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玉兰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玉兰,木兰,河南,信阳,挥发油,植物,亲缘。
玉兰属论文文献综述
王型力,骆甲,姚张秀,俞芹,王亚玲[1](2018)在《基于EST-SSR标记的部分玉兰属植物亲缘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部分玉兰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利用EST-SSR标记对21个玉兰种(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以及亲缘关系分析。本研究共筛选得到30对多态性引物,多态扩增率为73.17%,平均Nei基因多样性(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56和0.93,表明玉兰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通过NTSYS软件进行相似性系数计算,21个玉兰种(品种)的相似系数分布在0.55~0.84之间。UPGMA聚类结果和主坐标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即可将21份材料分为4大类:二乔玉兰类群、白玉兰类群、望春玉兰类群及渐叶玉兰类群。本研究为玉兰属种质资源的遗传图谱绘制和新品种选育等提供技术服务及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24期)
缪雨薇,范玉芹[2](2015)在《几种引进的玉兰属植物在西宁地区的适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调查分析了10种玉兰属植物在西宁地区的引种栽培情况。从城市园林绿化应用角度筛选出了4种在西宁地区适生性良好的观赏树种。(本文来源于《青海农林科技》期刊2015年04期)
朱栩梁[3](2015)在《玉兰属七个种(品种)光合特性比较及应用前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玉兰是重要的多用途观赏树木之一,在我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绿化建设中均被广泛应用。然而,不同种属间的光合特性差异影响其地域分布适应性。本研究在田间栽培条件下,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玉兰属七个种(品种)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舞钢玉兰、玉灯玉兰、旱莲玉兰、腋花玉兰进行光合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七个种(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随着生长期变化,总体上呈现为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的态势;七个种(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总体变化趋势趋于一致;玉灯玉兰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变化趋势高度一致;二乔玉兰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之间变化趋势高度一致;旱莲玉兰叶片成熟后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现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与光合速率间亦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源自北方的舞钢玉兰、玉灯玉兰、旱莲玉兰、腋花玉兰较之南方的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蒸腾速率更高,而水分利用率更低。根据玉兰属七个种(品种)的光合特性予以合理栽植,将有利于拓展其在杭州地区的应用前景,提升市场利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10-18)
宋良红,陈俊通,李小康,王华,赵天榜[4](2015)在《河南玉兰属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河南玉兰属特有珍稀濒危植物25种,即楔叶玉兰、青皮玉兰、奇叶玉兰、信阳玉兰、朝阳玉兰、华丽玉兰、中州玉兰、鸡公玉兰、两型玉兰、舞钢玉兰、华夏玉兰、宝华玉兰、伏牛玉兰、天目玉兰、石人玉兰、腋花玉兰、黄山玉兰、安徽玉兰、具柄玉兰、莓蕊玉兰、异花玉兰、河南玉兰、大别玉兰、多型叶玉兰、杂配玉兰25种。同时,记述其主要形态特征,并且提出保护措施和开发与利用建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0期)
方大凤,张昌贵,雷和涛[5](2014)在《陕西关中地区木兰属和玉兰属种及品种分类检索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促进木兰属植物园林景观应用,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木兰属和玉兰属植物集中的植物园及城市进行调查,从花、果、叶、枝干等方面对木兰属和玉兰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形态特征进行统计与分析。采用一元分类法,对关中地区木兰属和玉兰属41种及品种进行分类并建立了检索表。(本文来源于《陕西林业科技》期刊2014年03期)
