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语法论文_郭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工语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语法,语言,知识,显学,思维,意识,相似性。

人工语法论文文献综述

郭成[1](2019)在《基于先前知识的期望在人工语法学习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Pothos(2005)首次研究了基于先前知识的期望(被试预期距离近的城市推销员往返的次数多,远的往返的次数少)在人工语法学习中的作用。结果发现一致条件组的成绩显着好于不一致条件组(一致条件组为被试所期望的路线与其所学习的旅行路线相一致,不一致条件组为被试所期望的路线与其所学习的旅行路线不一致),Pothos认为是这种期望影响了人工语法学习。Ziori,Pothos和Dienes(2014)也得出相同的结论。Pothos(2005)设置了一组控制组,该组被试在生成了对旅行路线的期望后未进行人工语法学习而直接测试,结果发现该组被试的判断正确率显着高于随机水平。尽管个别研究发现未经训练的控制组在测试中可以逐渐获得一些用于区分合法序列和不合法序列的知识(Dulany,Carlson,&Dewey,1984;Redington&Chater,1994),本研究猜测这种期望可能会对测试阶段产生影响(实验1)。此外,Pothos(2005);Ziori,Pothos和Dienes(2014)皆采用多维尺度(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分析将训练序列中城市的距离与组块的频次相对应,从而把以地理知识为基础的期望与人工语法学习中的组块建立关联。这种仅与组块相关的期望可能不会影响人工语法学习中抽象的规则知识的习得(实验2)。倘若先前研究中以地理知识为基础的期望仅凭城市距离与组块频次相对应不足以对人工语法学习产生影响,与人工语法学习具有真正的一致关系的简单人工语法作为基础产生的期望能否影响人工语法学习呢(实验3)?实验1采用多维尺度分析将城市的距离与组块的频次对应起来,并且采用陌生城市名称作为控制组的基本元素以消除被试基于地理知识产生的期望。结果发现:(1)以正确率为指标,一致条件组、不一致条件组和控制组的判断正确率显着高于随机水平。另外,一致条件组的成绩显着高于不一致条件组和控制组,而后两者差异不显着。(2)以确认率为指标,一致性条件与组块强度有显着的交互作用。当一致性条件为控制组时,高组块强度序列的确认率显着高于低组块强度序列,而当一致性条件为不一致条件组时,高、低组块强度序列的确认率无显着差异,这说明不一致条件组的期望在分类判断任务中作用方向与组块知识不一致;当测试序列为低组块强度时,一致条件组的确认率显着低于控制组和不一致条件组,而后两者无显着差异,这说明一致条件组的期望在对低组块强度序列进行分类判断时存在作用,且其作用方向与组块知识相同。实验2通过改变测试序列的表面刺激而不改变它的规则以考察基于地理知识的期望对抽象的规则知识的习得到底有无影响。结果发现一致条件组和不一致条件组的分类判断成绩无显着差异,这种期望对人工语法学习中抽象的规则知识的习得无影响。在实验3中,让被试通过匹配字母序列与相应的路径图来学习人工语法a和b,语法a作为目标刺激呈现的频次的高(低)时可以生成有关语法a的高(低)期望,目的在于考察以简单人工语法为基础的期望对与之相一致的人工语法学习是否产生影响。结果发现这种以人工语法为基础的期望对后续人工语法学习未产生影响。总之,以往研究中基于先前知识的期望影响了人工语法学习中的分类判断任务,而未影响人工语法学习中抽象的规则知识的习得。而且,当先前知识是与人工语法学习相一致的人工语法时,以其为基础的期望也未能对人工语法学习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闽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刘燕妮,田忠山,栗霞,高帆[2](2019)在《人工语法内隐双维度实证研究——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外语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人工语法范式下内隐双维度归类法,探究社会认知领域内隐学习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运用限时合乎语法性判断测试和不限时合乎语法性测试来获取学生的显性语法知识和隐性语法能力,以及它们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关系。结果显示: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显性语法知识和隐性语法能力优于一些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这表明内蒙古工业大学英语语法教学采用的翻转课堂、多媒体辅助语法教学和基于多媒体的内化隐性语法能力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四级成绩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开展。(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耿立波,杨丽,杨亦鸣[3](2018)在《基于微型人工语法范式的语言学习实证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Reber首次设计和使用了微型人工语法学习范式以来,人工语法的发展已有半世纪的历史.本文从语言学习视角出发,讨论人工语法发展以来4种类型(有限状态语法下的经典微型人工语法学习范式、有限状态语法下的无语义型微型人工语法学习范式、非有限状态语法下的调控语义型微型人工语法学习范式以及"迷你"自然语言型微型人工语法学习范式)的相关实证研究及其在语言学习领域的深远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郭成,杨海波,郑纯丽,吴翠萍,陈小艺[4](2018)在《选择性注意在人工语法学习中的作用——回应Eitam,Schul和Hassin(2009)中的两点疑问》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语法规则复杂性(复杂语法vs.简单语法)的角度考察选择性注意在人工语法学习中的必要性,并且比较两种非法序列下的成绩差异来检验被忽视的语法规则是否能被习得。结果表明,纵使被注意的是简单语法,被忽视的语法也未被成功习得,只有前者才能被习得;两种非法序列下的正确率无显着差异,非法序列b所遵循的被忽视的语法未能在分类判断中起作用。选择性注意是语法规则被习得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张润来,刘电芝[5](2017)在《大学生人工语法学习中的渐进意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意识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一直是认知科学研究的重点,自从在人工语法研究中发现内隐学习现象以来,无意识加工对人类认知过程的影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本研究从意识加工程度和知识表征形式两个维度入手,考察大学生人工语法学习活动中相关心理机制动态演进的模式。研究在分布式表征理论和表征重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表征重述理论假设,提出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分布式知识表征结(本文来源于《高等教育研究》期刊2017年12期)

