低点,雨季来临时经常出现节点排水量不足,导致道路阻断,交通阻塞,甚至导致严重生命安全问题。

因此,铁路公路交叉节点如何防淹成为设计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铁路公路交叉节点防淹结构,本公开通过与正坡相连的反坡路设计及相应的挡雨设施,使公路下穿铁路交叉节点防淹效果大幅提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铁路公路交叉节点防淹结构,包括下穿铁路的公路,所述公路在与铁路的交叉节点处为正坡结构,所述正坡结构两端设有反坡结构,所述反坡结构为以与正坡结构相连处为基点,斜向下以设定坡度延伸,所述正坡结构上方设有雨棚。

进一步的,所述正坡结构用于满足车辆正常通过交叉节点所需净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正坡结构为以公路和铁路的交叉点为基点,两侧斜向上以设定坡度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正坡结构最低点与道路雨水管涵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雨棚两端设有外挑结构,所述外挑结构覆盖于部分反坡结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雨棚包括若干雨棚骨架,每个雨棚骨架均由若干型钢骨架构成,所述型钢骨架依次连接形成结构对称的雨棚骨架,所述雨棚骨架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防撞墙上,所述防撞墙对称的设置于公路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雨棚骨架外铺设有采光板,所述采光板通过檩条与雨棚骨架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雨棚两侧设有散水结构,所述散水结构为一向下的斜坡。

进一步的,所述反坡的延长线与道路雨水管涵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

1)本公开通过正反坡及雨棚设计,通过雨棚挡水,反坡疏水,正坡最低点疏散少量进入节点的余水,防淹效果好,工艺可行性高,可有效降低交叉节点淹水现状;

2)本公开工艺简单,施工难度低,造价低;

3)本公开施工质量易保证,雨棚等构件均可在工厂制造。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公开一种铁路公路交叉节点防淹设计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B-B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的雨棚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铁路桥涵;2、公路;3、雨棚;4、防撞墙;5、型钢骨架;6、檩条;7、采光板;8、地脚螺栓;9、散水结构;10、正坡结构;11、反坡结构;12、雨棚骨架;13、外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做进一步的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公开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公开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公开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本公开中,术语如“固接”、“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作为一种或多种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铁路公路交叉节点防淹设计工艺,包括在铁路公路交叉点的铁路两侧设置用于公路2挡雨的雨棚3,从雨棚3覆盖下的公路2两端向外延伸出反坡11用于防止雨水灌入交叉节点处。

作为一种或多种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铁路公路交叉节点防淹结构,包括下穿铁路的公路2,即公路2设置于铁路桥涵1下方,所述公路2在与铁路的交叉节点处为正坡结构10,所述正坡结构10两端设有反坡结构11,所述反坡结构11为以与正坡结10构相连处为基点,斜向下以设定坡度延伸,具体实施中,所述反坡11的坡度d3、d4满足相关公路设计规范的要求,所述正坡结构10上方设有雨棚3。

所述正坡结构10用于满足车辆正常通过交叉节点所需净空间。

所述正坡结构10为以公路2和铁路的交叉点为基点,两侧斜向上以设定坡度延伸。具体实施中,所述正坡10的坡度d1、d2满足相关公路设计规范的要求。

所述正坡结构10最低点与道路雨水管涵相连。

所述正坡结构10的两端与反坡11相连,所述反坡11的结构为以与正坡结构10相连处为基点,斜向下以一定坡度延伸。

所述反坡结构11的延长线与道路雨水管涵相连。

具体实施中,所述反坡11可以诱导雨水顺公路线路反坡5疏散至道路雨水管涵。

所述雨棚3覆盖于整个正坡结构10上方。

所述雨棚3两端设有外挑结构13,所述外挑结构13覆盖于部分反坡11结构上方。如图3所示,所述外挑结构13为雨棚3两端的突出部分,其结构与雨棚3相同。

所述雨棚3包括若干雨棚骨架12,每个雨棚骨架12均由若干型钢骨架5构成,如图4所示,所述型钢骨架5依次连接形成结构对称的雨棚骨架13,所述雨棚骨架13通过地脚螺栓8固定于防撞墙4上,所述防撞墙4对称的设置于公路2两侧。

所述防撞墙4为混凝土防撞墙。

所述雨棚骨架13外铺设有采光板7,所述采光板7通过檩条6与雨棚骨架12相连。

所述采光板7为雨棚3的挡雨结构,用于公路线路正坡5的挡雨。

所述雨棚3两侧设有散水结构9,所述散水结构9为一向下的斜坡。

具体实施中,本公开的防淹设计可适用于任何两路的交叉节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以内。

设计图

一种铁路公路交叉节点防淹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1431.7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8(济南)

授权编号:CN209669612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E01C 1/00

专利分类号:E01C1/00;E01C11/22;E01F7/00

范畴分类:36A;36E;

申请人: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济南舜达轨道交通设计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2000号舜泰广场2号楼19层

发明人:石少刚;李虎;尹振雷;张建伟;许德龙

第一发明人:石少刚

当前权利人: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济南舜达轨道交通设计有限公司

代理人:董雪

代理机构:37221

代理机构编号: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铁路公路交叉节点防淹结构论文和设计-石少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