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米友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潇湘,云山,米芾,跋文,内府,绍兴,山水画。
米友仁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妮[1](2019)在《图像与文本的互融——米友仁《云山得意图》跋文考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围绕米友仁《云山得意图》跋文展开分析、考释。通过跋文对画作的鉴赏品评,可窥知跋文者鉴赏水准的差异。书家跋文并不都按照流传顺序,且跋文缺失了元人之跋,而是从宋代直接转到了明、清,其中还涉及跋文作伪的问题。关于这幅画真实的流转过程至今还尚未厘清。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和跋文先后顺序,结合识读印章,对每则跋文的内容、时间、地点、作者、境况进行初步考察,从而梳理出其流转递藏的脉络、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9年22期)
魏崴[2](2019)在《对米友仁1124-1129年活动的两点新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米友仁(1074-1151),字元晖,米芾长子,官至兵部侍郎。关于米友仁于南宋时期的活动情况,在李心传所编撰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多有记述,而米氏在北宋时期的仕宦生活却鲜有史书记载。但石慢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对此进行了非常详实的梳理和研究。近期,作者在研究上海博物馆藏米友仁《潇湘图》卷的过程中,发现了几则与米友仁早年活动相关的新材料。这些史料可以帮助我们厘清徽宗末年所设"书艺局"与"书艺所"之间的关系,以及米友仁是否确如宋代董更在《书录》中所记述的那样,参与了《汴都志》的编修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期刊2019年10期)
曹蓉[3](2019)在《米友仁与绍兴内府》一文中研究指出“绍兴内府所藏,不减宣政”,这是后人对于南宋绍兴内府的普遍想象。南渡以后,前代法书名画汇集内府,其情形何如,所得多少,至今不得其详。内府既有储藏,如何贮存,作何整理,同样未见明晰。除此以外,时风的转移,文化的传播,均是可以探究的议题。本文以曾经作为内府书画整理人员的米友仁为线索。首先,查考其职能,观察他在内廷所处的位置,讨论他以侍从身份供奉内廷的方式。随后扩大范围,观察除他之外,其余鉴定人员的角色,揭出“秘书省”这一显着的书画机构之外,较为隐晦的内廷书画系统:这一系统,由散编于閤门司、入内内侍省、御书院及馆阁的近臣组成,他们职能相接,环环相扣,促成内府书画整理的有效运行。再者,宫廷收藏及其复本,包含其中的欣赏趣味,如何由宫廷传至宫外,由中央下达地方,蔚为一种普遍的空气。(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期刊2019-04-29)
孙曼漪[4](2019)在《浅议宋米友仁《潇湘奇观图》中的道、气、象,有、无、虚、实》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漫长的绘画发展史中,面对形形色色的流派,宋代由苏轼和米芾所倡导的文人画思潮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尤其是米家父子所开创的山水画,以其含蓄内敛的江南韵味、文雅清润的表现情趣、潇洒独特的审美追求、精湛高深的绘画技法,开辟并确立了文人画的审美视角和情感意境,从此文人画长盛数百年,迄今遗韵犹存。本文主要以米友仁《潇湘奇观图》为例,探讨米氏艺术与中国道家思想之关系。此蠡测之见,请方家指正!(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9年01期)
蒲燕[5](2018)在《米友仁《潇湘图》小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潇湘图》长卷(图一)是南宋米友仁传世作品之一,此图纸本水墨,纵二十八点五厘米,横二百九十叁点五厘米,《墨缘汇观》称其"云山满卷,全用淡墨为之,稍加重墨点晕,一派蒙浑之景,树木萧疏,其云气以淡墨细勾,山顶浮图,溪桥屋宇,在隐显之间,超妙绝尘,变态无尽,宜称海内名卷"(1)。此卷曾经项元汴、吴廷、(本文来源于《荣宝斋》期刊2018年08期)
徐迅[6](2018)在《米友仁《潇湘图》南宋题跋考(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又二年,绍兴十七年(1147),曾敦跋:"元晖作字作画,深得南宫笔法,非特能继其家声,亦不负山谷两诗也。绍兴丁卯(1147)叁月壬午南丰曾敦观于丹丘郡斋。"曾敦,生卒不详,字谹父,绍兴十六年(1146)四月知台州。曾敦作跋在"绍兴丁卯(1147)叁月壬午",即农历叁月十九日,在台州知府任上。"丹丘",台州别称也。"南宫"即米芾。"山谷两诗",黄庭坚(山谷)(本文来源于《中国画画刊》期刊2018年02期)