张剑心,汤旦,李莹丽,刘电芝[6](2016)在《反向对抗逻辑范式的创立与证实——人工语法PDP对抗逻辑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语法对抗逻辑范式不能排除相似性和辨别力,导致自动反应不纯粹甚至虚假或无法检测到。本研究创立反向对抗逻辑范式,采用单因素(相容/对抗条件)被试间设计:内隐学习阶段将肯定标签与语法A绑定,否定标签与语法B绑定;测量阶段相容条件组对语法A和B做与学习阶段一致的判断,对抗条件组对语法B做与学习阶段对抗的肯定判断。实验证明:(1)外显否定标签可与语法B绑定学习而获得自动化特征,产生内隐联结自动化。(2)内隐否定知识比肯定知识更自动,知识从肯定转为否定易,从否定转为肯定难。(3)反向对抗逻辑范式能有效检测到自动反应,不受语法间形式相似性和辨别力影响。(4)首次析出高概率判断偏向效应,得到纯粹受控反应。(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张润来,刘电芝[7](2016)在《大学生人工语法学习中的渐进意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意识加工程度和知识表征形式两个维度入手,考察大学生人工语法学习活动中相关心理机制动态演进的模式。研究在分布式表征理论和表征重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表征重述理论假设,提出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分布式知识表征结构的不断优化,其动力机制是本源性表征重述和概念性表征重述,并直接导致意识加工程度的不断增加,从而构成渐进意识。学习进程中形成的知识表征层级结构和渐进意识将传统意义上对立的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有机联系起来,呈现出更具建设性和生态效度的承续关系。此外,本研究还通过降低学习难度和改变学习任务等手段引发(本文来源于《高等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姜珊,关守义[8](2015)在《熟悉感在人工语法学习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熟悉感最初源于再认记忆的双加工模型,该模型认为再认判断基于两个独立的加工过程:回忆和熟悉感。基于记忆领域对熟悉感的大量研究,一些研究者将熟悉感的研究视角投向了内隐学习领域,试图探讨熟悉感在内隐学习,尤其是人工语法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从组块相似性与熟悉感、知识的意识性与熟悉感以及熟悉感的来源叁个内隐学习研究中的核心方面总结了熟悉感在人工语法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在人工语法学习中,熟悉感与相似性存在密切的关系,相似性在主观上表征为熟悉感,进而影响语法判断;人工语法任务中意识性与熟悉感是一个动态变化并最终趋于稳定的过程。在不同的学习条件下,意识性知识与熟悉感的关系有所不同:在附带学习条件下,无论被试是基于有意识的结构知识还是无意识的结构知识,熟悉感都能够很好地预测语法判断;而在有意学习条件下,语法性则超越了熟悉感,能够更好地预测语法判断。此外,除了相似性之外,被试的熟悉感也可能来源于对刺激加工的一种流畅性感觉。(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何偲骅[9](2015)在《不同思维条件对人工语法决策任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进行一系列无意识思维实验之后,研究者系统地提出了无意识思维理论。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无意识思维研究范式,尝试采用新型的实验材料,即人工语法决策任务,来探讨不同思维条件对人工语法决策任务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复杂问题的人工语法决策过程中,一段时间的无意识思维能产生比同等时间的意识思维或者立即决策有更好的决策结果。(本文来源于《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胡琴,张师辉,何偲桦,阮思静[10](2015)在《人工语法决策下的无意识思维效应——分心任务和目标任务相似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Djksterhuis等人经过一系列针对无意识思维的实验研究,系统地提出了无意识思维理论(Unconscious Thought Theory,UTT)。其核心在于比较了在解决不同复杂程度问题时意识思维和无意识思维的优势和劣势。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Dijksterhuis无意识思维研究范式,以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为被试,采用改编的经典无意识思维范式,以复杂人工语法规则判断为判断任务。研究有意识思考、数字分心和字母分心叁种思维条件下被试的复杂人工语法规则判断成绩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有意识思考组的判断成绩要显着低于数字分心组和字母分心组,而数字分心组和字母分心组的判断成绩没有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人工语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人工语法范式下内隐双维度归类法,探究社会认知领域内隐学习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运用限时合乎语法性判断测试和不限时合乎语法性测试来获取学生的显性语法知识和隐性语法能力,以及它们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关系。结果显示: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显性语法知识和隐性语法能力优于一些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这表明内蒙古工业大学英语语法教学采用的翻转课堂、多媒体辅助语法教学和基于多媒体的内化隐性语法能力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四级成绩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开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工语法论文参考文献

