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连接的装配式墙板论文和设计-吴刚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连接的装配式墙板,包括墙板主体,所述墙板主体的后端设置有软绵层,所述软绵层的内部设置有隔声层,且软绵层的后端设置有后墙板,所述墙板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边槽与第一连接顶槽,且墙板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顶槽与第二前槽,所述墙板主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与第四螺孔,且后墙板的后端设置有与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与第四螺孔相同的螺孔,所述墙板主体的前端位于第一螺孔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前槽,且墙板主体的前端位于第二螺孔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前槽,所述隔声层的内部设置有上座、中部固定杆与下座,且按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为上座、中部固定杆与下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柔性连接的装配式墙板,包括墙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主体(1)的后端设置有软绵层(13),所述软绵层(13)的内部设置有隔声层(5),且软绵层(13)的后端设置有后墙板(12),所述墙板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边槽(2)与第一连接顶槽(3),且墙板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顶槽(4)与第二前槽(8),所述墙板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螺孔(6)、第二螺孔(9)、第三螺孔(10)与第四螺孔(11),且后墙板(12)的后端设置有与第一螺孔(6)、第二螺孔(9)、第三螺孔(10)与第四螺孔(11)相同的螺孔,所述墙板主体(1)的前端位于第一螺孔(6)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前槽(7),且墙板主体(1)的前端位于第二螺孔(9)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前槽(8),所述隔声层(5)的内部设置有上座(14)、中部固定杆(15)与下座(16),且按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为上座(14)、中部固定杆(15)与下座(16)。

设计方案

1.一种柔性连接的装配式墙板,包括墙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主体(1)的后端设置有软绵层(13),所述软绵层(13)的内部设置有隔声层(5),且软绵层(13)的后端设置有后墙板(12),所述墙板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边槽(2)与第一连接顶槽(3),且墙板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顶槽(4)与第二前槽(8),所述墙板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螺孔(6)、第二螺孔(9)、第三螺孔(10)与第四螺孔(11),且后墙板(12)的后端设置有与第一螺孔(6)、第二螺孔(9)、第三螺孔(10)与第四螺孔(11)相同的螺孔,所述墙板主体(1)的前端位于第一螺孔(6)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前槽(7),且墙板主体(1)的前端位于第二螺孔(9)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前槽(8),所述隔声层(5)的内部设置有上座(14)、中部固定杆(15)与下座(16),且按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为上座(14)、中部固定杆(15)与下座(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连接的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固定杆(15)设置为一排15个,共有五排,且每排中部固定杆(15)的下端砌有水泥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连接的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墙板(12)的后端与墙板主体(1)前端设置有数量类型相匹配的螺孔与后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连接的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层(5)的上端与下端均设置有混凝土,隔声层(5)通过混凝土与墙板主体(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连接的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绵层(13)的外圈设置有复合木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连接的装配式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孔(6)、第二螺孔(9)、第三螺孔(10)与第四螺孔(11)的大小规格均一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板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连接的装配式墙板。

