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轧制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过程,稳态,脱碳,晶粒,连铸,钢轨,轧机。
轧制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杨卫东,李铁军,梁苏莹,李琳[1](2019)在《帘线钢轧制过程中脱碳的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帘线钢轧制过程中飞剪样品和成品盘条的表面脱碳情况,研究其轧制过程中脱碳的演化。结果表明:随着轧制的进行,脱碳层深度减小,脱碳层深度和样品的直径呈线性关系。利用该线性关系反算铸坯的脱碳深度,进而确定铸坯的加热工艺。连铸坯在加热炉受热不均,上下表面存在温差,造成了连铸坯上下表面脱碳不同,遗传到盘条表面,最终导致盘条表面脱碳不均匀。(本文来源于《金属制品》期刊2019年05期)
彭文,姬亚锋,陈小睿,张殿华[2](2019)在《热轧非稳态过程轧制力自学习模型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热连轧非稳态过程轧制力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轧制力自学习模型优化方法.将模型自学习系数分解为层别学习系数和轧制状态学习系数,表征机架间轧制力预报偏差的遗传特性及实际轧辊状态对模型预报的影响.在系数更新过程中,根据层别距离分别对学习系数进行更新,减小了轧制规格切换时轧制力的预报误差.所提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某热连轧过程,与原模型相比,优化后的自学习方法的预测偏差从2. 8%降低到1. 4%,均方差从3. 3%降低到1. 7%,有效提高了非稳态过程轧制力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李维刚,杨威,赵云涛,严保康,刘相华[3](2019)在《基于广义可加模型框架的热轧带钢轧制过程建模(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在广义可加模型的框架下,将工业大数据和过程机理分析相融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从而建立兼顾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的实用模型。新的建模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利用机理知识和数据挖掘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其次,提出了一元无交互作用的广义可加模型的建模步骤,包括清理数据、建立子模型和验证子模型。随后,研究了各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构建了二元有交互作用的广义可加模型。最后,分析各子模型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整体模型。基于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建立了热轧带钢力学性能预测模型和变形抗力模型。实际工业数据验证表明新建立的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精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变形抗力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54%、3.34%和6.53%。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为工业过程建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期刊2019年09期)
王森,张勃洋,张立元,张清东[4](2019)在《叁维稳态板轧制过程快速无网格伽辽金法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采用无网格伽辽金法(EFGM)求解板带轧制过程塑性变形时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在保留EFGM的基本求解思想与框架基础上,利用边界条件和已知条件等限制某些离散节点的自由度从而减少未知数个数,提出了快速无网格伽辽金求解方法 (REFGM)。采用该方法模拟了叁维稳态板轧制过程,并通过改变节点分布和节点数目对轧制过程分别进行计算。发现求解结果相近,证明了REFGM具有良好的收敛性;此外,发现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之间的最大误差在8%以内,证明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对比REFGM与EFGM求解的轧制压力、带钢宽向位移以及前滑系数的计算结果,两者计算结果接近,但REFGM相比于EFGM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采用REFGM仿真分析了叁维稳态板轧制过程轧制区内速度场分布以及轧制压力分布,定量获得轧制过程中轧制区内金属的塑性流动规律。(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赵涛,刘洁[5](2019)在《碳钢不锈钢复合无缝钢管穿孔及多道次轧制成型过程的现代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现代的重要钢材技术之一,不锈复合无缝钢管以及多道路次轧制成型过程较为复杂。这种技术制造的不锈钢技术价格低廉且耐腐蚀性好,在石油以及时化领域都有着较好的应用空间。为了进一步探讨无缝钢管穿孔以及多道次轧制特点,本文针对不锈钢复合无缝钢管成型以加工过程分析,结合相关运行原理,针对有限元网格特征以及材料特性对其整个加工工艺过程进行以下分析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借鉴。(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35期)
