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液枪的推套结构,包括移液枪壳体、推套按钮、推套,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推杆、弹簧、支架;推杆顶部与推套按钮连接;所述推杆与支架滑动连接;推杆的第一限位端与支架的第一卡槽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弹簧的伸缩空间,所述弹簧两端分别由第一限位端和第一卡槽支撑;所述支架的第二卡槽限制推杆的第二限位端向上运动;推杆末端设有卡扣,该卡扣与推套扣合;所述推套套设在活塞筒周侧,沿活塞筒径向运动;所述活塞筒置于推套外部的一端与吸嘴连接;当所述推套按钮受力时,所述推杆、支撑环、推套同向运动,以使所述推套末端对吸嘴施加推力,使吸嘴与活塞筒分离。该推套结构简单,能方便、快捷、安全地使吸嘴与枪体脱离。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移液枪的推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液枪壳体、推套按钮、推套、活塞筒,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推杆、弹簧、支架;
所述推杆顶部与推套按钮连接,以使所述推套按钮受力时,推动推杆运动;
所述推杆与支架滑动连接,支架上设有用于限制推杆运动的卡槽;
所述卡槽包括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分别设于支架的两端;
所述推杆设有第一限位端和第二限位端;所述第一限位端置于第一卡槽上方,且第一限位端与第一卡槽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弹簧的伸缩空间,所述弹簧两端分别由第一限位端和第一卡槽支撑,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第二限位端置于第二卡槽下方,以使所述推套按钮未受力时,所述第二卡槽限制第二限位端向上运动;
所述推杆末端套设有支撑环,且推杆末端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推套扣合;
所述活塞筒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推套内腔且置于推套外部,以使所述推套套设在活塞筒周侧,沿活塞筒径向运动;
所述活塞筒置于推套外部的一端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吸嘴连接;
当所述推套按钮受力时,所述推杆、支撑环、推套同向运动,以使所述推套末端对吸嘴施加推力,使吸嘴与活塞筒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套按钮以扣合的方式与推杆顶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具有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以扣合的方式安装在壳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孔位,以使所述推杆末端穿过所述孔位,与推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放置推杆的槽体,以使推杆与支架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筒以螺纹连接方式与壳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套按钮未推动时,所述推套与推杆的连接处置于壳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吸嘴与排气口连接时,所述吸嘴部分包覆在活塞筒筒体周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筒置于推套外部的一端还设有止位台,所述止位台与吸嘴顶端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仪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移液枪的推套结构。
背景技术
移液枪是移液器的一种,常用于无菌环境下实验室少量或微量液体的移取。通常移液枪所移取的液体一般具有腐蚀性,或者对清洁要求较高,不允许使用手直接接触到移液枪的吸嘴。
在现有技术中,可通过在移液枪上设计有推套结构,专门用于更换吸嘴;通过推套结构将移液枪的吸嘴推开,使其脱离移液枪主体,无需用手碰触吸嘴进行更换拆卸。
目前,有一些移液枪没有设置推套结构,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9076702U公开了一种移液器转接吸头,包括移液器本体、吸杆和变径吸头,所述吸杆位于所述移液器本体下端,所述变径吸头通过弹性锁扣连接所述吸杆;所述弹性锁扣包括凸扣和凹扣,所述凸扣呈倒梯形,所述凸扣上设有内侧凹槽,且所述凹扣边缘处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台;所述变径吸头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连接管,相邻所述连接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为锥形螺纹,且所述螺纹上均套接有弹性密封垫。该专利通过在移液器本体下端设置有多个连接管组成的变径吸头,并将变径吸头通过弹性锁扣连接移液器本体;其没有设置推套结构来进行吸头更换。
