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贤彪:除霸爱民的好官曾巩论文

向贤彪:除霸爱民的好官曾巩论文

古代官吏大都“举世纷纷名利逐”,但也有人“荣名利禄云过眼”,北宋曾巩便是一例。他在一些地方主政时,对自己的政绩从不张扬和炫耀,每次上书皇帝,他只说些尽孝养亲之类的寻常事,其它只字不提。有人曾说这恰恰是曾巩的“短处”,以至造成人们评价他“为人行义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其实,真实的曾巩不但能写一手锦绣文章,不愧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为官清廉、做事干练,是一位难得的好官。

此君的三张脸,每张都要具有优秀的表演才能。表演时,不需要演员那样需要一定的时间酝酿感情,只要在瞬间就能完成。寻踪影、看蛛丝、找马迹,剥伪装,就会让他们“麒麟皮下露出马脚”,让其“真面目”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除霸

曾巩曾历任齐、襄、越、洪、福、明、亳诸州地方长官,均有建树。他任职齐州(今山东济南)时,有一周姓富户,其子周高为富不仁,横行乡里,民愤极大,但周家“力能动权贵”,与地方官吏沆瀣一气,百姓敢怒而不敢言。曾巩初来乍到,便以此为突破口,派属下广泛收集证据,迅速将周高法办,百姓拍手称快。章丘一带有一伙叫作“霸王社”的土豪,杀人越货,无恶不作,曾巩经过周密策划和部署,派兵将他们悉数抓获,一举端掉了这个犯罪团伙,将31名罪犯绳之以法。为保一方平安,曾巩在齐州还开创了“保伍”之法,以5户为一保,监督出入,实行外来人口登记,有土匪盗贼则鸣鼓相报。通过一系列治理措施的落实,齐州盗劫等犯罪现象明显下降,由治安案件多发之州变成了平安之州,风气为之一清。他任满离开齐州时,齐州老百姓紧闭城门,极力挽留,不愿意他离开。

改革

封建官吏为了保住乌纱帽和既得利益,往往收敛锋芒,明哲保身。而曾巩则力主改革,为农民减负,维护百姓利益。在任福州知州时,他上马管官下马管民,全力治理弊政。其时当地佛教十分盛行,有“城里三山千簇寺,路上行人半是僧”之说。因为寺庙承担的赋税少,于是寺庙的“度牒”便非常走俏 。“ 度 牒 ”作 为僧人的身份证,被拿来卖钱,并用于少交赋税,寺庙也因此大肆掠夺民田而发展壮大。于是大量的赋税便转移分摊到农民头上。曾巩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曾怒斥道,“闽王旧事今何在?惟有寸寸供佛田”。他经过充分的调查,首先减轻农民的赋税,又采取强制手段,拆除了两座不法寺院,堵截腐败的源头。这些改革措施,遏制了僧侣阶层权力的恶性膨胀,一定程度减轻了农民的赋税。

为解决需求分析环节梳理的问题和隐患点并针对性的解决,海曙区气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中国气象局2015年印发的《气象信息化行动方案(2015—2016年)》和浙江省气象局同年印发的《浙江省气象局信息化行动方案(2015—2016年)》为纲领,系统设计和技术选型详细参考了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化领导小组2016年发布的《气象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池建设指南》,以便规范资源使用方式,促进硬件资源、系统软件的合理配置。通信网络系统安全性设计遵循《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和《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两份规范。

什么是发展?列宁曾认为,有两种基本的(或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发展就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另一种观点认为发展就是对立面的统一。也有学者从哲学视角分析,认为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还有人认为发展指变化的趋势。一般说来,发展的内涵包括自然的演化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指事物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空间相互作用和时间序列的永恒历史运动。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逻辑起点。

曾巩还敢于向自己开刀。他的知州前任留下一块面积很大的菜园,雇人耕种所得颇丰。不仅满足了州府上下吃菜,而且还有余额卖到市场,导致菜价下跌,影响菜农收益。曾巩了解到这一实情后,愤慨地说:“太守与民争利,可乎?”官员应该设法增加农民收入,怎么能与民争利呢?他立刻取消了这个“富官伤民”的菜园子,老百姓为之击掌叫好!

曾巩 局事帖

恤民

曾巩勤于政事、体恤民间疾苦,更是有口皆碑。史料记载了他主政洪州(今江西南昌)时的两件事,即抗瘟疫和拥军不扰民。曾巩刚到任就遇上了一场瘟疫,“病倒者十之七八”。他临危不惧、从容应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聘请专门医生、遍访民间单方、开放官舍安置等等,使瘟疫得以有效控制。又曾有军队过境,朝廷要求安排上万人军队的食宿,曾巩将洪州划分成几个区域,准备好住房、粮草、灶具,保障了军队补给和食宿之需,丝毫没有惊扰当地百姓。时有民谣颂之“万千车马过家门,静安如无不扰民。”

曾巩出任越州(今浙江绍兴)通判时,了解到越州这地方有个老习惯,那就是从酒场征收赋税,供衙门使用。曾经有一段时间,酒场钱有限,不够财政开支,州上便想了个法子,不足部分分摊到百姓身上征收。当初确定了7年的期限。然而,期限已到,官府却“责赋如初”,横征暴敛,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老百姓怨声载道。曾巩了解情况后,很快停止了这笔赋税的征收。

曾巩在越州还碰上一场饥荒,灾情严重,民生凋敝。考虑到常平仓(古代一种调节粮价的方法,建造仓库储备粮食,粮价低时就从外面买进来,粮价高时就平价出售)的粮食不够救济灾民,而遍布乡野的百姓又不方便到外地购粮,为解燃眉之急,曾巩便安排人广贴告示,要求各县富户如实申报自家粮食的储量,并发布政令,准许他们以比常平仓粮略高一点的价格向百姓出售,从而使饥民能够就近买粮。同时,他还筹集了5万钱的资金,借给无钱的农户购买种子。曾巩采取的这些措施,不仅使越州大灾之年没有出现大量饿死人的情况,还为灾后恢复生产创造了条件,不久,广袤的田野上又泛起了新绿。

纵观曾巩的一生,39岁考上进士,除了京城的任职经历外,大部分时间在地方基层,所到之处,打击恶霸、减赋救灾、恢复生产,为老百姓真正做了一些实事、好事,受到了好评。他不但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实干家,只不过在那个文化重于经济、诗文贵于粟粒的特殊时代,其行政才干被耀眼的文名所掩盖罢了。

责任编辑:张李蕾

标签:;  ;  ;  ;  ;  ;  ;  ;  ;  ;  ;  ;  

向贤彪:除霸爱民的好官曾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