潘平盛,李磊[6](2019)在《AZ80镁合金3道次轧制过程中的晶粒和拉伸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OM、EBSD等测试技术分析了3道次轧制的AZ80镁合金组织形态,研究了合金动态析出过程中拉伸性能与组织结构转变。结果表明:合金1道次变形后,组织发生再结晶,生成众多不同尺寸的再结晶晶粒,尺寸明显细化;2道次变形后,晶粒获得更大程度的细化;3道次变形后,组织已被动态析出相覆盖,此时合金晶粒发生了更显着的细化,平均晶粒尺寸为2.0μm,形成更多的高密度位错缠结。试样硬度与轧制道次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在轧制3道次时硬度达到最大值,为105HV。试样断口分析表明,随着轧制道次的增加,晶粒得到细化。(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17期)
靳书岩,冯光宏,张宏亮,刘鑫[7](2019)在《在连铸坯直接轧制输送过程中的温度均匀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直接轧制工艺连铸坯头部经切割点到切断的输送过程进行了温度场数值模拟,并与加盖3、6 m长保温罩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了铸坯温差变化。结果表明:6 m长连铸坯加盖3、6 m长保温罩后表面中心头尾温差分别可以减小13.3、24.3℃,心表温差分别减小11.6、19.9℃。在长度方向上,从铸坯头部到0.1m处温度变化明显,相对于无保温罩,加盖6 m保温罩后可使此段温度提高约35℃。0.1~1 m的铸坯温度变化缓慢,近似线性升高。加盖保温罩后,铸坯温差缩小明显,头部温度的升高有利于轧制时的咬入。(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15期)
高永军,蒙笠,逯雷,郭海艳[8](2019)在《?55mm钼棒轧制过程中轧机及炉管进出口导卫配备》一文中研究指出孔型计算结果是根据现有的孔型确定参数,然后通过理论计算确定轧制?55mm钼棒的Y370和Y250轧机孔型,分厂从未生产过?55mm钼棒,Y370和Y250轧机新孔型的确定,需要检修工磨制一整套适用于?55mm钼棒的孔型,同时需要配备一套适用于?55mm钼棒的孔型的轧机及炉管进出口导卫,新的孔型和导卫是否能够通过生产也需要验证,通过配备新的轧机及炉管进出口导卫满足新的钼棒轧制要求,保障轧制生产过程顺利平稳运行。(本文来源于《冶金管理》期刊2019年13期)
张清东,李硕,张勃洋,谢璐,李瑞[9](2019)在《金属轧制复合过程微观变形行为的分子动力学建模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金属层合板轧制复合过程界面区材料的微观变形行为,从力学性能和位错运动的角度,对比研究双金属FeCrNi/Fe与单金属的压缩变形,揭示非共格界面对金属微观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金属模型与2种单金属模型在应力-应变关系和变形行为规律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由于复合界面的存在,变形过程中双金属模型纯Fe基体中的位错在界面附近积累,界面原子的局部剪切作用使FeCrNi基体中的位错形成变得容易,降低了FeCrNi基体的屈服强度;复合界面对于变形过程中位错传播的阻碍作用,使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得到提高,变形过程中2种金属基体内位错密度的交替变化导致2种金属基体的变形量也对应呈现交替变化的特殊现象。(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陶功明,吴郭贤,朱华林,官旭东,刘自彩[10](2019)在《基于高斯过程构建钢轨轧制力模型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钢轨轧制过程中,轧制力一定程度上对轧制参数调整有着指导或参考作用,一个成材率高、缺陷率低的轧制过程,必然会对应一个合理的轧制力分布。轧制力上冲过大不仅会使轧制状态靠近轧制系统的极点,稳定性降低,而且会导致轧辊磨损、疲劳加快,并将导致钢轨表面质量、规格波动等问题。采用高斯过程回归算法,基于现场生产数据建立了压下量与轧制力模型,为钢轨轧制过程轧制力的精确控制,提供了一种残差较小的统计模型。(本文来源于《轧钢》期刊2019年03期)
轧制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高热连轧非稳态过程轧制力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轧制力自学习模型优化方法.将模型自学习系数分解为层别学习系数和轧制状态学习系数,表征机架间轧制力预报偏差的遗传特性及实际轧辊状态对模型预报的影响.在系数更新过程中,根据层别距离分别对学习系数进行更新,减小了轧制规格切换时轧制力的预报误差.所提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某热连轧过程,与原模型相比,优化后的自学习方法的预测偏差从2. 8%降低到1. 4%,均方差从3. 3%降低到1. 7%,有效提高了非稳态过程轧制力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轧制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杨卫东,李铁军,梁苏莹,李琳.帘线钢轧制过程中脱碳的演化[J].金属制品.2019
[2].彭文,姬亚锋,陈小睿,张殿华.热轧非稳态过程轧制力自学习模型优化[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李维刚,杨威,赵云涛,严保康,刘相华.基于广义可加模型框架的热轧带钢轧制过程建模(英文)[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2019
[4].王森,张勃洋,张立元,张清东.叁维稳态板轧制过程快速无网格伽辽金法模拟[J].塑性工程学报.2019
[5].赵涛,刘洁.碳钢不锈钢复合无缝钢管穿孔及多道次轧制成型过程的现代分析[J].智库时代.2019
[6].潘平盛,李磊.AZ80镁合金3道次轧制过程中的晶粒和拉伸性能分析[J].热加工工艺.2019
[7].靳书岩,冯光宏,张宏亮,刘鑫.在连铸坯直接轧制输送过程中的温度均匀性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9
[8].高永军,蒙笠,逯雷,郭海艳.?55mm钼棒轧制过程中轧机及炉管进出口导卫配备[J].冶金管理.2019
[9].张清东,李硕,张勃洋,谢璐,李瑞.金属轧制复合过程微观变形行为的分子动力学建模及研究[J].金属学报.2019
[10].陶功明,吴郭贤,朱华林,官旭东,刘自彩.基于高斯过程构建钢轨轧制力模型的方法[J].轧钢.2019