背景技术

墙板,古时明清家具部件名称。位于家具左右两侧,呈垂直面的板材统称“旁板”或称“墙板”,现指一种建材。由墙和楼板组成承重体系的房屋结构。墙既作承重构件,又作房间的隔断,是居住建筑中最常用且较经济的结构形式。缺点是室内平面布置的灵活性较差,为克服这一缺点,目前正在向大开间方向发展。墙板结构多用于住宅、公寓、也可用于办公楼、学校等公用建筑。墙板结构的承重墙可用砖、砌块、预制或现浇混凝土做成。楼板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槽形板、实心板;预制与现浇叠合式楼板;全现浇式楼板。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墙板在装配设计上存在一定的设计缺点,装配不够方便,需要额外考虑墙板之间联合的问题,并且墙板的隔音效果不够好,存在一定的使用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柔性连接的装配式墙板,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连接的装配式墙板,包括墙板主体,所述墙板主体的后端设置有软绵层,所述软绵层的内部设置有隔声层,且软绵层的后端设置有后墙板,所述墙板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边槽与第一连接顶槽,且墙板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顶槽与第二前槽,所述墙板主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与第四螺孔,且后墙板的后端设置有与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与第四螺孔相同的螺孔,所述墙板主体的前端位于第一螺孔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前槽,且墙板主体的前端位于第二螺孔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前槽,所述隔声层的内部设置有上座、中部固定杆与下座,且按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为上座、中部固定杆与下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部固定杆设置为一排15个,共有五排,且每排中部固定杆的下端砌有水泥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后墙板的后端与墙板主体前端设置有数量类型相匹配的螺孔与后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声层的上端与下端均设置有混凝土,隔声层通过混凝土与墙板主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绵层的外圈设置有复合木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与第四螺孔的大小规格均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柔性连接的装配式墙板,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边槽、第一连接顶槽与第二连接顶槽将墙板的上端连接性大大增强,使得墙板能够更方便地进行装配连接,并且采用了螺孔方式固定,能够更加方便拆卸和安装,进一步增强了墙板的实用性与安全性,并且通过设置的隔音层与软绵层,能够使得墙板的隔音效果增强,并且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造价更低,进一步增强了墙板的功能性。

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柔性连接的装配式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柔性连接的装配式墙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柔性连接的装配式墙板隔声层的剖视图;

图中:1、墙板主体;2、第一连接边槽;3、第一连接顶槽;4、第二连接顶槽;5、隔声层;6、第一螺孔;7、第一前槽;8、第二前槽;9、第二螺孔;10、第三螺孔;11、第四螺孔;12、后墙板;13、软绵层;14、上座;15、中部固定杆;16、下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柔性连接的装配式墙板,包括墙板主体1,所述墙板主体1的后端设置有软绵层13,所述软绵层13的内部设置有隔声层5,且软绵层13的后端设置有后墙板12,所述墙板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边槽2与第一连接顶槽3,且墙板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顶槽4与第二前槽8,所述墙板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螺孔6、第二螺孔9、第三螺孔10与第四螺孔11,且后墙板12的后端设置有与第一螺孔6、第二螺孔9、第三螺孔10与第四螺孔11相同的螺孔,所述墙板主体1的前端位于第一螺孔6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前槽7,且墙板主体1的前端位于第二螺孔9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前槽8,所述隔声层5的内部设置有上座14、中部固定杆15与下座16,且按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为上座14、中部固定杆15与下座16。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中部固定杆15设置为一排15个,共有五排,且每排中部固定杆15的下端砌有水泥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后墙板12的后端与墙板主体1前端设置有数量类型相匹配的螺孔与后槽。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隔声层5的上端与下端均设置有混凝土,隔声层5通过混凝土与墙板主体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软绵层13的外圈设置有复合木套。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螺孔6、第二螺孔9、第三螺孔10与第四螺孔11的大小规格均一致。

具体原理:使用时,首先将第一连接边槽2与第一连接顶槽3等连接部位匹配上对应的部件,并且通过第一螺孔6、第二螺孔9、第三螺孔10与第四螺孔11可拧入对应的螺栓,以此将各连接点固定,并且通过第一前槽7与第二前槽8可将插入的连接件进行固定,通过在安装完成后,外界声音通过墙板时,传递至墙板主体1内部软绵层13与隔声层5,声音传递时被上座14、中部固定杆15与下座16减弱,声音进入时会在其内部回旋,回旋时不断降低声音的穿透性,最后进入室内时声音极小不会对日常起居造成影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柔性连接的装配式墙板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1750.4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79940U

授权时间:20191213

主分类号:E04B2/00

专利分类号:E04B2/00;E04B2/74;E04B2/82;E04B1/86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宿迁德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宿迁德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宿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漓江路18号

发明人:吴刚;吴琪;柳明亮

第一发明人:吴刚

当前权利人:宿迁德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代理人:蔡自清

代理机构:32264

代理机构编号: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柔性连接的装配式墙板论文和设计-吴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