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低周疲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疲劳,应力,寿命,梁柱,结构,应变,损伤。
低周疲劳论文文献综述
张兆福,徐连勇,马东方,徐亮,胡锋涛[1](2019)在《P92钢的高温低周疲劳行为及寿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RPL50型动蠕变试验机对P92钢进行630℃和不同应变幅下的低周疲劳试验,研究了P92钢的高温低周疲劳行为;基于塑性应变能密度与硬度、应力幅和低周疲劳寿命的关系,采用基于能量的硬度法对其低周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92钢是一种循环软化材料,其初始归一化应力幅随应变幅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应变幅下的归一化应力幅均随循环周次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应变幅的增加,弹性应变幅保持稳定,塑性应变幅近似线性增加,软化率也相应增加,并最终稳定在0.3左右;硬度与应变幅满足良好的线性关系;基于能量的硬度法可以较准确地预测P92钢在630℃时的高温低周疲劳寿命,计算得到的预测寿命均位于试验寿命的±1.5倍标准偏差内。(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姚越,李海旺,鲁明达,张洁,宋夏芸[2](2019)在《3D扫描仪在超低周疲劳试验塑性变形采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土木工程领域中,对于结构体系或构件的抗震性能试验中塑性变形的检测数据存在不精确、限制度较大且不能满足试验数据需求的情况,结合螺栓球网格结构超低周疲劳性能与评定试验,通过利用3D扫描仪建立球杆试件循环荷载作用下弹塑性变形空间形态,并根据扫描结果来获取试件的塑性变形数据,依据这些数据对循环荷载下试件的弹塑性性能进行描述,同时采用常规测量方法对3D扫描仪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验证了其精准度。试验的数据处理结果表明,3D扫描仪在数据测量与收集方面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和全面性,且提出的四面各个扫描法和椭圆化变形直观图在试验中有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孝忠,王恭义,程凯,叶笃毅[3](2019)在《一种考虑平均应力松弛的汽轮机叶根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汽轮机叶片叶根在实际服役中承受脉动离心载荷以及叶根缺口存在平均应力松弛等特点,开展了叶根材料在应变比R=0下的低周疲劳试验,获得了该材料的平均应力循环松弛规律,并基于Landgraf模型进一步确定了叶根材料的平均应力松弛描述模型。应用局部应变法原理,采用统一模型计算叶根危险部位的局部应力/应变,并采用考虑平均应力松弛的SWT修正模型计算疲劳损伤,建立起一种预测汽轮机叶片叶根低周疲劳寿命的新方法。最后,通过叶根模拟件的低周疲劳试验验证了本文建立的寿命预测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叶根低周疲劳设计时,考虑平均应力松弛能够显着提高叶根的疲劳寿命预测精度。(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孙玉萍,任晓芸,李万润[4](2019)在《基于CVGM断裂预测模型的梁柱焊接节点的超低周疲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框架梁柱节点在罕遇或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由于地震幅循环次数少而容易发生超低周疲劳断裂,而空穴循环增长模型(CVGM)从初始裂纹与裂纹扩展两阶段评估梁柱焊接节点的超低周疲劳断裂的性能.利用CVGM理论分析超低周疲劳断裂机理与CVGM疲劳模型的参数,然后编写CVGM断裂预测模型的FORTRAN程序,基于该程序计算梁柱焊接节点有限元模型在恒幅与变幅位移荷载作用下的断裂指数FI_c,进而评估不同加载机制下焊接节点的超低周疲劳性能.