为了实现卫生便捷的更换吸嘴,也有一些移液枪上设有推套结构;但目前的移液枪的推套结构,大多采用由单一的推杆,通过单一的卡扣连接推套,再配合弹簧来实现所需功能。但该种结构设计具有缺点:第一,使用单一的推杆,为保证推套合理受力,则必须将推杆放置在移液枪主体的中间位置。这就导致了在设计时,必须专门为推杆留出大量的空间,进而造成了移液枪主体空间的浪费;第二,结构使用单一的卡扣连接推杆和推套,在使用或者拆卸过程中,容易因卡扣的断裂而造成结构失效。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亟需提供一种能方便、快捷、安全地使移液枪吸嘴与移液枪枪体脱离的推套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移液枪的推套结构,该推套结构简单,能方便、快捷、安全地使移液枪吸嘴与移液枪枪体脱离,从而达到安全更换吸嘴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移液枪的推套结构,包括移液枪壳体、推套按钮、推套、活塞筒,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推杆、弹簧、支架;
所述推杆顶部与推套按钮连接,以使所述推套按钮受力时,推动推杆运动;
所述推杆与支架滑动连接,支架上设有用于限制推杆运动的卡槽;
所述卡槽包括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分别设于支架的两端;
所述推杆设有第一限位端和第二限位端;所述第一限位端置于第一卡槽上方,且第一限位端与第一卡槽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弹簧的伸缩空间,所述弹簧两端分别由第一限位端和第一卡槽支撑,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第二限位端置于第二卡槽下方,以使所述推套按钮未受力时,所述第二卡槽限制第二限位端向上运动。
具体的,由于弹簧受第一限位端和第一卡槽支撑,处于压缩状态,设置第二卡槽和第二限位端可保证弹簧在推套按钮未受力时,仍保持一定的弹力;若不设置第二卡槽和第二限位端,则弹簧对第一限位端的弹力,会使推杆向上运动,从而无法保证弹簧在压缩空间内卡合,出现弹簧松动的情况。
所述推杆末端套设有支撑环,且推杆末端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推套扣合,以使所述推杆运动时,带动支撑环、推套同向运动。
具体的,支撑环对推杆末端起支撑作用,使卡扣不轻易脱落,避免推杆与推套扣合过松。
所述活塞筒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推套内腔且置于推套外部,以使所述推套套设在活塞筒周侧,推套沿活塞筒径向运动;
所述活塞筒置于推套外部的一端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吸嘴连接;
当所述推套按钮受力时,所述推杆、支撑环、推套同向运动,以使所述推套末端对吸嘴施加推力,使吸嘴与活塞筒分离。
具体的,所述推套结构的工作原理为:当推套按钮受力向下运动时,带动推杆、支撑环和推套一起向下运动,进而使推套与吸嘴接触,并将吸嘴推开,使吸嘴脱离活塞筒。当推套按钮的受力撤销,弹簧的弹力将使该结构复位到初始位置。
优选的,所述推套按钮以扣合的方式与推杆顶部连接。
具体的,推套按钮以扣合的方式与推杆连接,该连接方式便于拆卸更换。
优选的,所述卡扣具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支架以扣合的方式安装在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壳体设有孔位,以使所述推杆末端穿过所述孔位,与推套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放置推杆的槽体,以使推杆与支架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塞筒以螺纹连接方式与壳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套按钮未推动时,所述推套与推杆的连接处置于壳体内。
优选的,当所述吸嘴与排气口连接时,所述吸嘴部分包覆在活塞筒筒体周侧。
优选的,所述活塞筒置于推套外部的一端还设有止位台,所述止位台与吸嘴顶端连接,以使所述推套按钮未推动时,所述推套与吸嘴之间保持有滑动距离。
