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包产到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包产到户,肥西,农村,生产队,肥西县,安顺,乡村。
包产到户论文文献综述
吴奇[1](2019)在《曾经贫瘠的村庄,如今正打造4A级景区》一文中研究指出40多年前的肥西小井庄,点燃了中国“包产到户”的火种;曾经贫瘠的村庄,而今正在打造4A级景区……66岁的李祖应老人在小井庄生活了大半辈子,从1979年成为小井庄生产队的队长,之后曾担任过小井庄的村委会主任,李祖应见证了“包产到户”改革到乡村振兴的时代变迁(本文来源于《合肥晚报》期刊2019-11-20)
吴奇[2](2019)在《肥西山南点燃包产到户“星火”》一文中研究指出肥西县是中国农村“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发祥地之一,从这里,合肥发出了改革的呐喊,开创了农业生产的新局面;从这里,敢为人先、奋勇争先的精神激情迸发、薪火相传。1978年秋,山南区黄花大队、小井庄等地农民,面对特大旱灾,在地方党组织的支持下,解放思想,(本文来源于《合肥晚报》期刊2019-10-10)
吴佳颖,赵用[3](2019)在《戴洁天 中国“包产到户第一人”》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97岁的戴洁天,是中国"包产到户第一人"。他,在温州这片土地上的首创,比着名的安徽小岗村还早了整整22年。1955年,中国农村正处在合作化运动高潮。作为永嘉县政府唯一的大学生,时任县委农工部干部的戴洁天被委派担任县委工作队队长,来到潘桥集体农庄,帮助那里进行小社并大社、初级社升高级社的工作。"高级化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农庄,上千男女劳动力,我们(本文来源于《温州人》期刊2019年19期)
李嘉树[4](2019)在《为包产到户鼓与呼》一文中研究指出1979年4月20日至7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陆学艺、贾信德、李兰亭实地调查了无锡、滨海、肥西、岳西、宣城、绍兴、嘉定7县的11个公社、13个大队。6月初,持中国社科院介绍信的陆学艺,来到安徽省会合肥。接待陆学艺一行的,是安徽省农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刘家瑞。一开始,刘家瑞只是向陆学艺等人介绍了安徽包产到组的一般情况。当时,(本文来源于《百年潮》期刊2019年10期)
王郁昭[5](2019)在《我为“包产到户”做好了被撤职的准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份省委文件的诞生1975年,我来到安徽滁县任职,历任滁县地区革委会主任、副书记、书记。1977年上半年,我们组织了300多名干部,深入到400多个生产队进行调查,并向省委上交了报告——《关于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查情况和今后意见》。1997年6月,刚刚上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革委会主任的万里同志看到这份报告后,立即批转给各地、市委,指出滁县地区进行调查研究,这是个好的开端。(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周刊》期刊2019年18期)
徐蕴[6](2019)在《“包产到户”:农村体制转型下的资源分配——以山东省淄川区沈家村为研究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是党和政府进行体制创新的重大举措,具体到农村基层首先是一场集体生产资料的分配运动。通过评级定产、产量定户、抓阄分配等环节,将耕地、资金、生产工具等集体生产资料下分到户,这是农村实现"包产到户"的关键。资源分配是农村由集体化体制向分户经营体制转型时期的焦点性事件,其中既伴随着老农、干部的顾虑与担忧,又饱含着农村百姓的期盼与憧憬,而这种矛盾则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下国家政策和地方实践相互碰撞而产生的激荡涟漪。(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史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贾鲁华,尤丽洵,于胜男[7](2019)在《关于“包产到户”的话语辩驳——1980年代乡村变革叙事叁人谈(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包产到户"生产及其叙事的讨论,1980年代初期的情况就是"实然"(实际存在的样态)对"应然"(应该是的样态)的驱逐,彰显农民物质需求的正当性,但同时也放逐了对于"公平与正义"的社会主义想象,为当下农村乃至于整个社会结构中的"贫富分化"埋下了伏笔。(本文来源于《黑河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闵万里[8](2019)在《智能经济让计算力“包产到户”成为可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资本寒冬来临的时候,当我们有勇气审视它的未来,会发现寒冬最好,因为寒冬时节最容易找到"蓝海"市场,帮助我们下一次从"红海"启航资本寒冬来临的时候,应该是我们的思想热浪激荡的时候。我们脱离了依靠互联网键盘打天下的传统,走进车间、农田,向老工人、老农民学习,向土地问现在的价值空间在哪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智能经济究竟怎么发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期待?(本文来源于《新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01期)
万秀斌,汪志球,黄娴,程焕[9](2019)在《从包产到户,到合股联营,分合皆为改革——农村改革的安顺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贵州安顺,围绕如何盘活土地过上好日子,先后涌现了"顶云经验"和"塘约做法"两次改革。40多年前,顶云公社义无反顾破除大锅饭;4年前,塘约村集中确权土地,耕地自愿入股合作社。从包产到户,到入股合作,不变的是矢志不渝的改革精神。立足需求,敢闯敢试,乡村振兴动力更加强劲。两个村,两次改革,都因"地"而起。1997年,冒着被扣"走资本主义道路"帽子的风险,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顶云公社悄悄实施包产到户,当年粮食就大丰收。在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大潮中,涌出一朵被称为"顶云经验"的浪花。(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01期)
万秀斌,汪志球,黄娴,程焕[10](2019)在《农村改革的安顺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阅读在贵州安顺,围绕如何盘活土地过上好日子,先后涌现了“顶云经验”和“塘约做法”两次改革。40多年前,顶云公社义无反顾破除大锅饭;4年前,塘约村集中确权土地,耕地自愿入股合作社。从包产到户,到入股合作,不变的是矢志不渝的改革精神。(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9-01-11)
包产到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肥西县是中国农村“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发祥地之一,从这里,合肥发出了改革的呐喊,开创了农业生产的新局面;从这里,敢为人先、奋勇争先的精神激情迸发、薪火相传。1978年秋,山南区黄花大队、小井庄等地农民,面对特大旱灾,在地方党组织的支持下,解放思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包产到户论文参考文献
[1].吴奇.曾经贫瘠的村庄,如今正打造4A级景区[N].合肥晚报.2019
[2].吴奇.肥西山南点燃包产到户“星火”[N].合肥晚报.2019
[3].吴佳颖,赵用.戴洁天中国“包产到户第一人”[J].温州人.2019
[4].李嘉树.为包产到户鼓与呼[J].百年潮.2019
[5].王郁昭.我为“包产到户”做好了被撤职的准备[J].中国经济周刊.2019
[6].徐蕴.“包产到户”:农村体制转型下的资源分配——以山东省淄川区沈家村为研究对象[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9
[7].贾鲁华,尤丽洵,于胜男.关于“包产到户”的话语辩驳——1980年代乡村变革叙事叁人谈(下)[J].黑河学院学报.2019
[8].闵万里.智能经济让计算力“包产到户”成为可能[J].新经济导刊.2019
[9].万秀斌,汪志球,黄娴,程焕.从包产到户,到合股联营,分合皆为改革——农村改革的安顺实践[J].国土资源.2019
[10].万秀斌,汪志球,黄娴,程焕.农村改革的安顺实践[N].人民日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