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梯口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定模以及动模,定模上凸设有型芯,且型芯朝向动模一侧,动模上开设有型腔,当动模扣合至定模时,型腔与型芯配合形成模腔;型芯包括固定连接于定模上的第一成型块、滑移连接于定模并抵触于第一成型块的第二成型块,定模上设置有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连接第二成型块且用于驱动第二成型块滑移;动模上设置有第三成型块,且第三成型块横向滑移连接于型腔,动模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三成型块滑移。采用注塑的方式对滑梯口进行生产,整个流程花费时间相对较少,生产效率较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滑梯口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定模(1)以及动模(2),所述定模(1)上凸设有型芯(3),且所述型芯(3)朝向所述动模(2)一侧,所述动模(2)上开设有型腔(4),当所述动模(2)扣合至所述定模(1)时,所述型腔(4)与所述型芯(3)配合形成模腔;所述型芯(3)包括固定连接于定模(1)上的第一成型块(31)、滑移连接于所述定模(1)并抵触于所述第一成型块(31)的第二成型块(32),所述定模(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件(5),所述第一驱动件(5)连接所述第二成型块(32)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成型块(32)滑移;所述动模(2)上设置有第三成型块(6),且所述第三成型块(6)横向滑移连接于所述型腔(4),所述动模(2)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7),所述第二驱动件(7)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成型块(6)滑移。
设计方案
1.一种滑梯口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定模(1)以及动模(2),所述定模(1)上凸设有型芯(3),且所述型芯(3)朝向所述动模(2)一侧,所述动模(2)上开设有型腔(4),当所述动模(2)扣合至所述定模(1)时,所述型腔(4)与所述型芯(3)配合形成模腔;所述型芯(3)包括固定连接于定模(1)上的第一成型块(31)、滑移连接于所述定模(1)并抵触于所述第一成型块(31)的第二成型块(32),所述定模(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件(5),所述第一驱动件(5)连接所述第二成型块(32)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成型块(32)滑移;所述动模(2)上设置有第三成型块(6),且所述第三成型块(6)横向滑移连接于所述型腔(4),所述动模(2)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7),所述第二驱动件(7)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成型块(6)滑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梯口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驱动件(5)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定模(1)侧壁的斜导块(51)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动模(2)侧壁的锁定块(52),所述斜导块(51)朝向所述定模(1)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凸块(8),且所述凸块(8)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斜导块(51)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成型块(32)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斜导块(51)伸入的斜导槽(9),且所述斜导块(51)滑移连接于所述斜导槽(9)内部;所述第二成型块(32)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10),所述锁定块(52)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动模(2),所述锁定块(52)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凹槽(10)内壁,且所述锁定块(52)抵触于所述凹槽(10)背离所述定模(1)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梯口模具,其特征是:所述锁定块(52)朝向所述定模(1)的端面上设置有倾斜面(11),且所述倾斜面(11)朝向所述定模(1)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梯口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驱动件(7)包括连接板(71)以及气缸(72),所述连接板(71)通过螺钉压紧连接于所述动模(2)的侧壁,且所述连接板(71)位于所述第三成型块(6)背离所述第二成型块(32)一侧;所述气缸(72)安装于所述连接板(71)上,且所述气缸(72)的活塞杆贯穿所述连接板(71)并连接于所述第三成型块(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梯口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动模(2)朝向所述气缸(72)的端面上开设有T型槽(12),且所述T型槽(12)的小端朝向所述气缸(72)一侧,所述气缸(72)的活塞杆的端部伸入所述T型槽(12)并与所述T型槽(12)的内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梯口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动模(2)上一体成型有定位块(13),所述定位块(13)位于所述气缸(72)与所述第三成型块(6)之间,且所述定位块(13)用于抵触所述第三成型块(6)的侧壁。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梯口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滑梯口,如图1所示,包括滑梯段14以及一体成形于所述滑梯段14顶部的连接段15,所述滑梯段14整体弯折呈弧形,且所述滑梯段14的中部下凹呈弧形,设置于所述滑梯段14顶部的连接段15与滑梯段14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在生产该滑梯口的过程中,一般采用滚塑的方式进行生产,不过滚塑生产需要花费的时间较少,且在滑梯口成型之后需要人工对飞边进行清理,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该滑梯口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梯口模具,其具有花费时间较少,成产成本较低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滑梯口模具,包括定模以及动模,所述定模上凸设有型芯,且所述型芯朝向所述动模一侧,所述动模上开设有型腔,当所述动模扣合至所述定模时,所述型腔与所述型芯配合形成模腔;所述型芯包括固定连接于定模上的第一成型块、滑移连接于所述定模并抵触于所述第一成型块的第二成型块,所述定模上设置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成型块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成型块滑移;所述动模上设置有第三成型块,且所述第三成型块横向滑移连接于所述型腔,所述动模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成型块滑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滑梯口进行生产时,将熔融状的注塑液注入到模腔内部,进入到模腔内部的注塑液冷却成型为滑梯口。在需要将滑梯口从该模具中取出时,控制动模向着远离定模一侧移动,使得动模与定模分开,与此同时,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二成型块进行滑移,使得第二成型块与注塑成型的滑梯口分开,同时,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三成型块进行滑移,使得第三成型块与注塑成型的滑梯口分离。