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切槽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隧道,应力,黄土,地层,混凝土,软弱,离子束。
切槽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英,郑维翰,张隽玮,孟德鑫,王新东[1](2018)在《预切槽法开挖黄土隧道的切槽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目前研制的中心轴式预切槽机械开展现场试验的需要,数值模拟研究顺序3段、5段、7段和跳跃7段切槽方式对于地层沉降、预筑拱变形及受力的影响,并在宝兰客专洪亮营黄土隧道现场进行了1环切槽及灌注混凝土试验,以测试预切槽机械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切槽分段数目的增加,地层沉降和预筑拱的收敛变形均逐渐减小,顺序7段切槽方式在控制地层和结构变形方面最为有利;预筑拱拱脚在4种切槽方式下均会承受较大拉应力,且超过了混凝土抗拉极限强度,其他部位拉应力均在安全范围内,因此应在拱脚处增加锁脚,并及时对预筑拱进行加固,以提高预筑拱的抗拉能力,防止其结构发生破坏;分段切槽灌注模式在黏质黄土中成槽的稳定性较好,而在砂质黄土中成槽的质量和灌注成型的预筑拱质量较差。(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孙兵[2](2017)在《预切槽法开挖黄土隧道掌子面稳定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软弱围岩隧道的变形特点及控制措施,对软弱围岩隧道的掌子面稳定性进行分析,包括失稳形式、破坏机理,并提出掌子面加固措施。此外,结合预切槽法黄土隧道试验段实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模型,研究叁种不同的掌子面加固方法对围岩变形以及预衬砌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断面预加固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且减小预衬砌所受的拉应力,与预加固且留核心土方式相比,预衬砌的拉应力值相差不大且都在允许的范围内。在实际工程中考虑预切槽法结合大断面机械施工,建议采用全断面预加固的方式。(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技术》期刊2017年10期)
孙兵[3](2017)在《预切槽法开挖黄土隧道预衬砌支护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发展,迫切需要解决软弱围岩隧道机械化施工的问题,本文以洪亮营大断面黄土隧道为依托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条件下预衬砌的整体安全性,通过对预衬砌的支护参数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钢拱架间距对预衬砌整体安全系数有显着影响,间距越小,安全系数越高;(2)不同的预衬砌拱脚处理措施,对预衬砌整体安全系数影响较大;(3)由于切槽采用分段施工,各段接头部位的安全系数较低,当预衬砌局部弱化程度超过50%时,预衬砌的整体安全系数不能满足安全要求;(4)本研究以洪亮营大断面黄土隧道实际工程为依托,获取了预衬砌在不同的埋深、不同的钢拱架间距、不同的拱脚处理措施以及不同的预衬砌局部弱化程度条件下的整体安全性,可为预切槽法隧道在今后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提供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铁道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王秀英,王滕,李孔明,贺美德,罗平[4](2017)在《预切槽法开挖隧道地层变形及预筑拱受力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预切槽法开挖隧道过程地层和预筑拱的力学响应,设计了1∶10大比尺叁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真实地模拟了预切槽法的切槽灌注和掌子面土体开挖过程,研究了预切槽法施工过程中地层变形及预筑拱结构受力情况。通过土体中埋设的位移、土压力及应变测点得到了洞周土压力和预筑拱的应变值,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与数值模型计算的对比,进一步了解地层变形的发展过程,寻找结构受力特征及施工过程的关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切槽混凝土灌注压力和灌注及时性对预筑拱成拱效果的影响较大;切槽及灌注混凝土过程引起的地层沉降占比较大,预筑拱形成后下部土体开挖引起的地层沉降较小,说明预筑拱可以保护掌子面超前核心土,显着减少隧道收敛变形,有效控制地层沉降;预筑拱两侧边墙和拱腰受压,拱顶主要受拉,采用素混凝土灌注的预筑拱极易发生破坏,实际工程设计施工时需要注意提高预筑拱抗拉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朱荣华,尹元杰,谢惠民,刘应华[5](2017)在《喷丸镍基合金材料微区残余应力的切槽法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聚焦离子束-电子束(Focused ion beam-electron beam,简称FIB-EB)双束系统和真空镀膜工艺,进行微区散斑的制备工艺研究,并将所发展的微散斑制备工艺应用于喷丸镍基合金材料表面制斑,进而结合切槽法进行残余应力高温释放规律的测量研究。在FIB-EB双束系统下记录切槽前后制斑微区的图像,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法计算切槽后的位移,结合InglisMuskhelishvili理论公式可计算得到残余应力。文中研究了不同温度及保温时间对残余应力释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残余应力随保温时间的增长释放速度逐渐减小,最后残余应力趋于稳定值。同时,温度越高,残余应力释放越彻底,800℃下近乎完全释放。该工艺具有适用性好,效率高等优点,可望在材料微区变形测量中得到进一步应用。(本文来源于《实验力学》期刊2017年02期)