结果表明,负载下梁柱焊接节点的焊趾与焊接工艺孔处应力高度集中并最先起裂,随着加载的位移幅的增大,FI_c逐渐增大,疲劳循环次数随之降低,表明CVGM模型预测超低周疲劳性能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高一迪,董平沙,余杨,宋绍品,李英[5](2019)在《结构应变法在焊件低周疲劳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等效结构应变法在低周疲劳范围的适用性,参考船舶焊接结构细节的小尺寸模型疲劳试验结果,建立多种材料本构关系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基于主E-N曲线研究结构应变法对有限元模型焊缝材料属性划分的敏感性,提出一种针对弹性有限元计算结果的修正方法;基于相同的船舶焊接结构细节,对比等效结构应变法和有效缺口应变法。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应变法对焊缝材料划分的敏感性低,相比于有效缺口应变法更适用于低周期疲劳评估。(本文来源于《中国造船》期刊2019年03期)
肖青山,秦贯洲,唐毅,陈银强,施少波[6](2019)在《核级管道不锈钢316LN的低周疲劳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室温下,对核级管道不锈钢材料316LN试样进行了不同应变幅的低周疲劳试验研究,得到了316LN试样的循环应力-应变响应特征及低周疲劳寿命曲线。基于疲劳过程中、不同应变幅水平下,循环应力-应变迟滞回线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应力峰值、谷值和循环弹性模量随疲劳循环数的变化规律,研究了316LN试样的疲劳特性和疲劳寿命曲线特征,并与ASME疲劳设计曲线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初始循环表现出循环硬化,随后表现出循环软化直至失效;初始前10%疲劳寿命期内循环弹性模量缓慢下降,然后几乎保持不变,在达到80%~90%寿命后开始下降; Basquin和Manson-Coffin公式可以很好地描述0. 2%~0. 7%应变幅范围内的应变-疲劳寿命曲线。(本文来源于《压力容器》期刊2019年09期)
魏文澜,韩礼红,冯耀荣,王航,田涛[7](2019)在《动态应变时效影响下热采井套管用80SH钢的高温低周疲劳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温度为20,120,250,350,450℃和应变幅为0.5%,0.7%,1.0%,1.5%,2.0%条件下对热采井套管用80SH钢进行低周疲劳试验,研究了在动态应变时效(DSA)影响下的低周疲劳行为;基于低周疲劳试验数据,建立DSA影响下低周疲劳寿命与应变幅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80SH钢在350℃时具有显着的DSA特性,此时80SH钢在高温低周疲劳过程中出现显着的二次硬化行为,导致晶粒内的位错塞积,阻碍裂纹的扩展,出现循环硬化,从而在疲劳断口中形成解理台阶和大量的二次裂纹;在DSA显着温度区间,疲劳寿命与弹性应变在双对数坐标系中呈双线性关系,而与塑性应变仍呈线性关系;Manson-Coffin线性模型和Basquin双线性模型的迭加能够较好描述DSA影响下80SH钢疲劳寿命与应变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9年09期)
曾立静,张文元,丁玉坤[8](2019)在《基于OpenSEES数值模拟的工字形截面支撑低周疲劳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工字形截面支撑低周疲劳性能,进行了18根Q235和21根ST12材质焊接工字形钢支撑在等幅轴向循环位移作用下的OpenSEES有限元分析,在验证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的同时,提出利用支撑几何参数(长细比、宽厚比、高厚比、屈服点)修正的表征应变作为预测支撑低周疲劳寿命的控制参量,给出了对应修正公式和寿命预测公式。表征应变与支撑低周疲劳寿命满足对数线性关系,据此预测的支撑低周疲劳寿命离散性较小且基本位于试验值1. 5倍分散带内。对于变幅加载条件下的支撑寿命预测,利用Miner线性损伤理论对39组支撑试验数据进行以裂纹萌生寿命为终止点的损伤值统计,给出了容许损伤建议值作为预测寿命对应损伤值。而后,引入5组单斜工字钢支撑框架低周疲劳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其预测寿命均接近试验裂纹萌生寿命,可以较为保守地评估该类支撑的低周疲劳寿命,且支撑截面损伤分布与试验破坏模式保持一致。以上均证明该数值模拟方法和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可为框架支撑结构低周疲劳性能的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罗忠兵,王新禹,孟亦圆,金士杰,陈军[9](2019)在《纯铁低周疲劳表面/亚表面损伤临界折射纵波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材料构件表面/亚表面损伤严重降低构件的表面完整性。