王美琪,朱平[7](2018)在《从宗炳的《画山水序》看中国的山水画——以米友仁、郭熙、倪瓒的作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六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独具风采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顾恺之"传神论"的提出,艺术进入了美的自觉阶段,摆脱了政治教化的作用,开始了具有审美性的艺术创作。宗炳正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其"澄怀味象""畅神"等美学思想影响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收录在《画山水序》一文中,这篇理论文章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开端,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本文试从宗炳《画山水序》中体现出来的"澄怀""畅神"、"卧游"、"远映"的绘画美学思想入手,探讨其对后世山水画的影响,以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郭熙的《早春图》、倪瓒的《渔庄秋霁图》为例,进行分析论述。(本文来源于《美术界》期刊2018年04期)
王惠[8](2018)在《文人意趣在山水画中的渗透——米芾、米友仁父子的水墨山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米芾、米友仁父子所创立的"米氏云山"画风的研究和相关作品的赏读,来解读此法当中的内涵,从而印证中国山水画创作中文人意趣在米家父子笔下的肇始和对后世山水画的渗入。(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期刊2018年01期)
徐迅[9](2018)在《米友仁《潇湘图》南宋题跋考(上)》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郁逢庆《续书画题跋记》(明末)卷二"米敷文潇湘长卷"条,载录米友仁《潇湘图》多种题跋,实所罕见,故以余浅陋之学,略作考释,从中或可窥见南宋一代风气。原图附多种题跋,然未按时间顺序排列,先跋者随意而写,后跋者写于空余处,《续书画题跋记》按题跋顺序移录,故使题跋时间顺序错乱,不易阅读。下文按题跋(本文来源于《中国画画刊》期刊2018年01期)
徐迅[10](2017)在《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年代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米友仁(1074~1151),字元晖,米芾长子,书法绘画承家学,世称"小米",父子合称"大小米"。曾任书学博士、敷文阁直学士等职,又称为米敷文。历史文献记载米友仁习书画,最早见吴则礼(?~1121)《赠元晖》:"南宫先生晚为郎,学语小儿说元章。屋下架屋安足数,突过钟王妙如许。平生韵语何处有,澜翻旧识论诗口。不落钤锤或自憎,举似痴儿真敝帚。谁当料理晋马曹,讵复酬答视愈高。恁君快写拄板相,政应颊上加叁毛。阿晖讵独爱奇字,径割全牛烹大胾。笔墨须论(本文来源于《中国画画刊》期刊2017年06期)
米友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米友仁(1074-1151),字元晖,米芾长子,官至兵部侍郎。关于米友仁于南宋时期的活动情况,在李心传所编撰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多有记述,而米氏在北宋时期的仕宦生活却鲜有史书记载。但石慢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对此进行了非常详实的梳理和研究。近期,作者在研究上海博物馆藏米友仁《潇湘图》卷的过程中,发现了几则与米友仁早年活动相关的新材料。这些史料可以帮助我们厘清徽宗末年所设"书艺局"与"书艺所"之间的关系,以及米友仁是否确如宋代董更在《书录》中所记述的那样,参与了《汴都志》的编修工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米友仁论文参考文献
[1].刘佳妮.图像与文本的互融——米友仁《云山得意图》跋文考释[J].中国书法.2019
[2].魏崴.对米友仁1124-1129年活动的两点新认识[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
[3].曹蓉.米友仁与绍兴内府[D].中国美术学院.2019
[4].孙曼漪.浅议宋米友仁《潇湘奇观图》中的道、气、象,有、无、虚、实[J].明日风尚.2019
[5].蒲燕.米友仁《潇湘图》小考[J].荣宝斋.2018
[6].徐迅.米友仁《潇湘图》南宋题跋考(下)[J].中国画画刊.2018
[7].王美琪,朱平.从宗炳的《画山水序》看中国的山水画——以米友仁、郭熙、倪瓒的作品为例[J].美术界.2018
[8].王惠.文人意趣在山水画中的渗透——米芾、米友仁父子的水墨山水[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8
[9].徐迅.米友仁《潇湘图》南宋题跋考(上)[J].中国画画刊.2018
[10].徐迅.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年代考[J].中国画画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