韩高升,李梅,王秀英[6](2017)在《预切槽法在浅埋暗挖下穿公路段隧道中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机械预切槽法因其结合盾构的盾壳保护开挖理念和新奥法处理复杂地层的自由灵活理念,在土砂等极软弱围岩地质条件、城市特殊复杂环境近接施工或以上因素复合形成的复杂困难工程条件下具有显着的优势,可以较好地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同时也是机械化施工的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隧道施工方法。本文结合福平铁路新鼓山隧道下穿福州机场高速公路的浅埋暗挖段,对隧道预切槽法施工在软弱地质下浅埋暗挖下穿通过道路的城市环境应用进行设计与分析,提出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论:(1)预切槽法可以应用于浅埋暗挖、下穿道路等特殊隧道段落的施工;(2)在浅埋、软弱、近接等特殊条件下,预切槽法形成的预筑拱作为超前措施,较常用的管棚等技术手段,对控制地表沉降、保证施工安全有更显着和可靠的作用,具有更大的安全性;(3)本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条件的隧道设计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铁道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韩高升,王秀英,王北华[7](2017)在《机械预切槽法施工过程中槽内混凝土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机械预切槽法结合了盾构的盾壳保护开挖理念和新奥法处理复杂地层自由灵活的理念,在预筑拱的保护下可以进行下部隧道大断面开挖。这种方法在土砂等强度极低场合以及近接施工方面具有显着的优势,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隧道施工方法。文章结合当前预切槽法试验中槽内混凝土喷灌困难这一难题,在资料调研及计算分析基础上,论述了预切槽法对槽内混凝土强度及其它性能的特殊要求,计算得出双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切槽内混凝土8h抗压强度应达到12 MPa,研究提出要解决槽内混凝土难以喷灌的问题,需要改进传统的喷混凝土设备,同时要优化混凝土配比并进行切槽混凝土的室内试验和现场取芯试验对比。(本文来源于《现代隧道技术》期刊2017年01期)
靳宝成,王秀英[8](2016)在《预切槽法黄土隧道仰拱合理封闭距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仰拱封闭能够有效地控制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本文以洪亮营隧道为工程背景,研究在黄土隧道施工中预切槽法的合理仰拱封闭距离。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叁维模型,研究仰拱封闭距离分别为15,20,25,30,40,50 m共6种工况下,隧道上方预筑拱净空收敛、结构受力变化规律以及地层变位情况。研究发现:当仰拱封闭距离为50 m时,收敛位移曲线和地层沉降曲线开始不收敛,开挖到研究断面时,预筑拱出现拉应力,并且大于素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不满足安全性要求;当仰拱封闭距离为15,20,25,30,40 m时,开挖面通过研究断面时,拱顶沉降值分别占到总沉降值的72%,69.1%,66%,64%,52%;综合考虑地层变位和支护结构受力,应控制仰拱封闭距离在30 m内,如果施工条件允许,应尽早封闭支护结构。(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6年04期)
王新东,王秀英[9](2016)在《预切槽法黄土隧道锁脚微型桩合理布置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切槽法开挖隧道能够很好地控制地表沉降,适用于包括黄土在内的软土地层,但如何约束预衬砌的墙脚是预切槽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托洪亮营隧道,首先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论证了约束墙脚可以提高预衬砌结构安全度,并选择锁脚微型桩来加固墙脚;之后基于桩基承载机理,提出刚度分配法,确定了桩的受力、最佳打设角度和最优间距。研究表明:加强墙脚的约束,可以提高预筑拱结构在拱腰和拱顶的安全系数,减小拱顶的沉降;T76S桩能够满足锁脚要求,锁脚桩与竖直方向之间的角度在20°~50°时桩的受力最为合理。(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6年03期)
阳洋,邓年春,吴东明[10](2015)在《新型切槽法测量预应力混凝土梁现存应力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被广泛地运用于现代工程建设中,结构的现存应力值对评估结构的工作性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准确快速地测量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现存应力一直是工程界较为棘手的问题。在传统的应力释放法测量混凝土结构应力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切槽法。该方法能通过扁型千斤顶技术消除混凝土弹性性能的不确定性,使测量过程更简便,测量结果更精确。实验结果证明新型切槽法测量误差在工程允许范围之内。(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切槽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介绍了软弱围岩隧道的变形特点及控制措施,对软弱围岩隧道的掌子面稳定性进行分析,包括失稳形式、破坏机理,并提出掌子面加固措施。此外,结合预切槽法黄土隧道试验段实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模型,研究叁种不同的掌子面加固方法对围岩变形以及预衬砌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断面预加固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且减小预衬砌所受的拉应力,与预加固且留核心土方式相比,预衬砌的拉应力值相差不大且都在允许的范围内。在实际工程中考虑预切槽法结合大断面机械施工,建议采用全断面预加固的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切槽法论文参考文献
[1].王秀英,郑维翰,张隽玮,孟德鑫,王新东.预切槽法开挖黄土隧道的切槽方式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8
[2].孙兵.预切槽法开挖黄土隧道掌子面稳定方式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7
[3].孙兵.预切槽法开挖黄土隧道预衬砌支护参数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7
[4].王秀英,王滕,李孔明,贺美德,罗平.预切槽法开挖隧道地层变形及预筑拱受力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7
[5].朱荣华,尹元杰,谢惠民,刘应华.喷丸镍基合金材料微区残余应力的切槽法测量研究[J].实验力学.2017
[6].韩高升,李梅,王秀英.预切槽法在浅埋暗挖下穿公路段隧道中的设计[J].铁道工程学报.2017
[7].韩高升,王秀英,王北华.机械预切槽法施工过程中槽内混凝土相关问题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7
[8].靳宝成,王秀英.预切槽法黄土隧道仰拱合理封闭距离研究[J].铁道建筑.2016
[9].王新东,王秀英.预切槽法黄土隧道锁脚微型桩合理布置方式研究[J].铁道建筑.2016
[10].阳洋,邓年春,吴东明.新型切槽法测量预应力混凝土梁现存应力实验[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