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得诗词一缕芳,写就笔下一文华

借得诗词一缕芳,写就笔下一文华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谢丽英

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古典诗词因其语言的凝练、音韵的和谐、意境的深远成为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文学与美学价值兼具,“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是诗词所蕴含的深厚艺术底蕴,可以提升个人精神气质、审美品味,陶冶情操。不仅如此,博览群诗,还能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自我的情感表达,内化为自身良好的写作素养,是可贵的写作教学资源。中学生拥有诗一般的青春年华,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故本人在如何将诗词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效结合方面作如下抛砖引玉之探究。

一、引用、化用诗句以赋语言之典雅

浩瀚的诗词大典中,或抒情言志,或感怀忧思,或吟风颂月,入选新课标教材的大量优秀诗篇和名句字字珠玑,辞采斐然,言简意深,可供我们含英咀华。在大量积累此类优秀名篇名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写作中适当引用或化用诗词名句,可丰富文章语言,使之典雅化,令全篇生色。

例如在《读你》写作中,学生感怀母爱的无私,分别在三个成长片段中穿插“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以此感叹母爱之深切。三组诗句不仅在片段中起到画龙点睛之妙,且令行文流畅,结构清晰,增添语言之凝练典雅,令文章增色。又如学生在《最美》一文中,这样感叹祖国风光无限:我曾感受过,驰骋于塞外辽阔的大漠,在金黄的阳光下感受“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我曾置身于江南秀丽的小镇,在绵绵细雨中,体味“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清新;我曾登临五岳之首的泰山,在日出的辉煌中,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气魄。排比式地化用诗句,突显了语言的文学色彩,文句形象、画面感强,一气呵成。

新课标亦提倡中学生通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故引导学生在平时丰富诗词名句的储备,并在写作中恰当引用、化用,是优化写作语言、彰显深厚的文学底蕴之良策。

二、扩写诗歌,借助想象以修语言之气韵

最美的语言是诗词,字句斟酌而辞采锦绣,高度凝练而意蕴丰富,是彰显语言文采气韵之典范。其凝练的语言蕴含的留白,丰富的意蕴也给读者留下想象与发挥的空间。初中学生想象力丰富,语文课程标准也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如能以优秀的诗词名句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兴趣,对诗词留白处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填充补缀,不但能激发学生想象,加深对诗词的理解,还能让学生自觉受到诗词本身语言环境的影响,从而达到逐渐改善、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之效。

例如《诗经》中的《关雎》一诗,描绘的是怦然心动,歌颂爱情之美好。诗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等句子,极具画面感,其中的留白又极适合学生发挥补缀。学生在《我的世界因你而亮丽》中对诗句这样展开扩充:“轻轻地翻开你,迎面而来的是那船上采荇的女子,她时而弯腰采摘,时而低头挑选,时而轻声哼唱,水声清越,暖暖的春阳温柔地洒在水面上,洒在她柔顺的发上,照着她年轻的脸庞,浑然不觉远处那双爱慕的眼睛,早已为这眼前的美好而陶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反复吟叹,那春日的明媚早已住进他的心田。水色、春光、青春与爱情组成的画面,怎能不令人心动?”补白的文字贴切而优美,很好地展现了诗句传达的景与情之美好,尽显语言灵秀之气韵美。

学者吴格明在研究语文教学时提出,语文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诗词阅读方面提出要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古典诗词中极注重字词的锤炼、诗句的形象性,力求一字传神,是为言语表达之典范。学生深入文字中品味,已然在学习优秀的言语表达。利用对诗句的想象扩写,则是引导学生将对优秀语言的学习迁移到写作练习中,在对自身语言表达的提升方面将事半功倍。

三、分类阅读诗歌以增素材之积累

中学生写作的突出问题是内容贫乏,题材陈旧老套。因此,如何拓宽学生的素材搜集视野,也成了语文老师的一大难题。写作素材源于生活,现代中学生囿于狭小的生活圈子,难于在两点一线式的生活中推陈出新。而千百年来的古典诗词,便是诗人们深入生活的体察与感怀,经历大浪淘沙留下的经典。诗人们的经历体验形形色色、丰富繁多,如赠友送别、思乡怀人、田园山水、建功报国、闲适隐逸、边塞征战、羁旅行役……如能巧妙加以利用,实为写作素材之宝库。

写作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各类诗词名篇名句进行分类阅读、积累,如进行主题阅读、诗人群诗阅读,也可按写作内容分类,如写景、亲情、友情、爱情、哲理类等,并组织阅读交流会,以此加深学生对各类诗词的认识理解,帮助积累及恰当运用至写作中。

如在《读你》写作中,有学生便引诗词为写作素材,分别用“春江畔寻花”“夏楼中观池”“秋夜里赏月”“冬园中闻雪”为片段标题,分别对四季之景的诗词名句展开描绘,文字清新隽永,透露着难能可贵的书卷气息。亦有同学以李清照的人生经历为写作素材,分别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写其青春、柔情、愁苦沧桑以及面对灾难袭来的果敢,不仅题材新颖,更彰显深厚的文学底蕴。

又如《有你的地方就有风景》的写作,如能将素材搜集视野拓宽至古典诗词,其中的亲情美、友情美、爱情美不失为一道风景,其中的奉献、乐观、豪放、婉约、哲理等等,都能成为本题可用之素材。

古典诗词的魅力既在于它的形神兼备、气脉相连、情深意浓,还在于它作为可贵的教学资源,为中学生写作提供了优秀的范本、发散的灵感及丰富的素材资源。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博览群诗、读写结合、分类阅读积累,写作时方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借诗词之芳,写笔下妙文。

标签:;  ;  ;  

借得诗词一缕芳,写就笔下一文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