具体的,所述滑动距离是指推套与吸嘴之间保持有一定的距离,使得推套能沿着活塞筒运动,从而推动吸嘴,使吸嘴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液枪的推套结构,包括移液枪壳体、推套按钮、推套、活塞筒,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推杆、弹簧、支架;其通过将各个部件装配形成推套结构,当按下推套按钮移动时,使得推套移动并推动吸嘴脱离活塞筒,使吸嘴脱落,从而完成吸嘴的更换拆卸。该推套结构简单,能方便、快捷、安全地使移液枪吸嘴与移液枪枪体脱离,达到安全更换吸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套结构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套结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套结构的推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套结构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套结构的活塞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推套按钮,3推套,4活塞筒,5吸嘴;
11推杆,12弹簧,13支架;
111第一限位端,112第二限位端,113支撑环,114卡扣;
131第一卡槽,132第二卡槽,133槽体;
41排气口,42止位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液枪的推套结构,包括移液枪壳体1、推套按钮2、推套3、活塞筒4,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的推杆11、弹簧12、支架13;所述支架13以扣合的方式安装在壳体1内;
所述推套按钮2以扣合的方式与推杆11顶部连接,以使所述推套按钮2受力时,推动推杆11运动;
所述推杆11与支架13滑动连接,支架11上设有用于限制推杆运动的卡槽;
所述卡槽包括第一卡槽131和第二卡槽132,第一卡槽131和第二卡槽132分别设于支架13的两端;
所述推杆11设有第一限位端111和第二限位端112;所述第一限位端111置于第一卡槽131上方,且第一限位端111与第一卡槽131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弹簧12的伸缩空间,所述弹簧12两端分别由第一限位端111和第一卡槽131支撑,使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第二限位端112置于第二卡槽132下方,以使所述推套按钮2未受力时,所述第二卡槽132限制第二限位端112向上运动。由于弹簧12受第一限位端111和第一卡槽131支撑,处于压缩状态,设置第二卡槽132和第二限位端112可保证弹簧12在推套按钮2未受力时,仍保持一定的弹力;若不设置第二卡槽132和第二限位端112,则弹簧12对第一限位端111的弹力,会使推杆11向上运动,从而无法保证弹簧12在压缩空间内卡合,出现弹簧12松动的情况。
所述支架13上设有用于放置推杆的槽体133,以使推杆11与支架13滑动连接。
所述推杆11末端套设有支撑环113,且推杆末端设有两个卡扣114,所述卡扣114与推套3扣合,以使所述推杆11运动时,带动支撑环113、推套3同向运动。支撑环113对推杆11末端起支撑作用,使卡扣114不轻易脱落,避免推杆11与推套3扣合过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设有孔位(图未示出),以使所述推杆11末端穿过所述孔位,与推套3连接。
所述活塞筒4一端以螺纹连接方式与壳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推套3内腔且置于推套3外部,以使所述推套3套设在活塞筒4周侧,推套3沿活塞筒4径向运动;
所述活塞筒4置于推套3外部的一端设有排气口41,所述排气口41与吸嘴5连接;当所述吸嘴5与排气口41连接时,所述吸嘴5部分包覆在活塞筒筒体周侧。
当所述推套按钮2受力时,所述推杆11、支撑环113、推套3同向运动,以使所述推套3末端对吸嘴5施加推力,使吸嘴5与活塞筒4分离。
更加具体地,所述活塞筒4置于推套外部的一端还设有止位台42,所述止位台42与吸嘴5顶端连接,以使所述推套按钮2未推动时,所述推套3与吸嘴5之间保持有滑动距离。所述滑动距离是指推套3与吸嘴5之间保持有一定的距离,使得推套3能沿着活塞筒4运动,从而推动吸嘴5,使吸嘴5脱落。
所述推套按钮2未推动时,所述推套3与推杆11的连接处置于壳体1内;
所述推套结构的工作原理为:当推套按钮2受力向下运动时,带动推杆11、支撑环113和推套3一起向下运动,进而使推套3与吸嘴5接触,并将吸嘴5推开,使吸嘴5脱离活塞筒4。当推套按钮2的受力撤销,弹簧12的弹力将使该结构复位到初始位置。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507580.8
申请日:2019-09-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885846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B01L3/02
专利分类号:B01L3/02
范畴分类:23E;
申请人:广州国睿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国睿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瑞泰路2号C栋五层自编B1号
发明人:付沈斌
第一发明人:付沈斌
当前权利人:广州国睿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代理人:顿海舟;李唐明
代理机构:44302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