针对早期力学损伤的评价难题,研究了基于临界折射纵波(critically refracted longitudinal wave,L_(CR))的无损评价方法。以纯铁低周疲劳损伤为对象,分析其循环应力-应变响应及组织形貌演变,建立了L_(CR)波归一化幅值与疲劳加载周次的对应关系,并与常规超声脉冲回波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薄片状试样,L_(CR)波在测试过程中的稳定性显着高于常规超声脉冲回波法,且前者归一化幅值与加载周次呈单调递减关系,后者归一化幅值和超声衰减系数与加载周次关系并不单调,证实L_(CR)波适于工程构件表面/亚表面力学损伤无损评价。(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09期)
李照广,高日,孟兮[10](2019)在《高铁桥梁整体式减震榫低周疲劳寿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高铁桥梁整体式减震榫的疲劳性能,确定其低周疲劳寿命,提出采用临界平面法和能量法组合的方法对减震榫的低周疲劳寿命进行预测。该方法以临界平面上的塑性应变能作为减震榫的疲劳损伤参量,通过坐标变换法求得减震榫在给定榫顶水平位移下最大损伤平面上的塑性应变能,然后根据塑性应变能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幂指数函数关系进行疲劳寿命预测。通过3个减震榫试样的低周疲劳试验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减震榫试样的低周疲劳预测寿命与试验寿命相差很小,提出的方法能较准确地预测减震榫的低周疲劳寿命。(本文来源于《桥梁建设》期刊2019年04期)
低周疲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目前土木工程领域中,对于结构体系或构件的抗震性能试验中塑性变形的检测数据存在不精确、限制度较大且不能满足试验数据需求的情况,结合螺栓球网格结构超低周疲劳性能与评定试验,通过利用3D扫描仪建立球杆试件循环荷载作用下弹塑性变形空间形态,并根据扫描结果来获取试件的塑性变形数据,依据这些数据对循环荷载下试件的弹塑性性能进行描述,同时采用常规测量方法对3D扫描仪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验证了其精准度。试验的数据处理结果表明,3D扫描仪在数据测量与收集方面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和全面性,且提出的四面各个扫描法和椭圆化变形直观图在试验中有良好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周疲劳论文参考文献
[1].张兆福,徐连勇,马东方,徐亮,胡锋涛.P92钢的高温低周疲劳行为及寿命预测[J].机械工程材料.2019
[2].姚越,李海旺,鲁明达,张洁,宋夏芸.3D扫描仪在超低周疲劳试验塑性变形采集中的应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张孝忠,王恭义,程凯,叶笃毅.一种考虑平均应力松弛的汽轮机叶根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4].孙玉萍,任晓芸,李万润.基于CVGM断裂预测模型的梁柱焊接节点的超低周疲劳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9
[5].高一迪,董平沙,余杨,宋绍品,李英.结构应变法在焊件低周疲劳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造船.2019
[6].肖青山,秦贯洲,唐毅,陈银强,施少波.核级管道不锈钢316LN的低周疲劳特性研究[J].压力容器.2019
[7].魏文澜,韩礼红,冯耀荣,王航,田涛.动态应变时效影响下热采井套管用80SH钢的高温低周疲劳行为[J].机械工程材料.2019
[8].曾立静,张文元,丁玉坤.基于OpenSEES数值模拟的工字形截面支撑低周疲劳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9
[9].罗忠兵,王新禹,孟亦圆,金士杰,陈军.纯铁低周疲劳表面/亚表面损伤临界折射纵波评价[J].材料保护.2019
[10].李照广,高日,孟兮.高铁桥梁整体式减震榫低周疲劳寿命预测[J].桥梁建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