之后即可较为方便将滑梯口从模具中取出。采用注塑的方式对滑梯口进行生产,整个流程花费时间相对较少,生产效率较高。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定模侧壁的斜导块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动模侧壁的锁定块,所述斜导块朝向所述定模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凸块,且所述凸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斜导块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成型块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斜导块伸入的斜导槽,且所述斜导块滑移连接于所述斜导槽内部;所述第二成型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锁定块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动模,所述锁定块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凹槽内壁,且所述锁定块抵触于所述凹槽背离所述定模的内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动模向着远离定模一侧移动的过程中,锁定块将第二成型块压于动模上。与此同时,连接于定模上的斜导块与动模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加,且设置于斜导块上的凸块于斜导槽中滑移。凸块与斜导槽配合使得第二成型块向着远离锁定块一侧移动。与此同时,第二成型块远离连接段。当第二成型块移动至凹槽与锁定块分离时,第二成型块与动模分离。
优选的,所述锁定块朝向所述定模的端面上设置有倾斜面,且所述倾斜面朝向所述定模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锁定块上设置有倾斜面,使得锁定块能够较为方便、准确的伸入至凹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连接板以及气缸,所述连接板通过螺钉压紧连接于所述动模的侧壁,且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三成型块背离所述第二成型块一侧;所述气缸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所述连接板并连接于所述第三成型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控制第三成型块向远离第二成型块一侧移动时,控制气缸的活塞杆收缩即可。
优选的,所述动模朝向所述气缸的端面上开设有T型槽,且所述T型槽的小端朝向所述气缸一侧,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伸入所述T型槽并与所述T型槽的内壁贴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缸活塞杆的端部位于T型槽内部,且T形槽的小端朝向第二成型块一侧,以此保证在气缸活塞杆收缩时,气缸的活塞杆不易与第三成型块分离。
优选的,所述动模上一体成型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气缸与所述第三成型块之间,且所述定位块用于抵触所述第三成型块的侧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动模上的定位块能够抵触于第三成型块的侧壁并对第三成型块的极限移动位置进行限制,使得第三成型块不易出现与动模分离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滑梯口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滑梯口的外形结构
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的外形结构;
图3为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主要是用于展示实施例的组成情况。
附图标记:1、定模;2、动模;3、型芯;31、第一成型块;32、第二成型块;4、型腔;5、第一驱动件;51、斜导块;52、锁定块;6、第三成型块;7、第二驱动件;71、连接板;72、气缸;8、凸块;9、斜导槽;10、凹槽;11、倾斜面;12、T型槽;13、定位块;14、滑梯段;15、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滑梯口模具,如图2、图3所示,包括定模1以及动模2,定模1朝向动模2的端面上凸设有型芯3,动模2与定模1相对的端面上开设有型腔4。当动模2扣合至定模1时,型腔4与型芯3配合形成模腔。在对滑梯口进行注塑生产时,将熔融状的注塑液注入到模腔内部,模腔内部的注塑液冷却成型后形成滑梯口。
型芯3包括固定连接于定模1上的第一成型块31、横向滑移连接于定模1并用于抵触第一成型块31的第二成型块32。定模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件5,第一驱动件5连接第二成型块32且用于驱动第二成型块32滑移。
第一驱动件5包括固定连接于定模1侧壁处的斜导块51、固定连接于动模2侧壁的锁定块52。斜导块51朝向动模2的端部向远离锁定块52一侧延伸。斜导块51朝向定模1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凸块8,且凸块8的长度方向与斜导块51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二成型块32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斜导块51伸入的斜导槽9,且斜导块51滑移连接于斜导槽9内部。第二成型块32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10,且凹槽10的槽口朝向锁定块52一侧。锁定块52的一端通过螺钉压紧连接于动模2,锁定块52的另一端伸入至凹槽10内壁,且锁定块52抵触于凹槽10背离定模1的内壁。锁定块52朝向定模1的端面上设置有倾斜面11,且倾斜面11朝向定模1一侧。
动模2上设置有第三成型块6,且第三成型块6横向滑移连接于型腔4。动模2上还设置有与第三成型块6连接的第二驱动件7,且第二驱动件7用于驱动第三成型块6滑移。动模2上一体成型有定位块13,定位块13位于第二驱动件7与第三成型块6之间,且定位块13用于抵触第三成型块6的侧壁并对第三成型块6的极限移动位置进行限制。动模2朝向气缸72的端面上开设有T型槽12,且T型槽12的小端朝向气缸72一侧。第二驱动件7包括连接板71以及气缸72,连接板71通过螺钉压紧连接于动模2的侧壁,且连接板71位于第三成型块6背离第二成型块32一侧。气缸72安装于连接板71上,且气缸72的活塞杆的端部伸入T型槽12并与T型槽12的内壁贴合。
滑梯口模具中滑梯口的具体取出过程如下:控制动模2向着远离定模1一侧移动,使得动模2与定模1分开。在此过程中,锁定块52将第二成型块32压于动模2上,连接于定模1上的斜导块51与动模2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加,设置于斜导块51上的凸块8于斜导槽9中滑移。凸块8与斜导槽9配合使得第二成型块32向着远离锁定块52一侧移动,使得第二成型块32远离注塑成型的滑梯口。当第二成型块32移动至凹槽10与锁定块52分离时,第二成型块32与动模2分离。之后控制气缸72的活塞杆收缩,使得第三成型块6向远离第二成型块32一侧。当第三成型块6的侧壁抵触于定位块13时,关闭气缸72。此时可以将注塑成型的滑梯口从型腔4中取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5136.9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426099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B29C 45/33
专利分类号:B29C45/33;B29C45/44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台州海翔模具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台州海翔模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新前街道双丰村裕民街22号
发明人:彭由勇
第一发明人:彭由勇
当前权利人:台州海翔模具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大保
代理机构:44386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