[1].郭成.基于先前知识的期望在人工语法学习中的作用[D].闽南师范大学.2019

[2].刘燕妮,田忠山,栗霞,高帆.人工语法内隐双维度实证研究——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外语学院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3].耿立波,杨丽,杨亦鸣.基于微型人工语法范式的语言学习实证研究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8

[4].郭成,杨海波,郑纯丽,吴翠萍,陈小艺.选择性注意在人工语法学习中的作用——回应Eitam,Schul和Hassin(2009)中的两点疑问[J].心理科学.2018

[5].张润来,刘电芝.大学生人工语法学习中的渐进意识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7

[6].张剑心,汤旦,李莹丽,刘电芝.反向对抗逻辑范式的创立与证实——人工语法PDP对抗逻辑的改进[J].心理学报.2016

[7].张润来,刘电芝.大学生人工语法学习中的渐进意识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6

[8].姜珊,关守义.熟悉感在人工语法学习中的作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9].何偲骅.不同思维条件对人工语法决策任务的影响[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10].胡琴,张师辉,何偲桦,阮思静.人工语法决策下的无意识思维效应——分心任务和目标任务相似性的影响[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

论文知识图

校正的熟悉性模型CFM(Scott&Dienes,2...双条件人工语法结构图例(Mathe...加工分离技术图示,R为意识加工贡献率,...意识连续体(左)(Hubson,1997)与知...双重任务流程图学习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两种任务的成绩

标签:;  ;  ;  ;  ;  ;  ;  

人工语法论文_郭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