戴慧堂,李静,赵天榜,陈志秀,傅大立[6](2012)在《河南《鸡公山木本植物图鉴》增补(Ⅱ)——河南玉兰属两新种》一文中研究指出描述了河南玉兰属Yulania Spach两新种:两型玉兰Y.dimorpha T.B.Zhao et Z.X.Chen,sp.nov.和信阳玉兰Y.xinyangensis T.B.Zhao,Z.X.Chen et H.T.Dai,sp.nov..两型玉兰形态特征是:叶2种类型,玉蕾2种类型.花2种类型:①单花花被片9枚,有萼、瓣之分,瓣状花被片先端具喙,边部明显波状起伏;②单花花被片9枚,花瓣状,先端无喙,边缘微波状起伏.信阳玉兰的形态特征是:叶宽倒卵圆状叁角形,先端最宽,通常微凹,或具短尖头,有时2裂,或具3个短叁角状尖头.玉蕾顶生,小,卵球状,或短柱状.花喇叭型,单花花被片6~9枚,匙形.(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戴慧堂,赵东武,李静,赵天榜,陈志秀[7](2012)在《河南玉兰属二新种》一文中研究指出描述了河南木兰科Magnoliaceae玉兰属Yulania Spach的两个新品种,即:莓蕊玉兰(Yulania fragar-igynandria T.B.Zhao Z.X.Chen et H.T.Dai,sp.Nov)和大别玉兰Y.dabieshanensis T.B.Zhao Z.X.Chenet H.T.Dai,sp.nov.ined.莓蕊玉兰叶倒卵圆状椭圆形,背面灰绿色,基部心形、圆形,稀楔形.玉蕾顶生,或腋生,大,陀螺状,或卵球状(基部短柱状,长8~12 mm),长2.0~3.0 cm,径2.0~2.5 cm;芽鳞状托叶花前脱落.单花具花被片9~18枚,花瓣状,花被片外面中部以下中间亮紫红色;有时具1~3枚肉质、披针形、亮紫红色花被片.雌雄蕊群大,草莓状,径1.8~2.3 cm,有时具2~5枚雌蕊群而特殊.大别玉兰叶椭圆形及菱萼状—卵圆形.有4种花型.(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傅大立,赵天榜,陈志秀,陈树森[8](2010)在《湖北玉兰属两新种》一文中研究指出描述了木兰科玉兰属两新种,湖北玉兰(Yulania verrucata D.L.Fu,T.B.Zhao et S.S.Chen,sp.nov.)和楔叶玉兰(Y.cuneatofolia T.B.Chao,Z.X.Chen et D.L.Fu,sp.nov.)。湖北玉兰的独特特征是:枝、叶背面、叶柄、托叶、花梗和果梗均无毛;幼枝皮孔疣状突起,棕色,狭长椭圆体形。楔叶玉兰的独特特征是:叶楔形;花被片皱曲。(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0年06期)
傅大立,李芳文,孙金花,任继红[9](2010)在《四川玉兰属两新种》一文中研究指出描述了中国四川省木兰科玉兰属两新种,北川玉兰(Yulaniacarnosa D.L.Fuet D.L.Zhang sp. nov.)和时珍玉兰(Y.shizhenii D.L.Fuet F.W.Li sp.nov.)。两新种的独特特征是:北川玉兰每花具佛焰苞状苞片2枚,1枚膜质,着生在花梗中间,另1枚肉质,着生在花梗顶端。时珍玉兰花被片、雄蕊和雌蕊的花柱、柱头均为纯白色;雄蕊约20枚。两新种由傅大立于2001年3月在四川省发现并采集,模式标本存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模式标本号:北川玉兰No.200103141,时珍玉兰No.200103161。(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0年04期)
范超君,鲍长余,杜婷婷,毕和平[10](2010)在《玉兰属植物挥发油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国内近年来木兰科玉兰属植物挥发油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以期推动对该属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玉兰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调查分析了10种玉兰属植物在西宁地区的引种栽培情况。从城市园林绿化应用角度筛选出了4种在西宁地区适生性良好的观赏树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玉兰属论文参考文献
[1].王型力,骆甲,姚张秀,俞芹,王亚玲.基于EST-SSR标记的部分玉兰属植物亲缘关系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8
[2].缪雨薇,范玉芹.几种引进的玉兰属植物在西宁地区的适应性分析[J].青海农林科技.2015
[3].朱栩梁.玉兰属七个种(品种)光合特性比较及应用前景分析[D].浙江大学.2015
[4].宋良红,陈俊通,李小康,王华,赵天榜.河南玉兰属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
[5].方大凤,张昌贵,雷和涛.陕西关中地区木兰属和玉兰属种及品种分类检索表[J].陕西林业科技.2014
[6].戴慧堂,李静,赵天榜,陈志秀,傅大立.河南《鸡公山木本植物图鉴》增补(Ⅱ)——河南玉兰属两新种[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7].戴慧堂,赵东武,李静,赵天榜,陈志秀.河南玉兰属二新种[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8].傅大立,赵天榜,陈志秀,陈树森.湖北玉兰属两新种[J].植物研究.2010
[9].傅大立,李芳文,孙金花,任继红.四川玉兰属两新种[J].植物研究.2010
[10].范超君,鲍长余,杜婷婷,毕和平.玉兰属植物挥发油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